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新實踐·重慶篇]江津嘉平:山區小鎮走出特色效益農業之路

2020-12-11 華龍網

  轄區無一家工業企業、80%以上的耕地都是坡耕地——位於江津南部山區的嘉平鎮,過去一直是個經濟小鎮、山區窮鎮。

  但近年來,該鎮卻將這種劣勢變成了發展優勢,至今已初步形成富硒產業「五萬工程」,成為江津第一富硒產業大鎮。去年,該鎮農業產值達到2.9億元,增速達到11%。

  從富硒資源看到發展希望

  「從傳統觀念來看,嘉平並不適合發展農業。」在大埡村紫荊山山腰,嘉平鎮黨委書記施劍飛指著一片新種植的晚熟脆紅李說,這些耕地土層薄,平整度差,跑水跑肥跑土,種植糧食作物的產量非常低。

  而嘉平鎮大多都是這樣的坡耕地。該鎮地形呈兩山夾一河之勢,紫荊山和貓山夾著筍溪河貫穿南北15公裡,在全鎮7個村中,有4個村位於山腳,兩個村位於山頂,一個村位於山腰,海拔高度從200多米到1200多米不等,平均海拔達647米。

  2013年是嘉平發展的轉折點。當年底,中科院地化所公布對江津區富硒資源的普查結果:江津九成以上土地達到中硒以上水平,嘉平鎮更是全區富硒含量最高的地區之一。

  貧瘠的土地但卻富含硒微量元素,這讓嘉平鎮黨委、政府一班人看到了發展希望。他們認為,嘉平地處山區,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好,地形多樣,又無工業汙染,恰恰是發展優質富硒農產品的理想之地。

  2014年,該鎮根據當地的富硒土壤分布情況和立體氣候特徵,作出了富硒產業規劃,迅速推進富硒產業基地建設。

  「五萬工程」初長成

  從大埡村紫荊山往下望去,山腰種滿了晚熟脆紅李、車釐子、南方早熟梨等各種小水果,仿佛一座「花果山」。

  「這些都是荒蕪多年的低產地!」重慶凱馳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熠濤說,去年,當他了解到嘉平鎮發展富硒農業的信息後,就來流轉土地,一下流轉了800畝。今年又在月沱村流轉了2000畝荒地。

  從2014年至今,總共已有12家龍頭企業前往嘉平鎮投資建設富硒農業產業基地。與此同時,嘉平鎮政府還在本地扶持培育了2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21個家庭農場、32戶養殖大戶。在他們的帶動下,全鎮現已初步形成富硒產業「五萬工程」。

  一是萬畝富硒茶。該產業以重慶歐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為龍頭,兩年多前,該公司一舉流轉貓山近萬畝老茶山,並建立現代化茶葉加工基地,將過去的「堆堆貨」變成品牌貨,平均售價由過去的每斤200元提到現在的1000多元。目前,該鎮光有機茶園面積就達8000餘畝。

  二是萬畝富硒瓜。該產業也布局在貓山一帶,去年的種植面積超過1萬畝規模,且統一使用「貓山」商標。

  三是萬畝富硒小水果。目前,該鎮已發展大棗3000畝,晚熟柑橘4000畝,建成標準化柑橘園1000畝,栽種脆紅李、櫻桃等果樹10000餘畝,一到春季,滿山花海。

  四是兩萬畝富硒花椒。該產業主要集中在紫荊山頂的紫荊村,是四面山花椒公司的「創匯綠色花椒基地」,其產品已出口到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該基地的種植面積達2萬畝,去年實現產值超億元。

  五是萬人生態養殖。去年,該鎮共出欄生豬近3萬頭、山羊1萬餘只、家禽37萬隻、水產400餘噸,形成了「家家戶戶齊發展,萬人投身養殖業」的局面。

  已被納入大四面山旅遊圈

  「特色效益農業的快速發展,又為我們爭取到了新的重大發展機遇!」嘉平鎮鎮長向軍告訴記者,前不久,江津區委、區政府通過了《大四面山旅遊圈規劃》,嘉平鎮竟意外地被列入其中。

