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青春片的女一號必須可愛?

2020-12-25 中青在線

  ◎韓思琪

  「梨花開,雁歸來,芬芳還在我懷裡,不知如何找尋你,不知如何形容你,春風十裡不如你」,有著「音樂詩人」之稱的李健受邀為電視劇《春風十裡不如你》打造的同名主題曲,隨著劇集的熱播,不知正在被多少文藝青年單曲循環。電視劇同款「秋水誓」、「紅燒肉罐頭」更是承包了熱搜。

  改編自馮唐小說《北京,北京》的電視劇《春風十裡不如你》,以一匹黑馬的姿態闖進了暑期檔,也讓我們終於在螢屏上看到了青春片的另一副面孔——不狗血、不墮胎、不面目猙獰的「叛逆青春」。

  《北京、北京》是馮唐作品《北京三部曲》(《18歲給我一個姑娘》、《萬物生長》、《北京,北京》)中的最後一部,當「青春三部曲」的終章被搬上電視屏幕時,導演將電視劇的名字改成了《春風十裡不如你》。這句詩原本脫胎於《春》:「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裡,不如你」,被無數次的化用後,與「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人生若只如初見」等句子一起,成為了「小清新」們之間的「暗號」。

  電視劇名字的改動,同樣將小說中馮唐濃重的個人風格隱去,將其改寫成了一部大眾青春片。如果說馮唐的小說原作是「腫脹」而又刺目的鮮紅,滿溢出的是男性荷爾蒙氣息和按捺不住的青春躁動,那麼電視劇《春風十裡不如你》則是一抹櫻桃紅,帶著青春特有的悸動,是青春年少情竇初開的酸甜滋味。主角秋水與小紅之間「歡喜冤家」的戲碼,是少年人「為了得到你的注意、喜歡你就欺負你」的青澀心思。

  馮唐曾表示,當他寫完這三部曲,「他所積攢的21本日記,450封書信都可以灰飛煙滅,不復記起,這三本半自傳性的小說就是他的青春記憶」,他在小說中寫下了自己的青春宣言,「交值得交的朋友,喝值得喝的烈酒,活在每一天裡」。

  電視劇《春風十裡不如你》則是把小說原著中的意識流寫法洗去,編織了一個「中規中矩」、時間線完整的青春故事。這其中有著從文學作品到影像媒介轉化之間的考量,改編是成功的。文學青年秋水遵從父母的意願考入醫學院,在仁和醫科大學本碩博八年連讀的大學生活中,結識了一群好兄弟,也遇到性格截然不同卻一樣愛他的小紅和趙英男。陰差陽錯、兜兜轉轉,錯過與過錯,懷念與感悟,還是「青春無悔」式熟悉的配方,不同的卻是,這個本屬於70後的故事卻在今天引起了年輕觀眾的共鳴。

  在這部講述90年代大學生故事的作品中,他們談搖滾精神、念舒婷的《致橡樹》與北島的《回答》,讀《霍亂時期的愛情》和《斯普特尼克戀人》,聽《孤獨的人是可恥的》,追的星是彼時藝名還叫王靖雯、尚不是天后的王菲……跨越過20餘年的「代溝」,能夠點燃眾多的80、90後,究其原因,是其所展示的「青春」的精神內核:對自由的嚮往和一點點年少輕狂的叛逆。

  在劇中,秋水在深夜廣播時喊出了詩人鮑勃·迪倫曾說過的,「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還倖存的,一種是已迷失的,我們的身體雖然被囚禁在這裡,可是我們的靈魂永遠不會迷失」,在這一刻,我們看到的是「正青春」特有的氣質。

  青春片這一類型在中國市場始於2013年趙薇執導的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自此,國民的懷舊情緒就不斷被消費,充滿懷舊感的符號、各種年代提示物、自帶回憶的柔光濾鏡,再加上N男N女的排列組合,拼湊出了無數「不知道是誰的青春」的爛片。它們片名各異,但卻有著同一副面孔:千篇一律的「疼痛青春」、「腫脹青春」,然而「青春的迷茫」早已讓觀眾審美疲勞。更何況我們看到的是被整齊切割開的青春期和成人期,鏡頭一轉的時間,任性妄為的少年,「把頭髮梳成大人模樣」,就變得克己復禮、沉穩世故,主人公的變化只能通過服飾髮型來表現,除此以外毫無成長,更談不上連續性。

