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特圈亂象:10個新人9個被騙過 行業幾乎沒有規範

2020-12-22 中國網新聞中心

模特圈亂象:10個新人9個被騙過

涉事模特公司已停業整頓,杭州市市場監管局表示今年接到類似投訴32起

業內人士稱,淘寶模特這個行業火了很多年,但規範幾乎一直沒有

陸珂不是第一個受騙者,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受騙者。

錢江晚報記者了解到,從2014年起,收費拍攝模特卡的淘寶模特騙局就不絕於網。作為「電商之都」,杭州集聚了全國最多的淘寶模特與直播網紅,市場需求催生了行業發展。

據統計,2010年,杭州專門為電商服務的圖片攝影公司不足200家,而現在的數字至少翻了10倍。

市場大了,泥沙俱下。採訪中,不少從業者告訴記者,這一行水太深。

在58同城等招聘網站上,所有模特招聘頁面上都會有置頂一條提示:建立模特檔案、辦法收費、試鏡押金都有欺詐嫌疑,請警惕!

就在昨天,錢報記者了解到,陸珂投訴的那家模特公司,已經停業整頓。

市場監管局:已接到多起投訴

杭州的馮女士和陸珂有一樣的遭遇。她比陸珂早一周面試,也更早發現自己可能被騙了。

而經紀公司一直以不再派單威脅,禁止模特們私下聯繫。

直到兩人在地鐵站碰頭,陸珂這才明白,自己也上當了。

在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錢江晚報記者了解到,今年共收到模特招聘投訴32起,其中4起涉及藝線文化。其辦公地所屬的東站樞紐市場監督管理所也接到過6起投訴,「上周就有一起,基本都是交錢、拍照,說是做模特,最後不了了之。」一位負責人表示,涉訴金額多在1000元至3000元不等。最多一筆,投訴人一年內陸續花費9480元,用於辦理模卡和宣傳。

更多的人沒有投訴,而是在網上尋求維權。在豆瓣,網友們總結了自身被騙經歷,羅列了近十家「杭州的騙子模特公司」,藝線文化名列其中。

在百度「模特卡」貼吧內,幾乎都是哭述被騙的。記者翻了幾頁,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發生在杭州。

「宇哥」是貼吧的常客。「你說的是杭州東站那家吧,我去過。」對錢報記者提起的藝線文化,他並不陌生,此前想做網紅的他,也面試過多家模特公司。

相比其他人,他還算幸運,因為他要回了錢。「回家一查我就知道上當了,第二天就去鬧,開著免提報警,對方怕了,很快就退了錢。」宇哥告誡記者,別拍模卡,也別接活,「否則要回錢的概率很低」。他說,這幾個月,來找他諮詢的人不下十幾個,大多沒有下文。

東站樞紐市場監督管理所負責人告訴記者,藝線文化辦理過營業執照,也具備相關營業資質,在日常檢查過程中,藝線文化也確有模特業務展開。因此,在今年6起投訴中,除1起處理前雙方已協調撤訴外,基於當事人訴求,市場監管所採取了協商調解的模式。「投訴人的要求其實很簡單,就是退還部分費用。」該負責人表示,協商雙方意見後,投訴基本都解決了。

昨天,記者再次來到位於東站附近的藝線文化公司,卻發現大門緊鎖,海報已被撕下。透過門縫向內張望,辦公家具還在,但人已不見蹤影。

根據招聘信息撥打該公司電話,也無人應答。邊上辦公室員工表示,「昨天警察來過,今天就關門了。」

記者從江幹警方了解到,警方今年已接到多起投訴,對該公司早有關注。通過多部門合作,從昨日起,該公司進入停業整頓階段。

模特:10個新人9個被這樣騙過

「太常見了,10個裡有9個新人被騙過。」安娜是一名有4年經驗的車展模特。類似套路她見過太多,「前段時間,我高中同學想做模特,還問我要不要交2000元做張模卡?」

其實,大二剛入行時,她也上過當。校外的一家廣告公司收了她1000多元的建檔和宣傳費,並拍了套模特卡。結果幾個月後,她一次單子也沒有接到。

她告訴記者,所謂模特卡其實就是模特的作品集,是接單時的「敲門磚」。模特卡所體現的,應當是模特的個人實力與工作經驗,「既要體現模特的五官、身材、膚色等特徵,又要表現應對不同拍攝的風格與鏡頭表現力。」

即便有了模特卡,多數企業還是會要求模特本人前來面試,「換上衣服亮個相,他們滿意了才行」。安娜說,多數模特的模特卡,來自於此前的工作積累,「這種臨時拍的藝術照,對於接活幾乎沒一點用處。」

