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4月23日訊記者從今天在省政府新聞辦在濟南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全新推出的職稱改革意見將健全我們職稱制度體系,解決「天花板」問題。目前,我省經濟、統計、工藝美術、實驗技術系列沒有設置正高級職稱,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評到副高就「到頂了」,專業類別設置也較為籠統,新行業、新專業需求未能充分體現。
針對這些問題,這次改革進行了三方面創新:
一是健全職稱層級設置。對未設置正高級的系列,設置到正高級,補齊部分系列職稱層級設置的「短板」。
二是完善職稱專業類別設置。各設區市和行業主管部門可在國家規定範圍內結合本地、本行業實際,設置有關專業類別,為專業技術人員職業發展開闢了通道。
三是促進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制度有效銜接。對實行全國統一考試「以考代評」專業的職稱,不再進行職稱評審或認定。凡國家職業資格制度明確可聘用專業技術職務的,取得職業資格,可視同具備相應的職稱,並可作為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條件。
同時,創新評價標準,破除「一刀切」的問題。過去,職稱評價標準存在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問題,並把職稱外語考試、計算機的應用能力考試作為職稱評審的硬槓槓,造成了評審標準的「一刀切」現象。
這次改革,在國家頒布的評價標準的基礎上,制定更加符合實際的各系列(專業)評價標準,將評價標準的重點歸結為品德、能力和業績三個方面,並健全標準條件動態調整機制,樹立了鮮明的評價導向,破除了評價標準「一刀切」問題。具體來講,就是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把品德放在評價的首位;堅持分類評價、科學考察,對不同類型專業技術人才,將分系列修訂完善評價標準和條件,突出對創新能力的評價;堅持以用為本,突出實績,注重考核工作績效、創新成果,增加技術創新、專利發明、成果轉化等評價指標的權重。
閃電新聞記者 劉傑 濟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