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血」產婦大出血死亡 醫療機構為何擔全責?

2020-12-20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案例一

患者在被告醫院建立孕婦檔案,並定期進行孕檢,期間患者告知相關醫務人員其系特殊血型(Rh陰性B型血)。後患者在被告醫院產下女兒同時出現大出血,但因院方未提前儲備血源,無法為其輸血,最終導致患者失血過多而死亡。

法院認為,患者在被告處進行診療活動時,已向相關醫務人員告知其既往病史及血型的特殊性,醫務人員未盡到注意義務,未提前儲備血源,致患者在產後大出血時未能及時得到搶救而死亡,被告應承擔賠償責任,判決被告賠償原告各項損失37萬元。

案例二

患者在甲醫院進行人流手術發生大出血,由於其是Rh陰性O型血,甲醫院沒有備用的Rh陰性血,難以救治,隨即將患者轉至乙醫院,乙醫院向省血液中心尋求幫助,省血液中心馬上對該型號的血液進行解凍,但是解凍血液需要時間較長,後血液中心聯繫到4名Rh陰性O型血獻血者獻血,但新採集的血液還未經檢測不能直接用於患者,最終患者因失血過多而死亡。死者家屬遂將醫院和省血液中心訴至法院。

經審理,法院最終判決省血液中心承擔10%的賠償責任,由甲醫院和乙醫院承擔80%的賠償責任。

法律簡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由於醫學本身的風險性,臨床急需用血的情況時有發生,尤其在產科,產後出血是分娩期的嚴重併發症,是產婦四大死亡原因之首,一旦血液供應不及時,就極有可能產生嚴重的危害後果,因此產科的術前備血問題也是引發醫療糾紛的原因之一。本文列舉出的即為兩個比較典型的案例。

醫療機構是否有術前備血的義務?

衛生部於2010年3月17日發布《手術安全核查制度》,明確規定了實施手術安全核查的內容及流程,其中第一項即要求具有執業資質的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和手術室護士三方在麻醉實施前按照《手術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對患者身份(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手術方式、知情同意情況、手術部位與標識、麻醉安全檢查、皮膚是否完整、術野皮膚準備、靜脈通道建立情況、患者過敏史、抗菌藥物皮試結果、術前備血情況、假體、體內植入物、影像學資料等內容。同時根據《圍手術期輸血指南》(2014)中規定,Rh陰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術前應當備好預估的血量。《RhD抗原陰性孕產婦血液安全管理專家共識》(2017年)中規定:1、RhD 抗原陰性孕婦妊娠晚期或實施終止妊娠可提前入院,做好各項預防與治療措施的準備,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宜準備儲存式自體輸血。2、擇期終止妊娠孕婦入院後產科宜提前 3~7 天向輸血科(血庫)申請備血(急診除外),再由輸血科(血庫)向本轄區採供血機構申請預訂所需血液成分、數量並約定取血時間等。據此,在對患者實施手術前醫療機構具有準備好血液供給的義務,尤其是對於將要分娩且未Rh陰性血型的產婦,醫療機構更應當盡到高度的注意義務。本文中兩家醫院均屬於綜合性醫院,根據《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第十條規定:「醫療機構應當根據有關規定和臨床用血需求設置輸血科或者血庫,並根據自身功能、任務、規模,配備與輸血工作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設施、設備。不具備條件設置輸血科或者血庫的醫療機構,應當安排專(兼)職人員負責臨床用血工作。」由此可知,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應當自設血液科或血庫,以備臨床用血之需,不具備條件的也應當安排專(兼)職人員負責臨床用血的預備、檢測等工作,此時就又涉及到血液供應主體即血站的法律責任問題。

案例中的醫療機構正是違反了上述相關制度規範,未提前儲備血源,其對於產後出血缺乏積極規範的預防措施和搶救處理,致患者未能及時得到搶救而死亡,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法院判決醫療機構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血液中心未能及時供血是否要擔責?

