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豆漿、毒蘑菇、黃花菜、馬鈴薯中毒原理

2020-12-24 小好說健康

在我們經常吃的蔬菜中,豆漿、蘑菇、黃花菜、馬鈴薯可以說最常見的幾種,如果不合理食用,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那麼它們的中毒原理是什麼?知道為什麼中毒,才能更好的預防,通過搜索、查閱整理了幾點小知識,跟大家分享:

生豆漿中的毒素可能是胰蛋白抑制素、皂甙,發生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在飲用前,沒有將豆漿加熱透。豆漿加熱不透的原因主要是加熱時攪拌不勻,鍋底部分變稠甚至燒糊,從而影響加熱,豆漿在沸騰之前會起很多泡沫,有人往往認為豆漿已經煮開而停止加熱。豆漿中毒的潛伏期很短,一般為30分鐘至1小時,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腹脹、腹瀉,可伴有腹痛、頭暈、乏力等症,一般不發熱。豆漿中毒症狀不嚴重,輕者不需治療可自愈,重者或兒童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毒菇菇致病原因複雜,致死率高。近年來,毒蘑菇中毒已成為我們國家食源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因素,佔死亡總人數的60%以上。它的致病原因也最複雜,有肝腎損害型、神經精神型、溶血毒型、胃腸毒型。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複雜,經烹調加工或曬乾都不能消除毒性。中毒後,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胃腸道症狀。也可引起精神亢奮、精神抑制、精神錯亂和幻覺等症狀,嚴重的可以引起人體臟器損害,威脅生命安全。

黃花菜又叫金針菜,一般為幹製品,用水浸泡發脹後食用可保證安全。但在黃花菜產地和採摘季節,有人吃未經處理的鮮黃花菜,食用後會造成中毒。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鹼,本身無毒,但是進入人體組織被氧化,會迅速生成劇毒物質二秋水仙鹼,成年人一次食入0.10.2mg(相當於50100g鮮黃花菜),即可引起中毒。

馬鈴薯發芽馬鈴薯中龍葵鹼是其毒性成分馬鈴薯正常情況下含龍葵鹼較少,在貯藏過程中逐漸增加,但馬鈴薯發芽或部分變綠時,其幼芽和芽眼部分的龍葵鹼含量激增,烹調時又未能去除或破壞掉龍葵鹼,人食人後可引起中毒,尤其是春末夏初季節多發。龍葵鹼對胃腸道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對呼吸中樞有麻痺作用,並能引起腦水腫,充血,此外,對紅細胞有溶血作用。

因此,我們日常生活中,拒絕變質腐爛,少生冷蔬菜,吃出健康!

