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個即將被「消滅」的沙漠80%變成綠洲,快要改名成森林了

2020-12-14 旅遊中好自己

沙漠是人類的一大「威脅」,如果允許擴大它的範圍,它不僅會汙染環境,而且會對人類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但是控制沙漠化並不是一項容易的任務,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盡力控制沙漠,但都沒有成功,但是在我們國家有一片沙漠,它是世界上第一個被「消滅」的沙漠:80%變成了綠洲。

位於長城以北的陝西省榆林市,這座城市也被稱為「沙漠之城」,沙漠面積約42,200平方公裡,降水較多(250,400mm),有利於植物生長,原本是畜牧業比較發達的地區,固定和半固定沙丘面積較大。

到了20世紀50年代,人們終於意識到沙漠的危險,開始控制沙漠土地,當地居民帶著防沙工具和灌溉設備,種一株,據統計,每年在沙漠參與防沙的人數超過30萬,耐心等待,萬事皆有可能,40年後,沙子終於開始改變了。

荒漠化治理面積達到5000萬畝,約3.3萬平方公裡,百分之八十的毛烏素沙漠已經得到控制,水和土壤不再流失,黃河年輸沙量減少4億噸,如今,毛烏素沙漠的植被覆蓋率已達30%,多虧了充足的降雨、現代的生物技術和科學的放牧管理,毛烏素很快就會變成草地和農田。

近年來,國家投入數千億元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治理沙漠,許多曾經的沙地現在變成了林地、草地和肥沃的農田,「沙漠之都」榆林已成為「沙漠綠洲」,通過中國人民的努力,沙漠變綠洲的「不可能」實現了。

