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片沙漠即將消失,其中80%被綠洲覆蓋

2021-01-08 小何彩紙

說到沙漠,你會不自覺地想起荒蕪的景象,駱駝,沙塵暴,荒蕪的草地,還有一片被沙子覆蓋的田野。雖然沙漠也可以稱為獨特的景觀,但由於常年缺水,任何生物都很難在沙漠中生存,甚至被稱為「生命禁區」。沙漠不僅對自然環境造成了不良影響,而且給周圍的人們帶來了很多麻煩。沙漠往往是自然形成的,人類往往與之無關。對「沙漠」卻的介紹似乎是與眾不同。

這個沙漠叫做毛烏素沙漠。說到這片沙漠,最與眾不同是他不是自然形成的。換句話說,「毛烏素沙漠」不是沙漠,而是中國的四個沙地之一。沙漠和沙地的形成有不同的原因。沙漠的形成以自然因素為主,而砂土的形成主要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很長一段時間,毛烏素習慣性地稱為「沙漠」。

一千多年前,毛烏素並不荒涼,這片廣袤的土地曾經承載著繁榮的文明。早在先秦時期,就有大批移民遷往這裡開墾土地,發展農牧業。這裡也是一片肥沃的綠洲,盛產水生植物,有成片的稻田,成群的牛羊和各種野生動物。自唐朝以來,這裡成為軍事家的戰場,戰爭頻繁,在元明之後,他過度放牧。到了明清時期,這裡是一片廣袤的沙漠。在現代,受到毛烏素區域沙塵暴的威脅,陝西榆林市被迫移動了三次。由此可見,他對人類生存的危害是極其嚴重的。

這場歷史性的變革始於20世紀代,在國家的支持下,當地人民開始了治沙造林近的歷程。在處理抗爭的過程中,中國找到了許多實用的防沙方法,如「麥草方格」固沙。在沙漠中中使用麥草、稻草和其他材料形成方格,以保持水分,降低風沙速度。治沙效果顯著,被外媒譽為「中國魔方」。毛烏素沙漠具有降水相對豐富、氣候條件溫和等優點,畢竟在沙漠水貴比如石油,水比其他任何東西都好。

此外,當地人不放棄愚公移山的精神,經過無數次的種植,在浩瀚的大漠上灑下青春和汗水,湧現出大量的樹木英雄。與天、地、自然環境抗爭,就是為了把沙漠治理成綠洲。在人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毛烏素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恢復,滾動的黃沙已經在綠色植被下休眠。多年來,毛烏素已累計治沙63萬畝,林木覆蓋率從0.9%提高到42.9%。這些數據無疑令人震驚和興奮,他們只是創造和治沙在中國的奇蹟!此時此刻,我深深地感到,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現在第一個將消失的沙漠將出現在我國。一開始,80%的毛烏素沙漠變成了綠洲,土壤和水不再受到侵蝕,榆林的「沙漠之城」變成了「綠洲之都」,原來的黃沙變成了的綠色。流入黃河的黃沙數量每年減少了4億多。溫室蔬菜、溫室養殖、苗木產業和榆林的沙漠旅遊也在增長,在防護林的庇護下,榆林已成為全省馬鈴薯和養羊最大的城市,促進了經濟繁榮,展現了一幅繁榮景象。

更重要的是,中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紅鹼淖就藏在這裡。「淖」是蒙古語「淖爾(湖泊)」的縮寫,湖岸和淺灘的沙子呈淺紅色(鹽的表面顏色),湖水為鹹水,含鹼,漢語紅鹼二字被稱為紅鹼腦。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據說昭君娶了匈奴,到爾林兔草原,下馬回頭看,想起這離別,天高地遠,山長水闊,當他再也見不到父母時,不禁在荒原上流淚。這種叫聲持續了七天七夜,形成了遠遠看不見的神湖紅鹼腦。

昭君也被王母娘娘,王母娘娘派系七仙女各執一條色帶,從七方向移動到昭君,現在七條季節性河流同時流入紅劍腦。這個故事無疑增加了紅劍腦的神秘感,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觀。想想沙漠腹地的茫茫雲霧和藍天白雲。

