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人類在這個世界上只生存一天。並非心跳、呼吸加速,而是生命在地球自轉圈中被壓縮,使地球自轉速度減慢了幾百年。在任何情況下,人們只能看到一個日出和一個日落。
世界上沒有人能夠見證節氣的變化。十二月份在任何一個國家出生的人都看不到風信子百合,紫菀,仙客來和雪絨花。它們不會看到美麗的楓葉,也不會聽到蟲子和鳥兒的歌聲。生在12月的人一生都很寒冷。類似地,7月出生的人,從未見過臉上有雪,從未見過冰晶湖,從未聽過靴子裡有雪的聲音,7月出生的人,一生都在溫暖。四點的情景只出現在書上。生命是由光和影所構成的一種設計。暮色中的人們學會了晚上如何在家裡謀生,比如織布和修理手錶。她們讀書思考。它們害怕外面的黑暗,喜歡尋找樂趣。早出晚歸,學習種地、砌牆等戶外工作,身體健康,不愛讀書,不用動腦筋,自信,無所畏懼。
當光線改變時,「小黃人」和「小小黃人學生」會感到困惑。日出時,「黃昏」便奔向樹木、海洋和山脈,在天光的照耀下黯淡無光。所以他回到家,拉開窗簾,在黑暗中度過他的餘生。夜晚,「晨星」看不見鳥來來往往,看不見淺藍色的海,看不見懶散的雲,禁不住哭泣。她們哭泣著,只是無法忍受屋子裡的黑暗,只好躺在地上,仰望天空。
人的一生只有一天的時間,所以人們總是盯著時間,就像貓的耳朵豎起豎起聽閣樓的活動一樣。人生,學業,愛情,婚姻,工作,晚年,都集中在日出日落,日落黃昏。有人在街上碰頭,摸摸帽子就匆忙離開了;有人在家裡碰頭,禮貌地問自己好不好,然後自己走;有人在咖啡館相聚,想著陽光的影子,從不流連。時光如此寶貴。人生在世,一瞬流光,一場大雪,一個秋日,就要關上那關不住的門,是幾隻手幾隻腳。
人到了老年,不論白天黑夜,都會發現自己一無所知,從未逝去。雙親於正午或午夜去世,兄弟姊妹都會移居其他城市,朋友也會隨太陽的角度而改變。房屋,城市,工作對象都被設計成適合這種生活。沒有人了解歷史。他不了解其他人,但是他了解他們。整個生命消逝在交談中,被人遺忘了。他的生活是平平安安的,很少有人能看到他。他坐在床頭櫃邊,聽著浴室裡的水聲,納悶自己到底出了什麼事。母親真的擁抱了自己嗎?你們真和同班同學玩那個荒唐的遊戲嗎?您有愛人嗎?現在情況如何呢?哪兒?
他坐在床頭,彷佛聽見了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