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綠洲緊相連,一片片沙漠繞山間,中國遊客自駕埃及沙漠有感

2020-12-12 福大人愛旅遊

這次去埃及採風,我沒有約其他平時一起玩的朋友,更沒約陌生旅伴,只是一個人帶了簡單的行李,就飛到了開羅。其實,平時我也是這種風格,可能前一晚做個夢,夢到了一個好地方,第二天肯定會訂票,不超過3天一定就在路上了(出境遊的另說)。實在不太喜歡拖沓,而且走得地方多了,也不太迷信所謂的攻略和行前功課,比如這次去埃及沙漠自駕就是個突然冒出來的想法,就是想去看看撒哈拉大沙漠裡的綠洲生活,走走著名的黑沙漠和白沙漠,就這麼簡單。

因事先從網上預訂了落地租車服務,所以航班在飛抵開羅之後,我幾乎沒費勁就辦完了赫茲(Hertz)提車手續,然後接上從開羅當地聘請的嚮導+翻譯艾哈邁德,便駛出開羅城區,在夜色的掩護下一路向南,奔著撒哈拉沙漠的方向開拔。

我們都知道,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地區,足有906萬平方公裡之大,也是地球上最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地處北非的埃及,幾乎全境都在撒哈拉沙漠裡:官方公開的數據顯示,埃及全國95%的國土面積被沙漠和半沙漠所覆蓋。但是人多生命力是極其頑強的!不信你可以去埃及沙漠裡面看一看,昆蟲鳥類小動物不說有多麼豐富,光是在埃及中西部的大沙漠腹地就有大大小小數十個綠洲村鎮,比如費拉菲拉(Farafra)、拜哈裡耶(Bahariya)、哈裡傑(Wahat al-Kharijah)、錫瓦(Siwa)等都是大綠洲,它們之間被大沙漠隔離,但又相距並不遠,很有意思。

但這裡說的「綠洲」可不是綠油油的大草原,也不是水汪汪的溼地沼澤,更不是稻田萬畝的米糧倉,埃及人的「綠洲」,指的就是沙漠裡面規模較大的,有水、有樹、有房屋,可以為人畜提供一定穩定生存空間的生態區域。這次我去埃及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要深入到埃及人的綠洲中去看看當地人的真實狀態,這也符合我的旅行風格。

在撒哈拉沙漠公路裡面開車很爽但也有相當大的危險性,雖然沙漠公路遠比不了國內的路況好,而且比較缺乏維護,只要一起沙塵暴,路面上全是沙子,車子壓上細沙很容易打滑。但我們此行比較幸運,沒有遇到沙塵暴。我注意到公路上的最高限速是90公裡/小時,但開了一個多小時也沒有遇到一個警察,而且路上也沒有看到限速監控器,索性敞開了跑,曾一度飆到了160的時速。其實在120的時速之後,這兩老三菱就開始發出吱吱的聲音(應該是租賃公司給車安裝的報警器的提示),車身也開始有點發飄。

嚮導艾哈邁德是我接觸過的為數不多的有風趣感的埃及人,一路上我們聊著中-埃兩國的文化差異,一邊拿一些上不了臺面的國際問題打趣。不知不覺,太陽已經升得老高了,公路周圍的沙漠景觀越來越清晰了,天氣也越來越熱。

我們的首站是去費拉菲拉綠洲,它距離開羅大約550公裡左右的路程,沿途會經過拜哈裡耶綠洲(距開羅約350公裡)。途經拜哈裡耶綠洲時,路邊出現了一些建築的廢墟。我問嚮導有沒有可能在這附近發現法老墓?裝腔作勢的艾哈邁德,順坡下驢地非要拉著我去廢墟裡面走走,找找蛛絲馬跡。

處在撒哈拉沙漠腹地的拜哈裡耶綠洲是一片大約3800平方公裡面積的窪地,周邊有沙漠和小山環繞。在古希臘到羅馬時期,這裡曾繁榮一時,大大小小的村鎮無數,拜維提(Bawiti)是拜哈裡耶綠洲裡最大的村莊和主要居民點,人們在綠洲上種植棕櫚、椰棗、麥谷、棉花等農作物,也有少量葡萄園,不說家家戶戶小康生活,至少自給自足是不成問題的。嚮導說,這片面積廣闊的綠洲至今還在,但人口貌似沒有數百年前那麼多了,以前有人居住的村莊,許多也被荒廢了,這可能和全球氣候持續惡化有關。