紅鹼淖淡水魚類種類繁多,有16種,主要經濟魚類有鰱魚、鰱魚、草魚和鯽魚。其自然生態環境也為候鳥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這裡飼養的野生鳥類有30多種,主要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遺鷗、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天鵝、鸕鷀魚鷹、野鴨、鴛鴦等。多麼一幅美麗魚在水裡嬉戲,昆蟲在歌唱,小鳥在歌唱人與自然。

記得讀過一篇文章文章說「如果你還沒有追隨《東邪西毒》將轉到位於榆林的毛烏素沙漠,你可能沒有機會,因為他將被陝北人消滅。好吧,這是真的,那麼,你會來這裡旅遊嗎?

相關焦點

  • 即將消失的沙漠,卻再次被中國人創造奇蹟,把沙漠變成了綠洲!
    沙漠是地球上。真實的存在。而且。現在有一些人們不注意環境的保護。對自然的破壞越來越大地球上的荒漠也變得越來越多。在我們中國也有很多荒漠。這些荒漠可能是因為地形原因形成的。有一些人們對沙漠充滿了好奇,所以沙漠也成了人們嚮往的旅遊地方之一。即將消失的沙漠,卻再次被中國人創造奇蹟,把沙漠變成了綠洲!·打個比方來說,比如說敦煌,來這裡旅遊能讓人感受到。延綿不斷的歷史。
  • 中國四大沙地之一毛烏素沙漠,已被綠色覆蓋,陝北的沙漠正在消失
    毛烏素沙漠據資料記載,歷史上的毛烏素是一塊天然的風水草地,由於人類的國度開墾,到明清時期毛烏素才形成了茫茫大漠,毛素沙漠的面積比整個海南島的面積還要大,其中毛素沙漠一半以上的面積都在陝西榆林境內毛烏素沙漠從1959年開始榆林人就開啟了治沙造林的運動,在過去的70年,辛勤的榆林人不斷努力植樹,用雙手創造出一個奇蹟,現如今的毛烏素沙漠早已被綠色覆蓋,昔日的毛烏素沙漠正在從陝西的版圖上消失
  • 一座座綠洲緊相連,一片片沙漠繞山間,中國遊客自駕埃及沙漠有感
    我們都知道,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地區,足有906萬平方公裡之大,也是地球上最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地處北非的埃及,幾乎全境都在撒哈拉沙漠裡:官方公開的數據顯示,埃及全國95%的國土面積被沙漠和半沙漠所覆蓋。但是人多生命力是極其頑強的!
  • 死亡之海與沙漠綠洲:絲綢之路穿過的新疆兩大盆地的沙漠你愛哪個
    這種特殊的地理形態,也使得這片沙漠成為中國的第一大固定和半固定的沙漠。沙漠綠洲起源於五家渠市,由此縱深最遠可以到102團的東道海子,對於愛好越野探險的人們來說,從東道海子一直向西可穿越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到達阿勒泰。沿途可以看到沙漠裡的各種植物,春夏季節,當紅柳和梭梭林等開始泛青,一路走來,黃的沙,紅的柳、青的梭梭林,仿佛走入了縮小版的叢林世界。
  • 全球唯一「被保護」的沙漠,為防止沙漠變綠洲,還特地往裡填沙子
    在中國,沙漠的總面積達到130萬平方公裡,佔全國土地面積的13%,以前,人們為了獲得更多的生存空間和經濟發展,破壞了許多森林的植被,惡化了環境,擴大了沙漠,人們認識到保護環境的意識逐漸加強,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我們國家的人們開始致力於環境的整頓,治土、治沙、治水、耕、還林、還牧草,多種樹木在中國管理土地沙漠化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沙漠面積也一點點變小,綠洲開始了,慢慢地恢復過來。
  • NASA:衛星圖顯示中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在變綠