  到如今,青春片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變成了爛片的同義詞,《春風十裡不如你》的出現,可能正是讓我們看到了青春片的不同打開方式——可以不墮胎、不撕扯、不歇斯底裡,而片子的女主角也是可以不可愛的。

  在這一點上,被稱為是「90後老戲骨加金馬影后」的搭檔,演員張一山與周冬雨的「山雨」組合,兩位演員演技都在線,無疑是電視劇的加分項。在張一山的表演中,我們或許還能看到餘罪的痞氣,甚至還能看到劉星的「貧」,但我們在秋水身上也看到了記憶中班上那個喜歡「搞事」的「壞小子」,這些人物序列背後有一個共通點:叛逆少年,他有一些痞氣,笑起來還帶著一點壞,但卻透著我們文化中特有的「俠氣」,替兄弟出頭,通過愛女生來愛世界。

  從《七月與安生》到《喜歡你》再到《春風十裡不如你》,周冬雨走的也都是同一條「古靈精怪」的路線。周冬雨所扮演的小紅,雖然在人設方面爭議頗多,卻讓現實生活中那些平凡的女生們第一次在影視作品中有了「臉」,她們不再是青春劇裡的背景板、青春故事中的路人乙,而是高高紮起兩個小辮子、笑起來五官擠在一起、眼睛眯成一條縫的鄰家女孩。

  當原著《北京、北京》中「胸大腰細,整個醫學院所有男生的夢中情人」的小紅,被呈現為一個愛折騰、有些偏執卻也有些可愛的柴禾妞,讓我們看到愛情故事的女主角,不一定只能是美豔動人的、乖巧聽話的或是文靜大方的,她們也可以是隨遇而安、天性自由的。

  《春風十裡不如你》所採用的不囿於原作、「邊想邊拍」的方式,導演進行的人物再創作,打破的是青春影視中女性角色臉譜化、標籤化的藩籬,賦予了角色鮮活的生命。她們不再是作為男性慾望凝視的客體,不再做被擺弄的洋娃娃,而是拆掉了身上的提線,自由生長。

