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父母必然具備這5個條件,但是第3條,難住了絕大多數父母

2020-09-19 神通奶爸

今天在看一本書,叫《0-12歲兒童社會性發展》。

其中有一個章節說到優秀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的條件,包括專業性的知識、可展示的技能、行業標準、終身學習和行為倫理準則。

我不由得聯想到:如果說要做一個優秀的父母,那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呢?

然後根據我的知識和經歷,我總結出來幾條,跟大家分享下,看看你具備了哪幾條,能不能算是一個優秀的父母。

優秀父母需要具備的條件

1、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這應該是最基本的。如果把父母當做一份職業的話,你首先要具備這個職業要求的知識理論,這樣才有可能被聘用。當然,要想成為父母,不需要考察這個條件,這也就使得為什麼教育問題這麼多,因為父母們根本就不懂正確的教育知識,面對孩子問題,他又如何能採取正確的教育方法呢?

所以,專業知識是優秀父母最基本的前提。這一點也應該是最好實現的,畢竟多讀幾本書、多聽幾個專家講座,雖然不能說完全掌握教育,但至少能掌握大體的正確教育方向。

2、終身學習

終身學習,是優秀父母必須具備的第二個條件。因為孩子是不斷成長變化的,父母不可能用一套教育方法解決孩子的所有問題,所以,父母必須也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其實,不管任何職業,要想成功,要想變得優秀,終身學習都是必不可少的條件。當然,想做一個優秀的父母也不例外。

3、自我控制力

我看了N多育兒書籍,發現世面上絕大多數的育兒書籍都是在談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很少有談父母如何控制自己。問題是,如果父母光想改變孩子,不想改變自己的話,正確的教育根本就無從談起。

我舉個例子,如果有人問你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業的話,你是不是也能滔滔不絕的說出個一二三四,給人家支個招?但是當你自己真正的教自己的孩子時,你有沒有按照自己的方法來施行?有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是不是經常忍不住對孩子發火?

也就是說,不是父母對教育啥都不懂,而是父母無法控制自己情緒,也就無法理智的採取正確的教育方式,這才使得的出現各種教育問題。假如父母都能理智的遵照自己的教育理念來教育孩子,不是動不動就情緒失控的批評指責辱罵孩子,相信教育問題能減少一大半。

但問題是,自我控制很難。父母不知道不應該對孩子大吼大叫嗎?肯定知道的,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父母在對孩子吼叫後又後悔了。但是,他們就是無法有效的做到自我控制。因為情緒的釋放是一種自我本能,對抗本能當然沒那麼容易了。

所以,自我控制力的強弱也就成了阻礙父母優秀的最大障礙。失去了這一點,其他方面再優秀也是白搭,因為其他能力不能變為現實,一到關鍵時刻就掉鏈子。

4、敏銳洞察力

優秀的父母還需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因為父母只有能發現問題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如果沒有明銳的洞察力,發現不了目標,那英雄也無用武之地。

對於孩子來說,表面上看起來可能是簡簡單單的一個行為,但是背後可能卻隱藏的很深的問題。具備敏銳洞察力的父母,可以及時發現並判斷問題,也就可以把問題扼殺在萌芽中。相反,如果父母發現不了問題,或者錯誤的解讀了問題,那麼等問題發展壯大了再解決時,可能遇到的問題就比較多了。

5、總結反思能力

這是我特別加的一條能力,因為這個能力可以幫助父母不斷的提升自己,更上一層樓。

具備了前面4條能力,我們已經是一個優秀的父母了,但是再優秀的父母也會犯錯誤,或者說,再優秀的父母也可以繼續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比如說,原來面對孩子的一個不良問題,我們用一個方法解決了,而且解決的還不錯,但是不是說這種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呢?不一定。或者說,我們是不是可以從中吸取什麼經驗教訓,避免以後再犯類似的錯誤呢?肯定是可以的。所以的這些都靠總結反思來實現。

總結反思可以幫助父母個性化的提升自己,能切實有效的真正實踐所學的教育知識,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優秀的父母必然要具備總結反思能力。

