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抑鬱症的防控和自救方法

2020-11-14 陽光心健心理發展

心理學家曾說過這樣一段用來描述抑鬱症的話:「抑鬱症就像是在我們靈魂深處沉睡者的野獸,當我們弱小的時候,他就會甦醒試圖吞噬一切,想要把我們貶低的一分不值,最好的相處結果就是自己好讓沉睡的野獸可以獲得自由。其實在生活中會有很多不順利的事情發生,並不是老天捉弄你而是你心中那個野獸在作怪,它總是會知道你的弱點在哪,它總是用戲謔的神情來擊潰你的弱點。野獸如此了解你可以一招致命,他也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他是需要被關注,關心,被愛的,但是到最後它得到的全是失望和拒絕。

最近有網友私信我讓我跟他說一些關於抑鬱症自救的方法,一來是我是抗拒的,因為抑鬱症是需要系統治療的,但是就算我再怎麼給大家科普還是會有人糾結怎麼做才能自救,在這裡我要和這些想要用自救來解決抑鬱症的患者說一定要找專業的心理醫生和心理理療師來幫助你解決。

關於抑鬱症的自救方法也是有的,但是還是要結合著系統治療進行的,下面就是我給大家一些自救的方法:

一、要有康復的決心

抑鬱症本就不是什麼絕症,抑鬱症是和我們的性格還有對待世界的認知態度有很大的關係的。有許多抑鬱症患者患病之後會開始自暴自棄,這樣抑鬱症就會讓你感覺更加痛苦,患上抑鬱症確實不是好事,但是你連戰勝它的信心和勇氣都沒有任由他加重來讓你痛苦的話,那就是真的沒有希望了。

二、遠離痛苦源

在工作上或者學習上患上抑鬱症的患者,如果這個環境對你情緒的影響很嚴重,是可以試圖請假和休息一段時間的,長期的壓力對抑鬱症的緩解是非常不利的,在抑鬱症急性發作的時期還是要儘量規避這些的。

三、要學會發洩情緒

抑鬱症是一種攻擊性向內而導致的結果,當我們壓抑積攢了很多負面情緒的時候,又不知道怎麼表達或者不敢去表達出來,這樣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心理症狀。所以抑鬱症患者千萬不要壓抑自己情緒,要適當地抒發出來,每個人的表達和抒發情緒的方法不同,我們可以找自己很相信的人和他們來訴說,或者選擇大哭一場等等,一定要把情緒抒發和表達出來對抑鬱症是很有幫助的。

四、參加運動

很多抑鬱症患者會覺得有時候吃了藥也沒覺得病情有所好轉,其實吃藥會消耗患者的快樂激素,通過讓快樂激素表少來讓患者的情緒變得更加平靜穩定。運動可以讓我們的身體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內啡肽、去甲腎上腺素等物質,這些物質會讓我們產生愉悅感。當然不要讓運動成為自己身體額外的負擔,但是過少的運動可能會起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要根據自己身體情況適量運動。

