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梁刺股、鑿壁偷光……你可知道這些成語背後,主人公的命運如何?

2020-12-17 蜘蛛小墨通識

當孩子不好好學習時,老師和父母就會用古人勤奮學習的故事來激勵他們。

其中,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偷光、聞雞起舞等典故最讓人耳熟能詳。

那麼我們曾經的榜樣,這些故事背後的主人公,他們的命運走向又是如何?

今天,小墨就來為你盤點一下這些人物的命運。

一、頭懸梁

出處:《漢書》

「孫敬,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

孫敬苦讀常通宵達旦,為消除困意,系發於屋梁,若低頭欲睡,拽其發而警醒。

年復一年地刻苦學習,使孫敬飽讀詩書,博學多才,終成為一名通曉古今的大學問家,在當時江淮以北頗有名氣,常有不遠千裡的學子,負笈擔書來向他求學解疑、討論學問。

二、錐刺股

出處:《戰國策》

「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

蘇秦,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

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決心要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想睡覺時,就拿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醒來,再堅持讀書。

後來蘇秦成為戰國時期最著名的外交家、縱橫家之一,與張儀齊名。他與張儀同為鬼谷子的學生,後兼佩六國相印,合縱抗秦。 

三、手不釋卷

出處:《三國志·吳書·呂蒙傳》

「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吳國的呂蒙沒有文化知識,孫權便鼓勵他學習史書與兵法。

但呂蒙總是推脫說:軍隊事情太多,沒有時間學習。

孫權告誡他,時間要自己去擠出來。從前漢光武帝在行軍作戰的緊要關頭,手裡還總是拿著一本書,為什麼你就沒有時間呢?

孫權又解釋道:「你的事情總沒有我多吧?我並不是要你去研究學問, 而是要你翻閱一些古書,從中得到一些啟發罷了。」

呂蒙聽了孫權的話,回去便開始讀書學習,從此手不釋卷。最後做了吳國的主將,有勇有謀,屢建奇功。

四、晝耕夜誦

出處:《魏書·崔光傳》

「家貧好學,晝耕夜誦,傭書以養父母。」

崔光,北魏名臣。曾經撰寫國史,封平恩縣開國侯,加授太子太保。  

五、韋編三絕

出處:《史記》

「孔子讀《易》,韋編三絕。」

孔子勤讀《易經》,致使編聯竹簡的皮繩多次脫斷。

大名鼎鼎的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歷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被後世尊為孔聖人。

六、囊螢夜讀

出處:《晉書》

「車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車胤謹慎勤勞而不知疲倦,知識廣博,學問精通。

家境貧寒,不能經常得到香油。夏天的夜晚,車胤就用白絹做成透光的袋子,裝幾十隻螢火蟲照著書本,夜以繼日地學習著。

車胤,後來成為東晉大臣,曾輔佐桓溫,後官至吏部尚書,以為人剛正不阿聞名。 

七、聞雞起舞

出處:《資治通鑑》

「初,範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傳說東晉時期將領祖逖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為了報效國家,他們在半夜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鍊。

劉琨,晉代著名軍事家、政治家。

與劉備一樣,同為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他在永嘉之亂後,長期組織流民據守晉陽,抵禦匈奴前趙政權。

後與鮮卑拓跋猗盧結為兄弟,又投靠鮮卑族段匹磾。劉琨還是著名的音樂家、文學家。

祖逖,晉代著名軍事家,北伐領袖。

早年在司馬各王的賞識中壯大,後率親族鄉黨南下。

祖逖於公元317年組織流民北伐,幾年間迅速收復被後趙佔領的黃河以南大片失地。

八、鑿壁偷光

出處:《西京雜記》

「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

縣裡有個名文不識的大戶人家,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但不要報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他說:「我希望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用書資助匡衡。

匡衡後來成為西漢經學家、丞相。匡衡擅長經學,並以解說《詩》而著名。後官至丞相,頗有名聲,曾為誅殺權臣石顯作出貢獻。後被以貪汙彈劾,病逝。  

這些典故背後的主人公,可以說個個都有大出息,這也充分說明好好學習並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還在等什麼?趕快跟著小墨學習起來吧~

