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孩子練琴時的雞飛狗跳

2020-09-10 金豆媽的音樂課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金豆媽的音樂課

各位媽媽們,曾經幻想的孩子練琴時和諧美好的畫面,是不是在現實中如此不堪一擊?那麼,今天我就給各位媽媽們聊聊:家長如何高效的陪伴孩子度過在家練琴的時光。


學琴初期,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們都充滿了新鮮感和好奇心。不管是上課,還是在家練習都是一腔熱血。因為啟蒙階段,對於孩子來說,學習內容都相對簡單,回家練習起來也不是那麼困難。家長在陪課的時候也還是能聽懂的,所以前期的學習階段還是母慈子孝,一片和諧。


當孩子學琴半年以後,學習內容難度增加,練琴時間增長。這個時候,一部分孩子的畏難情緒就會出現,練琴出現瓶頸期,和諧景象就會消失,繼而出現母吼娃哭的現象。


那麼在陪孩子練琴時,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有效練琴第一步:家長的位置擺正確

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我們不是老師,我們是孩子的陪伴者,傾聽者,是孩子最堅定的後援團!父母在陪伴孩子練琴的時候一定要專心,不要看手機,不要做家務,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練習,不要做無關孩子練琴的事情,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給孩子一個安靜的環境,讓他靜下心來享受練琴的過程。父母其實也是在享受聆聽音樂的過程。切記千萬不要用負面的語言去打斷孩子:「怎麼練了這麼久還不熟練?」、「怎麼節奏還是不對?」、「指形呢?怎麼亂彈呢?」等等這些話都不要對孩子講!這些對孩子起不到任何激勵的作用,只會讓孩子們更沮喪更難過,更認為自己不適合彈琴,彈不好琴。

2、有效練琴第二步:建立良好的練琴習慣

在陪伴孩子練琴的過程中,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練琴習慣,對孩子學琴要有負責任的態度。每天堅持練琴其實對小朋友來說真的很難,尤其是4-5歲的小朋友在初學階段,一定是需要家長監督和陪伴的。練琴習慣需要慢慢養成,幫助孩子們建立練琴的自律性。家長們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去制定一個周練琴計劃,積極參與到孩子的學琴過程中。例如,每周上完鋼琴課,一起來回顧一下這節課老師講的重點內容、劃分練習重點、找出難點、規定練琴時間,有效的完成老師布置的內容。


通常來說,學完新課的第一天的練琴肯定會有難度。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陪著孩子們耐心、細心的去分析樂曲中出現的各種記號,怎麼練,如何練,一定要讓孩子做到心中有數。經過一段時間的陪伴練習,孩子們會逐步建立起一個良好的練琴習慣!人們常說21天會養成一個習慣,只要練琴習慣養成,把練琴當作生活中的一部分,過程就會愉快很多。偶爾的困難會讓孩子們更願意去克服,戰勝困難,而不是選擇逃避或者退縮。


作為家長,我們也要為孩子的學習態度負責,儘量減少不必要的請假。因為出遊請假、小朋友生日請假、因為累了請假、孩子心情不好請假……時間久了,這些都會慢慢成為孩子們逃避練琴的理由。在任何事情面前,堅持上課應該是永遠第一位的。不要用外在的因素誘惑孩子,不要考驗孩子的自制力,大多數孩子是經不住的。


一開始建立練琴的習慣可能會很痛苦,但是我們知道,真正的教育不包括溺愛,不兼容縱容。對孩子的教育,溫柔而堅定,習慣決定一切!家長們和孩子們一起努力,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3、有效練琴第三步:幫助孩子將內容細化分解

每次學到新練習曲的時候,一定是孩子們最畏難的時候。加上很多孩子們的鋼琴課一般都是一周一次,其餘時間都在家裡練習。所以,即便老師上課講的再詳細,回家練琴的第一天依然是雞飛狗跳,母吼娃哭。作為家長怎麼幫助孩子度過這一關呢?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給我的學生琴制定的「一周練琴計劃表」,希望能幫助到陪練的家長們。


一/周/練/琴/計/劃/表


第一天:複習當天課程內容

剛學到一個新的練習曲,首先一定要複習當天的課程內容。開始練習前一定要認真讀譜,至少要做到:看準譜號,拍號,認準音符,節拍;讀準節奏,仔細辨別強弱、力度,確定奏法,速度,分清樂句,掌握感情。這些都是要在課後第一次練琴前,把新課的要點過一遍。