    其中大約85%由流動沙丘組成,一些沙丘甚至高達200至300米。延伸閱讀:70年使不毛之地變「人造綠洲」,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4月22日,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局獲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意味著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
  • 德專家:中國人分不清利弊,盲目將沙漠變綠洲,卻不知其中危害
    儘管如此,德專家:中國人不能區分利弊,盲目地把沙漠變成綠洲,卻不知其中的害處。對我國治理沙漠的方法,許多國家羨慕不已,這也是因為我國花了十幾年的時間,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把沙漠一點點地變成綠洲。但是沙漠本身也有很多好處,例如:利用當地的熱能,製造可再生能源,滿足當地的生產需求。
  • 一夢江湖攜手種樹去 這片綠洲將以我們的名字點亮沙漠
    隨著「驚蜃影」資料片的漸漸靠近,我們的江湖之路也即將踏上西域的方向。即將開放的西域場景和門派,擁有著大片的沙海和荒漠,讓人在沙海中頓生渺小之感。 這些地方大多位於西北,在千百年前,也曾有過繁華的集市生活,有豐富多元的文化瑰寶,在千百年後,隨著歷史的流逝,曾經的繁華也逐漸被黃沙掩蓋……荒漠化的危機,正在威脅這片曾經美麗的土地。 俠之大者,不僅獨善其身,更能兼濟天下。作為一名意氣風發的江湖少俠,我們不願看到曾經的美麗土地上只剩荒漠,更可以奉獻自己的力量,為荒漠綠化出一份力!
  • 為什麼在乾旱的沙漠地區中,會出現植被茂密的「綠洲」?
    以上就是綠洲的科學定義,通俗的來說,就是綠洲通常出現在廣闊的沙漠地區,在荒蕪的沙漠中出現的小範圍綠色植被覆蓋較好的區域,就稱為「綠洲」,這是一種自然地理環境「地方性分異」地體現。沙漠綠洲沙漠是荒漠自然帶的一種,地球陸地表面由於水分條件的差異,從溼潤、半溼潤地區,到半乾旱、乾旱地區,陸地自然帶從森林自然帶,逐步過渡到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從而體現陸地自然帶的地帶性分異,這種由水分控制的陸地自然帶分異規律,通常被稱為「乾濕度地帶性分異」。一般來說,森林植被多分布在溼潤地區,草原植被多分布在半溼潤和半乾旱地區,而荒漠多分布在乾旱地區。
  • 對亞沙漠變綠洲的感想
    其中最了不起的是使這塊亞沙漠變綠洲的壯舉。他們能將廣袤的亞沙漠經營成農業大州,不能不說是一大奇蹟。  我說此地為亞沙漠,是基於三點考慮:其一,沙中尚有土,還不是純沙漠;其二,沙中有卵石,有別於沙漠;其三,緊靠的南邊便是沙漠,鄰近於沙漠。  洛杉磯原來就是一個風沙肆虐的世界,年降雨量僅有300毫米左右。無論其土質還是降雨狀況,均比我省的呂梁地區還要惡劣。
  • 世界第一大沙漠,足以覆蓋「美國全境」,面積僅次於南極洲?
    沙漠治理是世界性難題,在沒有水和動植物的環境中,想要治理荒漠又談何容易呢? 要說沙漠的形成,絕對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成型的,它需要一個歷史的演變。位於非洲地區的撒哈拉沙漠,早在250萬年前就已經形成,不過由於其氣候條件十分惡劣,因此它也被外界視為最不適合生存的地方。
  • 問答 |為什麼在乾旱的沙漠地區中,會出現植被茂密的「綠洲」?
    綠洲通常是指在大尺度的荒漠自然帶背景基礎上,出現以小尺度範圍,具有相當規模的生物群落為基礎,構成能夠相對穩定維持的、而且具有明顯小氣候效應的異質生態景觀。以上就是綠洲的科學定義,通俗的來說,就是綠洲通常出現在廣闊的沙漠地區,在荒蕪的沙漠中出現的小範圍綠色植被覆蓋較好的區域,就稱為「綠洲」,這是一種自然地理環境「地方性分異」的體現。