這些公司的套路可不止模特卡,形象卡、試鏡費、宣傳費…… 「即便你在別處已經拍過這些,他們也會以不符合標準為由讓你再拍一次。」 安娜表示,說白了,就是要你掏錢。

「在業內,拍攝模特卡,費用一般也由經紀公司出,而不是自己負責。」另一名職業模特Emily也認為,「既然經紀公司看重你,就不會在乎這點小錢。」 她自從籤約上海某家大型模特經紀公司後,一系列包裝宣傳費用均由公司負責,「只有幾次請專業老師授課,是我們自己湊的錢。」

業內人:模特行業的坑有很多

阿瑤做淘寶模特8年,從2011年入行到現在,她自稱已經是「半退圈」的老人。

最早做婚紗攝影模特,當時正值淘寶模特大火,一家杭州工作室看中了阿瑤,以每月一萬元的薪酬挖來了她。「杭州本地的模特不夠了,就有公司開始各地招人。」她印象裡,剛來杭州時,淘寶模特還不到現在的五分之一。

短短幾個月,從最初的50元一件,阿瑤的模特費很快翻了3倍,在整個四季青都算小有名氣。「2012年是我最火的時候,那時我拍一件衣服,最貴要收400元。」在拍出幾款爆款後,阿瑤的身價水漲船高,旺季時一天要拍百來套服裝,光模特收入就是兩萬多元。2015年後,阿瑤就很少再接新單,按她的說法,就是「過氣」了。「這個職業生命周期很短,」她解釋說,時尚風格永遠在變,店商和消費者也會很快厭煩看到同一張臉。

「很多時候,都缺乏明確的規則。」模特卡之類的坑,在阿瑤看來,只是冰山一角,她給記者舉了兩個例子。

「就拿合同來說,不僅有些經紀公司不籤合同,過去接單時也往往是口頭協議。」像阿瑤這樣的獨立模特,多時每月接單近百份,「我不可能每次拍攝都和客戶籤合同,很多時候當場忘了收錢,就再也收不回來了。」

另一方面,對模特的誤解也時有發生。「以前,微信裡偶爾會接到『商務單』的邀約。」阿瑤解釋說,所謂的『商務單』就是邀請模特陪同參與一些社交活動,「有的還註明『綠色局』,誰知道有沒有貓膩?」在阿瑤看來,這個行業火了很多年,但規範幾乎一直沒有。

