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日本2018年校園欺凌事件逾54萬起 創新高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18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17日,日本文部科學省就問題行為及不去上學情況實施的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全國國公私立小學、初中、高中和特別支援學校,2018年度欺凌事件數量超過54萬起,創歷史新高。

據報導,日本全國國公私立小學、初中、高中和特別支援學校,在2018年度的欺凌事件為543933起,較2017年增129555起,增幅達31.3%。確認發生欺凌的學校增加6.4個百分點,升至80.8%。身心嚴重受創等「重大事態」也增加128起至602起,達到史上最多。

文科省負責人就事件數量大幅增加的原因解釋稱,「基於對欺凌進行廣泛定義的2013年施行的《欺凌防止對策推進法》,一直要求積極認知的做法影響很大,」表示作為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應從積極角度看待結果。

而關於「重大事態」的增加,該負責人稱,「認識到嚴重性,希望探討進一步對策」。

根據調查,欺凌的數量在小學達到425844起,增加108723起。中低學年增勢明顯,小一至小四每個年級均增加了約2萬起。初中為97704起,增加17280起,高中為17709起,增加2920起,特別支援學校為2676起,增加632起。

確認發生至少1起欺凌事件的小學有17145所,佔到整體的85.8%。初中有8862所,佔85.2%,高中有3556所,佔62.7%,特別支援學校有486所,佔42.7%。

在各類學校中,最常見的欺凌均為嘲笑或謾罵等言語形式,佔比在50%至70%之間。類似「網絡欺凌」的通過電腦或手機等的誹謗中傷,增加3702起至16334起,在高中的佔比約達2成。

關於《欺凌防止對策推進法》規定的「重大事態」,骨折等身心嚴重受創的事件為270起,全年缺課30天以上的不去上學為420起,也存在同時符合兩者情況的事例。學校上報的兒童及學生自殺達332人,較2017年度增加82人。其中9人遭遇欺凌問題。

這次調查中,日本小學、初中及高中的暴力行為數量增加9615起至72940起,創下新高。小學為36536起,增加8221起,7成發生在學生之間。初中為29320起,增加618起。高中為7084起,增加776起。