  • 沙漠中為什麼會有綠洲?沙漠綠洲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沙漠的色調並非一成不變,它也可以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像在澳大利亞的辛普森沙漠有一片廣闊的紅色沙漠,景色十分美麗;在美國南部的路索盆地地分布著白色的沙漠,是一片銀色世界;中亞的卡拉庫沙漠是黑色的;美國的亞利桑那沙漠更奇妙,擁有紅、黃、紫、藍、白等多種顏色,真可謂是五彩繽紛,在陽光的照耀下,空中也會折射會絢麗的色彩。
  • 沙漠中美麗的綠洲,全球幾大壯觀的沙漠綠洲,一起來看看
    圖示為沙漠綠洲景觀, 巴哈利亞綠洲 全球10大最壯觀的沙漠綠洲 巴哈利亞綠洲距離埃及首都開羅500公裡,這麼經典的地方,有機會要來看看。圖示為沙漠綠洲景觀,法拉弗拉綠洲 法拉弗拉綠洲也許是埃及最小的綠洲,但卻有著埃及最著名的一項景觀,可以嘗試遊覽一下,相信不會令你失望。
  • 塔克拉瑪幹沙漠裡的科研「綠洲」
    塔克拉瑪幹沙漠裡的科研「綠洲」 2019-07-02 18:36:43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寶秀
  • 長江的水流入到沙漠,沙漠會變成綠洲嗎?一起來看專家的說法
    地球上72%的面積都被海洋所覆蓋了,人類僅僅只生活了28%的面積,似乎看起來可以給人類居住的地方挺多的,但其實人類只佔據了地球上的一小部分而已,而且這裡面很多面積還是不能居住的,比如說高山峽谷、大壩,還有一些原始森林,而最重要的就是沙漠了,沙漠佔據了我們人類可以居住的1/3的面積,如果說沙漠能夠變為綠洲的話
  • 尼羅河是世界第1長河,埃及為何不把河水引入沙漠,讓沙漠變綠洲
    全長5464千米,卻仍然只是第六長河,那麼世界上第一長河豈不更加厲害?今天我們的主角就是這世上最長的河。世界上第一長河叫做尼羅河,它全長6670千米,發源自非洲東北部蒲隆地高原,穿過了盧安達,肯亞,蘇丹,埃及等多個非洲的國家,最終河流的身軀被分成許多小小支流,最後匯入地中海之中。
  • 尋找沙漠和綠洲的「最大公約數」
    2005年,在給當地政府的報告中,他首次提出了「鎖邊」的概念——沿著沙漠的邊緣植樹,造起「綠色圍牆」抵抗沙漠肆意擴散。他們一年年地制定計劃,從公路的周圍開始,打造起一條細長的防護帶,先完成目標的長度,再慢慢地拓寬。  事實上,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已經為培育「綠色屏障」探索了幾十年。吳向榮的父親吳精忠曾擔任阿拉善盟主管農牧林業的副盟長,多年來一心想治沙。
  • 九、十月份去沙漠中的綠洲,感受河水、胡楊、沙漠的視覺震撼
    河兩岸茂盛的胡楊樹和河水中、溼地上散落的胡楊樹為這片貧瘠的土地增添了一抹綠色,讓沙漠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除了胡楊樹還有大面積的檉柳灌叢,在不同的季節這些樹木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舉世聞名,具有神秘色彩的「鹽湖」——羅布泊,曾經是中國第二大鹹水湖,現在已乾涸,所以這裡又被稱為「消失的仙湖」。湖的西北側是著名的古「絲綢之路」的咽喉樓蘭城,還保存一些古城遺址、墓葬群等,反映出當年樓蘭的頂盛與繁華。龍城雅丹被譽為「最神秘的雅丹」,值得一看。但是在羅布泊行走很容易迷失方向,有人把這裡稱為亞洲的魔鬼三角洲,來此旅行就是踏上了冒險之路,要慎重前往哦!
  • 有庫布齊、毛烏素沙漠的治理經驗,塔克拉瑪幹沙漠能變成綠洲嗎?
    據統計,全球十大沙漠的面積總和達到了1778萬平方公裡,這比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還多出了68萬平方公裡,可想這是一個怎樣嚴峻的現狀。對於我國來說,荒漠化總面積為128萬多平方公裡,想想我國陸地面積為960萬平方公裡,荒漠化面積就佔了整個陸地面積13.29%,而我國最大的沙漠非新疆境內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