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琴童:父母學會3招,提高孩子練琴效率(經驗分享)

2020-08-28 新生的成長記錄儀

近日有朋友私信讓分享學琴的經驗。在這裡,我總結一下這幾年陪孩子學琴的心路歷程。

01 讓孩子產生成就感

練琴其實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兒。周圍朋友學琴的小孩,幾乎沒有一個積極主動練琴的。同事兒子也是打小學琴,3年級後就不學了,他對媽媽說:「你不是讓我學個興趣愛好的麼?可是練琴是在折磨我呢!」另一個同事的兒子,也是考過6級後就徹底放棄了。


彈琴的美好

雖說家長要「堅持」,可是有時候堅持不一定出成果。不同的性格的孩子,堅持的結果不同哦!一位網友的表弟,牛津大學畢業。他小時候起初不太喜歡,但也不反對。(我覺得大多數孩子都是這樣的)家人對他的要求就是儘量「堅持」。

後來能彈曲子了,這位表弟也漸漸對鋼琴產生了興趣。後來他說,自己真正愛上彈琴是因為一次在學校的表演,讓他產生成就感,從此,掀開琴蓋,就覺得興致盎然!

對所做的事情產生興趣,效率自然高啦!所以父母還是要開動腦筋,激發孩子學琴的興趣。讓孩子通過一次次努力,看到自己的成績,有成就感,孩子就不會那麼反感練琴了。

琴童

02 拆解、 放慢速度練習

兒子學琴,換了幾次老師,但是比較遺憾,因為我的認知錯誤,前兩次選擇的老師都是非專業的幼兒園老師。第3個老師,雖說專業演奏水平很高,準備出國留學,但是因為她自己比較年輕,教授經驗不足,也不太會教小朋友。兒子學習了小湯普森教材第一冊和第二冊後,她直接讓我們選大湯普森教材,而且直接跳到了第二冊。那個難度啊……

而且這位老師的教學也不是按課本順序來的,而是挑她認為合適的曲子。她覺得比較簡單的,就直接過了。這位老師,比較不會站在小朋友的角度考慮。記得當時兒子剛練《大湯普森》第二冊的時候,淚水漣漣,直喊不會,不想學了。

那我們當時是怎麼克服這一難關的呢?答案就是:拆解、慢練!

第3個老師教學時,讓我們先回來預習。幸好,我這個老母親每次都陪著認真聽,音符好歹也認識。各種威逼利誘,先讓兒子一小節一小節地練習3-5遍,再2小節連起來彈,最後3小節連起來。逐漸嘗試著一行連起來,再是一句話連奏……就這樣循序漸進,陪著兒子慢慢攻克難關。

第一次突破了,後面就好過多了。每次回課,老師都肯定我們預習效果不錯。

以後學習更難的曲子,我們都是用這樣的方法。效率也比較高。

鋼琴

03 多次、短時重複練習

我不知道其他孩子怎樣,我兒子天性比較毛躁,慢不下來,總要我在一邊不停地嘮叨!他也比較坐不住。和多數孩子一樣,彈幾遍,就這兒抓抓,那兒撓撓,或者要喝茶,或者要上廁所。

這應該是多數孩子的天性吧。就如我同事所說,能坐很長時間,那才不是真正的孩子呢!

那我就順應天性吧。

小學低年級時,作業不多,每天晚上作業完成,我們一般練習1小時左右。當然這中間不是不間斷,偶爾會聊聊天,他也看幾眼小說書。先一句行彈3遍,一頁練好後,再回過頭每行練2遍。一首曲子,就這樣5遍完成。

琴童

寒暑假,特別是考級的兩個暑假,我也採取了多次、短時練習的方法。每天練習2個小時,可以分2-3次完成。上午一首曲子練3-5遍,下午這首曲子再練3-5遍。

其實這樣是更符合教育學和心理學的。我們彈琴,鋼琴老師說是讓肌肉記憶住動作,其實是建立一個個新的神經連接。而神經細胞間的建立是需要一個時間的,即學習的新東西需要一個內化時間。已有實驗證明,多次短時重複的記憶效果,是好於一次長時間練習的。短時多次練習的效率是高於一次長時間練習的。

更多分享敬請期待!