拜維提的鎮子上,有一條主街,兩邊的房屋破舊矮小。鎮上只有一處加油站,可以加到92號汽油,每升5埃及鎊,大約合人民幣2元的單價,相比國內來說那是相當的便宜啊!加滿!Tips:隨時加滿油,並不是我多麼土豪,而是在沙漠裡面開車的鐵律就是:無論何時何地,只要你遇到了加油站,務必把油加滿!因為誰也不知道路上會不會因為沙塵暴、陷車、或者找不到加油站,亦或者加油站沒有油而出岔子,最保險的就是隨時車加滿油!

離開拜維提後,我繼續往南走,去190公裡外的費拉菲拉綠洲,預計路上需要走2個半小時。從這裡開始,路邊的景象和先前有不一樣了,我開始看到很多沙漠裡高高聳起的土山,山上還覆蓋著一層黑色的粉末,就像被人撒上了胡椒粉一樣。艾哈邁德說,這些山是指引我們去黑沙漠的路標(即埃及著名的「黑沙漠自然風景旅遊區」)。

在一些地標明顯的山下,總能看見這種沙漠車轍,這是來黑沙漠遊玩的自駕遊客留下的痕跡。

駛過黑沙漠區域不久,就是費拉菲拉綠洲的邊界檢查站。雖然沙漠公路是埃及西部沙漠地區溝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但說實話,並不熱鬧,不是我們想像中國內那種車來車往的國道路況,可能有時一天下來連一百輛通過的車都沒有。所以檢查站裡的警察很清閒,有事沒事隨時都可以眯上一覺。

此時,一個睡眼惺忪的埃及警察,拎著步槍扒在我的車窗上,用不流利的英語進行例行盤問:國籍,要去的地方,然後登記了我的車牌號(要不是這傢伙拿著槍正對著我說話,真應該給她拍張照)。因為埃及最著名的白沙漠國家公園就在費拉菲拉綠洲的範圍內,所以我們得在檢查站提前購買門票,價錢倒是不貴,5埃及鎊每人。

在距離費拉菲拉綠洲約40公裡的地方,從公路邊已經可以看到白沙漠國家公園的一些景觀了。但今天時間已晚,不想深入白沙漠了,我只想快點到達酒店,洗個澡,然後睡一覺。

費拉菲拉綠洲是埃及二十九個省中的新河谷省的中心區,這裡距離開羅不到600公裡。綠洲周邊全是沙漠,著名的黑沙漠和白沙漠也在其間。整個綠洲的人口不到1萬,以貝都因人為主,且絕大多數都住在中心區的費拉菲拉堡。

我們把車開進了到處生長著高大棕櫚樹的小鎮——費拉菲拉堡,發現當地的建築除了少數的政府辦公樓、學校之外,大多數都是小土房。鎮子上有一條中央大街,路兩邊有一些小商店、咖啡館和餐館,其他就是千篇一律的民房,但也有個別施工中的紅磚樓房。讓我感嘆的是,雖然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但似乎現代文明對這個沙漠綠洲小鎮子沒啥太大影響。

嚮導推薦的酒店名叫El Badawiya,客房環境在當地來說,已經算是不錯了。雖然雙人間要240埃及鎊每晚(約合人民幣100元),價格高於別家,但我還是決定住這兒了。辦理入住時候,和酒店老闆交流行程。他建議我們明天白天先在費拉菲拉綠洲陣子周邊溜達溜達,下午3點以後再去白沙漠,晚上就住在沙漠裡面,這樣不至於頂著大太陽遊沙漠那麼辛苦。嗯,他的話非常有道理,我們也接受了他的建議。而且還請他幫忙預定了第二天下午進白沙漠的越野車(我們的小車無法進沙漠,需要請當地貝都因司機開越野車陪同進入),2人價格一共500埃及鎊(約206人民幣),小費看著賞,報價包括了車和司機,以及在沙漠裡過夜的食宿服務費(這價格真的是良心價!)。