相關焦點

  • 淘寶模特騙局:收費拍攝模特卡 10個新人9個被騙過
    ­  模特圈亂象:10個新人9個被騙過­  涉事模特公司已停業整頓,杭州市市場監管局表示今年接到類似投訴32起­  業內人士稱,淘寶模特這個行業火了很多年,但規範幾乎一直沒有­  陸珂不是第一個受騙者,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受騙者
  • 警惕網拍模特招聘中的高價「模卡」騙局
    殊不知,在這類看似條件寬鬆的招聘背後,有可能是一個連環套騙局,不少人不僅沒有拿到招聘方承諾的每小時200元左右所謂的高薪,還被騙數千元拍攝費,掉進了招聘公司精心設計的收費陷阱。何瑩瑩覺得這種模特公司有點不靠譜,「這幾個公司的經理還沒有聯繫招聘的人力專員熱情,甚至有一家經理說話態度很不好,說開車還要駕照,模特收你個模卡費咋了?接受不了就別幹!」原本滿懷期待的何瑩瑩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夢想的模特之路一開始卻受到了高價「模卡」的阻攔。
  • 兼職平面模特??小心被騙!!!
    兼職平面模特??小心被騙!!!今天,再次給大家講講詐騙金額比較多的「兼職」--模特。想必大家找兼職打開某個軟體看到上面最多的就是模特了吧,一小時150往上,很令人心動是不是?這沒什麼意義,因為只要沒有太大問題是個人都能通過。下面是介紹內容。沒什麼問題就可以去面試了,面試也只是個流程,因為不管怎麼樣都會被錄取,這樣才能開始下一步。重點來了,交錢!!!做模特第一步是要有模特證,就像一個人工作需要名片一樣,有了名片別人才能更好的認識你是不是?
  • 做三陪、被拍裸照、慘遭性侵多達6次:那個想進模特圈的女孩,後來怎麼樣了?
    紅星新聞就曾報導過打人事件的前因。 一個名叫小穎的大三學生,向他們爆料,自己被一家模特公司騙了錢。 9月24日。 小穎在微博上,收到這家模特公司的私信。 模特公司稱,覺得小穎很漂亮,邀約她做兼職模特。
  • 我的網拍模特夢想實現啦!竟然不用交錢,沒有被騙!
    小時候就特別喜歡做模特這類的,會自己在家看著電視學電視那些專業模特們走路的樣子,平時走在路上看著空曠無人的路時,我也會學著模特們走T臺布。到現在長大也對模特這類很感興趣,但因為身高不夠(157cm),所以不能做專業模特,但身材比較偏瘦,穿衣拍照也好看,就想著要不做淘寶服裝模特這些,但不知道從哪入行,新人入行都是很麻煩的,也很怕被騙!
  • 揭秘婚慶行業亂象:只提供收據 開發票要收8個點
    原標題:揭秘婚慶行業亂象:一般不開發票 開發票要收8個點     稅務部門:不開發票已違規,加收費用也不合規,消費者可舉報   ■新快報記者 朱玲 實習生 李韋   繼新快報婚慶行業亂象系列三期報導(詳見9月14日A03,9月15日A03
  • IT培訓行業亂象叢生、6個月培訓就業難,傳智播客升級9個月課程怎麼...
    而伴隨著傳智播客9個月的課程發布後,行業內也即將出現一些亂象,都會有哪些亂象?又如何擦亮眼睛去辨別真偽呢?選擇一家IT培訓機構學習技術,小則是改變職業,提高收入,大則是改變自身及家庭的命運、對未來就職的企業負責,對未來的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助力。在這裡也給廣大學生一些指引,讓大家少走彎路。
  • 模特公司圍毆維權者背後:多家模特公司被指套路女大學生貸款
    杭州一名資深模特經紀人告訴澎湃新聞,模特公司以籤約模特的名義騙取籤約費、模卡費的行為已經是行業「老套路」,多年來一直有模特被騙,其中多是在讀大學生,「有一些模特公司實際上是沒有拍攝業務的,都是靠賺這些錢來維持生存,現在有了網貸(套路)就更方便了。」
  • 想當模特,卻被誘導網貸的女大學生
    此外,不少女孩還稱,除了瑄玥模特公司,西安多家模特經紀公司也存在同樣的「套路」。杭州一名資深模特經紀人告訴澎湃新聞,模特公司以籤約模特的名義騙取籤約費、模卡費的行為已經是行業「老套路」,多年來一直有模特被騙,其中多是在讀大學生,「有一些模特公司實際上是沒有拍攝業務的,都是靠賺這些錢來維持生存,現在有了網貸(套路)就更方便了。」
  • 6個月IT培訓就業難,行業亂象頻發,傳智播客9個月學習如何破解?
    日前,IT教育機構傳智播客正式對外發布聚焦培養高級軟體工程師的課程,其課程容量、技術深度、項目廣度均大幅提升50%以上,課程時長也率先在行業內由原來的6個月升級至9個月。高級軟體工程師培訓主要有兩種模式:9個月線下全脫產面授課模式及6個月線下面授+3個月線上學習模式,行業內的IT培訓課程主要方向也將由初、中級向高級軟體工程師轉變。
  • 拍張「模卡」就能當「模特」?昆明160多名女子被騙25萬……
    如果你膚白貌美纖瘦高挑會不會對模特這個行業為之嚮往呢?但投個簡歷、化個妝、拍兩張照就可以當「模特」還能獲得不菲的收入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真的存在嗎?當心走進「高薪騙模圈套」!尤其是招聘廣告上稱:新人每小時150元起,工作時間3-5個小時,對他來說十分合適。而進入面試環節後,面試告訴小潘,公司的平面模特都要有自己的模卡,也就是印有個人資料和照片的小冊子,這本模卡的拍攝費用在1980元到3980元不等。由於之前有過一次當平面模特的經歷,小潘也了解模卡對於平面模特很重要,必須人手一本,這樣客戶才可以通過模卡,選擇適合的模特拍攝商品。
