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因產後大出血致產婦死亡的一級甲等醫療事故的案例分析

2020-12-17 天津垚眾律師事務所

【摘要】產婦在醫院分娩,後因產後大出血死亡。醫療鑑定認為,產婦系剖宮產手術後大出血,因醫方醫護人員監護不力,沒有及時發現其病情變化,延誤了搶救時機,致產婦重度失血性休克,循環衰竭死亡,醫方的醫療行為構成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醫方負完全責任。法院判決,被告人朱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宣告緩刑二年;羅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宣告緩刑一年六個月;賴某某有期徒刑六個月,宣告緩刑一年。

【關鍵詞】醫療糾紛,刑事責任,醫療事故,一級甲等,產後大出血

醫療糾紛:依法行醫,依法維權

一.司法案例

產婦在x縣x中心衛生院婦產科分娩,分娩後,醫護人員將產婦送至病房,交由當班護士朱某某護理,被告人羅某某寫了一級護理醫囑交被告人朱某某執行。朱某某按照醫囑對產婦進行了生命體徵(血壓、呼吸、脈搏等)的測量及輸液,並上了心電監護儀。次日凌晨1時30分許,產婦輸完液後,被告人朱某某觀察產婦的情況較平穩,就撤了心電監護儀,然後交待產婦的家屬,如果產婦有什麼不舒服就叫她,之後就回護士辦公室睡覺去了。

早上5時30分許,家屬到護士辦公室敲門,稱產婦不舒服,朱某某即起床到病房查看,產婦講頭暈,心裡不適,朱某某為產婦進行了生命體徵測量後,對家屬講所測的項目還好,有什麼事再叫她,爾後回護士辦公室打電話告知羅某某產婦的情況,要其來查看一下,羅詢問產婦的生命體徵情況是否正常,朱說正常,羅講可能是麻醉引起的反應,要朱注意觀察,後又在值班室睡覺。

早上6點50分許,被告人朱某某起床後為產婦檢查了生命體徵,7時30分,朱某某聽到家屬叫護士,即到病房查看,見產婦臉色蒼白,摸不到脈搏,就打電話通知羅某某,並為產婦注射了一針腎上腺素,約1分鐘後,被告人羅某某和醫生鄧輝到病房對郭進行搶救,並叫家屬為產婦做人工呼吸, 7時10分,等朱、羅二人將氧氣瓶搬到病房時,產婦死亡。

醫療糾紛:依法行醫,依法維權

律師點評

被告人朱某某提出已經履行了護理責任,不應承擔主要責任的理由,經查,朱某某作為值班護士,未嚴格執行剖宮產術後Ⅰ級護理,且在產婦疼痛原因未明確及無醫囑和處方的情況下擅自為其肌注杜冷丁,掩蓋了症狀,貽誤診治,其行為與產婦的死亡有直接因果關係,負有直接責任,其辯護理由不能成立。

被告人羅某某身為執業助理醫師,其超出一般的職業活動,為產婦行剖宮產手術,在手術中對產婦子宮切口及子宮左側肌層撕裂處置不當,且作為值班醫師,未認真履行職責,在產婦手術後僅做過一次巡視,當值班護士朱某某打電話告知產婦頭暈時,只簡單詢問了病情,未親自診查即武斷為麻醉引起的頭暈,貽誤了搶救時機,負有直接責任。故其辯護提出主觀上無重大過錯,與產婦的死亡無直接因果關係的理由不能成立。

被告人賴某某系普外主治醫師,超出個人執業範圍擔任產婦剖宮產手術第一助手,且在羅某某向其匯報了產婦的情況後,未親自診查就在產婦術前小結上簽字並同意手術,違反操作規程,在手術中對產婦子宮切口及子宮左側肌層撕裂處置不當,其行為與產婦的死亡存在因果關係,負有相關責任。其辯護提出在手術操作過程中沒有過失,是術後護理問題,不應承擔刑事責任的理由與客觀事實不符,辯護理由不能成立。

醫療糾紛:依法行醫,依法維權

.難點解讀

產婦到x縣x中心衛生院婦產科分娩,由該院當班的助產醫生羅某某接診,通過B超檢查,被告人羅某某發現胎兒臀位,即告知產婦及家屬平產比較困難,易損傷胎兒的手臂叢神經。爾後,羅某某在徵得產婦及其家屬意見並電話請示主管業務的副院長賴某某同意後,決定實施剖宮產手術。

