武昌共有8所部屬名校,它們的校址有一個共同特點,你知道嗎?

2020-12-11 教育透鏡

武漢有許多不為人們所知的方面。比如武漢是南方嗎?回答是否定的。武漢非南非北,武漢是中部城市。

武漢是中部地區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北郊的盤龍城遺址作為武漢建城開端,距今有3500年歷史。唐朝詩人李白曾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民國時期漢口高度繁榮,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三鎮綜合實力曾僅次於上海,被稱為大武漢,與大上海並列。武漢之大,只你去了,才知道什麼是大。

中南民族大學

現在的武漢如何?2016年10月,《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將武漢列為超大城市,是功能定位於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國家中心城市。武漢被稱為九省通衢,是中國四大鐵路樞紐、六大鐵路客運中心之一,是長江中遊航運中心和水鐵聯運主樞紐港,是中國內河通往沿海、近洋最大的啟運港和到達港,天河國際機場可直飛巴黎、舊金山、芝加哥、墨爾本等20餘個國際城市。

武漢是我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截至2019年6月15日,在漢高等院校83所(未含軍事高校),僅次於北京居第二,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總數達到120萬人 ,居世界第一。

武漢名校會萃,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兩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有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南民族大學等部屬高校。這些高校的實力在此不作評說,不知你發現沒有,在武漢的這些名校,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特點——佔山為王。不信,你往下看。

武漢大學——珞珈山。

武漢大學校園歷來被稱為全國最美校園,沒有之一。但是,武漢大學最初的校園並不在珞珈山,成立於1893年11月29日的自強學堂,在武昌三佛閣大朝街口,1902年10月遷到武昌東廠口。1913年成立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之後,歷經國立武昌師範大學、國立武昌大學、為國立武昌中山大學(由六校合併成),1928年變成國立武漢大學,1930年3月遷入珞珈山。

華中科技大學——喻家山。

與武漢大學有所不同的是,華中科技大學就誕生於喻家山、成長於喻家山、紮根於喻家山,所以一開始就是佔山為王。華中科大原為華中工學院,是八大工學院之一,1953年9月11日,建校工程在武昌喻家山南麓破土動工,10月15日華中工學院舉行成立大會和開學典禮。

從歷史淵源看,華中工學院在很大程度上傳承了武漢大學的血脈。這不僅是第一位校長來自武大,而且也主要是由原武漢大學機械系和湖南大學、南昌大學、廣西大學等大學的機械、電力、動力等力量組成。

華中工學院第一任院長是查謙,是物理學家、教育家。他首次採用蒸髮型鉑片研究了光電效應的不對稱性,消除了因不對稱現象而引起的與量子論的矛盾,還指出以光電效應方法測定普朗克常數的正確途徑,創建了武漢大學和華中工學院物理系,為我國培養了許多物理學人才。歷任武漢大學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學院院長,建國後又任武漢大學校委會副主任。

1953年5月被命名為華中工學院籌備委員會主任,後來任院長。顯然,他是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武漢大學風格。

華中農業大學——獅子山。

華中農業大學是直屬教育部的一所以生命科學為特色,農、理、工、文、法、經、管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華中農大的校園位於武昌南湖的獅子山。與武漢大學一樣,這不是原始校址,最早的校址在寶積庵,1957年才從寶積庵整體遷址到南湖獅子山。

華中農大也與武漢大學有血緣關係。1952年,以武漢大學農學院、湖北省農學院的整體和原中山大學、南昌大學、河南大學、廣西大學、湖南農學院、江西農學院的部分系(科)組建成立華中農學院。1985年正式更名為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大溯源到於1898年10月成立的湖北省農務學堂,幾經發展演變,直到1952年與武漢大學農學院合併成立華中農學院,也是百年老校。

華中師範大學——桂子山。

華中師大與武漢大學信息學部隔路(珞瑜路)相望,兩家門對門。一進華師大門,立即開始爬坡,你說她能不在山上嗎?這是教育部直屬的6所師範大學之一,下設30個學院,設有75個本科專業,擁有國家重點學科8個,2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8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3萬多人。