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掌門陪練幫助琴童提升練琴效率 用音樂溫暖親子時光
    疫情拉長了親子間的相處時光,有不少家長終於有時間和孩子好好相處,不過也有些家長感到很糟心。「年前報的鋼琴班到現在也沒辦法去上,只能退錢。孩子本來還能彈得比較順暢,結果現在在家越練越差,每天練琴1小時,一半的時間都在開小差。孩子需要專業的老師來指導,但是自己卻沒有辦法,只能幹著急。」和甜甜媽媽有一樣苦惱的家長有很多。
  • 因為它,我家孩子每天自覺練琴超過兩小時!(附鋼琴陪練攻略)
    在發完文章後,很多粉絲都在問用的是什麼陪練軟體,今天特地出了這篇乾貨文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想對於每個琴童家庭來說,讓孩子保持持續、專注的熱情來練琴,是家長的共同期待,我也不例外。我從2018年開始使用這個產品輔助倆孩子的練琴,使用體驗是蠻好的,至少能讓孩子從開始學琴就養成了很好的練習習慣,每天練琴、用心提高琴技。
  • Find老師有問必答 | 暑假怎樣才能讓孩子高效練琴?
    寶媽問:老師,現在放暑假了,女兒每天在家練琴,一首練習曲感覺她彈來彈去都還是沒彈對,進步太慢了。請問有什麼方法能讓她提高練琴的效率呢?Find老師答:暑假,不同於日常在校,孩子的時間安排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 紅遍世界的中國琴童:我每天都練琴,沒有一天不練的!
    有了之前參加節目的經驗,這次陳安可顯得更加遊刃有餘,現場主持和翻譯幾乎無法掌控她!早在去年,陳安可就曾因一段在家練琴的視頻爆紅網絡。是的,你們一定想起來了,她就是那個曾被李開復點讚的鋼琴女孩——依依(依依是陳安可的小名)。三歲半開始學琴的她,每天堅持練琴四小時,雷打不動。
  • 孩子練琴,父母應該怎麼做?這條建議不容錯過
    根據孩子接觸鋼琴的時間,對孩子的練習時長進行安排,針對處於起步階段的琴童,建議可以安排每天一至二個小時練習,針對處於提升階段的琴童每天可以加時間進行練習,而家長需要在練習前協助孩子安排好練習時間。2.要監督孩子完成每天的鋼琴練習,熟能生巧,鋼琴同樣也需要培養樂感,而良好的樂感是孩子在練習當中漸漸形成的,長時間不間斷的練習,孩子的整體樂感就會有非常明顯的提升,反之突然有那麼幾天斷了,那麼重新找回樂感就又要耗費一段時間,所以我們也需要監督孩子每天保質保量的完成練習。
  • 琴童家長不懂音樂應如何輔導孩子?
    想學好鋼琴歸根到底必須要做三件事:1.有正規教師授課;2.必須堅持練琴;3.進行實踐(考級、比賽、表演、演出等)這三樣缺一不可,而其中堅持練琴是為了更好的學習鋼琴的關鍵。但是,現在有很多琴童在練琴方面呈現了懶散、分神、坐不住等狀況,這也是導致他們練琴的效率低下原因,而作為琴童的家長們在面臨這種狀況時,往往也是百般無奈,畢竟孩子們總有許多託詞。那麼在練琴這方面,終究該怎麼做呢?
  • 孩子練琴「馬虎」,家長怎麼辦?
    (怎麼練就是技術了。。)同時,也有很多學了一陣子仍然雲裡霧裡的琴童。(為什麼呢?)好的,開始今天的分享。(概念混淆)3、就是做不到這類琴童我認為是練習有限導致的,孩子也想彈好,但是分身乏術。僅僅把音彈對就已經耗費很多精力了,更不用說更深一層次的處理了。
  • 練琴總有瓶頸期,聽聽這幾點建議!
    但是,大多數琴童的練琴狀態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家長以為是孩子練琴還不夠用功,其實問題不是出現在孩子練琴的時間長短上,而是出現在練琴的習慣和方法上。 這樣練琴,孩子花再多的時間都是無用功,練琴的效率極低。 2.練琴時只圖快,希望一下子把整首曲子完整地彈下去,過於追求速度。 3.有些琴童家長誤以為多彈難的曲子,孩子能進步得更快。其實盲目拔高只會降低孩子對練琴的熱情。
  • 從琴童到琴童媽,我有30年的經驗要和大家分享!
    從琴童到琴童媽,身份的轉變,讓她在音樂教育這條路上更有發言權。今天讓我們一同來看看,她會給我分享哪些值得借鑑的經驗。我是一名鋼琴老師,5歲開始學琴,從音樂學院畢業後從事鋼琴教學工作已有十餘年之久。如今的我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琴童媽。12年教齡加上3年陪齡,希望能夠就學琴練琴這件事上,表達一些我的看法,幫助那些感到迷茫的家長,解決他們的一部分困惑。
  • 各種讓孩子自覺練琴的辦法,家長趕快學起來!
    關注 孩子不想練琴,是所有琴童家長最頭疼的事情。從最開始的溫聲細語到後來的指責批評,甚至於最後只剩下家長的無奈與嘆息,這簡直就是一部經典的練琴血淚史。
  • 爸媽會不會彈琴,對琴童的影響究竟有什麼區別?