當晚7時許,被告人羅某某擔任主刀醫師、被告人賴某某(外科主治醫師)擔任第一助手,在器械護士、巡迴護士的協助下,為產婦實施剖宮產,手術在賴某某的指導下進行,產出一活男嬰。

後產婦系剖宮產手術後大出血。產婦死亡後,被告人羅某某到護士辦公室完善病歷,更改醫囑。被告人朱某某按照羅某某改動後的醫囑改動測血壓的護理記錄。法院認定,被告人朱某某、羅某某、賴某某身為醫務人員,工作中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的後果,其行為均已構成醫療事故罪。

醫療糾紛:依法行醫,依法維權

四.法院判決

認定三被告人均犯醫療事故罪,根據三被告人的犯罪情節和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分別判處被告人朱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宣告緩刑二年;羅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宣告緩刑一年六個月;賴某某有期徒刑六個月,宣告緩刑一年。

五.小結

產婦系剖宮產手術後大出血,因醫方醫護人員監護不力,沒有及時發現其病情變化,延誤了搶救時機,致產婦重度失血性休克,循環衰竭死亡,醫方的醫療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第二章第十四條之規定及診療規範,其醫療行為與產婦的死亡存在直接因果關係。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及《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試行)》第一條第一款之規定,構成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醫方負完全責任。

醫療糾紛:依法行醫,依法維權

【參考資料】1.國外法學:韓國醫療糾紛帶來的啟迪,刑事處罰不利於醫療健康發展。2.醫療事故罪:中醫專業醫生行外科手術,對畸形變異腎臟缺乏認識,誤將馬蹄腎全部切除。3.醫務人員嚴重不負責任 導致34名婦女中5人(含二孕婦)感染愛滋病 構成醫療事故罪。4.醫療事故罪:首診醫生、管床醫生和值班醫生嚴重不負責任,對車禍病人未能及時診斷出血胸。