放下行李,嚮導開始陪著我在村莊周圍溜達。驢車,在埃及任何一座城鎮鄉村都能看到,這也是埃及人最普遍的一種交通方式。

看到我的相機,這位小女孩以閃電般的速度「砰」地一下關上了門。我沒有走開,而是繼續站在原地,期待著抓拍小孩出來的一刻。不到一分鐘,可能因為好奇心,小女孩又慢慢地打開了大門……然後我快速地對準她拍下了這張照片。順便說一句,在那個動作之後的一瞬間,大門又「砰」地關上了,然後再也沒有打開,哈哈。

在費拉菲拉綠洲的村莊裡,幾乎每家每戶都種有棕櫚樹或者椰棗樹,院子用矮小的土牆圍起來。嚮導說,當地人的房屋是用黏土、木頭和椰棗樹葉建造的,雖然醜了點,但冬暖夏涼,這在沙漠裡面很適用。

沙漠居民可能很喜歡鴿子,我們經過的每個綠洲村莊幾乎都能看到這樣的鴿子房。

夜幕降臨之後,我也結束了全部拍攝工作,趕了路一天的路,感覺很累,還是遊個泳早點睡的好。

相關焦點

  • 尼羅河是世界第1長河,埃及為何不把河水引入沙漠,讓沙漠變綠洲
    黃河位於中國的北部,發源自中國的巴顏喀拉山流經多個省份,最終匯入渤海。這樣一條偉大的河流,全長是5464千米,是世界上第六長的河流。全長5464千米,卻仍然只是第六長河,那麼世界上第一長河豈不更加厲害?今天我們的主角就是這世上最長的河。
  • 奶油色的埃及白沙漠,大海退去後的海洋生物殘骸巖層
    遙遠的埃及中部地區,是廣袤無邊的撒哈拉大沙漠,那裡有一望無際的黃沙和頻繁的沙塵暴,僅有的幾處綠洲可供人類艱難地生存。在撒哈拉腹地法拉菲拉綠洲以北40多公裡的地方,是拜哈裡耶綠洲,當地有一片巨大的沙漠區域非常特殊,由於當地的沙子表層覆蓋著許多奶油色的物質和風化巖,與周邊地區的黃沙區域截然不同,所以這裡被人稱為「白沙漠」。2002年,為了保護這種特殊的沙漠形態,埃及政府在拜哈裡耶綠洲成立了白沙漠國家公園,並適度開放了旅遊服務。
  • 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地,讓沙漠變綠洲?
    埃及人在上世紀末就試過了,結果賠了一大筆錢,差點把國家都搞垮了。就尼羅河那點水量,引入蒸發旺盛的沙漠裡馬上就會蒸發掉,在地表留下一層鹽,不但滋養不出綠洲,反而會加重土地鹽鹼化。把珍貴的河水引入沙漠裡「曬鹽」,簡直是天大的浪費。
  • 第一片沙漠即將消失,其中80%被綠洲覆蓋
    沙漠往往是自然形成的,人類往往與之無關。對「沙漠」卻的介紹似乎是與眾不同。這個沙漠叫做毛烏素沙漠。說到這片沙漠,最與眾不同是他不是自然形成的。換句話說,「毛烏素沙漠」不是沙漠,而是中國的四個沙地之一。沙漠和沙地的形成有不同的原因。沙漠的形成以自然因素為主,而砂土的形成主要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很長一段時間,毛烏素習慣性地稱為「沙漠」。
  • 中國最漂亮的沙漠,沙漠裡有一百多個湖泊,圖五寺廟中還有人堅守
    我們印象中的沙漠,一般是荒涼的、單調的,但是在我國的內蒙古,有一片巴丹吉林沙漠,這裡有綠洲,被稱為「中國最漂亮的沙漠」。為什麼說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國沙漠裡最漂亮的呢?因為這片沙漠中,存在著一百多個湖泊,吸引著遊客們。
  • 埃及那麼多沙漠,為什麼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變成綠洲?
    提到非洲,很多人都會想到沙漠、乾旱、缺水等詞彙,其實不是的,非洲也有河流,也有綠洲,只不過撒哈拉地區確實非常乾燥,讓人們產生了這種印象罷了。埃及是非洲最大的國家之一,他們毗鄰尼羅河,有的人有疑問,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的水引入到沙漠中,讓沙漠變成綠洲呢?