相關焦點

  • 日本校園欺凌事件數量再創新高
    【新華社微特稿】日本文部省22日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2019財政年度全國共發生超過61.2萬起校園欺凌事件,比前一財年多大約6.8萬起。這項調查覆蓋日本公立和私立小學、初高中以及為殘障兒童開設的特殊學校,其中82.6%的受訪者表示,截至今年3月,他們至少發現一起校園欺凌事件。
  • 1年發生54萬起!日本校園霸凌引關注,如何保護「少年的你」?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在日本,校園霸凌是沉重的社會問題之一。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發布的2018年度校園霸凌問題報告,2018年,日本全國發生的校園霸凌事件超過54萬件,平均每一萬名未成年學生中,就有409起校園霸凌事件。讓我們通過一位個人信息需要被保護的受害者A君的經歷,一起來關注一下日本的校園霸凌問題。
  • 日本校園欺凌事件取證起訴成難題
    然而,校園欺凌事件中卻存在調查取證難,起訴更難的情況  近日,日本文部科學省就「校園欺凌」問題進行緊急調查。據不完全統計,今年4月至9月的半年間,「校園欺凌」發生件數已經超過去年一年的統計數字,還有的縣半年間的件數就超過去年6倍。日本校園欺凌問題令人堪憂。  去年10月11日,日本滋賀縣大津市某中學生不堪忍受同學虐待自殺身亡。
  • 日本校園欺凌事件半年翻倍 母親為兒出頭教室拔刀
    人民網11月29日訊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站消息,近年來日本的校園欺凌事件不斷增加,因難以忍受而自殺的學生也越來越多。最讓家長們氣憤的是,出了事以後校方、教委總是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毫不作為。   據日本《每日新聞》消息,日本文部科學省近日公布調查結果稱,今年4月起的半年之內,日本全國中小學共發生校園欺凌事件14萬4054起,半年內就達到了2011年度全年的2倍。   其中,被認定的小學校園欺凌事件為8萬8132起、中學為4萬2751起、高中為1萬2574起。在全部校園欺凌事件中,威脅到學生生命的就有278起。
  • 日本校園霸凌事件數量創新高
    新華社東京10月23日電(記者姜俏梅)日本文部科學省最新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2019財政年度在日本全國公立及私立的小學、初中、高中等學校被認定為校園霸凌的事件高達61萬多起,創下歷史最高紀錄。根據這一名為「問題行為及不去上學」的調查,從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日本中小學發生的校園霸凌共計61.2496萬起,比上一財年增加6.8563萬起。其中,造成重大身心創傷的校園霸凌有723起,同比增加20%。2019財年,在小學發生的霸凌事件共計48.4545萬起,比上一財年增加5.8701萬起。2019財年,發生過霸凌行為的學校佔上述學校總數的82.6%。
  • 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語言欺凌是主要形式
    從整體上看,每年下半年校園安全事件的發生頻率整體要高於上半年,節假日、開學以及畢業季校園安全事件頻發。具體來看,校園暴力、校園欺凌、設施安全、意外傷害等事件為多發事件。《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則指出,語言欺凌是校園欺凌的主要形式。按照校園欺凌的方式進行分類,語言欺凌行為發生率明顯高於關係、身體以及網絡欺凌行為,佔23.3%。
  • 《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發布 語言欺凌佔比高
    中新網長沙5月20日電 (張雲)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校園安全專業委員會20日在中南大學舉辦「社會風險與校園治理」高端論壇,集中討論中國社會風險演化及其防控、校園安全治理現狀與發展方向等內容。當天,《中國應急教育與校園安全發展報告——2017》、《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在論壇上發布。
  • 校園暴力猖獗 日本嘗試立法防治 校園欺凌的原因有哪些?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新媒體專電(記者藍建中)12月15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日本立法防校園欺凌並未立竿見影》的評論。當前,日本社會比較重視解決校園欺凌問題,並且專門通過立法來遏制校園欺凌,但是效果如何尚待觀察。
  • 日本的校園欺凌事件近年來急速增長 地區差異仍然很大
    人民網東京10月23日電 據《西日本新聞》報導,在日本文部科學省實施的2019年度「學生的問題行為·曠課調查」中,被認定為校園欺凌事件的數量刷新了歷史最高記錄。 針對平均每千人發生的欺凌事件數,佐賀縣為13.8件,系日本全國最少,而位居全國首位的宮崎縣則高達122.4件,兩縣相差大約9倍。 雖然地區間的差異相比上一年的10倍左右有所收窄,但相互之間的差異仍然很大。 從2015年度開始,被認定為欺凌事件的數量快速增加。
  • 校園欺凌問卷調查題目怎麼設置?學校如何防治校園欺凌
    ­  根據學者調查研究發現,日本學生的網絡欺凌,隨學習水平不同,呈現的特點也不同。學習水平低的學生多通過社交平臺直接貶低,屬於「誹謗中傷型」,學習水平高的學生多是向非特定人群公開信息的「信息洩露型」。該調查還發現,僅依靠家庭中規定孩子的「使用網際網路原則」是不足的,被調查的中學生中,27.4%的學生家裡有明確規定,然而這些學生中發生網絡欺凌的佔6.0%;沒有明確規定的學生中發生網絡欺凌的佔4.9%。因此需要學校進一步指導學生規範使用網際網路。
