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讓孩子自覺練琴的辦法,家長趕快學起來!

2020-12-16 騰訊網

蝌蚪課

您手機上的免費音樂課!

關注

孩子不想練琴,是所有琴童家長最頭疼的事情。從最開始的溫聲細語到後來的指責批評,甚至於最後只剩下家長的無奈與嘆息,這簡直就是一部經典的練琴血淚史。

事出必有因,孩子不想練琴,拋開自身的原因,家長其實也有很大的關係。今天,小編就分享一些小秘訣,希望能夠幫助正在學琴路上的小朋友以及扮演著陪練角色的家長,讓每一位琴童都不再抗拒練琴。

1

不要總跟別的孩子攀比

喜歡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是家長們的一大通病,每個孩子對音樂的理解、感知、學習能力都不相同,家長們不要總是因為別家的孩子而去抱怨自己的孩子,這樣會讓孩子產生一種父母不相信自己、更喜歡別人的感覺,會嚴重打擊到孩子的自尊心以及練琴的積極性。要知道,別人家的孩子再優秀也是別人的,與其這樣,還不如把時間花在思考如何利用正確的方式讓自家孩子變得更優秀才是最真的道理。

2

設立一個練琴目標

想要孩子好好練琴,就必須讓孩子設立一個目標。有了目標後孩子才會更加有目的地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前進。練琴目標可大可小,比如在一段時間內要把24個大小調都熟練掌握,或者今天的目標是練習音階,明天就複習舊的練習曲……每完成一個目標,就是一次小小的進步,而一次次的小進步能夠提升孩子的信心,最終匯成一次大進步,這樣練琴才能夠事半功倍。

3

培養孩子對鋼琴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時候孩子不想練琴就是因為對鋼琴不感興趣,缺少熱愛,並且認為是家長在逼迫自己練琴,只有培養並不斷維持孩子的興趣才是促使孩子練琴的最大秘密武器。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去聽音樂會,引導孩子感受音樂帶來的美好;同時給孩子營造良好的練琴環境,不讓孩子練琴的時候分心被外界所幹擾,這樣孩子才會真正發自內心的享受音樂,不抗拒練琴。

4

適當的懲罰與鼓勵

由於孩子的年齡較小,所以練琴時不認真、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平常的事,家長們應該理性看對問題,保持平常心,不要一味的去責罵孩子。如果孩子過分調皮或不聽話則需要適當的懲罰,但要學會剛柔並濟,只有懲罰與鼓勵相結合,把握好適當的度,才不會去弄巧成拙。

