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再石:虛擬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不能一蹴而就

2020-12-25 大眾網

  在「中俄數字經濟示範項目——科技賦能教育技術直播」活動中,《科普中國》融創項目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楊再石就虛擬技術滲透教育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楊再石表示,虛擬技術在教育領域裡要通過長時間,從整體上進行滲透,不是一時高潮就能解決的。

  楊再石介紹:1994年保羅·米爾格拉姆和岸野文郎在IEIC寫了一篇文章,《混合實景與虛顯示分類》,提出現實-虛擬連續統,我們看到一邊是真實環境,一邊是虛擬環境,真實環境表達信息不夠的時候,或者更深入展開一些場景怎麼辦?用虛擬方法增強現實。虛擬表達不夠,真實感不行,能不能讓真實的東西增強虛擬呢?也是可以的,中間的過渡是MR,是真實環境到虛擬環境的跨度。現在現實-虛擬連續統有所發展,AR、VR發展到MR,現在再往前走發展到XR,XR還不夠,還要加上人工智慧。

  VR和AR技術我們總會提到《地平線報告》,2002年美國新媒體聯盟和美國高等教育信息化協會共同發起,2004年第一份《地平線報告》發布,截止目前共發布了22個報告。2019年報告指出,以前我們提到增強現實、虛擬實境,不斷被評為是六大核心教育技術之一,直到2019年把展示項叫做混合現實,混合現實2016年評估為六大核心技術,2018年、2019年連續被評為核心技術,可見評估專家對混合技術的重視。

  楊再石認為,可以基於人工智慧技術人機協同教學模式,促進教學「智能化」。基於擴展現實技術,融合調度現實場景和虛擬場景,促進教學情景「靈境化」。基於自適應學習技術,按需精準推送教學資源,促進教學「個性化」。基於學習分析技術,精準分析學習數據,促進「教學「精準化」。因此我們說擴展技術在教學情景「靈境化」方向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中國高等教育也發布了《地平線報告》,2017年3月18日中美智慧教育大會上,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於美國新媒體聯盟,聯合發布了第一個針對中國高等教育新興技術應用狀況的地平線報告,即《2017年新媒體聯盟高等教育展望地平線報告》。中國高教版地平線報告有幾大技術:立體顯示和全息顯示,機器人技術,機器學習。

  講到AR、VR、MR、XR,應該是深度滲透教育,一個方向我們在文化與技術的結合。「我們做了《天工開物》的冊子,用AR技術可以顯示動態。這個長卷用AR一照就顯示出動態了。可以看到文物《天工開物》的古代著作與AR深度結合以後有新的展示。」楊再石說。

  楊再石表示,專家們認為現在在線教育已經成為高校教育的新常態,因此在新常態下我們要求,擴展技術,增強情景化,突出數據驅動,實現大規模網絡互動。這樣的形勢下XR大有可為。(張蕃)

  [ 責編:趙宇豪 ]