  • 沙漠中的綠洲非常難得一見,莫扎比綠洲上榜,一起來看看吧
    圖中所示為沙漠綠洲,莫扎比綠洲 莫扎比綠洲位於撒哈拉沙漠北部,這裡的美景令人神往,你也是這樣想的嗎圖中所示為沙漠綠洲,加波羅恩綠洲 加波羅恩是一個以一片大型淡水湖為基礎的綠洲,這裡確實是個休閒的好地方,值得前去遊覽圖中所示為沙漠綠洲,思瓦綠洲 思瓦綠洲位於埃及境內,
  • 沙漠中美麗的綠洲,全球幾大壯觀的沙漠綠洲,一起來看看
    圖示為沙漠綠洲景觀, 巴哈利亞綠洲 全球10大最壯觀的沙漠綠洲 巴哈利亞綠洲距離埃及首都開羅500公裡,這麼經典的地方,有機會要來看看。圖示為沙漠綠洲景觀,法拉弗拉綠洲 法拉弗拉綠洲也許是埃及最小的綠洲,但卻有著埃及最著名的一項景觀,可以嘗試遊覽一下,相信不會令你失望。
  • 沙漠裡也有綠洲,來看看阿塔卡馬沙漠遊客中心
    Emilio Marín&Juan Carlos López,Desert Interpretation Center,外景,2015年 felipe fontecilla2015年竣工的阿塔卡馬沙漠遊客中心,位於極度乾旱的阿塔卡馬沙漠(Atacama Desert),
  • 中國用30年將沙漠「變」綠洲,如今出現這種東西,看了讓人心寒
    特別是近幾年隨著中國旅遊業的不斷發展,也吸引了許多外國遊客來中國旅遊,中國不僅有美麗的江南風光,也有波瀾壯闊的大海,還有一片無際的沙漠,這些絕美的景色都給人們帶來了一些新奇的體驗,所以人們對於這些大自然的美景也是非常嚮往。
  • 中國「最大最神秘」的沙漠,塔克拉瑪沙漠,時刻流動的風景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最神秘最迷人的沙漠。這裡除了沙塵暴,還有胡楊林和怪柳灌木。秋天,胡楊林和怪柳灌木的顏色構成了與沙塵暴一起流淌的畫面。南疆塔裡木盆地中心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
  • 我國這片沙漠中的「綠洲」,也是我國內陸的最大淡水湖!
    水是萬物之源,我們不管餬口在什麼地方都離不開水源,但活著界各地傍邊也有一些地區,為其中國也拔擢了不少偉大的工程,就是為體味決缺水的狀態。而受到缺水的話,可能大師都市想到沙漠地帶,沙漠的情形不僅惡劣,並且也極其的缺水,若是能在沙漠中有一片綠洲,那絕對是一道很是斑斕的風光,並且也是非常罕有的。
  • 當4種模式讓沙漠變綠洲時!中國怎麼做,世界怎麼看?
    再比如古代城池的建設,西方的城堡一般建於懸崖峭壁,它的作用也是保護一小片貴族精英,而中國的城池則保護著一方百姓,而不是以一小撮精英。所以這用到世界的沙漠治理時,中國的優勢瞬間便得到了發揚光大。中國沙漠化荒漠化治理一開始就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事。當新中國準備治理沙漠時,4種治沙模式就被提取總結了出來。第1種模式,榆林模式。榆林地區地處毛烏素沙地南緣、沙化面積達2.44萬平方公裡,有6座縣城陷於重重沙漠之中,412個村莊受風沙的侵襲壓埋,100年間,吞沒農田、牧場200萬畝。
  • 全球唯一「被保護」的沙漠,為防止沙漠變綠洲,還特地往裡填沙子