相關焦點

  • 劉同攜主演空降港城煙臺 純粹青春片《誰的青春不迷茫》即將上映
    水母網4月1日訊(記者 李敏)由眾多「小鮮肉」集結的2016年青春檔力作《誰的青春不迷茫》 將於4月22日在全國上映。3月31日下午,電影同名小說作者劉同攜影片主演郭姝彤、王鶴潤來 空降煙臺工商學院,開啟電影重走青春路全國校園行活動,並與在校大學生們進行互動,討論青 春話題。    「高中時期是我們最純粹的時候,我們不墮胎、不車禍,不帶任何功利心,只是純純粹粹地展現 人最內心開始萌芽的狀態。而《青茫》就是一部純粹的青春片。」在媒體見面會上,劉同這樣告 訴記者。
  • ...還沒開播,「女一號」趙子琪就連發10條微博質疑片方雪藏自己
    好得很~姐只配擁有這樣的劇照,不配擁有正經海報、不配擁有女一號!了解了。」趙子琪的「質疑」微博隨後,趙子琪接連發出的有關此事的兩條微博則完全變成了一副火大的模樣:「真的,既然你們這麼不稀罕,就把我的戲都剪掉!永遠別發我的海報!誰火就發誰好了~我尊重你們的臭毛病~」「不屬於我的我從來不爭,但是是我的,就好好給我放這兒!
  • 誰的青春不迷茫評價 青春片早已經拍爛了是人所共知的事實
    這些年,青春片早已經拍爛了是人所共知的事實。據我自己觀察,基本上近年來國產青春片中,話題性比較強的作品,背後都有光線傳媒的影子。從這幾年「青春片熱」的開山鼻祖《致青春》,到後來的《匆匆那年》《何以笙簫默》《左耳》,再到這部《誰的青春不迷茫》,還有後期即將上映的同樣改編自饒雪漫青春小說的《沙漏》。
  • 電影《再見青春》籌拍,於東尼飾演女一號
    網易娛樂12月13日報導 近日電影《再見青春》正是在北京籌備,該影片由經紀人陳啟哲出品策劃並擔任總導演,影片將以其獨特的視覺設計和美術造型,為觀眾打造出童話般的愛情。因參演《財迷》、《忽而今夏》等電影而被大家認知的演員於東尼,此次被陳啟哲選角時所看中,因而飾演該電影女一號蕭雅。導演陳啟哲透露,這部戲其實賦予了他自己好多對愛情的幻想。他本身就是把愛情設置為一種終極理想,現實生活中可能有很多女孩不食人間煙火,只為執著的愛,眼神純潔的像碎在大海裡的月光,看一眼就美到跌出塵世,但是對於愛情每個人都應該保有期待。
  • 《初戀那件小事》她演女一號,穿藍襯衫紅裙子,17歲嬌嫩可愛
    演員趙今麥出生於2002年,還未滿18歲,已經在多部影視作品中出演過女一號了。在電視劇《初戀那件小事》中,趙今麥就飾演了女一號夏淼淼,對其演技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了。這次,一組趙今麥的寫真照曝光了,只見她身穿藍襯衫紅裙子,17歲嬌嫩可愛。
  • 這部限制級青春片讓你一夜長大!誰說成長需要啪啪...
    好久沒看到如此自然灑脫不說教不狗血不賣肉的青春片了!由96年的小妹子海莉·斯坦菲爾德出演的R級青春片《成長邊緣》簡直就是一晚的驚喜!影迷看完表示小激動,喚醒了內心的青蔥歲月。網絡上保持著7.7的高分,甩了內地所謂的青春片不知道幾條街。
  • 除了狗血的劇情 中國青春片比日本青春片差多少?
    百科告訴我們,青春片的觀眾範圍主要是青少年或者年輕的成年人,如初戀、青春期焦慮、成年、叛逆、和父母衝突等這些嚴肅的題材一般紛繁複雜纏繞在一起出現於一部電影裡,主要是為了吸引青年男女觀眾觀看。
  • 國產青春片的焦慮症:誰在期待下一個「春天」?
    許多人一直期待《過春天》能實現「重新定義青春片」,這副擔子,無論是壓給新人導演,亦或是壓給在犯罪和青春邊緣遊走的《過春天》,都太重了些。然而,也不能責怪誰,畢竟國內觀眾苦青春片久矣。大部分觀眾已經受夠了「流產出軌車禍」的老三樣,又有年輕觀眾厭棄了傳統的「懷念我們逝去的青春」敘事。當下的青春,當下的時代,當下的故事,鮮嫩水靈的青春故事被迫切需要,現在就要。
  • 小燕子和紫薇誰是女一號?趣話還珠格格有關番位的那些事
    比如說《還珠格格》,其實也曾有過主角到底是誰的爭論,不過毫無疑問《還珠格格》在劇情上女主大於男主,所以通常爭論的是小燕子和紫薇到底誰是女一號的問題。但實際上,《還珠格格》番位有趣的現象還不止於此。一番從來不是格格,格格再大大不過皇上老版《還珠格格》的主要演員基本都在片頭逐屏列出,所以片頭排序基本上就等同於現在大家說的番位。
  • 《我的少女時代》:除了《小時代》,還有一種青春片叫臺灣
    當全體同學集體起立,林真心倔強而堅定地說出:「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我是誰,只有我們自己能決定自己的樣子」,這部電影就超越了對個人青春的懷舊回憶和浪漫書寫,開始從「青春」之中,尋找一種改變的力量。從《艋舺》的黑道打鬥,到《女朋友·男朋友》的「野百合學運」,臺灣青春片中,「抗爭」二字總是牢牢佔據青春記憶的中心。
  • 青春片為什麼這麼火?討好粉絲不怕罵-青春片為什麼這麼火?討好粉絲...
    從2013年的《致青春》票房超7億元開始,國產青春片就迎來該類型的黃金時代,而今年的五一檔更是有一批青春片扎堆公映,《萬物生長》、《左耳》、《何以笙簫默》……但是,與高漲的票房形成鮮明對應的是,近年青春片的口碑卻不怎麼樣。如果不好看,為什麼觀眾願意掏腰包買票?這一點,很多資深電影人都想不明白。