華中師大與武漢大學一樣,是後來搬上山的。1953年,華中高等師範學校改名為華中師範學院,之後遷往現在的校址,原址(原華中大學校園)改辦湖北中醫學院。

華中師範大學同樣是百年老校。1952年院系調整時,以公立華中大學為主體,集中了私立中華大學、廣西大學、湖北教育學院、南昌大學、華南師範學院、平原師範學院、海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等力量,組建了華中高等師範學校,1953年華中高等師範學校改名為華中師範學院,1985年更名為華中師範大學。

其中,文華書院大學部創辦於1903年,被定為華中師範大學校史的開端。這與南開大學有些相似。1904年10月成立南開學校,1919年10月成立南開學校大學部,所以1919年10月是南開大學的開端。

武漢理工大學——馬房山。

武漢理工大學,簡稱武理工,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由國家教育部、交通運輸部、國家海洋局共建。這是2000年5月27日,由武漢工業大學、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武漢汽車工業大學合併而成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這所學校辦學歷史極其複雜。原武漢工業大學是於1971年7月由北京建築工業學院(遷往武漢)、武漢建築工程學校合併而成的湖北建築工業學院(1978年列為全國重點大學),1978年5月更名為武漢建築材料工業學院,1986年更名為武漢工業大學。

原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是於1992年7月由武漢水運工程學院、武漢河運專科學校合併而成的武漢水運工程學院,1993年11月更名為武漢交通科技大學。

原武漢汽車工業大學是於1958年6月成立的武漢工學院,隸屬於農業機械工業部,1961年9月湖北化工學院、武漢工學院、湖北工學院(本科部分)合併成立武漢工學院,1995年更名為武漢汽車工業大學。

經過溯源,武漢理工大學也具有百年以上的辦學歷史,其辦學源頭最早可追溯到1898年清朝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湖北工藝學堂。武漢理工確實是「大學」,現有3個校區,佔地近4000畝,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餘人,博士、碩士生18000餘人,留學生1300餘人,設有25個學院(部)、90個本科專業,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19個。

中國地質大學——南望山。

起初,中國地質大學既不在武漢,更不在山上,後來又是怎麼佔山為王的呢?這有一段極其複雜的發展過程。

1952年院系調整時期,由北京大學地學系、清華大學地學系和原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地質工程系、唐山鐵道學院採礦系地質組以及西北大學地質系合併成立了北京地質學院,位於北京的端王府。1970年5月遷往湖南省石門縣,後來又遷往湖北江陵縣,更名為湖北地質學院。1975年,學校整體遷至武漢,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87年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兩地辦學。

中國地質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位於武漢東湖之畔,南望山麓,現有南望山校區、未來城校區等兩個校區,學校擁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逸夫博物館,校園環境優美。

中國地質大學屬於高精尖的專門大學。與美國、法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家的100多所大學籤訂了友好合作協議。2012年發起,聯合史丹福大學、麥考瑞大學、滑鐵盧大學、香港大學、牛津大學等十二所世界知名大學組建「地球科學國際大學聯盟」,這個聯盟屬於世界地質方面的頂級圈子。所以,中國地質大學在專業方面的實力是相當厲害的。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茶山劉。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直屬於教育部,是一所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為主幹的高校,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學校現有兩個校區,南湖校區位於風景秀麗的南湖水畔,首義校區位於歷史悠久的黃鶴樓下。

為何說中南財法在「茶山劉」呢?原來,茶山劉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北門的一個地名,也同為一個公交車站。實際上,中南財法應該是在蛇山之上。黃鶴樓位於蛇山頂峰,而中南財法的首義校區就在黃鶴樓之下,武漢長江大橋也是如此。黃鶴樓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之稱,5A級景區,與晴川閣、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中南財法有多麼厲害?從它是「五院四系」組成部分。「五院四系」是新中國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學的法律系的簡稱,在法學教育界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五院」演變到今天的高校是:中國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四系」在今天是指:北京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武漢大學法學院、吉林大學法學院。

中南民族大學——南湖?