【作者聲明】本文為真實司法裁判案例,僅供以案釋法之學習交流。若有侵權之處煩請告知刪除。文中隱去當事人名稱、屬地信息。插圖無版權糾紛。

相關焦點

  • 醫療糾紛:羊水栓塞被認定為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醫方賠償60餘萬元
    【關鍵詞】醫療糾紛,賠償責任,羊水栓塞,一級甲等,醫療事故 直至凌晨4點左右,因胎兒宮內缺氧,值班醫生要求家屬籤字並立即手術。大約2小時左右,新生兒出生,。醫生要求家屬將新生兒轉院至x市x醫院新生兒科。1月6日上午10點,醫生告知家屬產婦出現DIC羊水栓塞,生命垂危,並於1月14日治療無效死亡。
  • 醫療糾紛:因接生過程中存在違規醫療操作,導致一級甲等醫療事故
    順產分娩一女嬰,出生時無心率、呼吸、哭聲、肌張力、皮膚蒼白,搶救無效死亡。2019年4月8日法院經審理認為,劉某之女頭部受鈍性外力作用致蛛網膜下腔出血和各級支氣管內異物吸入並窒息等聯合作用相互促進死亡。劉某之女死亡病例屬於一級甲等醫療事故。結合病患的個體差異、醫療風險及院方診療行為的過錯參與度,法院確認被告承擔80%責任,賠償555891.20元。
  • 醫療糾紛:藥物過敏亦可導致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醫院並不必然免責
    【摘要】患者李某某因病到醫院住院治療,後由於發生嚴重的輸液反應,導致呼吸循環衰竭死亡,原告要求被告對醫療事故承擔責任分,訴至法院。2019年12月25日法院經審理認為,李某某的死亡原因是在輸液過程中發生嚴重輸液反應後致呼吸循環衰竭死亡。李某某醫療糾紛屬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醫院負有次要責任。
  • 醫療糾紛:發生羊水栓塞應積極按規範處置,使病人得到應有的醫療
    【摘要】患者張某某,足月孕產婦,因呼之不應20多分鐘,120急救送至被告x市第四人民醫院治療,後死於羊水栓塞。2019年9月19日法院經審理認為,羊水栓塞病死率雖高,亦應積極按規範處置,使病人得到應有的醫療。被告的過錯在於對羊水栓塞認識不足,未針對性地採取積極處置措施,省市兩級醫學會均鑑定本病例屬於一級甲等醫療事故。
  • 官方調查「女子紗布入腹死亡」: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醫院主責
    這起因手術滯留在患者體內的三塊紗布,奪走了一個鮮活生命的悲劇,經過四川省和攀枝花市相關專家分析和鑑定,被定性為一級甲等醫療事故。在死者袁平秀腸道內的三塊紗布,是2018年6月6日在攀枝花宏實醫院做「剖宮取胎術」時遺留的,就是這三塊紗布,最終引發患者感染性休克、導致死亡。構成一級甲等醫療事故,攀枝花宏實醫院承擔主要責任。
  • 一級甲等醫療事故!「女子紗布入腹致死」事件公布調查處理結果
    詳情>>>攀枝花市衛計委1月11日22時30分在其官網公布了調查和處理結果,該事件被定性為一級甲等醫療事故,攀枝花宏實醫院承擔主要責任。一級甲等事故醫院擔主要責任在死者袁平秀腸道內的三塊紗布,是她2018年6月6日在攀枝花宏實醫院做「剖宮取胎術」時遺留的,就是這三塊紗布,最終引發患者感染性休克、導致死亡。
  • 壹現場丨大連女子隆胸猝死手術臺事件 被認定為一級甲等醫療事故
    2020年7月17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死者丈夫處獲悉,該案件經過大連市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鑑定認定為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醫方承擔完全責任。官方鑑定出爐 認為該事件為一級甲等醫療事故2020年7月3日,距離董女士不幸去世將近一年時間,大連市醫學會對這一事件進行了鑑定。
  • 「熊貓血」產婦大出血死亡 醫療機構為何擔全責?
    後患者在被告醫院產下女兒同時出現大出血,但因院方未提前儲備血源,無法為其輸血,最終導致患者失血過多而死亡。法院認為,患者在被告處進行診療活動時,已向相關醫務人員告知其既往病史及血型的特殊性,醫務人員未盡到注意義務,未提前儲備血源,致患者在產後大出血時未能及時得到搶救而死亡,被告應承擔賠償責任,判決被告賠償原告各項損失37萬元。
  • 醫療糾紛:對產後羊水栓塞導致產婦死亡,醫患雙方均需足夠警惕
    醫療風險、醫藥合規、醫療糾紛醫療糾紛是目前的社會熱點問題。如果將醫療糾紛的解決簡單地理解為規則之治,忽略解決糾紛的其它有效方式,則社會公正將面臨嚴峻挑戰,若醫療糾紛動輒訴諸法律,法律意識的越位必將加劇人際關係的衝突威脅社會秩序的和諧。本文通過一案例分析顯示涉因醫療美容導致的醫療糾紛訴訟司法裁判的一些特點。
  • 一級甲等醫療事故!女子術後紗布留體內146天死亡,醫院負主責
    圖片來自網絡目前案情已有進展,涉事醫院負主責,此案件被判做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銷攀枝花宏實醫院被責令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主持術前討論和手術主刀的醫生文莉瓊被吊銷《醫師執業證書》;器械護士蘇阿芹及巡迴護士周燕被吊銷《護士執業證書》;並且暫停了參與術前討論的醫生胡曉峰執業活動。