  • 《誰的青春不迷茫》邏輯清晰,結構完整,真實感人
    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很不錯,只有我是衝著導演去看的這個戲嗎,覺得導演又美又有才華的抱緊我,我沒看過原著,只是當年一部劇版《匆匆那年》完美圈粉的漂亮導演如今拍了一部她擅長的大銀幕青春題材,當然很期待。這幾年似乎青春片也成了傳統,每年都有一部趕在春末上映的片子拉開畢業季序幕,仿佛一起看一個青春片也成了畢業的一個儀式,緬懷青春結束學生生涯,畢業季陪他們傷離別的就是這部了吧。
  • 十部青春校園題材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
    2、《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很少看臺灣小清新派的電影,我很遺憾在高中時代沒有過這樣的回憶,但是相信不論誰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都會想起一個曾經走進過自己生活的人,最後婚禮的那一刻,眼淚止不住的落下,雖然是帶著笑容,多麼希望那個吻是真實的。令人心酸又浪漫的故事,生活總是教會我們在無奈中前行。
  • 群星加盟《開心魔法》 嫩模吳千語領銜女一號
    電影《開心魔法》海報      青春魔幻喜劇《開心魔法》即將於今年12月1日領跑賀歲檔公映,該片是由黃百鳴、閆妮、吳尊、古天樂、吳千語、吳京、松明領銜主演。在片中,談莉娜將會與iMe共組一支「美少女排球隊」,並與吳千語率領的「開心少女組合」上演「青春排球大作戰」。為了備戰《開心魔法》的拍攝,在電影開拍之前,談莉娜與iMe不但提前兩個月參加排球特訓,更是為此推掉了不少的演出。至於天娛旗下的「首位香港藝人」吳千語,更將會以女一號的身份主演《開心魔法》。
  • 甄嬛傳:萬美汐平時多是女一號,為何會選擇飾演不起眼的欣常在?
    甄嬛傳最大的出彩之處,就是每個人演出的人物都是經典,如今看來似乎這樣一部經典電視劇少了誰換了誰都不會讓人接受。很少有哪部電視劇能像甄嬛傳一樣把後宮各種各樣的的妃子都表現出來,除了女一號甄嬛,還有端莊的沈眉莊,心狠手辣的安陵容,蠢笨的齊妃,囂張跋扈的華妃,還有天真可愛的淳貴人,更有默默無聞的欣常在。
  • 國內最好的青春片之一,展現了最真實的師生關係
    如果《青春派》只是簡單的愛情片,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說能夠在裡面看到自己青春的影子。看過那麼多的青春片,《青春派》只是其中的一個,但它卻是記錄高考題材最好的電影。真實地再現了師生之間的關係,秦海璐飾演的撒老師,讓我印象深刻。她是嚴肅的,認真的。
  • 導演是周杰倫粉絲,作品像窺探了我們的青春,卻因沒錢只能拍13集
    導語:導演是周杰倫粉絲,作品像窺探了我們的青春,卻因沒錢只能拍13集如今,影視界拍攝播出了很多的青春片。這樣的劇拍的多播的也多,所以漸漸沒有了新意,總是一些老套的情節,俗氣的的劇情,大眾的青春被一些負能量的事件霸佔,所以很多觀眾漸漸對青春劇失去了興趣。近段時間一部沒有任何宣傳量的國產青春劇卻意外地走紅,引起了很多觀眾的共鳴。這部劇就是《教室那一間》,這部劇是90後的青春也是任何人的青春時代,簡直就像是窺探了我們的青春。
  • 看過這些青春片,才算真正長大成人
    師者無法發揮價值,學子繼續虛擲青春,這種惡性循環就是灰色的教育現狀。誰人不想超脫,可是現實的束縛還是難以掙脫。在拯救失語的靈魂時,亨利也在拯救著自己。不在乎太容易,但在乎反而需要莫大的勇氣。別因懼怕挫折就去走那條過於簡單的路,回頭再對曾經的選擇追悔莫及。
  • "誰的青春"發畢業季主題曲 好妹妹為青春發聲
    據悉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由青年導演姚婷婷執導,旨在打造2016年度全新青春類型電影,影片將於2016年4月29日全國上映。好妹妹樂隊獻唱畢業季主題曲  MV再現校園時代青春記憶好妹妹樂隊以獨特的嗓音和風格迥異的作品捕獲了一眾文藝青年的歡心,可謂近年來最受年輕人歡迎的獨立音樂人,其作品風格正與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青春懷念的情感基調相契合。
  • 高票房低口碑的《最好的我們》不會是爛俗劣質青春片最後的輓歌
    圖|網絡 從《致青春》、《小時代》等一系列的青春系電影開始,在整個大陸電影市場上就掀起了青春片的熱潮。一大批次的青春片也由此泛濫。 作為八月長安的「振華三部曲」之一的《最好的我們》,披著大IP的名頭,帶著小說與網劇的光環,在今年的6月6日,趕在畢業季,端午檔期間上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