血站是採集、提供臨床用血的機構,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益性組織。案例二中,由於解凍時間較長且新鮮血液未經過檢測,省血液中心未能及時供應患者所需血液,最終致患者失血過多而死亡。關於血液中心的行為,我們從兩方面來分析:一方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第十條:「血站對採集的血液必須進行檢測;未經檢測或者檢測不合格的血液,不得向醫療機構提供」,及《血站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血站應當保證發出的血液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其品種、規格、數量、活性、血型無差錯;未經檢測或者檢測不合格的血液,不得向醫療機構提供」,因此,省血液中心拒絕將未經檢測的血液輸入患者體內的做法於法有據,符合血液採集、使用的相關規定。另一方面,根據《血站管理辦法》第三十條之規定,血站應當加強對其所設儲血點的質量監督,確保儲存條件,保證血液儲存質量,按照臨床需要進行血液儲存和調換。作為血液中心,其有向醫院及時提供各種型別血液的責任,同時遇有緊急情況時,如案例二所示的情形,血站應當制定應急預案,並從血源、管理制度等方面保證預案的實施。而案例二中的省血液中心,沒有完善的應對Rh陰性血型患者供血的緊急措施或預案,使得患者失去了及時獲得救治的機會,因此承擔了一定的醫療損害賠償責任。

血液是人體的生命線,我國為了加強醫療臨床用血的安全性,出臺了一系列血液管理的法律法規,對臨床用血的提供、使用等事項作出了嚴格的規定。對於醫療機構來講,不僅要建立健全有關的手術工作制度,加強術前的討論,對有可能引起的大出血的手術患者提前驗血、備血,以防不測,更要提高醫務人員的法律意識,尤其是對特殊患者不能疏忽大意,從法律層面上督促醫務人員嚴格遵守診療規範,儘量避免醫患糾紛的產生。

(本文系醫法匯原創,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為保護當事人隱私均採用化名)