相關焦點

  • 菜豆、生豆漿含天然毒素?發芽馬鈴薯到底能不能吃?這篇文章來告訴你!
    從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獲悉,由天然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日常生活中並不鮮見,常見有菜豆中毒、毒蘑菇中毒、生豆漿中毒、發芽馬鈴薯中毒、魚類組胺中毒等。正確認識天然毒素,遠離食物中毒,貴州省市場監管局提示如下。
  • 生豆漿含皂素 八種沒煮熟蔬菜比砒霜還毒
    生豆漿致命毒素:皂素致使機理:由於生大豆中也含有毒成分,因此,如果豆漿未煮熟時就食用,也可引起食物中毒。特別是將豆漿加熱至80℃左右時,皂素受熱膨脹,泡沫上浮,形成「假沸」現象,其實此時存在於豆漿中的皂素等有毒害成分並沒有完全破壞,如果飲用這種豆漿即會引起中毒,通常在食用0.5~1小時後即可發病,主要出現胃腸炎症狀。
  • 菜豆中毒、馬鈴薯中毒、生黃豆及未煮熟黃豆製品中毒的緊急處理與...
    中毒預防:皂素在100℃,經30分鐘毒性消失。不要進食放置過久的菜豆,烹製前要洗淨,最好能夠在水中浸泡15分鐘;菜豆烹調至無原有的生綠色和生豆味即可。 (二)馬鈴薯中毒 又稱土豆、山藥蛋子,綠色未成熟的馬鈴薯、發芽的馬鈴薯含有對人體有害成分
  • 蘑菇鮮美不要亂吃 毒蘑菇害死54人
    5年發生155起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死亡54人據介紹,夏秋季是食物中毒高發期,野生毒蘑菇中毒、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細菌性食物中毒已經成為貴州食物中毒的主要類型。其中,野生毒蘑菇中毒155起,中毒681人,死亡54人;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48起,中毒530人,死亡8人;細菌性食物中毒28起,中毒770人,死亡1人。
  • 黑龍江8人中毒死亡事件,除了「酸湯子」這些食物也易中毒
    黑龍江1家9口8人食用酸湯子中毒死亡,黑龍江衛健委近日發布「雞東中毒事件」中毒原因,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10月15日,針對近期各地食物中毒事件頻發,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飲食消費提示,稱穀類發酵食品、變質銀耳或木耳、薯類製品易引起椰毒假單胞菌中毒。
  • 蘑菇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 闢謠:毒蘑菇才會中毒
    「通知」是這麼說的:「醫大已經死17人,友情提醒:最近醫院急診的患者比較多,大都是蘑菇中毒,今年蘑菇豐收,蘑菇可以和小白菜一起炒,但不能和茄子一起吃,會中毒;在水焯蘑菇的時候放大蒜,如果大蒜變色了,就有毒,不可食用。而且蘑菇和小米、大黃米千萬不要同吃,會產生一種毒素,醫院治不好,後果很嚴重。」消息來源則稱,是來自青島市立醫院原院長孫玉安。「通知」所說的內容靠譜嗎?
  • 我的世界毒馬鈴薯是什麼 毒馬鈴薯的種植方法
    導 讀 很多我的世界的玩家都對毒馬鈴薯很感興趣,毒馬鈴薯在遊戲中也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我的世界毒馬鈴薯大家對它了解多少呢
  • 預防毒蘑菇中毒,這些事你該知道
    在我國,從初夏到深秋都能看到蘑菇的身影,一般在夏秋季是蘑菇茂盛生長期,毒蘑菇中毒時有發生,近年來,我國多個區域蘑菇中毒發病增加明顯。進食毒蘑菇後可出現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也可出現幻聽幻視等精神症狀,還可導致肝腎損傷,引起死亡是毒蘑菇中毒的嚴重結果。
  • 給孩子吃的食物要慎之又慎,餐桌上常見的6種食物,吃錯可能中毒
    餐桌上常見的6種食物,吃錯可能中毒,望周知生豆漿 現在生活水平逐漸的提高,很多家庭為了孩子身體的健康都比較喜歡自製新鮮的豆漿給孩子補充營養,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製作豆漿的生大豆中也含有有毒的皂素成分,如果豆漿沒有煮熟就食用很容易會引起中毒的現象
  • 苦杏仁、黃花菜、蜂蜜、野蘑菇這些美食都有毒?吃錯了出大事!
    1、苦杏仁不要吃苦杏仁、苦桃仁、李子仁、蘋果仁、櫻桃仁等,均含有氰苷類物質,在體內可釋放出氫氰酸,導致中毒,出現腹痛、腹瀉、噁心等胃腸道症狀,伴隨組織缺氧、呼吸困難等。所以,這些發苦的果仁最好別吃,尤其孩子更要注意。2、路邊的蜂蜜不要買未經檢測的蜂蜜中可能含有雷公藤鹼及其他生物鹼,吃後可能出現舌麻、噁心、嘔吐、腹痛、心慌等中毒症狀。