相關焦點

  • 智慧的父母成就優秀的孩子,這5件小事,看出父母的大智慧
    眾所周知,嬰幼兒時期的孩子如同一張白紙,父母有著怎樣的填塗,就成就怎樣的孩子。而且幼年時期的教育和習慣影響著孩子的一生,很多觀念在長大之後,無論怎麼扭轉,都很難矯正過來。麗麗的媽媽是個獨斷專行的女強人,在工作上如此,在家庭生活中也是如此。她從來都是直接吩咐麗麗做任何事,不給麗麗獨立思考的機會,也從不傾聽麗麗的想法和解釋。
  • 優秀父母都會給孩子這7大「禮物」!做到5條才算「及格」你是哪種
    大部分的父母都還是很疼愛自己的孩子的,只是有時候,我們認為的「疼愛」與真正的「疼愛」之間可能存在著差距。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優秀的父母都會送給孩子的七大「禮物」!父母要做的是自覺、自願的傾聽孩子的想法,且在適當時候作出改變。雖然價值觀和原則的選擇最終是由孩子自己來決定,但是他們依靠父母,會通過我們的思維、與他分享的觀點、、我們的行動為基礎來做決定。
  • 人民日報:優秀父母的5條標準
    怎樣成為優秀的父母?大家不妨對照一下人民日報列出的5條標準。
  • 做到這12條親子規,那麼你必是優秀的父母無疑
    3、從此刻起,我要控制我的壞情緒,只把最溫柔的一面留給孩子。越是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越無能,給孩子的傷害越大。我不要做個無能的媽媽。更加不能跟孩子談條件,例如說你要聽話,要是不聽話,我就不喜歡你了,一旦愛也加上了條件,會讓孩子變成討好型人格,這不是我想看到的。
  • 優秀父母的9個標準!父母做到4點以上,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這9個標準,對每一位父母都有用!這是孩子自己人生,他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走的路,哪怕你知道那條路上布滿荊棘,哪怕你知道有另外一條捷徑。人生這麼長,孩子完全經得起一些彎路,而且,比起浪費時間來,擁有自己的自主性和幸福,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 平庸和優秀的父母,差在這3點
    「這孩子快愁死我了。『二摸』成績一塌糊塗,住我們隔壁人家那姑娘這次『二摸』考了全校前十,哪像他!幹什麼事情都馬馬虎虎,照這麼下去怎麼考得上重點大學?」 多年後,林清玄感慨地講到自己這件往事。 「兩相對比,你不難發現,為什麼有些孩子,還沒高考,在父母那裡就已經分出了勝負。平庸的父母製造情緒,優秀的父母樹立格局。」
  • 民法典案例解讀——第20條「父母是孩子的港灣」
    【法條】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解讀】這一條是關於不滿8周歲有未成年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的規定,法律簡單地以不滿8周歲為絕對標準確定其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也就是說這些未成年人具備民事權利能力、享有民事權利
  • 歐巴馬的女兒個個優秀,離不開他立的8條「家規」,值得父母學習
    當今社會年輕父母的壓力都十分巨大,每天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打理工作,因此面對工作和孩子總會陷入兩難的狀態,很多家長表示:如果自己想要給孩子更好的條件,就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成長;反之陪伴孩子成長,就沒有辦法給他更好的生活條件。
  • 歐巴馬的孩子個個優秀,離不開他立的9條「家規」,建議父母收藏
    歐巴馬也分享過自己的育兒經驗,如果想讓孩子未來成才,家長首先要做好家庭教育,將孩子教育成一個有責任、有自信、有能力是每個父母的任務。歐巴馬的孩子就是很好的例子,他的女兒個個優秀,全部都上了名牌大學,而孩子的出色,離不開他立的9條「家規」,建議父母收藏。
  • 別人家的父母:什麼樣的父母是優秀的父母?
    比如登上熱搜的「爸爸為孩子打造星空臥室、爸爸用紙板做出許多款玩具、把女兒裝進畫框的爸爸、在家焊個遊泳池教孩子遊泳的爸爸」。如果孩子小時候沒能注意營養落下症狀這是長大後不可挽回的;如果孩子小時候錯失良好品質的正確教育,那麼長大後做錯事了改正是相當有難度的;如果孩子的成長一直缺少自信,未來工作了,怪罪他怎麼那麼「沒用」只會徒增家庭矛盾而未有好的趨勢……所以,話說回來,要想解決問題,關鍵還在於我們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從父母出發,成為優秀的父母是第一步,也是最難最大的一步。