相關焦點

  • 孩子學音樂不愛練琴,這種辦法輕鬆解決
    讓很多家長意識到除了文化課之外興趣技能課也非常重要。興趣課最受歡迎的就是,美術和音樂兩門課程了。因此許多家長給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比如鋼琴吉他,架子鼓等各種各樣的音樂課程。但是,當孩子學習過一段時間之後緊接著就會會出現枯燥期。之前的好奇感和新奇感,頓時蕩然無存。枯燥乏味的練琴,替代了之前所有的興趣。
  • 如何才能讓孩子每天堅持練琴?老師不會告訴你,但家長要知道
    學習鋼琴,學的就是一種堅持,每天練琴是不可或缺的。如何才能讓孩子每天堅持練琴呢?作為5年半經驗的琴童家長,格格巫育兒日記認為,有以下三點方法:1.固定時間練琴。有的人是中午練琴,有的人是晚上練琴,也根據各人情況,根據孩子的意願和習慣。
  • 孩子練琴「馬虎」,家長怎麼辦?
    (比如某首小曲子的右手部分)解決辦法也很簡單,就是在譜子上圈圈點點。在孩子練琴開始之前,帶一根鉛筆,讓孩子在書上畫出,哪裡是斷奏,用特殊的標記以達到提示自己的目的。也希望家長明白一點,孩子練琴不注重時間,而注重效率。這種提示的方法,隨著練習的增加和熟練,一定會有所成效的。
  • 孩子厭煩練琴怎麼辦?教你如何幫助孩子度過練琴枯燥期
    曾經聽到一個鋼琴老師這樣說過:在10後這個年齡段開始,鋼琴將可能成為後面孩子都必備的技能。所以現在買鋼琴的家長絡繹不絕。讓孩子產生學習鋼琴的興趣很簡單,有的孩子天生就對這個按起來可以發聲的樂器很感興趣,當作玩具了,所以教導孩子去學琴是一件還算容易的事情。而在開始學琴的第二階段:練琴,尤其是練琴一個月之後,大多數孩子都會呈現一個狀態就是:我想玩,我不想練琴。
  • 孩子一練琴就「耍賴」,家長應該怎麼辦?
    每周Find老師有問必答時間來啦,這次我們要跟家長聊聊,如何解決孩子陪練難題寶媽:我家兒子今年8歲,學琴4年,但是最近不肯好好練琴!我和他爸爸一叫他彈琴就各種耍賴,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上廁所,罵過了也打過了也不管用,就是不願意認真彈琴。老師,請問這是到了瓶頸期了嗎?
  • 8歲孩子一練琴就狂哭怎麼辦?#學浪計劃#
    >男孩子8歲,一練琴就狂哭,拒絕練琴,牴觸情緒特別大,要不要讓孩子放棄,還是狠心逼著孩子堅持?雲朵老師:看著這短短的文字,我一方面能感受到家長內心的糾結,另一方面又能感受到孩子的痛苦。在孩子一練琴就如此牴觸的情況下,家長強制讓孩子去做肯定是效果不好的。問題中沒有說到孩子練習鋼琴練了多久,是不是最近遇到了什麼事情才如此牴觸,家長可以問問孩子,同時跟孩子的鋼琴老師溝通一下具體細節。
  • 讓你家孩子練琴快速進步的5大技巧
    「計時制」容易讓孩子想出各種理由,如喝水、如廁拖延時間;「計件制」誘使孩子越彈越快,潦草結束。 練琴方法中,最重要的是目的明確,如果家長換一種方式對孩子提出要求,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初學琴時,應該幫助、引導孩子回憶老師的要求,有針對性的根據自己的錯處和不足彈奏,這樣能提高孩子的練琴效率,取得更大的進步。
  • 一生E本致所有家長:在教育路上,永遠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
    在我看來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於他缺乏自覺性,因此在教育的道路上,家長永遠不要單純指望孩子能「自覺」!經常聽到家長說:「我家那小子做事情總是不自覺,什麼事情都要監督他。」沒想到下午又看到他偷偷地躲在房間裡吃雪糕,還以為躲起來父母就不會被發現。我對她說,在教育孩子這條道路上,永遠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以前的我,也曾以為孩子就要放養,這樣她從能擁有更多自由的空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練琴成了家長和孩子的另一種痛:逼他上刑一樣
    最近網絡上各種輔導作業逼人發瘋的新聞,家長們是否心有餘悸呢?今天親貝網小編不說輔導作業的艱辛,而是來和大家說說另一種同樣能把媽媽瘋魔的東西,練琴。隨著社會發展,孩子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簡單的文化知識已經不足以讓孩子優秀,於是各種興趣班紛紛出現在家長的視線中,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大部分家長們只能忍痛讓孩子去學習,其中很多人都選擇了學琴。
  • 破除孩子練琴時的雞飛狗跳