相關焦點

  • 中國花40年將沙漠「變」綠洲,今卻「毀在」這些人手中,讓人心寒
    2020-02-26 11:53:29 來源: 奈奈看世界 舉報
  • 第一片沙漠即將消失,其中80%被綠洲覆蓋
    沙漠往往是自然形成的,人類往往與之無關。對「沙漠」卻的介紹似乎是與眾不同。這個沙漠叫做毛烏素沙漠。說到這片沙漠,最與眾不同是他不是自然形成的。換句話說,「毛烏素沙漠」不是沙漠,而是中國的四個沙地之一。沙漠和沙地的形成有不同的原因。沙漠的形成以自然因素為主,而砂土的形成主要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很長一段時間,毛烏素習慣性地稱為「沙漠」。
  • 即將消失的沙漠,卻再次被中國人創造奇蹟,把沙漠變成了綠洲!
    特此聲明:本文由強哥遊世界獨家原創、發布!·我們大家都知道在外太空看地球,地球是一個藍色的水球。但是很多人都知道這些誰也不能挽救地球上一些乾旱的地區。沙漠是地球上。真實的存在。而且。現在有一些人們不注意環境的保護。對自然的破壞越來越大地球上的荒漠也變得越來越多。
  • 中國此沙漠80%變綠洲,卻迎來一群「破壞者」,讓治沙人很氣憤
    中國此沙漠80%變綠洲,卻迎來一群「破壞者」,讓治沙人很氣憤,對很多小夥伴來說,大部分景點我都已經看過了, 我們國家有很多種類的景點,小夥伴們的移動頻率這麼高,很多已經看過了, 所以,很多小夥伴們想去看在小夥伴們的生活中不太常見的沙漠探險等。
  • 埃及那麼多沙漠,為什麼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變成綠洲?
    提到非洲,很多人都會想到沙漠、乾旱、缺水等詞彙,其實不是的,非洲也有河流,也有綠洲,只不過撒哈拉地區確實非常乾燥,讓人們產生了這種印象罷了。埃及是非洲最大的國家之一,他們毗鄰尼羅河,有的人有疑問,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讓沙漠變成綠洲呢?
  • 庫布其、毛烏素沙漠都能被消滅,人類卻不敢徵服全球沙漠,為何?
    沙漠變「綠洲」一直是世界上最熱議的問題,但是能不能將地球所有的沙漠變成綠洲,其實很多人也並不了解。
  • 中國教授發明一種「膠水」,能讓沙漠變成綠洲,阿拉伯「激動」了
    我們中國沙漠面積廣闊,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我們中國在治沙的道路上至少要奮鬥了接近60年的時間。雖然說到現在為止,我們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飛速增長,可是我們中國的領導者和中國的志願者們卻從來沒有忘記治理沙漠這件事情,因此我們中國沙漠當中也出現了片片綠洲。
  • 庫布其、毛烏素沙漠都消滅了,塔克拉瑪幹沙漠也能消滅嗎?
    全球第一個被徹底消滅的沙漠-面積達1.39萬平方公裡的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還有即將被消滅的面積達4.22萬平方公裡的毛烏素沙漠,這給了我們無比的信心!從理論上看,一直堅持綠化,全國所有沙漠是否會不復存在?一、庫布其和毛烏素沙漠為什麼能被消滅?
  • 中國該沙漠80%變綠洲,卻迎來一群「搗亂者」,讓治沙人氣憤不已
    現在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了,喜歡旅行,通過旅行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了,我國的觀光景點比較多,看了很多風景後,人們對旅遊的需求也越來越不同了,我開始尋找珍貴的觀光景點,選擇原始林、戈壁沙漠、深山野林等去探險,沙漠旅行是很多年輕人喜歡的觀光方法。
  • 長江的水流入到沙漠,沙漠會變成綠洲嗎?一起來看專家的說法
    地球上72%的面積都被海洋所覆蓋了,人類僅僅只生活了28%的面積,似乎看起來可以給人類居住的地方挺多的,但其實人類只佔據了地球上的一小部分而已,而且這裡面很多面積還是不能居住的,比如說高山峽谷、大壩,還有一些原始森林,而最重要的就是沙漠了,沙漠佔據了我們人類可以居住的1/3的面積,如果說沙漠能夠變為綠洲的話
  • 中國快把毛烏素沙漠消滅了!
    吃瓜群眾:什麼毛?什麼烏素?80%的毛烏素沙漠得到治理,水土也不再流失,黃河的年輸沙量足足減少了四億噸。由於有良好的降水,許多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在沙漠腹地,榆林市還累計新闢農田160萬畝,榆林這座「沙漠之都」變成了「大漠綠洲」。
  • 治沙人千辛萬苦將沙漠變成綠洲,人們卻在沙漠裡看到了害怕的東西
    因為中國擁有大面積的土地,所以我們擁有著各種各樣複雜多變的地形,近幾年來,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喜歡挑戰不同於常人的景點,也開始追求惡劣環境的自然景觀,因此一些獨具特色的沙漠地帶,成為人們旅行的特殊景點。
  • 中國成功消滅毛烏素沙漠徵服大自然
    沙漠已經佔據了地球陸地的四分之一面積並且還在擴增,地球上十幾億的人已經受到了沒有土地的威脅。聯合國1977年就展開了沙漠化會議,但是沒有國家當真,畢竟誰能抵抗大自然呢?不過中國做到了,70年,3代人中國成功地將榆林毛烏蘇沙漠變成了森林。中國是沙漠面積最大的國家,八大沙漠、四大沙地面積達到了70萬平方公裡,相當於7個韓國。
  • 即將與陝西省說再見的毛烏素沙漠,遇見塞上江南榆林市
    據北晚新視覺消息2020年4月24日消息,從陝西省林業局獲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意味著中國四大沙漠之一的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省的版圖「消失」。先秦和秦漢時這裡曾發展過農業;在5世紀時這裡曾是匈奴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當時草灘廣大、河水澄清;魏晉南北朝之時,這裡是一片水草肥美的大草原;唐朝時變成了一塊小沙地;千百年時間過去,因為不合理的利用開發,最終變成了沙漠;因為萬裡長城穿過毛烏素沙漠的南緣,到明朝之時,清理城牆上的沙粒已成了國家重要的一項支出
  • 中國快把毛烏素沙漠消滅了:頑強對抗40年,80%得到治理
    這幾天團團被一條微博刷屏了,中國又要幹成一件前無古人的事了,毛烏素快要被滅了!吃瓜群眾:什麼毛?什麼烏素?80%的毛烏素沙漠得到治理,水土也不再流失,黃河的年輸沙量足足減少了四億噸。由於有良好的降水,許多沙地,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在沙漠腹地,榆林市還累計新闢農田160萬畝,榆林這座「沙漠之都」變成了「大漠綠洲」。網友留言:這片綠洲是我每天偷能量偷出來的嗎?網友觀點:這是國家和一代代當地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實實在在的沙漠變森林。
  • 有庫布齊、毛烏素沙漠的治理經驗,塔克拉瑪幹沙漠能變成綠洲嗎?
    據統計,全球十大沙漠的面積總和達到了1778萬平方公裡,這比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還多出了68萬平方公裡,可想這是一個怎樣嚴峻的現狀。對於我國來說,荒漠化總面積為128萬多平方公裡,想想我國陸地面積為960萬平方公裡,荒漠化面積就佔了整個陸地面積13.29%,而我國最大的沙漠非新疆境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莫屬了。
  • 如果地球上的沙漠,變成綠洲會發生什麼?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
    如果佔有陸地20%的沙漠消失,這是不是就意味著人類的生活空間可以增大,地球環境會變得越來越好呢?如果地球上的沙漠變成喪熱帶地區的原始森林一樣,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在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出了這樣一條建議,如果把海水運送到沙漠,增加沙漠地區的溼度,促進空氣流通,增加降雨量,久而久之沙漠會不會變成一片綠洲?
  • 當4種模式讓沙漠變綠洲時!中國怎麼做,世界怎麼看?
    所以這用到世界的沙漠治理時,中國的優勢瞬間便得到了發揚光大。先說說外國人怎麼看中國恢復綠色,聯合國治理荒漠化組織總幹事曾這樣評價:毛烏素沙漠治理實踐,做出了讓世界向中國致敬的事情。西班牙《國家報》網站2018年10月9日報導稱,進入21世紀,中國正以年均5萬平方公裡的速度植樹造林。
  • 中國30年把沙漠變成綠洲,如今卻出現這種情況,難道不該反思嗎?
    但是中國卻有30年的時間把沙漠變成了綠洲,現在卻出現了這些東西,到底發生了什麼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了解吧。原來有些沙漠在人們的治理之下都變成了一片綠洲。甚至有些地方都已經成為了旅遊區,有很多人想看看沙漠中綠洲到底是什麼樣子。而沙漠也會成為一道優美的風景線。
  • 沙漠中為什麼會有綠洲?沙漠綠洲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沙漠的色調並非一成不變,它也可以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像在澳大利亞的辛普森沙漠有一片廣闊的紅色沙漠,景色十分美麗;在美國南部的路索盆地地分布著白色的沙漠,是一片銀色世界;中亞的卡拉庫沙漠是黑色的;美國的亞利桑那沙漠更奇妙,擁有紅、黃、紫、藍、白等多種顏色,真可謂是五彩繽紛,在陽光的照耀下,空中也會折射會絢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