相關焦點

  • 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後來呢……
    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 這些我們從小被教育的形容勤奮好學的成語,您知道它們的主人公,後來發展如何麼?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盤點一下,11個最耳熟能詳的形容勤奮好學的成語,它們的主人公命運如何。 1 頭懸梁 出處:《漢書》:孫敬,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
  • 成語故事:懸梁刺股
    gǔ【成語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成語語法】:聯合式;作定語;原為褒義詞,後為中性詞。形容人刻苦學習讀書。【懸梁刺股的意思】:股:大腿;因為睏倦擔心影響學習,就把頭髮排長起來吊在屋梁上,用錐子刺大腿。比喻發奮讀書、刻苦學習的精神。
  • 成語故事:懸梁刺股(學習古人讀書的興致)
    成語意義1.傳達正確的價值觀:與傳統的懸梁刺股不同的是,在故事的後面,凱叔重新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懸梁刺股的方法是絕對絕對不可以學習的,如果為了讀書而傷害自己的身體,這是愚昧無知的。我們需要學習的是「懸梁刺股」的精神,孫敬、蘇秦熱愛讀書的精神,才是每個孩子值得學習的地方。
  • 懸梁刺股
    【成語】:懸梁刺股【拼音】: xuán liáng cì gǔ【解釋】:形容刻苦學習。【近義詞】:囊螢映雪 鑿壁偷光 映雪讀書 韋編三絕【反義詞】:不學無術 【例句】:古時候時候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許多文人墨客都經歷過懸梁刺股的求學生涯。
  • 中華成語故事135┃懸梁刺股
    今天幸運草老師就為大家分享中華成語故事135┃懸梁刺股,希望對老師教學和孩子學習有所幫助。歡迎大家轉發、分享、收藏哦~圖片© / 網絡 【成語】懸梁刺股【拼音】xuán liáng cì gǔ【英語】Painstaking in one's study【近義詞】映雪讀書、鑿壁偷光【反義詞】無心向學【解釋】比喻廢寢忘食地刻苦學習。
  • 「鑿壁偷光」的匡衡,長大後人品如何?老師不敢告訴你真相
    「鑿壁偷光」的成語典故,可以說無人不知,主人公匡衡小時候刻苦學習的精神,讓人豎起大拇指,堪稱古代讀書人之楷模。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鑿壁偷光,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1.鑿壁偷光 [záo bì tōu guāng]基本釋義:原指西漢匡衡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 後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相關成語:廢寢忘食 懸梁刺股 囊螢映雪 目不識丁 不學無術 胸無點墨2.口若懸河 [kǒu ruò xuán hé]基本釋義:若:好像;懸河:激流傾瀉。 講起話來滔滔不絕,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辯,說起來沒個完。
  • 成語故事|懸梁刺股
    成語:懸梁刺股拼音:xuán liáng cì gǔ釋義近義詞:韋編三絕反義詞:不思進取造句:古往今來以勤奮精神立學、立志、立德和立業者如恆河沙數,懸梁刺股,韋編三絕、謂之勤學。這個成語由兩個故事組成,後人將這兩個故事合成「懸梁刺股」一句成語,用以激勵人發憤讀書學習。 「懸梁」的故事見於《太平御覽》卷三六三引《漢書》: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開始由於知識淺薄得不到重用,連家裡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決心認真鑽研。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鑿壁偷光,你還知道哪些具有連動式用法的成語?
    1.鑿壁偷光 [záo bì tōu guāng]基本釋義:原指西漢匡衡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 後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相關成語:廢寢忘食 懸梁刺股 囊螢映雪 目不識丁 不學無術 胸無點墨2.探驪得珠 [tàn lí dé zhū]基本釋義:驪:古指黑龍。 在驪龍的頷下取得寶珠。原指冒大險得大利。後常比喻文章含義深刻,措辭扼要,得到要領。
  • 成語故事 | 二年級語文課:懸梁刺股
    適用語文課本篇目:二年級語文課《懸梁刺股》
  • 鑿壁偷光的主人公,他後來的經歷你知道嗎
    我們國家古代是出了很多的歷史名人的,其中有一些人的經歷很勵志,所以這些人勵志的故事就被歷史所記載下來一直流傳至今,也被寫入了了課本當中,讓我們現代人來學習他們的精神
  • 他是懸梁刺股的主人公,他與燕王又有什麼樣的糾葛呢?
    說道蘇秦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他與燕王有什麼樣的糾葛呢?鬼谷子是一個非常神秘的人物,他的弟子不多,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蘇秦,提起蘇秦大家都會對他嗤之以鼻,特別是他利用燕王的母親的一事更是讓他的形象掉到了谷底,歷史上真實的蘇秦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 學成語故事,玩成語填詞——懸梁刺股的故事
    成語故事小課堂精彩繼續~ 今天鴨,牛牛君會帶著大家 學習成語故事,玩成語填詞遊戲 快來動動你的腦筋,看誰填的快!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懸梁刺股,你還知道哪些具有聯合式用法的成語?
    1.懸梁刺股 [xuán liáng cì gǔ]基本釋義:形容刻苦學習。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典故:這個成語由兩個故事組成,後人將這兩個故事合成「懸梁刺股」一句成語,用以激勵人發憤讀書學習。「懸梁」的故事見於《太平御覽》卷三六三引《漢書》: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開始由於知識淺薄得不到重用,連家裡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決心認真鑽研。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 【成語一則】懸梁刺股:學習精神可嘉,但千萬別學以致用
    懸梁刺股【出處】《戰國策·秦策一》《漢書》「懸梁刺股」這個成語太出名了,凡是經過小學教育的中國人,沒有人不知道的。想必也有很多學生採取過「頭懸梁錐刺股」的學習方法,也有很多家長採用此方法教育過孩子。但嘗試過的人,或許已經心知肚明了吧,這種方法不可取,毀人不倦啊。
  • 一天一個成語·囊螢映雪.字難寫,音難讀
    ✦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來啊,造作啊文:xiaobai
  • 【每周成語故事】:囊螢映雪
    爸爸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既能出口成章,亦能下筆千言,但做到這些都需要深厚的文化積澱,學習成語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成語是歷史的積澱,每一個成語故事背後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經過時間的打磨,每一句成語又是那麼深刻雋永、言簡意賅。
  • 懸梁刺股:孜孜不倦,發憤圖強 | 聽故事 學成語
    聽故事 學成語 NO.135
  • 「懸梁刺股」的那2個人,最後結局都怎麼樣?語文老師告訴你了嗎
    「懸梁刺股」的那2個人,最後結局都怎麼樣?語文老師告訴你了嗎?知識改變命運,是我們伴隨我們長大的一句話,而在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父母或者老師們經常會講一些古代的寓言故事,我們從小知曉了知識的作用,知道只有好好學習才會扭轉原本平凡的人生,只有艱苦奮鬥才能鑄就一番事業。
  • 【成語典故】懸梁刺股
    懸梁刺股(xuán liáng cì gǔ)。梁:房梁;股:在古代為大腿的意思。形容學習勤奮刻苦。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