中南民族大學是直屬於國家民委的高校,坐落於白雲黃鶴的故鄉——武漢南湖之濱。學校前身為中南民族學院,創建於1951年,2002年3月更名為中南民族大學。學校佔地1550餘畝,擁有全國高校第一家民族學博物館。校園內綠樹成蔭、花香四季,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現代建築鱗次櫛比,湖光山色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構成了教學、科研和生活的優美環境

這不是在南湖嗎?沒有山啊!實際上,有湖即有山——山下是湖,湖旁是山。你看,華農就在南湖之濱的獅子山上。中南民大在哪座山上?洪山。你看,中南民大與洪山法院只有一路之隔,中南民大醫院也在凌家山北路上。是不是有山?凌家山北路的另一側是武漢紡織大學南湖校區。可見,武漢紡織大學也與山相連。

中南民族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擁有除軍事學之外的其他全部12個學科門類的學位授予權,設有84個本科專業,現有56個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碩士、本科等各類學生27000餘人,少數民族學生比例超過60%。

為何武漢的名校都是佔山為王呢?在回答之前,你應該承認這幾所名校(當然,武漢遠不止這幾個名校)確實是在某個方面是王者。武大、華科自不待說,華師的教育、地大的地質、財法的財經與法律、華理的材料、民大的民族學都是很有名的。

武漢名校佔山為王,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風景優美。旅遊就是湖光山色。如果將學校建在山上,自然是風景好、視線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你看,武大、華科、華師、華農、民大、地大等校園多麼怡人。

第二個原因,居高不居低。武漢就在長江邊上,中部地區降雨也多,1998年特大洪水就是證明。校址不應在低洼的地方,一般都選在相對高一些的地方,這是為了保證安全。

第三個原因,武昌就在山上,「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蛇就是指蛇山,武昌就在蛇山山脈之上。這幾所名校都在武昌。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境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上百座大小山巒,166個湖泊座落其間,水域面積佔全市面積四分之一。不僅幾所名校佔山為王,武昌的許多單位都在山上,不可能駐到湖裡去,這是由地形決定的。

明白了嗎?為何在武漢的名校都是佔山為王?