    因為啟蒙階段,對於孩子來說,學習內容都相對簡單,回家練習起來也不是那麼困難。家長在陪課的時候也還是能聽懂的,所以前期的學習階段還是母慈子孝,一片和諧。當孩子學琴半年以後,學習內容難度增加,練琴時間增長。這個時候,一部分孩子的畏難情緒就會出現,練琴出現瓶頸期,和諧景象就會消失,繼而出現母吼娃哭的現象。
  • 當孩子說不想練琴時,聰明的家長該如何回答
    在和孩子鬥智鬥勇的練琴日常中,策略是很重要的。怎麼和孩子溝通比較好,試試下面的建議看!「這首我練了很久了,可還是彈不好!」練琴像吃飯一樣,一口氣吃不成胖子!知識要一點一點學,吃飯別著急,著急會噎著,吃到一定程度就飽了。練琴不能急於求成,練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會流暢了。"我堅持不下去了,可不可以放棄?隱含詞:堅持深層原因:我看不到堅持的意義,沒有成就感。成就感是影響學習動力的 重要因素。
  • 有遠見的父母,都是這麼幫孩子克服練琴懶惰期的!
    最近有很多家長向我反應,鋼琴老師總是要求自己的孩子練琴在幾首譜子中來回反覆練習,進度非常慢,也有花時間在家中練習,卻總不見進步。久而久之,家長們都認為老師上課不如孩子自己在家中練習,認為一樣都是練琴,沒有什麼必要花錢請老師陪練。
  • 孩子討厭練琴,也許不是練得太多而是太少
    學樂器都是「三分學、七分練」,這個誰也逃不掉,可哪有孩子天生喜歡練琴?沒陪練之前家長都覺得自己娃是小天使,自覺練琴,不吵不鬧,只要葛優癱在旁邊的沙發上,刷刷手機.......啊不,認認真真地陪著他們就行。
  • 學鋼琴的孩子該如何平衡練琴與作業?
    那麼我們現在說的,要去平衡練琴時間和寫作業的時間,其實是你人為地把學鋼琴和學語文數學這些科目區別對待了。學鋼琴,和學英語、學數學,原本沒有什麼區別,不過是科目不同,內容不同。所以,還是個心理認知的問題。
  • 因為它,我家孩子每天自覺練琴超過兩小時!(附鋼琴陪練攻略)
    我想對於每個琴童家庭來說,讓孩子保持持續、專注的熱情來練琴,是家長的共同期待,我也不例外。我從2018年開始使用這個產品輔助倆孩子的練琴,使用體驗是蠻好的,至少能讓孩子從開始學琴就養成了很好的練習習慣,每天練琴、用心提高琴技。接下來我跟大家詳細說說,我為什麼推薦這款軟體,以及這款陪練軟體讓我用了那麼多年的原因。
  • 致家長:在教育路上,永遠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
    其實,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想過這個問題。在我看來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於他缺乏自覺性,因此在教育的道路上,家長永遠不要單純指望孩子能「自覺」!家裡要求嚴格,孩子就「自覺」地來上學;家裡太鬆散,父母心志不堅定,孩子就不願來。所以,後來新的孩子入學時,我都預先給家長說,不要以孩子願不願來上學來判斷學校的好壞,來不來上學是家長的問題,到了學校能不能學好才是學校的問題。
  • 孩子練琴愛講條件怎麼辦?家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這樣的
    有的家長覺得比起和孩子講道理,不如直接給點「小獎勵」,這樣能夠輕易地調動起孩子的積極性,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但是,這些「小獎勵」只能暫時起作用,不會長期持續下去。因此,家長應講清練琴的意義和作用,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激發孩子對練琴的興趣。
  • 孩子不愛練琴,可能是你的角色扮演錯了
    有專業老師陪孩子練琴,孩子可以系統、專業化地練習。既可以保證練琴的效率,避免一遍一遍地重複錯誤。還可以讓家長從中解放出來,做好「啦啦隊」。家長可以用享受的樣子來聽孩子練琴,讓孩子覺得他的學琴活動能夠給家庭帶來快樂
  • 真正聰明的家長從不會指望孩子「自覺」,看鋼琴大師郎朗就明白了
    文|西紅柿媽媽 相信很多家長看到那些超級自律的孩子,都會心生羨慕,熟不知所有的孩子,都不可能是天生自覺的。 為什麼他們最後自律自強了?其實也是百練成剛的結果,看看這一位寶媽「痛的領悟」,你就能明白了!
  • 教育路上,不要指望孩子能自覺
    在我看來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在於他缺乏自覺性,因此在教育的道路上,家長永遠不要單純指望孩子能「自覺」!經常聽到家長說:「我家那小子做事情總是不自覺沒想到下午又看到他偷偷地躲在房間裡玩遊戲,還以為躲起來父母就不會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