第二天:分手慢速練習

接下來,第二天就要進行分手慢練,分手慢速練習的目的是:讓孩子有足夠的思考和反應時間,慢慢熟悉曲子,用心體會,確保儘量不要彈錯。一個音一個節奏的把整首樂曲彈下來,慢工出細活,每個曲子都要經歷慢慢慢慢練的過程才可以加速演奏,看準每一個音符,把錯誤率儘量降低為0,才能保證樂曲演奏的準確性。


第三天:課程重點內容練習

每節新課程,都會有重點學習的內容。一般而言,重點內容都是相對比較難彈的部分。剛開始練習的時候,一般出錯的地方,都是新課程的重點內容。這個時候,孩子除了要慢速練習的同時,還要對重點內容重點鞏固,多去彈奏,達到熟練彈奏的效果。


第四天:易錯部分重複練習

每首曲子在練習的過程中,都會有經常容易彈錯的地方,而且有時候,孩子們會習慣性的「卡殼」在同樣的地方。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去陪孩子們多加練習,逐個突破,爭取能達到曲目的連貫性。


第五天:加入音樂的表現力

練琴的第五天,樂曲的音樂性和表現力就可以融入進來了。樂句的劃分,強弱的變化成為重點。變換彈奏方式,掌握樂曲的風格。


第六天:樂曲的連貫性練習

通過連續5天的練習,一般到第六天,本周課程應該都可以比較完整的彈奏出來了,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讓孩子們不斷的去重複的練習演奏,強化記憶和熟練度。


第七天:總結難點困難

經過一周的練習,又要準備去上新的課程了。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把本周練習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疑問做總結,然後在回課的時候,跟老師請教。


金豆媽碎碎念了這麼多,也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陪練的媽媽。我們在陪伴孩子練琴的過程中一定是痛並快樂的!練琴的過程原本就是枯燥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沒有輕而易舉的成功,沒有付出就是不會有回報。



這些都會在點點滴滴的練習中得以驗證,學琴註定是一條艱辛的路,在這條路上,堅持是必修課,所有的困難在堅持面前都是可以克服的。如果想隨時準備放棄,那就不要開始,因為註定不會有結果!只有家長們堅持了信念,有效的陪伴孩子,才能在這條路上幸福的走下去。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家長都應該因材施教,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經常和孩子溝通,交流。讓音樂成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讓鋼琴陪伴他度過幸福的一生。

當然所有的家長朋友們都可以關注:金豆媽的音樂課,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跟我交流!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金豆媽的音樂課

