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兒子的電話,趙女士有些哭笑不得,很快,她感到了擔憂。電話是昨天凌晨打來的,「媽,我流鼻血了,該怎麼辦?」
兒子軍訓老媽每天送換洗衣服
兒子小寧,19歲,今年考入西安理工大學。新生軍訓從上周開始,他在雁翔路的曲江校區開始了「準大學」生活。
「獨生子呀,一大家人都很寵他,基本上除了學習,啥心都不操。」高考前兩個月,趙女士給單位請假,在家照顧孩子。從不做飯的她,買了很多烹飪書籍,研究營養搭配。今年高考,小寧不負眾望考了570分,在報考志願時,一家人發生了爭執。
「你不能永遠把娃拴在你身邊吧?」丈夫徐先生堅持認為,兒子應該去外地上學,一個人去闖,「我們做父母的,應該逼一逼他。」
趙女士則覺得,兒子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社會經驗不足,如果離家太遠,即便想照顧都鞭長莫及。「他連被子都不會疊,被子老是鋪在床上,後來我教他,才學會了疊被子,但是疊得像花卷一樣,一點都不整齊。」趙女士說。
最終,小寧選擇留在西安。他家住在太乙路,從家到學校坐公交只需40分鐘。
兒子要住宿,沒有自理能力可不行。趙女士知道兒子不會洗衣服,軍訓期間每天都要換洗衣服,於是每天下午都要給兒子送換洗的衣服。
家長應該教孩子一些生活常識
「睡覺到半夜準備上廁所,發現我鼻子上黏糊糊的,一看是流鼻血了。」小寧說,當時舍友們都已經睡了,面對「突如其來」的情況,他不知道怎麼面對。「小時候流鼻血時,父母都用涼水敷額頭,可是當時真是太緊張了,我把這個方法忘了。」
昨天下午,提起這件事時,小寧有些尷尬,「要是報紙上登出來,肯定丟人丟大了。」
接到兒子的電話,趙女士只好「遙控指揮」,一步步教兒子怎麼止鼻血。「仰起頭,抬起胳膊,用涼水衝一衝額頭,反覆幾次就好。」血止住了。趙女士卻怎麼也睡不著了,「連這點事都搞不定,今後怎麼辦?」
西安歐亞學院輔導員楊琴芳說:「現在的大學生很多事情都是由父母包辦,但到了學校後要和其他同學住在一起,過集體生活,所以首先就要學會生活自理,最基本的就是宿舍衛生問題,另一方面就是與同學的交流溝通。」楊琴芳說,高考結束後,家長應該讓孩子鍛鍊鍛鍊,教孩子一些基本生活常識,比如,被開水燙傷了,該如何處理,因為大學裡學生要自己在開水區打開水,有的學生燙傷了腳卻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