  • 讀《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發現這屆父母是史上最難的父母!
    這些父母大多事業有成,以過來人的身份來指導孩子,引導孩子按自己安排的路去過人生,但是孩子畢竟也是一個生命,有自己的想法,或許往往不認為父母這條路是正確的路,是最好的路,是自己喜歡的路。紀伯倫說: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 父母做到這15條,孩子更優秀
    父母做到這15條,孩子會更優秀。1、活到老,學到老。2、尊重孩子。3、不冤枉孩子。4、不溺愛孩子。5、經常鼓勵孩子。6、獎罰分明。7、不拿孩子和別人比。8、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9、少吵架,給孩子一個和諧的成長環境。10、把健康放在孩子成長的首位。
  • 這屆父母為啥這麼難?
    這屆父母為啥這麼難?我們父母那代的物質條件比現在難很多,我記得小時候母親每天都有大盆的衣服需要洗,冬天河水結冰,還要去河裡漂洗衣服,能把我們幾個孩子拉扯大就非常不容易。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難處和父母不一樣。父母那一代比較多關注和照顧我們身體和生活上的需要,在情緒的需要以及情感的溝通方面則比較缺乏。近二三十年來,情商成為一個很時髦的詞,新一代的父母已普遍接受了這個觀念。
  • 優秀父母的五大特徵,你具備了幾個?
    「育兒教科書」的動畫——《鹿寶貝朗迪》中總結出了優秀父母共性的特質,值得每一位家長參考。1.優秀的父母從不吝嗇誇獎和不會跟孩子道歉一樣,中國父母總是含蓄不懂得表達自己,他們羞於表達愛,甚至連讚美好像都捨不得給予。《女兒們的戀愛》裡,selina任家萱的爸爸對於女兒第一次發唱片,他給予的評價是,「這是你人生中發的第一張唱片,也是最後一張。」
  • 人人都想做一個優秀的父母,但有幾個知道優秀父母的標準是什麼?
    當然,近些年,隨著這種過度寵溺新聞的報導,再加上80-90後文化水平的提高,他們成為父母后,這種再把孩子當「小皇帝」似的伺候的已經越來越少了。但是隨著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教育的理解也越來越豐富多彩了。這不前幾天有個視頻,爸爸領著初中厭學的孩子到處旅遊,還引起了人們的巨大討論。
  • 學霸5歲已有端倪,對照孩子是否具備五個天賦,三個特性
    其中,家庭月收入高於3萬元的家庭,有37%每月教育產品支出高於2000元。如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不可謂不大,由此可見如今家庭對孩子教育的重視以及對孩子成長的渴望。不知各位家長有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學霸是從小就成績優秀還是可以後天逆襲?具備哪些特徵的孩子更有成為學霸的潛力?
  •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懂得培養孩子這3種能力
    父母最成功的愛,不是為孩子安排好一切,而是讓他儘早獨立,獲得抵抗風雨的能力。真正優秀的父母,懂得培養孩子的這3項能力。原來,這是一隻被餵慣了的小鳥,它以為張開嘴就能得到食物。有人評論說:那樣子,像極了被父母溺愛的孩子。沒有自理能力的孩子,一旦離開父母的保護,便茫然失措。
  • 窮爸爸養出5個博士1個碩士:孩子的優秀,浸透著父母的汗水
    「寒門」養出6個貴子央視節目《謝謝了,我的家》中,一位爸爸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叫蔡笑晚,曾是一名鄉村醫生,後來被大家親切地稱為「人才魔術師」,因為他培養出了6個「學霸」。膝下6個孩子,5 個博士 1 個碩士,且各自在事業上都取得了斐然的成績。
  • 白巖松: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你會捨得嗎?
    從所有父母的良苦用心可以知道,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己能夠擁有將孩子培養成才的能力。和孩子們需要時間逐步成長一樣,父母們也需要注重提升自己,才能成為更優秀的父母。在優秀的父母需具備的條件中,眼界和格局是至關重要的。
  • 白巖松直言:有格局的父母,捨得讓孩子吃「這3種苦」,你捨得嗎
    從所有父母的良苦用心可以知道,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己能夠擁有將孩子培養成才的能力。和孩子們需要時間逐步成長一樣,父母們也需要注重提升自己,才能成為更優秀的父母。在優秀的父母需具備的條件中,眼界和格局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