  • 蘑菇中毒高發季,認識3種常見毒蘑菇。美食雖然好,避免中毒!
    本期導讀:每年6月梅雨季節,是大量野生蘑菇上市的季節,更是毒蘑菇致命的高發季,很多野生蘑菇含有劇毒。本文將介紹3種常見毒蘑菇,讓您在追求味道鮮美同時,也能增加防範漲知識!每年6月,在我們湖南,就正式進入梅雨季節了。
  • 今年近8000人誤食毒蘑菇中毒 來認識一下湖南常見的毒蘑菇
    野生毒蘑菇有很多品種,消費者很難辨認,主要因誤採誤食引起。據評估中心今年食物中毒監測數據,截至目前,今年將近8000人因誤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導致74人死亡。據了解,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且毒蘑菇中毒症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應以預防為主。那麼,如何預防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萬一誤食了毒蘑菇該如何處置?
  • 吃野蘑菇中毒身亡、幾種常見的毒蘑菇、看到這些蘑菇有多遠走多遠
    又一件吃野蘑菇中毒身亡事件為大家敲響了警鐘!事情發生在上個星期五,西安鄠邑區五竹鎮一個叫劉家堡村的地方,一家四口,爸爸每天下班都比較晚,媽媽是一位負責學校環境衛生的保潔阿姨,大女兒出生於2003年,小女兒2009年出生。本是一個處在小康生活中的幸福之家!
  • 毒蘑菇出沒 請收好這份重慶毒蘑菇圖鑑
    第1眼消息,數據顯示,我國的蘑菇種類達400餘種,毒蘑菇約有100餘種,分布廣泛,引起人嚴重中毒的有10餘種。毒性特徵:其子實體具有毒性、人類食用中毒後可引起幻覺,又稱「致幻蘑菇」。生長分布:夏秋季在草地林中空地牛、馬糞上單生或群生。赭紅擬口蘑
  • 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多發 憑經驗辨毒不可靠
    隨著天氣炎熱,降雨的增多,野生蘑菇也進入生長旺盛期。近日,全國多地報導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入夏以來,江蘇地區已經陸續接到近10起省內各地毒蘑菇中毒病例的會診,包括南京、蘇州、淮安、宿遷等地。6月30日,廣西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的通知》,今年以來,廣西發生的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及發病人數均較往年有較大幅度增加 7月8日,張家界市衛生健康委聯合市住建局開展野生蘑菇中毒宣傳防控,勸導人們不採不食、不買品種不明的野生蘑菇。
  • 蘑菇的食與毒
    估計地球上的蘑菇約16萬種,被命名的約1.6萬種,僅佔10%。我國至少有10萬種蘑菇,已知的不到1萬種。蘑菇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只要能生長綠色植物的地方幾乎都能見到其身影,尤以山野、草原、樹林地帶最為多見。同一種蕈菌的生長是有季節性的,須具備一定溫度和溼度才能生長,我國每年的6-9月是蘑菇生長的高峰期。
  • 毒蘑菇預警:已死6人 湖南公布10大最毒蘑菇
    近期雨水多,正值有毒野生蘑菇的生長季節,也是蘑菇中毒高發期。僅5-6月,湖南就至少發生10起毒蘑菇中毒事件,死亡6人。那麼,有哪些常見的野生毒蘑菇?如何識別有毒蘑菇與無毒蘑菇?誤食野生毒蘑菇後的症狀一般是怎樣?  7月3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湖南中心發布毒蘑菇中毒預警提示,同時發布10大毒蘑菇名稱及照片,提醒市民謹慎採食野生蘑菇。
  • 食菌季,中毒專家教您如何識別毒蘑菇
    隨著雨量逐漸增多,氣溫回升,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盛期,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導致的食物中毒事件時有發生,尤其集中在雲南、貴州、四川、廣東和湖南等地區。「當前正是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的高峰期,要引起高度重視。」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中毒醫學科主任賴燕強調。每到春夏季,關於食用菌菇的安全問題都會被提及,但醫院仍會接診到不少蘑菇中毒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