相關焦點

  • 虛擬仿真教育技術在資訊時代的創新應用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大數據、人工智慧、5G和衛星通訊等信息科技飛速發展,當今世界正在經歷一場革命性的變化,數位化與智能化在越來越多的行業和領域中普及。特別是虛擬仿真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給教育領域帶來了全新的教育生態。
  • 虛擬仿真教學系統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價值
    提起「虛擬仿真實驗」,許多人仍是一頭霧水,甚至沒有聽說過。隨著虛擬實境技術的成熟,它除了可以輔助高校的科研工作,在實驗教學方面也具有如利用率高,易維護等諸多優點。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價值。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軟體依託VR、AR、AI人工智慧技術,利用3Dmax、計算機的虛擬仿真模型、相關語言等等,來建構一種教學或者是科研的軟體。
  • 教育信息化領域湧現的十大新技術應用
  • 一文詳解AR增強現實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
    AR對於教育行業的巨大意義雖然AR技術並不是全新的,不過AR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才剛開始。AR技術特別適合教育,因為它很好的匹配了情景教學和建構主義教育思想。AR教育是基於學習者的,AR技術可以讓學習者自主探索各種有趣的學習材料,並且可以在做實驗犯錯的情況下也不會有任何嚴重後果。學習者通過AR技術進入一個和現實高度仿真的環境,可以動態的進行視覺和交互形式學習。
  • 虛擬仿真「金課」,虛擬仿真技術在各學科的應用
    但在一流課程建設問題上,課程設計不能只關注引人入勝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互動和教學成效。 2018年11月,在中國大學教學論壇上,「什麼是『金課』」「建設五大『金課』」引發教師探討。五大「金課」包括虛擬仿真「金課」。建設虛擬仿真「金課」,主要是由於信息技術、智能技術與實驗教學的深度融合能夠幫助破解高校實驗、實習和實訓中的難題。
  • 廣州虛擬實境與科普教育應用高峰論壇
    VR已經走進科普和教育領域,並且在改變著科普、教育的形態。23日,廣州虛擬實境與科普教育應用高峰論壇在2018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展館舉行,吸引了近500人參會,本次論壇以虛擬實境在科普教育應用中的詳細案例和技術點結合作為主題。
  • VR技術視域下高職虛擬混合學習系統類型與應用研究
    ,其在教育領域特別是職業教育領域使用前景十分廣泛。虛擬實境技術在我國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計算機、建築、工業等相關專業。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開設了虛擬實境(VR)設計與製作賽項,促進了VR技術在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培養上的推廣應用。
  • 全國高校虛擬實境技術與應用師資綜合技能大賽通知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移動網際網路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也明確要求加緊AI/VR/AR等關鍵技術布局,儘快實現部分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在全球率先取得突破。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的《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和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中,已將虛擬實境技術列為了教育信息化的重點工作任務。
  • 雲南民族大學領導出席2018年冬季高等學校虛擬實境技術教育應用...
    為更好地推動虛擬實境等現代技術更好地服務教育教學,全面提升教育裝備技術應用水平。2018年冬季高等學校虛擬實境技術教育應用研討會於12月21- 24日在昆明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主辦,由昆明理工大學、雲南農業大學、雲南民族大學承辦。
  • 關於召開「全國虛擬實境與工業可視化教育技術研討會」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要「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為適應「網際網路+職業教育」發展需求,更好的利用虛擬實境、人工智慧、5G等新技術,探索工業領域職業技能教育的新路徑,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經研究,定於2020年12月25日在山東日照舉辦「全國虛擬實境與工業可視化教育技術研討會」。
  • 虛擬實境(AVR)技術應用入門班
    虛擬實境(AVR)技術應用入門班虛擬實境(AVR)技術的出現帶來了一場來勢迅猛的新教育革命。在新形勢下,高水平師資的一項重要標誌是:不僅能夠熟練應用基於AVR技術開發動態化、立體化的教學課件和教學資源,而且還能夠成為AVR新技術與教材融合的推動者和實踐者。利用虛擬實境技術開發新教材,不僅需要AVR製作的計算機類技術人才,更需要有不同專業背景並能撰寫VR腳本的內容提供者。因此,培養一大批既會應用、又會提供VR腳本內容的專業教師至關重要。
  • 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開設虛擬實境應用技術專業
    福建省網龍普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與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共建的虛擬實境應用技術專業秋季招生即將開始! 01專業概況 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虛擬實境技術專業是與網龍普天教育進行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3dsmax基礎》課程作業展示(VR專業共建丨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3dsmax基礎》課程優秀作業展)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和良好的審美能力,能熟練操作虛擬實境相關設計製作軟體,掌握虛擬實境交互應用技術,具備較強虛擬實境資源設計和交互開發技能,能夠從事虛擬實境行業設計製作、經營、項目管理等崗位的高技術技能型人才
  • VR虛擬實境技術在心理輔導和心理治療中的應用
    但是VR虛擬實境技術的發展,在心理輔導和心理治療方便的使用,極大改變了這一現象,讓來訪者更容易的接受,也通過VR心理設備搭建起了心理諮詢師和患者之間的虛擬世界的橋梁。很久之前就有過心理學家說過,VR虛擬實境技術和心理治療的結合,可以很大程度的幫助患者改變審過。
  • 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虛擬實境應用技術專業開始招生啦
    想獲取更多VR/AR教育資訊,請關注福建網龍普天教育!● 虛擬實境應用技術專業 ●福建省網龍普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與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共建的虛擬實境應用技術專業秋季招生即將開始!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3dsmax基礎》課程作業展示(VR專業共建丨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3dsmax基礎》課程優秀作業展)培養目標:培養具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和良好的審美能力,能熟練操作虛擬實境相關設計製作軟體,掌握虛擬實境交互應用技術,具備較強虛擬實境資源設計和交互開發技能,能夠從事虛擬實境行業設計製作
  • 基於 5G技術的教育信息化應用研究
    我國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補齊短板、迎頭趕上,2018 年 4 月教育部發布了《教育信息化 2.0 行動計劃》,2019 年 2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 2035》,均強調了教育信息化在推動教育現代化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4]。面向未來,教育信息化以信息環境建設、軟硬體支持為基礎,緊密結合教育理論,探索新技術應用的潛力和層次,尋求多應用場景、多實踐領域、寬技術場域相結合的實施路徑。
  • 人工智慧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
    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與醫療健康領域的融合不斷加深,隨著人工智慧領域,語音交互、計算機視覺和認知計算等技術的逐漸成熟,人工智慧的應用場景越發豐富,人工智慧技術也逐漸成為影響醫療行業發展,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的重要因素。
  • 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虛擬實境應用技術專業) 開始招生啦
    福建省網龍普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與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共建的虛擬實境應用技術專業現開始招生:學校代碼:4047 泉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專業代碼:09 虛擬實境應用技術虛擬實境應用技術專業合作企業:網龍普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Nature 視頻|虛擬實境的新領域:虛擬觸覺
    Nature Video 虛擬實境技術發展迅速,但大多數體驗都集中在視覺和聽覺上,很少涉及觸覺。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能直接與皮膚表面接觸的柔軟層,旨在創造一種體驗虛擬實境的新方式——虛擬觸感。該設備將虛擬信號轉換為物理感覺,以模擬被觸摸的感覺。
  • 陳靚影,等: 人機互動技術在孤獨症譜系障礙兒童教育幹預中的應用
    但我國在此領域的相關研究和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本文將聚焦國內外交互技術在孤獨症兒童教育幹預中的研究現狀,梳理和分析相關文獻,在總結現有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建議,為我國孤獨症兒童教育幹預的應用提供參考。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基於交互技術的教育幹預方法對孤獨症兒童康復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 巨證未來教育培訓:分享BIM的優點和應用領域
    打個比方說,就像我們玩「吃雞」遊戲場景一樣,BIM技術是以虛擬方式將環境建築物在計算機仿真建造一次,其中包含建築與環境關係、建築內部構造關係以及建造過程工藝流程等等信息信息,利用這些信息數據,能夠優化設計方案、減少在實際建造中的錯誤返工等,節省巨大的建造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