  • "神藥"只是傳說瑪卡亂象叢生 消費者盼規範行業監管
    如何整治瑪卡亂象?從種植、加工至銷售,規範與監管行業鏈迫在眉睫。  亂象優劣無標準價格差10倍  黃瑪卡178元/兩、紫瑪卡256元/兩、黑瑪卡499元/兩……在打浦橋日月光中心一家養生門店,瑪卡被擺在最顯眼的位置。店主介紹,這個冬天瑪卡格外熱銷,甚至供不應求。「特級黑瑪卡598元/兩,賣得也很好,要的話得從倉庫調貨。」
  • 人體模特圈揭秘:老模特每課時酬勞二三十元
    經過成都商報記者在業內、圈內的多方採訪,今天起為您揭開神秘的國內人體模特行業內幕  成都商報記者 喬雪陽 範筱苑 為您報導  A  成都人體模特現狀  年齡大太 數量太少 收入太低  聚焦這個群體,首先要從這個群體的最大客戶藝術院校說起
  • 微信表情包女孩羅熙長大了……帶妹妹一起當模特圈了41W粉!
    今天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那些活在我們表情包裡的韓國小美女們兒,首先一個能讓我們想起來的,無非就是那個古靈驚怪的小美女權律二但是其實還有一個珍藏已久的小女孩表情包,想必有不少人用過她的表情包,但是卻幾乎沒有人知道他叫什麼而問了一圈周邊的朋友,發現他們也沒有一個人知道,所以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小女孩的故事
  • 直播帶貨有了行業規範:向「人氣造假」等亂象說「不」
    此前,中國廣告協會制定了《網絡直播營銷活動行為規範》,從7月1日起實施,這是國內出臺的第一個關於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的專門規範。今年6月,浙江率先制定全國首個直播電商服務規範標準。隨著各地先後出臺直播帶貨規範,對行業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 狂減20斤 半島女記者一腳踏進模特圈體驗真實車模生活
    入圈模特沒有名字,只有「性別+身高」關於模特圈的暗訪和體驗不需要任何的職業資格證件,也沒有所謂上崗證,擺在記者面前最大的挑戰只有一個:要看著像一個模特。到底什麼樣才叫像?剛加上佳佳的微信,記者編輯了長長的自我介紹文字,正在反覆斟酌該怎麼說更合適,佳佳就率先發來了一行字:「這個行業其實沒有那麼神秘,招聘信息公開透明,你覺得自己能符合條件你就試試唄。」接著就把記者拖進了一個400多人的模特微信群。就這樣記者開啟了成為一個模特的第一道大門。
  • 「外圍女」抹黑模特行業 拍個寫真就是「嫩模」
    目前北京  「外圍女」過萬  「外圍女」群體非常特殊,她們大多有很光鮮的頭銜或者職業身份,包括平面模特、嫩模等。但實際上,你壓根兒就看不見她們在各大牌時裝秀上走秀。  王先生告訴記者,目前模特行業的門檻非常低,魚龍混雜,「不少女孩長得漂亮點、身材好一點,隨便給什麼報紙、雜誌當過模特,就對外自稱是知名模特,有的自費出本寫真也敢到處說是專業模特。實際上,這些人大多是一些散模,根本就不是專業的模特。有的人只是混個模特的頭銜,實際幹的工作和模特一點關係都沒有。」
  • 涉「群毆事件」,西安一模特公司9人被拘:「受害者」疑超200人
    經詢問,起因系張女士一行4人到模特公司要求退還所繳納服務費用。模特公司工作人員任某飛等9人對張女士隨行人員進行毆打。「26日,我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之規定,以結夥毆打、傷害他人,依法對模特公司員工任某飛等9人作出治安拘留15日的處罰。」
  • 雲南瑪卡行業危機初現 揭秘產業鏈上的亂象(圖)
    瑪卡的幼苗長成後將移栽,經過9個月的成長周期後,根莖成熟,長成雞蛋大小,會被加工成乾果、幹切片、乾粉或提純瑪卡精片,通過直營店、藥店、電視購物、旅遊購物,以及電商等渠道銷往全國各地。   「瑪卡行業發展迅猛,有關的標準和規則都來不及建立,產業已經出來了。」令雲南省農業科學院高山經濟植物研究所副所長、瑪卡課題組長薛潤光憂心的是,有些企業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沒有按照瑪卡生長條件優化種植。而目前,瑪卡種植還沒有形成一套可以參照的標準和規則,導致亂象叢生。
  • "神藥"只是傳說瑪卡亂象叢生 消費者盼規範行業監管-瑪卡,乾果,瑪...
    如何整治瑪卡亂象?從種植、加工至銷售,規範與監管行業鏈迫在眉睫。  亂象優劣無標準價格差10倍  黃瑪卡178元/兩、紫瑪卡256元/兩、黑瑪卡499元/兩……在打浦橋日月光中心一家養生門店,瑪卡被擺在最顯眼的位置。店主介紹,這個冬天瑪卡格外熱銷,甚至供不應求。「特級黑瑪卡598元/兩,賣得也很好,要的話得從倉庫調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