相關焦點

  • 孩子練琴時注意這5點,事半功倍
    通常家長督促孩子練琴時一般都會說一句「練琴去」,每當提到「練琴」這個詞的時候,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練習手指演奏技巧,但是練琴僅僅是動動手指彈彈琴嗎?其實「練琴」是一個統稱,練琴除了在琴上練習彈奏之外,還包括練習演唱、練習聽覺、練習拍節奏、練習身心的協調、練習動腦能力、練習思維能力等等很多方面。
  • 練琴成了家長和孩子的另一種痛:逼他上刑一樣
    今天親貝網小編不說輔導作業的艱辛,而是來和大家說說另一種同樣能把媽媽瘋魔的東西,練琴。隨著社會發展,孩子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簡單的文化知識已經不足以讓孩子優秀,於是各種興趣班紛紛出現在家長的視線中,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大部分家長們只能忍痛讓孩子去學習,其中很多人都選擇了學琴。
  • 藝術進中考,小葉子智能陪練陪孩子趣味練琴
    為此,周海宏教授曾高度讚揚並支持國內推動音樂教育創新發展的高科技企業,他表示,像「小葉子音樂教育」這樣踐行「讓每個人更好地學會一門樂器」的行業引領者,讓學琴教育與高新技術相結合,通過音樂教育軟硬體產品的研發,推動傳統音樂教育的智能化、科技化,讓孩子不再因為學琴、練琴而苦惱,從而愛上鋼琴、愛上藝術。
  • 比寫作業更讓媽媽瘋魔的,是練琴
    文 | 安語時,一練琴雞飛狗跳!好容易等孩子終於去練琴了,那陪孩子練琴真的是在歷劫!>陪孩子練琴
  • 如何讓孩子喜歡練琴5:催孩子練琴的4個方法
    孩子在家練琴,如果要求每次必須練多長時間,孩子的注意力就是應付時間;如果要求練習多少遍,孩子的注意力就是遍數。一會看看表,到不到時間,夠不夠遍數,一會看看窗外,想像著被釋放的快感。還有的家長不給孩子一個可以達到的目標,見孩子在玩耍就催練琴,見孩子在看電視就催練琴,好像只有練琴和寫作業是正事,其它都是不務正業。這些都是被動的,效率是低的,孩子練琴是為了應付家長,應付老師。
  • 孩子練琴不積極?4-12歲孩子練琴流程及規劃,值得借鑑
    每一位鋼琴大師的成功都不是偶然,他們每天花在練琴上的時間高達5、6個小時,甚至8個小時以上。比如貝多芬,童年時在父親嚴厲的要求下每天練習鋼琴和小提琴8個小時以上。李斯特即使是在取得了很高成就時仍然保持每天5到6個小時的練琴時間。就像朗朗說的,因為熱愛,他可以通宵練琴一整晚。
  • 為什麼輔導作業時會雞飛狗跳
    現在流行一句話,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我覺每個有孩子的家庭都經歷過這種事情。不只是我們普通家庭這樣,我兒子的班主任老師就把孩子送到輔導班去輔導作業,他說:我教得了別人的孩子卻輔導不了自己的孩子,看我家孩子做作業就生氣。為什麼輔導作業雞飛狗跳成了普遍現象,難道都是因為家長脾氣暴躁嗎?朋友的一個問題把我問住了,他說你沒發現只有小學生的家長輔導作業時才又吼又叫嗎?是哦,好像所有的關於輔導作業的主角都是小孩子,幾乎沒有初中生和高中生。這是為什麼呢?
  • 孩子厭煩練琴怎麼辦?教你如何幫助孩子度過練琴枯燥期
    曾經聽到一個鋼琴老師這樣說過:在10後這個年齡段開始,鋼琴將可能成為後面孩子都必備的技能。所以現在買鋼琴的家長絡繹不絕。讓孩子產生學習鋼琴的興趣很簡單,有的孩子天生就對這個按起來可以發聲的樂器很感興趣,當作玩具了,所以教導孩子去學琴是一件還算容易的事情。而在開始學琴的第二階段:練琴,尤其是練琴一個月之後,大多數孩子都會呈現一個狀態就是:我想玩,我不想練琴。
  • 當孩子說不想練琴時,聰明的家長該如何回答
    在和孩子鬥智鬥勇的練琴日常中,策略是很重要的。怎麼和孩子溝通比較好,試試下面的建議看!「這首我練了很久了,可還是彈不好!」練琴像吃飯一樣,一口氣吃不成胖子!知識要一點一點學,吃飯別著急,著急會噎著,吃到一定程度就飽了。練琴不能急於求成,練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會流暢了。"我堅持不下去了,可不可以放棄?隱含詞:堅持深層原因:我看不到堅持的意義,沒有成就感。成就感是影響學習動力的 重要因素。
  • 孩子哭著不練琴?我家孩子每日主動彈琴熱情滿滿!秘訣8個送給你
    聽過很多因為孩子學鋼琴而讓家裡雞飛狗跳、母子大戰的狗血劇情後,我一直都很害怕讓孩子去學鋼琴。不過等做完諸多準備終於讓孩子去學鋼琴後,一切進展得還挺順利,所以要在此忍不住分享我的8個小經驗啦!一、如何讓孩子欣然去學鋼琴為什麼讓孩子去學鋼琴?
  • 孩子練琴時這些偷懶小套路,你都中招了嗎?
    「我走過最想打人的一段路,就是孩子練琴偷懶時的套路」!4、9:00「媽媽,我去個衛生間再回來練琴到點啦,今天的琴練完了,練琴真是太累了~」