  向軍說,嘉平鎮雖與四面山景區山水相連,自身環境也很優美,但因連接四面山景區的交通不暢,四面山的旅遊產業並未對嘉平產生多大的帶動作用。此次能被納入大四面山旅遊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嘉平擁有頗具規模的富硒產業基地。

  根據該規劃,大四面山旅遊圈分休閒度假區、觀光遊覽區、文化體驗區、鄉村旅遊區等四個功能區,涵蓋四面山鎮、四屏鎮、中山鎮、蔡家鎮、嘉平鎮等五個鎮。其中,嘉平鎮被定位為重要的鄉村旅遊區,擁有萬畝茶園的貓山被列為重點打造的鄉村旅遊景點。

  目前,江津已成立大四面山旅遊開發建設領導小組,推進大四面山旅遊圈開發建設工作。

  向軍認為,大四面山旅遊圈的建設,不僅可大幅改善嘉平鎮的交通設施條件,也為一三產業融合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將吸引更多客商前往嘉平發展富硒產業和鄉村旅遊產業,進一步推動該鎮特色效益農業的發展。

相關焦點

  • 標註治國理政新高度(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
    標註治國理政新高度(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 原標題:   (一)思想的力量,總能穿透迷霧,標定前行的方向。  這是一個大發現的時代。
  • 把握穩中求進治國理政重要原則
    原標題:把握穩中求進治國理政重要原則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直把穩中求進作為做好經濟工作的總基調。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
  • 【聚焦|課程思政】廈門大學《公共管理學》:守正創新,打造治國理政...
    他將《論語》、《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擺脫貧困》等書籍列為必讀文獻,提升學生對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公共管理學科闡釋和學理表達能力。在「公共領導力與戰略思維」專題教學中,引導學生重點關注習近平總書記的鍛鍊與成長的經歷,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
  • 這三年,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四大支柱」
    25日,學習小組(微信號xuexixiaozu)推薦了周新民談「習近平治國理政秘笈」系列第一篇《這三年,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四大貢獻」》;今天,繼續推薦第二篇《這三年,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四大支柱」》。  所謂四大支柱,即:  1、戰略定力  抓住戰略定力這一支柱,確保大局不偏方向。
  • 人民日報:夯實治國理政的政治經濟學基礎
    這一發展歷程就是立足我國國情和發展實踐,總結我國經濟發展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不斷豐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過程。黨的十八大以來歷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是習近平同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夯實了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政治經濟學基礎,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的新境界。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新時代治國理政實踐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開創治國理政的嶄新局面,接連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堅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全過程、落實到治國理政各環節,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 畢京京:治國理政新理念的集中體現——論五大發展理念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創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勢下我們要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的重大問題,鮮明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是順應時代潮流、厚植髮展優勢的戰略抉擇,是我們黨關於發展理論的重大升華。深入學習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對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重慶劃定農業功能區域 重點發展特色效益農業
    重慶劃定農業功能區域 重點發展特色效益農業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19 14:58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重慶3月19日電(記者李松)記者從重慶市政府獲悉,在保障口糧基本自給、主要農產品穩定供應的前提下,重慶結合本市不同區域資源稟賦,劃定農業功能區域,重點發展特色效益農業。
  • 繼往開來,掌舵揚帆: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四大邏輯
    【特稿•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繼往開來,掌舵揚帆: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四大邏輯  作者:中共中央黨校副教育長兼哲學部主任 韓慶祥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尤為重要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勇於實踐、善於創新,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 習式治國理政 一片大國新天
    然而,在中國,疏忽而過的「這三年」,在習式治國理政下,卻是英雄多壯志、日月換新天。於此背景下,在中國輿論場備受關注的「『國平』十六論」,便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思想新成就系統解讀的最佳「通俗版」。  《「以人民為中心」開闢偉大事業新境界》《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航程》等系列文章,以激情筆墨、遼闊視野,對習近平治國理的格局與智慧,做出精準分析,既有網言網語的輕鬆活潑,又有理論邏輯的嚴謹縝密。「『國平』十六論」,傳遞著理論界與網評圈的好聲音——夢,是中國夢;心,是愛國心;情,是眾志成城砥礪前行的中華情。