相關焦點

  • 熊貓血孕婦沒驗血留後患 產後大出血無血可輸
    年輕的媽媽拼盡全力產下寶貝女兒,還沒來得及看一眼,就因大出血昏迷,遺憾的是,這位媽媽是罕見的熊貓血型,由於沒有合適的血液儲備,儘管被緊急送往湘雅三醫院急救,但最終還是撒手而去。對此,專家提醒,熊貓血孕婦只要提前跟醫院溝通好,備足血液,悲劇是可以避免的。
  • 熊貓血媽媽生產遭遇大出血 回收失血來補血
    湖北日報訊(記者餘瑾毅、通訊員張璟禕)熊貓血媽媽遭遇胎盤植入,術中出血量達到1500ml,命懸一線。緊急情況下,醫生回收產婦失血,回輸到體內,解決熊貓血稀缺大難題。家住黃陂區的39歲的吳女士孕中期時被確診為重度胎盤植入,有大出血風險,而自身又是稀缺的「熊貓」血型,這讓吳女士生產風險成倍增加。一旦吳女士孕期或生產過程中因嚴重大出血需要輸血,又未能及時找到匹配血型補給,勢必將威脅吳女士及腹中胎兒生命安全。一周前,孕37周的吳女士因肚子一陣陣發緊,來到了武漢市婦幼保健院。
  • 被誤解的「熊貓血」:產婦不知自己是稀有血型 18次懷孕失敗
    廊坊市文安縣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劉志永解釋其中原因:產婦生產有大出血的潛在風險,醫院必須向血站申請所需血液,如果產婦為稀有血型,就可能面臨大出血輸不上血的問題。在沒有充足血源的情況下,醫院不敢輕易接收熊貓血產婦。 好在左瑩皓順利誕下一女,終於如釋重負,哪知大夫一句「孩子也是Rh陰性血」,讓她又頓時緊張起來。
  • 被誤解的「熊貓血」
    廊坊市文安縣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劉志永解釋其中原因:產婦生產有大出血的潛在風險,醫院必須向血站申請所需血液,如果產婦為稀有血型,就可能面臨大出血輸不上血的問題。在沒有充足血源的情況下,醫院不敢輕易接收熊貓血產婦。
  • 濱州一「熊貓」血產婦產後大出血,多學科救治產婦轉危為安
    產婦李某某,25歲,6月12日在分娩10天後,無明顯誘因下出現陰道大量流血,為既往月經量的十餘倍。當天12:30分急診收入濱州市人民醫院產科一區病房。產婦入院前已經出大量失血,必須立即聯繫血庫緊急輸血,可問題是患者是RH陰性AB型「熊貓」血。
  • 66歲老人術後9天死亡,一審判醫院全責重審改判擔責50%
    死亡證明顯示,張兆信的死亡原因是主動脈瘤Ⅲ型主動脈夾層。死亡證明沒有屍檢報告,鑑定機構拒絕鑑定張兆信去世後的第二天,張琴和家人帶著積累了很久的疑惑,去醫患辦公室詢問:手術後說這是全院最大的手術,術前卻說是常規手術,手術成功率到底是多少?
  • 比熊貓血還稀有 產婦「類孟買血型」一血難求
    來源:廣州日報產婦一血難求 全城尋血助力「類孟買血型」比熊貓血還稀有 深圳血液中心為產婦生產啟動冰凍紅細胞庫存 >記者昨日從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獲悉,一名「類孟買血型」產婦在該院成功分娩,該血型是比熊貓血還稀有的血型。
  • 越級手術患者死亡 醫院被判擔全責賠償85.6萬元
    中國消費者報重慶訊(記者劉文新)重慶市兩江新區第一人民醫院是一家二級醫院,不具備開展「腹腔鏡下全膀胱切除術」等複雜手術的資質,卻違規為55歲的患者實施該手術,導致患者術中、術後大出血,最終不治身亡。近日,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該醫院承擔全部民事責任,賠償患者家屬醫療費、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經濟損失共計85.69萬元。
  • 內蒙古「熊貓血」產婦情況緊急 需大量AB型RH陰性血
    中新網呼和浩特12月5日電 (張林虎)連日來,內蒙古「熊貓血」產婦李娜產子後大出血一事牽動著無數人的心。5日,記者了解到,李娜目前的情況並不樂觀,手術後刀口出血嚴重,又開始進行輸血治療,仍需大量AB型RH陰性血(俗稱熊貓血)。  李娜的丈夫宋常勝告訴中新網記者,這幾天李娜意識正常,不但可以進食、說話,還可在病床上小幅度翻身。
  • 醫療糾紛:因產後大出血致產婦死亡的一級甲等醫療事故的案例分析
    【摘要】產婦在醫院分娩,後因產後大出血死亡。醫療鑑定認為,產婦系剖宮產手術後大出血,因醫方醫護人員監護不力,沒有及時發現其病情變化,延誤了搶救時機,致產婦重度失血性休克,循環衰竭死亡,醫方的醫療行為構成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醫方負完全責任。
  • 產婦分娩醫院供血不足 母嬰手術中雙雙死亡