(本文為原創,百家號首發;文中資料與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以前有5所中山大學,你知道幾所?它們現在的情況如何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中山大學曾經有5所。而且,它們在現代都有餘脈,發展的還不錯。 這是第一所中山大學,在當時也是名校。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中山大學的文理院系與嶺南大學文理院系合併。工學院、農學院、醫學院、教育學院獨立,成為後來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中山醫科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其他的各系紛紛調到南京大學、北京大學等。
  • 以前有5所中山大學,你知道幾所?它們現在的情況如何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中山大學曾經有5所。而且,它們在現代都有餘脈,發展的還不錯。這所大學的建立,孫中山非常重視,親自籌措資金。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在廖仲愷提議下,1926年廣東大學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1927年,更名為&34;。 1928年,恢復為&34;。這是第一所中山大學,在當時也是名校。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中山大學的文理院系與嶺南大學文理院系合併。
  • 當年的「民國四大名校」成了現在的它們,你都知道嗎?
    當年的「民國四大名校」成了現在的它們,你都知道嗎?具體是這些——民國四大名校,指中華民國時期中國的四所著名高校: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聯合辦學)、國立浙江大學、國立武漢大學。但在抗戰後期,也有「國立五大名校」的說法,即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浙江大學、國立武漢大學。
  • 112所211大學的檔次劃分,你知道嗎?
    相信在很多人眼裡,985、211都是一個代表著名校,次之才是普通院校,但是既然有普通院校和211院校之分最初入選985工程的高校有九所,被稱九校聯盟(分別為清華、北大、復旦、交大、浙大、南大、中科大、哈工大、西安交大),截至2011年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也就是說985工程大學,是優中選優,都是211工程裡面的佼佼者!985都是211,但211不一定是985。知道各種關係之後,我們再來看這個排名,就會有一定的邏輯。
  • 扮靚「學在武昌」品牌!名校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喜迎辦學百年
    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發軔於清代重臣張之洞建立的近代新式學堂,1920年何膺恆先生闢武昌古城中明清貢院為校址創辦新學,100年來歷經風雨辦學不輟,引領著湖北乃至全國基礎教育發展的方向。近年來,學校堅持以生為本、以師為貴、以德為先、以文化人,結合學校辦學歷史和文化傳承,全面落實「五育並舉」,構建了「163卓越發展」全課程體系,優化了「三導制」成長共同體育人模式,為學生搭建多元發展的立交橋,讓每個學生都有發展和出彩的舞臺。
  • 武漢共有7所211大學,每所大學都「佔山為王」
    你知道嗎,武漢僅有的幾座山頭,都被幾所大學「佔領」了。武漢的教育事業興旺發達,是中國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分別是北京、上海、武漢、南京)。武漢共有84所普通高校,2019年在校大學生(本科、專科、研究生)數量超過了115萬,位居全國第一。
  • 以省份城市命名的部屬大學有幾所?王牌專業是什麼?武漢大學
    教育部直屬高校共有75所,以省份或當地城市命名的高校分別是吉林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湖南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重慶大學、蘭州大學、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共14所高校。王牌專業不意味著就業!
  • 國內的翡翠集散中心有很多,那麼你知道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麼嗎?
    國內的翡翠集散中心有很多,那麼你知道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麼嗎?很多網友都表示讓筆者多說一些關於翡翠的知識點,之前筆者也是介紹了很多,如果說到翡翠的知識,相信很翡翠愛好者都是隨意的說出一些。那就是國內的翡翠集散市場有很多,那麼你知道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麼嗎?說到國內的翡翠集散中心,這個很多人就相對比較陌生了,今天我們就例舉幾個比較大的集散中心,比如雲南的瑞麗和騰衝,廣東的廣州、四會揭陽以及平州。首先我們先來看到雲南的瑞麗和騰衝,眾所周知時間的最大出口國就是緬甸,而雲南的瑞麗是最靠近緬甸的地方,近到什麼程度呢?
  • 豐澤將新打造一名校 另有兩所小學、一所幼兒園啟用新校址
    日前,豐澤區委書記黃景春帶隊到轄區多所小學,調研教育工作,解難題、促發展。豐澤區領導蘇延輝參加。調研中,黃景春先後實地察看了沉洲小學、東星小學和湖心實驗小學,與教育部門、學校和項目建設方進行座談,了解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和新校址建設情況,協調解決學校發展難題。沉洲小學創辦於1923年,現有學生1025人,學校師生現暫借用區三中心小學教室上課。