  • 教孩子作業時弄得「雞飛狗跳」,是我們家長沒做好
    大多數家長面對教孩子作業時很頭疼,甚至弄得「雞飛狗跳」。小王平時很忙,幾乎沒有什麼時間教他兒子作業,所以他兒子學習成績那是一團糟。小王當時那是氣得不得了,後來冷靜下來想了想:不管再忙,也得抽時間教孩子作業了。當天下午孩子回到家,小王也沒發脾氣只是對孩子說:「今天,我陪你一起做作業好不?」孩子很緊張地答道:「爸爸,你怎麼懂教,你都已經忘了。」小王說道:「你今天有作業給我看下。」孩子說道:「爸爸,你莫看了。」
  • 孩子厭倦練琴,該堅持還是放棄
    但是最近,她對練琴表現得比較排斥。都說課外班要根據興趣進行,她到底是對學琴失去了興趣,還是一時的懶惰呢?我們是該放棄,還是勸她堅持?專家解答:解答一:董麗燕兒童教育專家聽說過一萬小時定律嗎?每個學琴小有成就的孩子,都有一部堅持訓練的「血淚史」,都需要家長和老師在他怠惰或放棄時,給予他鼓勵、喚醒、督促。問到孩子是不是對鋼琴失去了興趣,你可以觀察一下,當她聽到優美的鋼琴曲時是興奮、欣賞,還是無動於衷?看到別人嫻熟流暢地彈奏,是羨慕嚮往,還是煩躁不安?多注意觀察就可以找到答案。
  • 讓你家孩子練琴快速進步的5大技巧
    「計時制」容易讓孩子想出各種理由,如喝水、如廁拖延時間;「計件制」誘使孩子越彈越快,潦草結束。 練琴方法中,最重要的是目的明確,如果家長換一種方式對孩子提出要求,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初學琴時,應該幫助、引導孩子回憶老師的要求,有針對性的根據自己的錯處和不足彈奏,這樣能提高孩子的練琴效率,取得更大的進步。
  • 讓孩子寒假爭相練琴,只需要一個方法
    可以列一個時間表,每天有計劃,每周有安排,要有孩子自己支配的時間,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讓假期變得充實而有意義。假期的「散」從睡懶覺開始,只要孩子睡懶覺,就很難作息有規律,其表現是,整天玩耍、看電視。孩子平時的學習緊張但很有序,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假期如果沒有計劃,本意是想讓孩子休息一下,實際上打亂了孩子的生物鐘。孩子假期怎麼度過?我的建議是:作息有規律,學習有計劃,外出早安排,玩耍要適度。
  • 各種讓孩子自覺練琴的辦法,家長趕快學起來!
    要知道,別人家的孩子再優秀也是別人的,與其這樣,還不如把時間花在思考如何利用正確的方式讓自家孩子變得更優秀才是最真的道理。 2 設立一個練琴目標 想要孩子好好練琴,就必須讓孩子設立一個目標。有了目標後孩子才會更加有目的地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前進。
  • (最全方案)孩子不想練琴怎麼辦?
    1、放下你長輩的架子,你必須換位考慮,理解孩子孩子在家不好好練琴,大部分是家長問題,家長們或許覺得委屈,我為孩子付出這麼多,花時間花錢壞心情還嘔氣,心力交瘁,怎麼就是我的問題了!繼續孩子:媽媽……媽媽:快彈你的,別說話無效的陪練,不叫陪練,叫「陪坐」,因為你確實只是坐在那裡,你玩,他練,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失衡,適得其反,如果真的靜不下心來陪孩子練琴,找個老師給她陪練吧,也不能用這樣的姿態來陪孩子練琴。
  • 如何讓孩子喜歡練琴4:形成規律,養成習慣
    如果孩子練琴養成了定時練琴的習慣,往往也帶動了好的學習習慣,好習慣也帶來了好成績,這些都不是孤立的。這裡我給家長提幾點建議。孩子的思維是感性的,他想不了那麼多,家長只要做好自己,榜樣的作用強過任何說教。學琴開好頭從老師的角度我發現,最開始學琴時提醒家長,督促孩子養成定時練琴的習慣,孩子練琴很容易就有了規律。如果最開始忘記跟家長說了,幾節課後再跟家長說,就沒有好的效果了。
  • 掌門陪練:專業陪伴讓孩子高效快樂練琴
    「寒假包括平時的周六周日,孩子有大把的課餘時間在家練琴,但上班沒辦法陪著,自己對音樂也是一竅不通,女兒彈得好不好完全沒概念。有時候她彈錯了,我們也發現不了問題。最後出現的問題就是,女兒每天都在花大把時間練琴,但就是跟不上主課老師的上課進度。」事實上,這些問題也在困擾著多數琴童家庭。器樂演奏講究的是「三分學琴七分練」,但不是盲練,一定要有效果。
  • 如何讓孩子主動練琴?周海宏教授這樣說
    來源標題:如何讓孩子主動練琴?周海宏教授這樣說著名鋼琴教育家周海宏教授,在談到孩子學琴等教育問題時,曾強調:「人生的幸福,應該是一生的幸福,而不是後半生的幸福!」孩子練琴不該先苦後甜,如果教育能夠尊重人性的法則,遵循教育科學規律的話,受教育的過程就會成為幸福人生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