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飄,軍號響。子弟兵,別故鄉。紅軍急切上徵途,戰略轉移去遠方。男女老少來相送,熱淚沾衣敘情長。緊緊握住紅軍的手,親人何時返故鄉?」
國慶長假期間,上海音樂學院排演中心一刻不停。紅色經典《長徵組歌》正在這裡緊張復排,舞臺導演、聲樂歌劇系教師劉戀不斷提醒師生們要跨越時空靠近當時的歷史狀態,帶著情感去唱,讓自己回到當時的歷史情境中。院長廖昌永則表示:「這是一個集體學習、接受長徵精神鼓舞與洗禮的課堂」。
致敬英雄,兩代年輕人隔空對話
《長徵組歌》是肖華上將作詞、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組織晨耕、生茂、唐訶、遇秋等四位著名作曲家合作譜曲的大型聲樂套曲。作品以大合唱的形式,描摹中央紅軍從江西到陝北的長徵路,是一部採集不同地域民族音樂曲調的集大成紅色經典。
2020年是《長徵組歌》首演55周年。上海音樂學院以師生結合方式復排並創新打造新時代版《長徵組歌》,通過師生同臺傳承紅色經典,發揚時代風貌。
昨天傍晚5點,廖昌永在搭乘晚班飛機前還專程趕來排演中心,就第八段《祝捷》進行現場排演指導。
「開心啊,祝捷啊,中間部分唱的不能太死板,要有歡快樂觀的情緒。大家注意,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浪漫主義精神,戰友間互相愛護的情誼始終貫穿……我們一起再試試看,一二三,走!」廖昌永為同學們講解並示範著。
廖昌永說,用音樂來講故事,用音樂來講紅色傳承,是上音的優勢和特色。「我們在排練過程中,其實一邊在排練音樂,更是一邊在講內涵講底蘊。」他發現,同學們非常願意聽故事,事實上,也只有當他們聽懂並理解了,所呈現出來的音樂作品才會是靈動、好聽、有溫度的。
「我們復排時,其實第一個定位就是當代的年輕人向那一代年輕人致敬,是那一代年輕人拿生命、用鮮血、對革命信念的堅持,換來了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廖昌永希望,在排練中,大家一邊是在學習革命精神,一邊是在繼續奮鬥不息。
「這是聽不膩的經典,閃閃發著光。」製片人、數字媒體學院院長尤繼一也提及,當時大多數紅軍戰士比現在大一大二學生還要小。如今,起用許多學生班底,也是一種青年人的致敬和緬懷。
尤繼一還劇透,屆時,服化、舞美都有全新的體現,可以說,也是藝術上全學科的展示。長徵路線全景3D地圖,也將藝術的方式再次繪出,這是一種再普及和再教育。
《長徵組歌》策劃人之一、上音發展規劃處副處長韓斌說,10首曲子,對學校來說也是很全面的教學展示。除了10月15日、16日、17日連演三場外,劇組已經在對接明年走進長三角、重走長徵路重要地標的巡演計劃。可以說,這為「四史」學習教育提供鮮活生動的教材,這也是「上音獻禮建黨百年系列重大活動」之一。
長徵故事 掰碎了講給學生聽
這是一次集全校、全學科之力的經典復排,更是一臺名師薈萃、新秀雲集的音樂「群英會」。
「我們這次排練,所有骨幹的老師、教授都變成了聲部長,幾個男老師帶著男聲部,幾個女老師帶著女聲部領唱,還有專門的負責老師『督排』。全系都投入其中。」 聲樂歌劇系主任方瓊介紹道。
在方瓊的手機裡,存有一個「中國工農紅軍轉移路線文字腳本」的Excel表格,她時不時要打開揣摩一番。更重要的是,這份表格,所有的參演師生都人手一份,堪稱排演時的「紅寶書」。
「坦率地說,這些孩子已經離那個歷史時代有點遠了,雖然在課文中學習過,但95後00後對於那些情感沒有那麼深切的體會。初唱時,沒有太充沛的情感,力量源泉還很缺乏。」這是方瓊最初的印象。
後來,除了廖昌永逐字逐句逐音的現場講解,開啟一堂堂現場思政課外,劇組還就此想了一個辦法,把長徵故事掰碎了講給學生們聽。
《告別》《突破封鎖線》《遵義會議放光輝》《飛躍大渡河》……「每一個唱段的時代背景究竟是怎樣的?我們就來和學生講講長徵故事。他們在知道文化歷史背景後,演唱就能找到那個基調,更重要的是有一種情感的支撐,不會那麼空洞和蒼白。」在幾番學習磨合後,方瓊看著排練的漸入佳境,臉上也有了欣慰的笑容。
「我們希望,在學習排練過程中,所有演職人員也都要發揚長徵精神,將艱苦卓絕,對勝利充滿信心的必勝信念,始終植入當下。」 方瓊期待道。
年輕學子 激勵下奮鬥前行
聲樂歌劇系教授黃英坦言,自己是第一次參與紅色經典《長徵組歌》的排演,「我參演的是《四渡赤水出奇兵》。這一段,過去都是用民歌來演唱的,這次也算洋為中用的方式,用美聲唱法去演繹。」
長假裡,排演中心燈火不息。黃英說,除了有一天休整外,其餘每一天,大家都在加班加點地排練,雖然很辛苦,但是很愉快。「很多學生都和我說,這個假期非常有意義。」
在集體的歌聲、朗誦中,這是藝術舞臺上生動的實踐,也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課。上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學生蔡程昱領唱《過雪山草地》一段。在他看來,這部55年前創排的作用在當下仍有強大的時代魅力。 「我覺得,紅軍精神對我們年輕人來說須臾不可忘記,最關鍵的應該還是理想信念。」
「紅軍不怕遠徵難」,蔡程昱說,為了在舞臺上表現好,同學們都在背後做了很多的功課,既有演唱技巧專業上的,更有在歷史背景方面的思考和琢磨。「整個創排背景,包括當時紅軍長徵的歷史,歌詞傳播,整個音樂結構的部分等。」
「我感到很幸運,能以上海音樂學院學生的身份參與我們的製作。相信這樣的精神會永遠影響我輩,激勵我們奮鬥前行。」 蔡程昱說。
音樂戲劇系的學生代表方書劍,參與的是《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唱段,聽老師們手把手地教專業,講述當年的歷史場景,自己唱起來也越來越有感覺。「期待在演出中顯出我們的青春力量,也走好新時代每一步長徵路。」
【來源:周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