    醫院備血不足 母嬰術中雙亡  梁曉龍 本報記者 李玉波  產婦在手術臺上等著用血,醫院卻無血可輸,家人要求抽血應急,以「不得私自採血」被拒,最終母嬰雙亡。這起悲劇發生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茂旗烏克鎮廠漢村庫倫點素村。
  • 腎移植患者深夜大出血死亡,床下現沾血刀片,死因究竟為何
    對於患者劉麗(化名)來說兩次失敗的腎移植經歷給了她極大的痛苦而她在醫院突然大出血死亡也將她的家人與醫院一起僅僅2個月後的一個深夜,住院的劉麗被發現右側肱靜脈上方血管破裂大出血,經急救1小時左右,劉麗最終還是被宣布臨床死亡。劉麗的家人認為,劉麗兩次腎移植均失敗,在血管破裂時未予及時救治導致她死亡,醫院的診療存在過錯,因此,他們將醫院告上了法庭要求醫院賠償各項醫療損失共計10萬元。
  • 外籍「熊貓血」孕婦在榕順利生娃
    福州晚報訊10日晚,福州市婦幼保健院產房內,隨著一聲響亮的新生兒啼哭聲,來自英國的「熊貓血」產婦CoCo(化名)順利誕下一名男嬰,母子平安。她的丈夫和醫護人員高懸的心終於落地。CoCo和丈夫十分感謝醫護人員的幫助,讓他們在異國他鄉感受到家的溫暖。醫院個性化服務漫畫「指導」分娩姿勢CoCo和丈夫都是福州一家英語培訓機構的外籍老師。
  • 宮外孕大出血還是熊貓血!兗礦總醫院這樣處理很完美
    近日,鄒城的王女士(化名)宮外孕破裂失血性休克,更棘手的是,她本人又是A型RH陰性血型,俗稱「熊貓血」,血源極其短缺。危急關頭,兗礦新裡程總醫院(兗礦總醫院)婦科果斷採取自體血回輸的治療方案,把患者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 熊貓血是什麼血型 熊貓血現狀如何
    電視上或是生活中可以看到有關於熊貓血的報導,不少人對於熊貓血並不是很了解,那麼這種熊貓血是什麼血型?  熊貓血又叫Rh陰性血,是指RH陰型血,非常稀有的血型,因為極其罕見,被稱為「熊貓血」。Rh陰性血是Rh陰性血型的俗稱,人類紅細胞血型由多達二十多種的血型系統組成,ABO和Rh血型是與人類輸血關係最為密切的兩個血型系統。
  • 當「熊貓血」遇上兇險性前置胎盤,5小時手術確保母子平安
    10月9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迎來一位「高危」產婦。37歲準媽媽不僅是Rh(D)陰性血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熊貓血」。而且產婦被診斷為兇險性前置胎盤、胎盤植入,手術風險極高。「熊貓血」顧名思義,說明該血型在普通人群中非常稀少,而AB型Rh(D)陰性血型的概率更是不足萬分之一,在全世界都非常罕見。產科副主任王素梅主任醫師在檢查中發現,產婦是兇險性前置胎盤、胎盤植入。
  • 驗血報告出錯 熊貓血病人術後大出血苦等3個多小時
    我們現在需要緊急調血,B型RH陰性熊貓血……」電話那頭,海滄醫院聲音嘈雜,幾近混亂。一邊是值班人員急切請求緊急調血的聲音,病人家屬慌亂的哭聲,此起彼伏。另一邊,患者洪女士手術後大出血,躺在手術室3個多小時,苦等「救命血」。「我求求你們一定要調血過來,不救就沒了……」情緒激動的患者家屬,已經哭成了淚人。
  • 提供無障礙英語就診環境 用漫畫「指導」分娩姿勢 外籍「熊貓血...
    10日晚,福州市婦幼保健院產房內,隨著一聲響亮的新生兒啼哭聲,來自英國的「熊貓血」產婦CoCo(化名)順利誕下一名男嬰,母子平安。她的丈夫和醫護人員高懸的心終於落地。CoCo和丈夫十分感謝醫護人員的幫助,讓他們在異國他鄉感受到家的溫暖。
  • 平凡的「熊貓血先生」:能救人是我最大的幸福
    曾想放棄獻血 奈何一顆救人心不允許  梁志偉是一名平凡的工人,勤勤懇懇從不遲到早退,同時,他也是一名擁有Rh陰性B型血的人,這種血型被稱為「熊貓血」,因為比較罕見,是非常稀有的血液種類。談起初次獻血,「熊貓血先生」哈哈大笑,「那是2004年9月,公司組織員工集體獻血,我就想知道自己是什麼血型,況且獻血還有獎金和假期,於是就獻了。」
  • 江西13萬人擁有「熊貓血」 過去十餘年超5000人獻「熊貓血」
    一群特殊的人分散在我們身邊,他們是在漢族人群中僅佔0.3%的RH陰性稀有血型者,即擁有俗稱的「熊貓血」。據不完全統計,我省約有13萬人擁有「熊貓血」。在過去的十餘年時間內,5486名稀有血型捐獻者獻血。 正因為「熊貓血」極其稀有,一旦需要大量輸血,很有可能陷入無血可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