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工作後,需要給孝敬父母的錢嗎?為什麼?

2020-08-22 知音工作室

導語:孩子工作後,需要給孝敬父母的錢嗎?有人認為應該給,因為父母養育孩子成人不容易;有些人覺得不必要,認為父母如果太算計錢,會傷害與孩子之間的感情。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兩個非常現實的案例。

01 案例一:剛參加工作,父母就問我要錢,我現在的壓力好大呀!

小強今年23歲,去年大學本科畢業應聘到了一家事業單位工作。按說這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可小強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問及原因,他告訴我:剛開始上班,我的工資都還沒拿到手呢,父母就要求我從現在開始每月給他們1000元錢,作為對他們的養育之恩的報答,還說鄰居家的大勇每月給他父母1500元錢呢!言外之意,他們還少要我的了。

小強說:我只是一個本科剛畢業的學生,每月拿到手的錢也就5千出頭,生活費和房租就去掉了3千元錢,談了個女朋友每月還有一些消費,想著還能存1000元錢,可現在,哎!2、3年後,我拿什麼和女朋友結婚呢?

02 案例二:工作五年後,我每月給父母1500元錢,以報答他們對我的養育之恩

小羅今年31歲,5年前碩士研究生畢業進了一家一線城市的基金公司工作。他告訴我:他現在每月拿到手的錢有2萬3千元。為了報答父母對他的養育之恩,他現在每月給父母1500元錢,雖然父母不願意要他的錢。他說,現在自己有這個能力了,報答父母是應該的。

案例分析: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養兒防老的意識根深蒂固,有的父母甚至把孩子當成搖錢樹,覺得我辛辛苦苦把你養大,你開始掙錢了,你就一定要報答我。就像案例一中的小強,薪水並不高,除去生活費、房租以及和女朋友的開銷已所剩無幾,這時父母再每月硬要1000元錢,小強的心理壓力得有多大啊!

有網友問:我現在每月拿到手1萬5千元錢,我需要給父母錢嗎?

我的答案是:這種做法不是必須的。雖說孝敬父母是必須的,但孝敬的形式有很多種。

當你的收入還不高時,過年帶點禮物回去看看父母,給父母包個紅包,父母看見你就已經樂得合不攏嘴了。

當你羽毛逐漸豐滿,收入節節攀升時,你可以按月、或年給父母一筆錢,就像案例二中的小羅一樣,他是打心眼裡願意孝敬父母的,父母沒有給他任何壓力。

有網友說:父母開口問他要錢,他感覺和父母的關係一下子就變了味兒,心裡很難受,因為自己的生活壓力挺大的,尤其是今年碰到疫情,他的小店幾個月都沒有什麼錢進帳了。他覺得爸媽太自私了!

做父母的若看到這段話心裡會是什麼滋味呢?還會問孩子要錢嗎?

總結:

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不易,但如今的孩子在房價居高不下的年代要生存下去就更不易!做父母的一定要看到這一點,多了解並理解孩子的狀況,儘量不給還在起步中和奮鬥中的孩子更大的壓力。

那種不問孩子的經濟狀況就開口要錢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這樣做法的結果只會讓孩子離你們越來越遠。

做孩子的也要心中掛念著父母,父母養大你們的確不易,這一點當你們自己做了父母就有切身體會了。經濟狀況允許的時候,想著報答一下父母,那就給父母一個驚喜吧!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敬請關注、轉發、評論和收藏它們。謝謝!