  • 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共產黨執政價值取向與治國理政旨歸的統一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創新治國理政實踐的重大理論成果,它既是對中國共產黨思想傳統的繼承,又是對馬克思主義人民觀的創新。在近百年的歷史實踐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為創造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提供了有力保證。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徵,它決定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價值取向與治國理政旨歸相統一的實踐要求,決定了中國共產黨「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的使命擔當。
  • 展茶藝顯「繩技」 嘉平學校特色教育亮相文化藝術節
    江津網訊(通訊員 胡杰)12月8日下午,蔡家中山學區第25屆「素質杯」校園文化藝術節嘉平學校專場在嘉平學校操場舉行。嘉平學校、嘉平筍溪幼兒園師生精心編排的15個精彩舞蹈和嘉平學校校跳繩隊的跳繩體藝表演,把茶藝、跳繩等學校特色教育精彩呈現,彰顯出師生靚麗風採,洋溢著蓬勃的朝氣。
  •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習總書記治國理政下的民本胸懷
    原標題:【治國理政地方談】習總書記治國理政下的民本胸懷執政三年,一千多個日夜,國家的總書記習近平成為了民間的「習大大」。重情義、有魄力、敢擔當、接地氣,習總書記身上彰顯的品質早已升華成了一種無法阻擋的魅力。
  • 幹部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心得體會【五篇】
    植根於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深厚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主義思想順應時代發展,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開闢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又一次與時俱進。習近平總書記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創立者。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治國理政全過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開創治國理政的嶄新局面,接連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堅持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全過程、落實到治國理政各環節,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第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全面從嚴治黨,以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為提高黨治國理政的能力和水平提供根本保證。
  • 【治國理政新實踐?重慶篇】生態扶貧看重慶:鄉村旅遊、高山搬遷...
    華龍網5月13日6時訊(記者 肖子琦)生態環境退化與經濟貧困惡化是許多貧困地區面臨的兩大困局,如何將對這二者的治理結合起來,實現減貧脫貧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雙贏」,是重慶一直在探索的思路。5月11日,「全國百家網絡媒體總編看重慶」活動啟動,網媒大佬們走進渝東南、渝東北以及渝西地區,深度了解綠色扶貧。
  • 從政治哲學層面闡釋「治國理政」
    在此意義上,從政治哲學層面對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有關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進行闡發,對於推動治國理政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這一對子與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相關,也與中國共產黨的凝聚力和社會動員能力相關:中國共產黨既要堅持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 《習主席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學習傳播研討會 暨海澱區新時代文明...
    《習主席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學習傳播研討會暨海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研究基地成立儀式8月15日上午,海澱區《習主席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學習傳播研討會在北京市社會科學院舉行在《習主席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學習傳播研討會上,海澱眾多專家學者、志願隊伍服務負責人和志願者們分別就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如何用更加「接地氣」「暖人心」的方式傳播習主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新的理論創新成果,就新時代文明實踐與社區治理工作融合提升,講述了自己的切身體會和看法,並表達了對海澱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支持和關注,表示將一如既往積極參與海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
  •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時代意義暨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作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順應歷史和時代要求,深刻總結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經驗教訓,精闢分析我國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發表了一系列講話和文章,在進一步深化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基本問題認識的同時,探索和回答了怎樣治理國家、建設什麼樣的國家治理體系的重大問題,形成了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集中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治國理念和執政方略
  • 【治國理政新實踐·浙江篇】滄海桑田大陳島 見證60年翻天覆地的喜...
    【治國理政新實踐·浙江篇】滄海桑田大陳島 見證60年翻天覆地的喜人變化 原標題:   浙江在線6月3日訊 甲午巖迎來第一縷陽光、梅花灣泛起魚肚白……6月2日,大陳島又迎來一個明媚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