嘮··嗑
VOL.08
May 08
2020
最近這段時間每天戴著口罩,省去繁瑣的化妝步驟後多睡個20分鐘也是理所應當。每個清早走出單元門的瞬間才算真正甦醒,垃圾車把拐角的小路弄的塵土飛揚,賣雞蛋餅的小店風雨無阻的冒著熱氣,通行證身份證成了比鑰匙和口紅更重要的隨身物品……在這樣單調乏味的生活裡,本來陽光都明媚的日子都顯得蕭條。
每個工作日的早上,我都會途徑一家叫「貓眼」的小店,這家神奇的小店使用著和貓眼電影極其相似的logo,卻從未賣過一張電影票。我起初以為這家在「侵權」邊緣遊走的店鋪靠經營私人影院來生存,好奇心驅使,今早我停下來仔細看了看,玻璃窗上隱秘的貼著「pizza」「coffee」「hamburger」。
這幾個初級詞彙一下把時光追溯到那個千禧年剛過的小鎮,泥濘的小路,簡陋的操場和那些閃著光的日子……
和我同年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小學三年級才接觸英語,課本和電視為我們勾勒出了世界的全部風景。
到現在我都對四年級時英文課本上mike的飲食繪圖保留著一份記憶,我記得他愛吃hamburger、pizza,愛喝organe juice……當然這一切都只是虛構。
那時我生活的地方還沒有漢堡可賣,可樂也是過年才能喝到的奢侈品,電視上肯德基必勝客的廣告給了我太多關於這類快餐的嚮往。誘人的全家桶和辣翅,紅的晃眼的新年套餐,直到大學都讓我放不下興趣。
小時候被告知說孩子不能喝咖啡,我每次去超市都會摸一下雀巢的罐子來暗自表達我的意願。高三為了備考猛喝咖啡導致過敏,我才開始相信自己真的和這個嚮往已久的東西犯衝。
人都會對自己沒有擁有過的東西保持無限嚮往,無論孩子或大人,都是如此。
時代在變,飲食習慣和消費水平也在變,我開始對這些曾經心心念念的東西喪失興趣,覺得它們沒有當初那般誘人,可能固然有企業市場做大後開始偷工減料的惰性,但更多的是現在美食行業玲琅滿目,讓我們漸漸捨棄掉了那些曾經的念想。
在物質享受相對貧乏的階段裡,人們的生活熱情比任何時段都要高昂。儘管少有機械炮製的各種美食,但是親手製作注入情感的時刻才稱得上原汁原味。
披薩燙手到溫度剛好,芝士拉絲,蔬菜跳躍。一口咬下去,食物和唾液起舞翩翩。可若干分鐘過去,披薩變涼,芝士凝固。再入口的每一秒都像是一種懲罰,時間過了,溫度變了,美好蕩然無存。
口紅糖、辣條、小浣熊,姥姥的亂燉、蒸肉、餃子,藏在書本、影像裡的披薩、意面,都在歡聲笑語的童年生活中閃著光。
如果能倒退回去看看,我還是想回到那年的暑假,一根冰棍,一張板凳,一臺電視,就能成全一個最棒的夏天。
///
寫於 2020.05.08晚
by 小粉
PS
鎖門是最好的安全感
THANKS
FOR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