想閱讀更多情感類好文章或探討情感話題請點擊文章底部「了解更多」。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孝敬父母不能等 我說的對嗎
    孝敬父母不能等:有人說,等我有錢了,讓爸媽坐在錢堆上隨便花;等我有時間了,帶著爸媽,遊完國內遊國外,讓爸媽在有生之年瀟灑個痛快!我說,那是不可能的,等待你把錢掙到手了,你爸媽的牙還能啃得動青包米嗎?等你有時間了,想帶著爸媽去週遊世界,他們還能上得去飛機嗎?
  • 當要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也是世人效法當要行的。中國從古至今一直弘揚著孝敬父母這一傳統美德,在古代先人們有就深刻明白這個道理,流傳下來無數孝敬父母的故事。例如楊華為了孝敬年老的父母,辭去所有的官職,帶父母回鄉安度晚年,捨棄了他的利益,在論語中也有這樣的例子,「事父母,能竭其力。」
  • 孝敬父母,教給孩子最好的教養
    回到家卻對父母卻頤指氣使,這樣的教養,那是不如狗的教養,那是下三濫的教養。父母和孩子能有一世的緣分,那是多麼不容易,是應該相親相愛渡過一生的,不是用來仇恨的、對立的。孝敬父母,才是做人處世的最好教養。孩子就是他們一生最大的牽絆,最大的牽掛,他們不問自己好不好,卻時刻記掛孩子的一切。這是人這一生沒大的恩情,是再沒有可比擬的。父母不是完美的,他們會有這樣那樣的不盡人意,但他們生養了你,這是一世也報不完的恩德,孝敬父母是最好的教養,也是人活一世最好的修行。
  • 全職家庭主婦拿什麼來孝敬父母
    丈夫的工作又很忙,父母也一再叮囑她不要回來。還說之所以跟她打告訴她這件事情就是防止事後以為是很嚴重的病而瞎擔心再跑一趟。然後又一再叮囑她把三個寶貝看好就行了,這邊不用她管。婷婷想那就買些補品、營養品之類的寄回老家去,這樣也可以讓母親的身體早點恢復起來。
  • 快過年了,孝敬父母的錢,千萬不能這麼給!
    無以言表,只能用那句中國人都熟悉的大俗話感嘆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1.為啥,你給父母的錢,他們總是捨不得花。還真不是因為——父母都是60年代過來的人,就是窮慣了,父母要留下錢給兒女娶媳婦,父母勤儉持家,花錢比較省,父母把錢都給攢下來,萬一以後家裡有什麼大事可以用得著,……只是因為——你給爸媽錢的方式不對。2.
  • 別拿孝敬父母 來道德綁架我的狗,謝謝!
    別拿孝敬父母 來道德綁架我的狗,謝謝!比你孝敬父母的還多吧?」 愛父母和愛狗、朋友、事業 這些根本就不衝突啊 愛父母和愛狗,並不衝突 按照那些人的說法 那我們花在寵物身上的錢 可能還要比下面這些都要更多 疼愛孩子
  • 80後,如何孝敬父母?_為人子女_中國青年網
    80後,大多為獨生子女,現在,他們都已相繼成家立業,在面對事業、子女等壓力的同時,每一對夫婦也面臨著4個老人的贍養責任,如果你是80後,你如何處理各種關係,如何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  網友新萍:其實不管是80後,還是其他年齡段的人,都存在一個孝敬父母的問題,多數人做的挺好,至於非常孝順和特別不孝的,都是少數案例。
  • 我孝敬婆婆的錢,卻被當理所當然的成了小姑子的!
    天天往他們家跑幫忙照顧孩子。而我和老公依然工作,每個月打錢,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兩年後,我也懷孕了。但是我生下的是個女兒,婆婆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重。所以只是象徵地看了一眼。又過了幾年,孩子也長大了,前幾天婆婆生日,我們一家人就去了婆婆那裡,準備給她賀壽。我準備了一個五千塊錢的紅包,打算交給婆婆。
  • 有一種惡,叫不孝敬父母
    父母子女,只有這一生的緣分,不管是好是壞,下輩子,都不會再見了。孝敬父母,這本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在有的人眼中,卻只顧一味地向父母索取,等到毫無用處,反倒需要兒女的照顧時,他們便開始各種嫌棄了。人前噓寒問暖,背後不聞不問。
  • 西方國家為什麼很少提「孝道」,難道是他們不孝敬父母嗎?
    上次遇到一個在中國留學的美國人,和很多人一樣好奇,我問他,為什麼你們西方國家貌似很少講孝道,看他好像沒怎麼聽懂,我接著解釋,你父母把你養這麼大,你怎麼不給你們的父母養老呢?他回答到,讓我來到這個世界,我自己決定不了,出生是父母的事情,所以父母撫養孩子是必須的義務。
  • 教育的根本是孝文化,孝敬父母「天經地義」
    年輕夫婦在最底下,要孝敬四個老人,還要去孝敬「小祖宗」,苦不苦啊?其實不怪別人,是我們把位置顛倒了,「孝」字弄反了。教育的本質是孝文化。中國文化為什麼把孝道作為治國之本?我們來看一下祖先的智慧就明白了。教育的「教」,左「孝」,右「文」,表明教育的根本是孝文化,而非表面的知識。《弟子規》雲:「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 怎樣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能等,再遠也常回家看看!
