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2號航站樓為2018年平昌冬季奧運會而建,建築面積達約650,321m(700萬ft),旨在建造一座超越目前所有國際旅行優質標準的航站樓。Gensler 攜手熙林建築事務所,由內而外打造了一座為旅客帶來平靜、清新、娛樂和刺激的建築,同時也鼓勵著人們融入韓國文化。
在整體形態上,航站樓形式的靈感來源於交織的鳳凰翅膀。在神話中,這種鳥以繁榮和長壽聞名——體現了大韓民國作為一個經濟強國不僅其重要性與日俱增,而且在文化、傳統和藝術方面也根基穩固。該翼型屋頂的形式歸功於結構效能以及神話中鳳凰的文化意象。
設計團隊通過翅膀和羽毛等感性結構來構思設計概念。藉助一系列巨大的放射狀拱形結構,航站樓售票大廳的「羽毛」屋頂被設計成跨度近170m的無支撐結構,同時又形成一個採光充足的明亮空間。
整座T2航站樓設有72個登機口,在完工後可為大韓航空的6000萬名乘客提供服務。航站樓的設計通過自助服務和技術創新(機器人行李服務和虛擬行李旅程)對旅客和員工一視同仁,從宏偉的空間到怡人的花園,空間既宏偉又親切、巧妙又令人敬畏。通過豐富的天窗和太陽能電池板,Gensler滿足了客戶明確要求的建築能耗和廢棄物的設計優化,以加強這類電氣照明建築的最大效能。
考慮到旅客換乘的連通性,機場設有公交、汽車、計程車或火車等入口,並減少了乘客在中轉航班之間的換乘連接,同時提供了一個巧妙的寬敞社區供遊客探索。旅客進入高聳的空間後,精品大道、公園、休息區、遊樂區以及種有植物與樹木的陽光空間相繼映入眼帘。頂級零售、餐飲、娛樂設施也遍布整個空間。屋頂的結構形狀被設計成大跨度,從而減少了柱子的使用,通過過濾陽光又讓建築在白天減少電燈的使用。
在採光柔和的寬敞空間裡,5種不同的活動狀態定義了乘客的體驗:來往、等候、娛樂、購物和休憩。該設計結合了規劃和室內設計元素,在每種活動類別裡打造特色項目,例如:餐館和商店可迎合最成熟的消費期望。偌大的花園為遊客提供音樂表演的舞臺,而鳥舍則向遊客介紹當地的動植物。藝術展覽可讓遊客深入了解韓國。戶外觀察區方便非旅客人士體驗飛機停機坪,享用午餐或咖啡。這一室內設計可視為一系列的立體模型,特別迎合了旅行者在旅途中的特定需求。
機場可變身為城市而非建築嗎?
Gensler的設計師們在設計仁川國際機場2號航站樓時,提出了如下問題 :如何才能把一座大型機場設計得更像一個社區,而不僅僅是停機場旁的購物中心?我們該如何在擁抱技術創新的同時展現韓國的傳統文化?我們如何結合健康體驗來擴充零售與餐飲的典型組合?機場能否既展示文化和藝術,又體現商業及效率?
像城市一樣規劃:景點
通常情況下,旅客在機場的等候區、零售區和出入口之間流動,而仁川機場卻添加了另一個維度:文化沉浸式景點和自然體驗區。這些交流區域讓乘客置身於藝術、文化、音樂中,領略韓國的自然美景。T2提供博物館、表演區、獨特的就餐體驗、娛樂及水療、冥想和健身場所,打造了一系列遠勝典型精品零售的設施與體驗。Gensler 在設計機場時還考慮到了健康需求,為旅客和機場工作人員提供充足的空間以避免擁擠,還使他們有機會接觸自然和陽光。休息區域可供人們在長時間逗留期間小睡片刻,機場藥房為旅客提供醫療專業知識。熱成像攝影儀會對到達的乘客進行掃描,降低疫病傳染的風險。
文化反映:詮釋山村
如同許多其他文化一樣,自然、人、神話和日常生活之間的關係可以從韓國的山水畫中聞一知十。在韓國,此類畫作基於人們對山川的詮釋,描繪的往往是夢幻般的理想化山脈——通常繪有田園村落、池畔寺廟、瀑布及其山腳下的湖泊或河流。我們深受這些繪畫的啟發,將2號航站樓的室內設計與比喻意義中的山川聯繫起來,共分4種不同層次 :雲層、村莊層、田園村落層和地基層。這個概念「地圖」限定了每一層所使用的材料的顏色、紋理和位置,它也成為了藝術作品和家具設計的背景板。Gensler與熙林一起,將傳統山水畫的影響、鳳凰的神話傳說,與最新的技術和空乘設施結合在一起,其結果是豐富的傳統、技術、健康和文化體驗。
以上就是「不只是機場——全身心感受仁川國際機場2號航站樓」的內容,建築界建築知識頻道分享更多建築學家相關的建築知識給大家,尋找建築之美,探索建築之路,歡迎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