    相信很多喜歡音樂的朋友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彈得一手好琴。那麼對於家長來說,會彈琴和不會彈琴,對琴童的影響到底有何區別呢?但是這樣的家庭應該注意的是,家庭的起點比較高,孩子在進步時常常感到太難。並且父母成了孩子的家庭教師後,孩子往往覺得有了依靠,而會出現不知道是該信老師還是信父母的情況。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老師的水平要高出一截。因此做老師就應該努力學習,讓孩子父母滿意。
  • 孩子練琴總偷懶?試試這六招
    ,偷懶的藉口可真是層出不窮啊,相信作為琴童家長,在看到自家孩子的這種練琴狀態,都會有一種恨鐵不成鋼卻又偏偏無可奈何的心情。但是,各位家長們不要擔心,正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小妙招,讓你家孩子不再偷懶,乖乖練琴!
  • 一些琴童家長的困惑:如何輔助孩子完成一次練琴?
    常常有家長反映說孩子不知道應該怎樣練琴。(這個方法可以督促琴童每天練琴,不會出現前三天練完,後三天不練,上課的時候前三天練過的曲子又不記得了。)02、每天練琴之前請先把喝水和上廁所的事宜全部做完。彈琴的時候就專心彈鋼琴,在彈琴的時間裡不要再安排做其他和彈琴無關的事情。 除非每天練琴時間超過一個小時。
  • 圖解5種琴童練琴模式,你和大神的差距大概就在這了!
    自從有了鋼琴就有了一些列學習鋼琴的故事,有天賦的孩子是一類,自願學習鋼琴學的特別好不用爸媽操心,還有一類是天賦一半但是聽話努力學習,也挺挺省心的,還有就是頑皮的孩子,自己願意學琴童媽媽
  • 秉承讓每一次練琴都有價值,VIP陪練收穫琴童家長滿滿認可
    期間錄製出版了多套CD:《莫扎特小奏鳴曲集》,《鋼琴基礎教程》(1-4冊)等。曾在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上海音樂廳、上海大劇院、東方藝術中心、賀綠汀音樂廳和蘭馨大戲院等進行了眾多場演出。同時兼任上海音樂家協會和上海音樂學院鋼琴考級的評委。吳老師所指導的學生多次在國內鋼琴比賽中斬獲殊榮,其本人也多次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
  • 家有琴童解答篇
    向日葵  首都師範大學音樂教育學博士「家有琴童」這個話題,從上次的徵詢稿一提出,就收到了花粉們的廣泛關注,短時間內收到了許多留言,有問孩子的藝術教育問題的,也有問成人如何學琴的: 家有二胎的家庭,老大是琴童,老二還不知選擇什麼樂器,選擇同一種嗎?如何差異化引導兩個孩子的學習?
  • 孩子學鋼琴真的很難堅持下去?關鍵看琴童父母的堅持
    都說現在孩子學鋼琴真的很難堅持下去?關鍵看琴童父母的堅持現在孩子學鋼琴的很多,但是能夠堅持下去的少之又少。琴童家長一談起學鋼琴,都是搖頭,日復一日的練琴,真的好難堅持下去啊。雖然琴童的堅持和配合也蠻重要的,但是作為一個堅持了5年的琴童家長,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琴童父母的堅持。舉幾個例子: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學了鋼琴專業,或者一直堅持鋼琴愛好下來的琴童,都會感謝當初家長的堅持和支持。說明大人的堅持很重要。還有一個現象就是,在高中時或者大學裡彈琴表演時,很多人羨慕不已,會怪當初家長沒有堅持逼自己學琴學下去。
  • 琴童家庭都需要了解,如何堅持練琴的秘密?
    >鋼琴陪練app,讓孩子和老師一對一真人視頻直播上課,陪著孩子練琴學習。不管你孩子目前在學什麼興趣班,不妨都看看琴童家長們分享的這些故事,生活中總是有需要我們調整時間和學習節奏的地方,是因為從大家分享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孩子一樣的專注和投入。
  • 孩子不愛練琴,家長怎麼辦?學鋼琴幾歲開始最合適?家有琴童,這些問題要弄清!
    美育教育能夠提升孩子的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很多家長也非常注重孩子美育的啟蒙和發展,讓孩子從小接觸和學習各類藝術課程,比如鋼琴就是很多家庭的首選。如果你家有琴童,你是不是正被這些問題所困擾呢:孩子不愛練琴,家長怎麼辦?
  • 4招兼顧學業與琴業,養成練琴好習慣
    每個假期過後,孩子們都很容易進入一個非常鬆懈的狀態,無法保證每天堅持練琴,琴技早就大不如前,甚至一些琴齡小的孩子萌生了不想學的念頭......習慣了一段時間的懈怠,不想練琴或者練琴效率低下是很常見的事情,及時補救才是硬道理。新學期伊始,面對得了「假期綜合症」的琴童,家長們應該如何配合老師,迅速幫助孩子找回狀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