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看一本書,叫《0-12歲兒童社會性發展》。
其中有一個章節說到優秀教育工作者必須具備的條件,包括專業性的知識、可展示的技能、行業標準、終身學習和行為倫理準則。
我不由得聯想到:如果說要做一個優秀的父母,那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呢?
然後根據我的知識和經歷,我總結出來幾條,跟大家分享下,看看你具備了哪幾條,能不能算是一個優秀的父母。
1、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這應該是最基本的。如果把父母當做一份職業的話,你首先要具備這個職業要求的知識理論,這樣才有可能被聘用。當然,要想成為父母,不需要考察這個條件,這也就使得為什麼教育問題這麼多,因為父母們根本就不懂正確的教育知識,面對孩子問題,他又如何能採取正確的教育方法呢?
所以,專業知識是優秀父母最基本的前提。這一點也應該是最好實現的,畢竟多讀幾本書、多聽幾個專家講座,雖然不能說完全掌握教育,但至少能掌握大體的正確教育方向。
2、終身學習
終身學習,是優秀父母必須具備的第二個條件。因為孩子是不斷成長變化的,父母不可能用一套教育方法解決孩子的所有問題,所以,父母必須也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其實,不管任何職業,要想成功,要想變得優秀,終身學習都是必不可少的條件。當然,想做一個優秀的父母也不例外。
3、自我控制力
我看了N多育兒書籍,發現世面上絕大多數的育兒書籍都是在談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很少有談父母如何控制自己。問題是,如果父母光想改變孩子,不想改變自己的話,正確的教育根本就無從談起。
我舉個例子,如果有人問你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業的話,你是不是也能滔滔不絕的說出個一二三四,給人家支個招?但是當你自己真正的教自己的孩子時,你有沒有按照自己的方法來施行?有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是不是經常忍不住對孩子發火?
也就是說,不是父母對教育啥都不懂,而是父母無法控制自己情緒,也就無法理智的採取正確的教育方式,這才使得的出現各種教育問題。假如父母都能理智的遵照自己的教育理念來教育孩子,不是動不動就情緒失控的批評指責辱罵孩子,相信教育問題能減少一大半。
但問題是,自我控制很難。父母不知道不應該對孩子大吼大叫嗎?肯定知道的,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父母在對孩子吼叫後又後悔了。但是,他們就是無法有效的做到自我控制。因為情緒的釋放是一種自我本能,對抗本能當然沒那麼容易了。
所以,自我控制力的強弱也就成了阻礙父母優秀的最大障礙。失去了這一點,其他方面再優秀也是白搭,因為其他能力不能變為現實,一到關鍵時刻就掉鏈子。
4、敏銳洞察力
優秀的父母還需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因為父母只有能發現問題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如果沒有明銳的洞察力,發現不了目標,那英雄也無用武之地。
對於孩子來說,表面上看起來可能是簡簡單單的一個行為,但是背後可能卻隱藏的很深的問題。具備敏銳洞察力的父母,可以及時發現並判斷問題,也就可以把問題扼殺在萌芽中。相反,如果父母發現不了問題,或者錯誤的解讀了問題,那麼等問題發展壯大了再解決時,可能遇到的問題就比較多了。
5、總結反思能力
這是我特別加的一條能力,因為這個能力可以幫助父母不斷的提升自己,更上一層樓。
具備了前面4條能力,我們已經是一個優秀的父母了,但是再優秀的父母也會犯錯誤,或者說,再優秀的父母也可以繼續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比如說,原來面對孩子的一個不良問題,我們用一個方法解決了,而且解決的還不錯,但是不是說這種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呢?不一定。或者說,我們是不是可以從中吸取什麼經驗教訓,避免以後再犯類似的錯誤呢?肯定是可以的。所以的這些都靠總結反思來實現。
總結反思可以幫助父母個性化的提升自己,能切實有效的真正實踐所學的教育知識,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因此優秀的父母必然要具備總結反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