五、閱讀抑鬱症康復者的筆記

因為患者通過多看康復者的案例會給自己康覆信心大大地加強,但是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過度依賴研究這些,抑鬱症的康復還是需要我們生活中的治療,過度研究會讓患者更加遠離生活。生活的本身不是藥,但是如果我們離開了生活還是會得病的,記住康復者的日記是為了在患者覺得沒有希望的時候一個指引。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中國建設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刻不容緩
    (抗擊新冠肺炎)心理學家:中國建設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刻不容緩中新社北京2月20日電 「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對,是對中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對中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幹預機制的一次大考。」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陳雪峰、所長傅小蘭近日在《中國科學院院刊》網絡平臺聯合撰文呼籲,此次疫情應對再次凸顯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中國建設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已刻不容緩。她們指出,個體和社會心理需要往往與生命安全、物質需要、利益訴求等交織在一起,不僅影響疫情防控和疫後重建,更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 關於加強我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
    因此建議:  一、建立職能部門主管、相關部門配合的管理體系。  二、提高對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重要性的認識。雖然我市目前不是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地區,但結合您提出的問題和建議,也為我們下一步探索社會心理工作指明了方向,經與教育、民政部門溝通協調,現將目前開展的工作作簡要說明:   一、建立健全社會心理服務網絡  (一)健全精神疾病服務網絡。
  • 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理論意義與實踐路徑
    一、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理論意義  雖然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戰略論斷,但是學術界對「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科學內涵和基本結構尚缺乏一致的認識。理論上的模糊必然導致實踐中的偏差。在實踐中,政法部門、綜治中心和基層社區一直將「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等同於「心理健康服務體系」或「心理諮詢」。
  • 建設社會心理服務體系該怎麼做?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廣州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智庫專家視頻座談會」。 特別是近年來的個人極端行為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及其負面影響,對社會公共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張夢影強調,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但是該體系建設明顯滯後於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公共安全管理體系、基層矛盾治理體系等其他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已成為制約廣州實現治理現代化的短板之一。  「其實,從去年以來,廣州已經把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到城市建設當中。
  • 全力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
    12月4日,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雲督導視頻會議召開。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督導組對我市開展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進行雲督導。副市長蘇鳳仙出席會議。蘇鳳仙表示,我市統籌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試點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鞏固「雙牽頭抓全面、三平臺做支撐、四突破求實效」的「牡丹江234工作模式」,將心理健康服務融入平安牡丹江、健康牡丹江建設,為促進居民心理健康、完善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確保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向好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 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石家莊長安區打造心理健康服務體系
    牆上一幅幅微笑照片精巧地環繞出一個大大的愛心形狀,在陽光和金色葵花映襯之下帶給人一種溫暖的力量。「我們學校自1998年起就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從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各個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逐步摸索出一系列適合本學校本地區發展和學生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吳昊蔚是二十二中兩名專職心理教師之一。
  • 心理研究所|後疫情時代,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成效與挑戰(1)
    記得先點藍字關注我哦~整理 / 嚴瑞婷 字數 / 1493字編者按2020/04/22自2019年12月起新冠肺炎的肆虐和蔓延,對疫情的應對和防控,不僅是對我國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驗,對我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幹預機制來說也是一次大考。
  • 對建設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建議
    社會心理是指在一段特定時期內瀰漫在社會及其群體中的整個社會心理狀態,是整個社會的情緒基調、共識和價值取向的總和。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的重要內容,也是「健康中國2030」規劃得以實現的一個重要途徑。
  • 心理研究所|後疫情時代,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成效與挑戰(3)
    記得先點藍字關注我哦~整理 / 嚴瑞婷 字數 / 1522字編者按2020/05/08在疫情防控的這場放大鏡似的考試中,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成效與挑戰並存。在疫情防控,甚至是國家應急管理和社會治理中,如何完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抓好常態社會和應急管理中的建設,亟需加強和推進。
  • 長寧區積極發揮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先發優勢
    作為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先行先試城區,在區委宣傳部、區委政法委、區衛健委的支持下,長寧區針對民眾在疫情中會表現出的擔憂、恐懼、悲傷和憤怒等負面情緒,充分發揮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作用,積極組織指導區域各社會心理服務專業團隊,依託區、街鎮、居民區三級網絡平臺,利用線上線下渠道,向廣大居民群眾宣傳科學知識,傳授心理技巧,回應各方關切,在做好醫療防控的同時做好心理防控,為疫情醫療防控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
  • 嘉興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成果發布
    12月23日至24日,嘉興市和浙江大學聯合主辦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研討會。來自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院、南開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等科研院所的知名專家齊聚嘉興,交流探討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背景下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
  • 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主要內容與目標
    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心關愛基金主任趙蓬奇做主旨報告趙蓬奇指出,為了以實際行動響應黨的號召,助力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在有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聯合多方組織和機構,共同發起了「心關愛·進百城」公益工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項目。
  • 建設為人民服務的疫情防控、社會治理與終身教育體系
    同時,也為全國人民樹立「疫病防護、生命救護、健康維護、生產保護、生活守護」的自我愛護意識,增強避災自救能力,上了一次生動的防災減災教育課。據此,北京開放大學開展豐富多彩的防災減災教育活動,使廣大居民了解疫病災害發生原理、變化特徵和預防方法,全面掌握疫病防控知識,定期進行防災救災減災演練,提高自救互救技能,建好保障生命、生存、生產、生活的安全社會防線。
  • 國家專家組調研指導深圳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先行...
    深圳市委黨校、深圳巴士集團和羅湖區竹園驛站等深圳市8個社會心理體系建設示範點。市康寧醫院院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劉鐵榜匯報了全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整體情況,市委政法委基層社會治理處蘇怡傑匯報了我市基層綜治中心心理服務站(室)建設和服務開展情況,市教育、司法、民政、工會和婦聯等部門分別簡要匯報了有關重點工作,廣東省另一試點城市江門市就該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進行了匯報。
  • 加強領導幹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
    原標題:加強領導幹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 領導幹部心理健康問題備受社會關注。然而,究竟如何開展好針對領導幹部群體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尤其是如何使心理健康服務在需求契合、供給多樣、便捷獲取以及易被接受和使用上得到實質性的突破,進而推動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這些問題目前仍處於研究和探索階段。
  • 中國加強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傳遞「心力量」
    他說,前期人們諮詢的比較多的是如何克服心理恐慌,後來是如何處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包括長時間宅在家中如何處理好夫妻關係、親子關係等,再後來是怎樣調整心態,面對疫情後的工作、學習、生活……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思寧為公眾提供心理諮詢服務。
  • ...管理中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 ——獨家對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武漢工作站計劃兩年內在醫院和社區開展心理援助工作;工作同時,我們將不斷完善多技術融合的心理幹預方法,特別是針對傳染性疾病,傳統的面對面的心理服務實施難度大,網絡服務已成為主力和趨勢;在這個過程中,還將探索應急心理服務的模式,推進應急管理中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法制化。」陳雪峰在接受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不僅是武漢工作站。
  • 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地區基層人員培訓方案發布
    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地區基層人員培訓方案解讀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和國家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要求,指導各地做好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提升試點地區基層人員的心理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了《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地區基層人員培訓方案(試行)》。
  • 長寧區積極發揮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先發優勢-區域頻道-東方網
    作為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先行先試城區,在區委宣傳部、區委政法委、區衛健委的支持下,長寧區針對民眾在疫情中會表現出的擔憂、恐懼、悲傷和憤怒等負面情緒,充分發揮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作用,積極組織指導區域各社會心理服務專業團隊,依託區、街鎮、居民區三級網絡平臺,利用線上線下渠道,向廣大居民群眾宣傳科學知識,傳授心理技巧,回應各方關切,在做好醫療防控的同時做好心理防控,為疫情醫療防控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
  • ...管理中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獨家對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
    3月9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援助武漢工作站正式成立,該工作站由心理研究所與中科院武漢分院共建。「武漢工作站計劃兩年內在醫院和社區開展心理援助工作;工作同時,我們將不斷完善多技術融合的心理幹預方法,特別是針對傳染性疾病,傳統的面對面的心理服務實施難度大,網絡服務已成為主力和趨勢;在這個過程中,還將探索應急心理服務的模式,推進應急管理中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