    在中國,沙漠的總面積達到130萬平方公裡,佔全國土地面積的13%,以前,人們為了獲得更多的生存空間和經濟發展,破壞了許多森林的植被,惡化了環境,擴大了沙漠,人們認識到保護環境的意識逐漸加強,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我們國家的人們開始致力於環境的整頓,治土、治沙、治水、耕、還林、還牧草,多種樹木在中國管理土地沙漠化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沙漠面積也一點點變小,綠洲開始了,慢慢地恢復過來。
  • 沙漠中為什麼會有綠洲?沙漠綠洲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沙漠的色調並非一成不變,它也可以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像在澳大利亞的辛普森沙漠有一片廣闊的紅色沙漠,景色十分美麗;在美國南部的路索盆地地分布著白色的沙漠,是一片銀色世界;中亞的卡拉庫沙漠是黑色的;美國的亞利桑那沙漠更奇妙,擁有紅、黃、紫、藍、白等多種顏色,真可謂是五彩繽紛,在陽光的照耀下,空中也會折射會絢麗的色彩。
  • 黑白沙漠是去埃及必去的景點,晚上露營還能看到白狐!
    黑白沙漠是我本次埃及之行的重點,整體很滿意,頭頂著星星吃著烤雞腿格外的香,就是晚上的沙漠很冷,遺憾是沒有看到小狐狸,不過早晨看到了腳印也算是意外之喜。從買好機票,訂好行程之後,黑白沙漠的行程就總是跟著埃及的局勢變化而風雨飄搖,好在最後沒有同沙漠爽約,還是如期而至。
  • 世界十大沙漠,最大的位於極寒地帶,沒有一粒沙卻被稱作白色沙漠
    儘管這裡氣溫極高,但祝你卻吸引了很多各地的遊客,而且旅遊業蓬勃發展。在風的帶動下,撒哈拉沙漠的面貌經常不斷變化,其巨大的沙海和沙丘曾達到過500米的最高高度,而且這些沙丘每天都會被重新摧毀,塑造成不同的模樣。撒哈拉沙漠充滿了神秘感。例如2006年曾在埃及發現流星。而在撒哈拉沙漠形成之前,這裡更是充滿了雕刻和繪畫的洞穴,如遊泳壁畫,證明了這裡曾有過水。
  • 死亡之海與沙漠綠洲:絲綢之路穿過的新疆兩大盆地的沙漠你愛哪個
    由此可見,塔裡木盆地曾經也是一片綠洲。隨著塔裡木河水的乾涸,這裡的人們也漸漸離開了此地,那些小國或被戰爭所滅,或被其他的大國吞噬,終於西域三十六國成為了歷史中的一縷紅塵,被遮天蔽日的黃沙埋進了塔克拉瑪幹沙漠之中,僅留下了些許的蛛絲馬跡讓後來者不斷猜測他們的去向。
  • 中國最美的沙漠,分布著144個湖泊,還隱藏著一個「沙漠故宮」!
    中國之地大物博,致使有多種的地形地貌,高山、湖泊、草原、峽谷,應有盡有,無所不包,無所不有,每種地形,都有著別具一格的魅力。而其中沙漠地形,也是一種別具一格的存在。這些年,沙漠旅遊成為一種獨特的享受。而在內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則景色更加絕美,整個巴丹吉林沙漠總面積達4.7萬平方公裡,是中國第三大沙漠,也是世界第四大沙漠,這裡除了通常的連綿沙漠,浩瀚沙丘之外,還有海拔1617米的世界最高沙峰必魯圖峰,據說比撒哈拉大沙漠高峰還高70多米。
  • 像探險家一樣穿越塔克拉瑪幹大沙漠,你會遇見什麼?|自駕地理
    這座縣城是沙漠公路的終點,也是這條沙漠考古探險路的起點。民豐縣又稱尼雅,是和田「東大門」。地處於崑崙山北麓,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南緣,東臨且末縣,西連于田縣,南隔崑崙山與西藏自治區改則縣接壤,北榻大漠接阿克蘇地區沙雅縣。其所在的地區是由起源於崑崙山的尼雅河所衝擊出的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