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風蝕:地表鬆散物質被風吹揚或搬運的工程,以及地表受到風吹起顆粒的磨蝕作用。
沙漠的色調並非一成不變,它也可以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像在澳大利亞的辛普森沙漠有一片廣闊的紅色沙漠,景色十分美麗;在美國南部的路索盆地地分布著白色的沙漠,是一片銀色世界;中亞的卡拉庫沙漠是黑色的;美國的亞利桑那沙漠更奇妙,擁有紅、黃、紫、藍、白等多種顏色,真可謂是五彩繽紛,在陽光的照耀下,空中也會折射會絢麗的色彩。
在內陸的一些地區,由於降水稀少,並且蒸發量大於降水量,因而氣候乾旱、溫度低、植物很難生長。久而久之,這裡形成了黃沙蓋地、不見綠色的沙漠。這裡幾乎無人定居,到處是流沙河大風吹蝕而成的風蝕蘑菇、風蝕城堡等。但沙漠中並非處處荒涼,有些地方也會出現小河流水、兩岸滴翠的景象,這就是生機勃勃的綠洲。
那麼,沙漠中怎麼會有綠洲呢?
雖然沙漠裡乾旱少雨,但地下有時也能儲存水。沙漠裡的地下水,有的是雨水滲入地下的;有的是因為沙漠中晝夜溫差大,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凝結成小水滴滲入地下的;還有一種地下水是由高山上的冰雪融化後形成河水流至沙漠地區時下滲入而成的。在有地下水的地區,人們靠地下水灌溉,形成綠洲。
另外在山前的山麓地帶,靠冰川融水灌溉也可以形成綠洲,如新疆石河子景區。
在我國西北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區,綠洲是人們賴以生存的農業生產基地。這裡的綠洲主要分布在背靠高山的地區。這裡的地勢自然傾斜,地下水和河水極為豐富,加上土層深厚,因而適宜農作物生長。綠洲上草豐水美,與周圍鄰近的沙漠景觀截然不同,人們定居在綠洲之上,過著安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