  • 廣東省校園欺凌定義範圍及新規實施時間 2018年12月1日起實行
    ­  一直以來,校園欺凌現象屢治不絕,那些遊走於模糊地帶的「非典型」欺凌行為,常常遭遇不好認定的尷尬。­  11月12號,廣東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印發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實施辦法》,限定了調查的時間,加重了懲戒的分量,自2018年12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三年。
  • 起侮辱性綽號也算欺凌,可開除學籍!這個省對校園欺凌出手了!
    《實施辦法》適用於我省普通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技工學校校園內外的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工作,自2018年12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三年。學生之間發生的不涉及違法犯罪的欺凌事件的處置以學校為主。 時間上,規定學校一般應在學生欺凌綜治委啟動調查處理程序10日內完成調查,作出處理決定;學生欺凌事件情況複雜需要延長處理時間的,由學校學生欺凌綜治委負責人提出,經校長批准可以延長10日。
  • 日本超8成學校發生校園欺凌:小學多發
    原標題:國際|日本超8成學校發生校園欺凌:小學多發10月22日,日本文部科學省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日本校園2019年度欺凌事件高達61萬餘起,創歷史最高紀錄,確認發生欺凌的學校佔學校總數的82.6%。小學佔了幾乎所有增加部分,1至3年級均增加1萬起以上。
  • 起侮辱性綽號也屬於校園欺凌
    大洋網訊 學生欺凌要怎麼防治,又要怎麼處理?昨日,廣東省教育廳官網發布最新消息,廣東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對學生欺凌的定性、工作機制、預防和處置等問題做出明確規定。本辦法自2018年12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
  • 日本校園欺凌~虐到你懷疑人生
    日本從1980年就開始制定國家水平的應對欺凌事件的對策。2013年公布的《欺凌防止對策推進發》是首次將其法制化。這部法律將欺凌進行了明確的定義,明確了國家、學校的責任,儘可能地在地方公共團體常設「欺凌問題對策聯絡協議會」,在學校也設置防止欺凌現象的組織,詳細地諮詢體制,要求教育者之間共享情報。
  • 南京警方調查校園欺凌 25%孩子選擇忍氣吞聲
    「六一」兒童節來臨,近年來頻頻見諸媒體的校園欺凌、校園暴力事件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那麼,當遇到此類事件孩子們會怎麼做呢?近日,南京秦淮警方走進校園進行了調查。讓人意外的是,受訪的100名學生中,有25%的人選擇了忍氣吞聲。
  • 對校園霸凌說不
    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校園霸凌事件高達61.2萬件,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為減少校園霸凌,日本學校採取了各種措施以抵制校園霸凌現象。 如今的校園霸凌現狀如何?日本的校園霸凌現象究竟有多嚴重?各國如何避免和應對校園霸凌現象?
  • 北京中關村二小校園欺凌事件一周年
    12月13日凌晨,中關村二小再發聲明,披露校方調查結果,將欺負事件定性為「偶發事件」,稱尚不足以認定肇事孩子的行為已經構成校園「欺凌」或「暴力」。  中關村二小校長楊剛12月13日凌晨在《中國教育報》的採訪中表示:「對方一直要求定性為霸凌,我們無法滿足家長的這個訴求。」楊剛稱,因為這件事情不構成霸凌,所以學校無法認同「霸凌」一文提出的訴求。
  • 關於校園欺凌,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校園一個充滿陽光燦爛,青春氣息,天真爛漫的地方,不知從何時起被一抹陰暗漸漸蠶食。◆ 校園欺凌的嚴重性伊藤有紀,一個風華正茂的17歲日本女孩。在這樣一個朝氣蓬勃的年齡,本該享受青春感受美好生活。最近,兩名小學6年級的女孩從公寓跳樓自殺身亡的事件被日本媒體競相報導。其中,一名女孩留下的筆記中也寫有欺凌等字樣。具體情況還在調查中,無論調查結果怎樣,這名女孩無疑也深陷校園欺凌之中。遠不止這些。茨城縣取手市中學3年級的女孩中島菜保子,自殺前寫下「不想再被欺凌」後選擇了自殺。
  • 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發布:語言欺凌是主要形式
    據湖南紅網報導,為增強社會風險防控能力,進一步樹立安全發展理念,紮實做好校園治理工作,昨日(5月20日),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校園安全專業委員會在中南大學舉辦「社會風險與校園治理」高端論壇。 論壇上發布了《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與《中國應急教育與校園安全發展報告——2017》。《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指出,語言欺凌是校園欺凌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