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十五年來,滬江第一次以產品發布會的形式跟外界見面。
十五年的時間,滬江從一個校園 BBS 論壇走向有著上億用戶的學習平臺,平臺上的產品線也從學習社區走向教學、練習、測試等各個垂直領域。
去年 1 月,滬江網表示,要加大對移動端的布局,以目前移動端 5000 萬的用戶為基礎,繼續投入 3 億元,全面轉型為移動網際網路公司。
於是就有了今天這次一連串的產品亮相。
在今晚的發布會上,滬江一口氣公布了旗下四款核心產品的更新,包括滬江開心詞場、滬江學習、滬江網校和滬江 CC talk。
顯然,滬江想用這四個產品完成教課、學習、練習、測試一系列的閉環系統。
滬江的 CC Talk 是滬江旗下的實時互動教育平臺,承擔著教課的功能。CCTalk 雲總裁陸堅在一個月前離開 360 直播雲總經理的職位來到這裡,在他看來,和花椒、映客等娛樂直播不一樣,CCTalk 的直播不僅僅是視音頻的錄製,還集成了講義、答題、詞典等模塊。這樣,當用戶在觀看一個英語教學的老師直播時,還可以實時看到老師的課件,由於集合了滬江小 D 的在線詞典,用戶對於課件中出現的不清楚的詞彙也可以隨時查詢。對於錯過的內容,用戶可以點擊回放。
滬江網校則是針對付費用戶的移動教學產品,為了提高學習效率,用戶在進入真正的學習之前,會有模考系統評測實際的能力,用戶根據測試結果,系統會專門推薦課程、英語練習和 CC Talk 平臺上的付費直播。不過,滬江網校只是通過簡單地幾道題來判斷用戶的基礎。至於這些題能否正確反應用戶的真實水平,他們沒有做進一步的介紹。
(圖為滬江學習的 App 截圖)
除了付費的滬江網校之外,滬江旗下還有一款專門針對外語閱讀聽力練習的工具——滬江學習。滬江學習的負責人介紹,很多語言學習者都很看中聽寫這一提高英語的重要方法,因此,他們一直在考慮如何把 PC 端已經很成熟的聽寫功能搬到手機上。滬江學習最終採用的是卡片化的學習方式,把每節課拆分成一張張的微課卡片,用戶用左右手滑動實現轉換,用點選單詞填空的方式代替 PC 上的逐字敲字的過程。
滬江開心詞場主要承擔單詞練習的功能。滬江副總裁李駿介紹,開心詞場和上海外國語教育等出版社合作,建立了一底層「語料庫」。在即將上線的 6.0 版本中,開心詞場把英日韓法德等十種語言詞彙作為基本要素,每個詞彙對接了包括圖片、音頻、示意、例句等的信息,並進行智能化的分類,同樣一個「Apple」的單詞,不同年齡、不同學習目的的人看到的信息也是不一樣的。雙人 PK 的元素也被加入其中,用戶可以把連結分享給微信好友,在微信中與用戶進行詞彙量的挑戰訓練。
以這四款核心產品為支柱,滬江想讓用在內容,課程、社交的閉環中完成學習的過程。
有了移動端的產品,內容供給端如何滿足?滬江的解決方法就是提供儘可能簡單的工具,給老師更多的收入。
滬江學習的教師平臺同樣面向用戶開放,老師可以在平臺上以添加模塊的方式,「傻瓜式」地創建自己的課程。包括插入圖片、輸入選擇題、課件內容等。
滬江把這次開放稱為「開放教師平臺」,意在吸引更多的老師加入進來。在內測期間,他們開始測試了收費功能,李駿表示,會把收取來的費用全部交給老師。
(圖為教師平臺的操作展示)
現在滬江學習的平臺上,既有賴世雄這類專業的發音老師,也有業餘兼職的留學生,CCTalk 直播平臺上已經有 1000 多名老師加入其中。
用產品解放老師和學生,是滬江新產品發布背後的一大初衷。不過,當用戶在手機端變得越來越不耐心,使用 APP 的時長集中在少數幾款產品的情況下,怎樣用一系列產品讓用戶學習更加有效率有成果,則是滬江需要進一步解決的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