  • 南濱路長江匯打卡武昌中華大學戰時校址
    在抗戰烽火中,他率領武昌中華大學師生流寓重慶,走過了一段自強不息的歲月。 抗戰教育急先鋒 陳時(1891-1953),字叔澄,生於湖北黃陂陳家中灣書香門第。早年留學日本時,加入中國同盟會。曾寫下豪言壯語:「中國近代教育史上難道還少得了『中華大學』四個字嗎?」學成歸國後,他投身武昌起義,並出任湖北軍政府財政司秘書。
  • 清北生當中學老師,是否人盡其才,他們比6所部屬師範生有優勢嗎
    有人問:清北畢業生當中學老師,是否人盡其才,他們比6所部屬師範生有優勢嗎?我們先來說說清北生當中學老師,是否人盡其才。不過,談到他們比6所部屬師範生有優勢嗎?這裡就要看情況。當然,可能有些人會質疑他們沒有像6所部屬師範生那樣接受過專業教學訓練,也未必對中學生的教育心理有了解,可是出於熱愛,他們一定會主動去學習。依靠於他們強大的學習能力、悟性,我相信他們一定能在實戰中快速跟上出身師範的教師的節奏。
  • 「211」院校的這8個檔次!你知道嗎?
    截止到目前,全國共有112所「211工程」大學。這112所院校自然有實力強弱的不同,有媒體將這112所院校分為8個檔次,下面來看看各個學校的層次分布。中央民族大學、東北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湖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這7所大學雖然也都是985工程大學,但是它們卻不是「副部級高校」,故列為第4檔次高校。
  • 美國這8所大學,組成一個聯盟,網友:全是世界名校
    旅遊隨筆:在世界大學之林中,美國有8所大學,無論是校園環境,還是實力排名,都非常不錯,要顏值,有顏值,要實力,有實力!它們共同組成一個聯盟,名叫:常春藤聯盟,更是被譽為世界一流大學的集合!今天,我們百家號:一起走遍世界就帶大家一起來領略一下這8所大學的風採。一:哈佛大學哈佛大學,是美國本土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它建立於1636年,至今已經有383年的歷史了!
  • 廣西9所中學被北大清華認定為名校!有你家附近的學校嗎?
    2廣西師大附屬外國語學校校址:桂林市七星區紫杉路10號學校位於美麗的灕江東岸,背倚逶迤青山,坐擁清清灕水。能在這麼好的環境下學習,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追求卓越,開拓創新的精神,培養了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出色的創造能力。2015年升學率:文科一本率88.8%,理科一本率96.9%,文理科一本率合計達到95.2%。
  • 官方聲明:中央部屬高校不再增加!原118所到底有多難考?高考分低一點都不行
    歷史上,尤其是大學擴招以前,國內有大量的部屬大學,其後經歷了兩次調整撤併部屬大學後,部屬大學數量基本維持在120所左右。按照2019年6月教育部公布的最新高校名單,國內共有118所部屬大學(不包括軍校和成人高校),其中教育部直屬的大學76所,工信部直屬的大學7所,國家民委直屬的大學6所、公安部直屬的大學5所,其他部委直屬的大學24所。
  • 這四所中央部屬高職院校,畢業能去國家單位,有你的學校嗎?
    中央部屬高校,主要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成部門及其直屬機構在全國範圍內直屬管理一批高等學校。  那麼,部屬高校有專科院校嗎?這四所中央部屬高職院校,畢業能去國家單位,有你的學校嗎?,有你的學校嗎?
  • ...中央部屬高職院校,畢業能去國家單位,有你的學校嗎?附部屬高校...
    這幾所中央部屬高職院校,畢業能去國家單位,有你的學校嗎?這幾所中央部屬高職院校,畢業能去國家單位,有你的學校嗎?這幾所中央部屬高職院校,畢業能去國家單位,有你的學校嗎?這幾所中央部屬高職院校,畢業能去國家單位,有你的學校嗎?
  • 你知道嗎?我國竟然曾經有六所國立中山大學!
    現在的中山大學有4個校區,真的不多!你能想像,民國時期,中山大學有多少個嗎?早在民國時期,中國曾經一度出現大概六所中山大學同時鼎立的奇觀,它們被粗暴直接地命名為國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中山大學。我們都知道,孫中山生前創辦了一文一武兩所大學。
  • 你知道那些有遷徙行為的鳥類嗎?知道它們的遷徙有什麼特點嗎?
    你知道那些有遷徙行為的鳥類嗎?知道它們的遷徙有什麼特點嗎?下面小編帶你了解一下。很多鳥類具有沿緯度季節遷移的特性,夏天的時候這些鳥在緯度較高的溫帶地區繁殖,冬天的時候則在緯度較低的熱帶地區過冬。就特定觀察地點而言,這些南來北往的候鳥可依照它們出現時間的不同予以歸類,以臺灣為例,夏天由南方來到臺灣繁殖的候鳥稱之為「夏候鳥」,冬天由北方來到臺灣度冬的候鳥則稱為「冬候鳥」。
  • 上海黃浦區8所名校小升初學區及對口初中
    上海黃浦區教育資源豐富了,同樣的小升初擇校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了,下面是對上海黃浦8所公辦名校所在學區房及對口初中的梳理,供2017上海小升初擇校家長參考   1.1956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上海市實驗小學,曾是國家教育部在上海的唯一一所部屬重點小學,聲名遠揚。   目前辦學規模:現有教學班30個,學生974名,在職教師109人,退休教師368名。   以名譽校長袁瑢為代表的幾代教師建構起學校「師資精良課堂優質」的辦學特色。學校名師輩出,培養了特級教師3名,特級校長1人,先後有7名教師列入全國、上海市的名師培養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