    人生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當父母還在,我們這些遠在他鄉的兒女,要每年回家看看父母,盡一份孝心!父親去世早!自從兒子兩歲半以後,我們全家每年放暑假都回去看看媽媽。每年快放暑假時,媽媽都翻著日曆盼著我們回去。
  • 大家庭關愛小家庭 企業給員工父母發放「孝敬父母金」
    收到「孝敬父母金」的員工父母笑得合不攏嘴張柳 封面新聞記者 羅軒「我女兒在方大達州鋼鐵工作,這個月我收到了企業發放的1000元『孝敬父母金』,真是又高興又感動。」8月10日,方大達州鋼鐵員工劉彥男的母親銀行卡上收到了兒子單位發來的1000元「孝敬父母金」,喜不自勝。當天,方大達州鋼鐵「孝敬父母金」陸續發放,符合條件的4750名員工父母以家庭為單位都享受到了企業發放的1000元「孝敬父母金」,而且只要企業完成相關目標任務和利潤指標,員工父母每月都可享受到此項福利。
  • 當下兒女的孝敬大多是「嘴上功夫」,做個「孝子」需要有這些條件
    作為父母疼愛孩子,是理所應當的,因為孩子是父母婚姻的結晶,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同樣,身為兒女孝敬父母,也應該是理所應當的。因為父母含辛茹苦把兒女養大,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身為兒女的也都是看在眼裡的。當下社會中,許多人一直打著「孝敬父母」的旗號,只是喊口號,而從不做實質性的孝敬行為。我大伯家的兒子,也就是我堂哥。他是我伯父伯母唯一的孩子,從小就對他疼愛有佳。
  • 孝敬父母,不留遺憾
    然後醫生說父親需要進手術室了,大家把父親推進了手術室。時候整整進行了兩個小時,這兩個小時的心情真的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孝敬父母,不再給自己找拖延的理由不經意間的抬頭,看到了媽媽的頭髮想暈染了一樣,好多銀絲,媽媽老了,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我試問自己,是去年?
  • 重陽節 中興商業又見特殊福利「孝敬父母金」
    中興商業始終秉持著取之於社會,回報於社會的企業宗旨,堅持倡導尊老敬老孝老的傳統美德,堅持實施一項特殊福利——「孝敬父母金」。只要每月累計和當期扣除應發的「孝敬父母金」後,仍能完成累計和當期利潤目標的50%,其父母當月即可得到1000元的「孝敬父母金」。  該政策從2019年9月份實施以來,得到員工和父母的盛讚!許多父母通過寫信、微信、電話、口頭轉達等方式,表達對遼寧方大集團董事局方威主席的感謝!他們的字裡行間、言談話語表露的是對企業的感恩,對子女的叮囑。
  • 只有孝敬父母才是正確的過節方式?什麼智障邏輯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管過什麼節日,總會有一部分人跳出來說,你不在家孝敬父母,過什麼節日。你過節日玩得這麼開心,有想過你父母嗎?What?What’s your problem?小編搞不懂這是什麼沙雕邏輯,難道節日之外的日子我們沒有孝敬父母?只能在節日孝敬父母才算是孝子嗎?拜託,有沒有搞錯,節日是一種紀念意義,是精神的傳承,為什麼我們平時沒有那麼多的紀念,不都是在節日這一天來傾訴表達我們的感情嗎?
  • 「回娘家給你爸媽買點吃的就行,不需要給錢,錢得存著留給孩子」
    其實父母不一定真的需要兒女的錢和東西,他們只希望我們能夠過得幸福安康,兒女的幸福就是父母的幸福,但同樣,父母露出滿意的笑容也就是我們的幸福感來源。「你回娘家買點東西就好了,不需要給你爸媽錢,以後孩子還要等著用錢呢」有這麼一對夫妻,妻子隨著丈夫遠嫁他鄉,丈夫只是家附近工廠裡面一名普通的工人,妻子剛生產完小孩,在家還在恢復當中,丈夫平時在工廠上班,白天根本沒空在家照顧妻子孩子,所以為了照顧帶孩子的兒媳,婆婆就搬過來和兒子兒媳住一起。
  • 教會孩子感恩有多重要?溺愛可能會讓孩子失去孝敬觀念
    孩子需要父母的教育才能成才,對於家長來說他們就是家庭的未來,很多時候父母辛苦勞作,孩子未必懂得感恩,反而怨恨父母管得太嚴太多。在培養孩子方面很多家長存在著誤區,更多地注重培養孩子的智力和才能,忽略了他們品行和道德的培養。其實良好的品德教育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教育內容。教孩子從小養成優良的品質,將會使他們受益終生。
  • 洪管家「孝」文化|今天聊孝敬父母,我們能做些什麼?
    當然今天的主題不是去評定好人與壞人的標準,而是參照《論語》,以孔夫子為榜樣,挑幾句他老人家講的關於「孝」的話題,然後對照一下,現在的我們是如何孝敬父母的,又該如何去盡孝?【第一句】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