  • 醫療糾紛:對一起致新生兒死亡、產婦子宮破裂的損害賠償案例分析
    醫療糾紛:依法行醫,依法維權一.司法案例原告陳某某2018年6月份懷孕後一直按要求在x市x區婦幼保健院等醫院進行產前檢查醫療糾紛:依法行醫,依法維權2020年1月19日法院判決,被告x縣x鎮衛生院於判決生效後一個月內向原告謝某某、陳某某賠償因醫療過失造成其子死亡的各項經濟損失共計人民幣875300.53
  • 醫療糾紛:手術操作不當直接割破大血管,導致患者因大出血而死亡
    【摘要】馮某到被告x市中心醫院就診,診斷為左上肺磨玻璃結節,在手術過程中,被告的醫務人員操作失誤,將馮某肺動脈割破,致使馮某術中大出血死亡。二〇二〇年五月九日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手術方式不當。【關鍵詞】手術,大血管,醫療糾紛,大出血,肺癌
  • 醫療糾紛:手術治療出現腦出血併發症致病人死亡,賠償約150萬元
    根據現有的病歷資料與醫方上述醫療過錯情況,綜合分析認為,醫方的責任程度建議為主要責任。六.律師意見醫患雙方對於患者的診療經過無異議。因患者死亡後未行屍體解剖,無法確定病理死亡原因。根據現有的病歷資料分析其臨床死亡原因符合右側橋小腦角佔位聽神經瘤術後並發右側小腦血腫、腦疝;手術清除血腫後因嚴重的併發症(呼吸功能障礙等)臨床死亡。
  • 醫療糾紛:手術治療出現腦出血併發症致病人死亡,賠償約150萬元
    8月10日因患者顱腦出現積血等原因,被告又相繼做了引流等手術。第三次手術後,患者就一直被安排在醫院的重症監護室,3個月後轉入普通病房。四.醫療過錯分析醫方對右側聽力障礙11年,右側面部疼痛7月病人收入院進一步治療,醫方無過錯;經MRI證實右側橋小腦角佔位、聽神經瘤?
  • 涉醫療事故罪首案開審 實習醫生出診致患者死亡
    同年10月,法大法庭科學技術鑑定研究所出具司法鑑定意見書,認定馬麗的死亡原因為頸部甲狀腺旁血腫形成,致頸部呼吸道受壓而發生窒息,終因多器官系統功能障礙而死亡。  2012年6月8日,西城區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鑑定書認定,事故屬一級甲等醫療事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負完全責任。同年8月28日,北京醫學會出具醫療事故責任鑑定書,認定事故屬一級甲等醫療事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負主要責任。
  • 醫療事故罪:未做皮試直接輸入頭孢曲松鈉,致患者過敏性休剋死亡
    醫療風險、醫藥合規、醫療糾紛對頭孢菌素抗生素過敏者禁用,給藥前需進行過敏試驗。被告人喬某某2004年11月30日取得鄉村醫生資格,2009年9月20日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喬某某根據王某某病情認為需消炎治療後,在未進行皮試的情況下給王某某靜脈滴注頭孢曲松鈉,引起過敏性休克而死亡。事發後,被害人王某某家屬與被告人喬某某的家屬就民事賠償部分達成協議,被害人家屬對喬某某的行為表示諒解並出具了諒解書。
  • 醫療糾紛:推定醫療機構承擔全部責任的依據
    《衛生部關於醫療機構不配合醫療事故技術鑑定所應承擔的責任的批覆》(衛政法發[2005]28號)(現行有效) 一、醫療機構違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有關規定,不如實提供相關材料或不配合相關調查,導致醫療事故技術鑑定不能進行的,應當承擔醫療事故責任。
  • 醫療糾紛:因酒後呼之不應就診,未能給予及時有效處理致患者死亡
    【摘要】患者李某某因酒後呼之不應送到x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後患者死亡,死亡原因:猝死。因患者入院後,被告對患者的情況未引起足夠重視,導致患者機體情況急劇惡化,最終造成患者死亡。被告在為患者李某某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未盡相應謹慎注意義務,未對患者病情引起足夠重視,耽誤對患者搶救時間,最終導致患者死亡,被告存在嚴重過錯。被告醫療過錯與患者死亡之間存在直接因果關係,被告應承擔全部責任。
  • 醫務人員違規手術致孕婦死亡 犯醫療事故罪獲刑
    湖北省十堰市一名醫生和一名醫務人員違反醫療規章制度,做引產手術致孕婦失血性休剋死亡。近日,十堰市茅箭區人民法院一審以犯醫療事故罪,分別判處醫生和醫務人員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王某便通知鄭某一起趕到陳某家,在對陳某檢查後,確認是產後大出血,便積極施救,並告知龔某將陳某送到附近的大醫院或中醫院治療。龔某猶豫之際,王某打120請求趕緊讓附近的醫院來把病人接走。陳某提出要到人民醫院,王某又打120請求人民醫院來車接病人。鄭某、王某及龔某將陳某送往十堰市人民醫院搶救,但陳某經搶救無效死亡。  法醫病理學鑑定結果顯示:陳某系引產後大出血以致失血性休剋死亡。
  • 醫療糾紛:一例因化療毒副作用致病人死亡,醫院承擔賠償責任案例
    【摘要】患者吳某某因化療到被告處就診,後死亡,死亡診斷:胃惡性腫瘤,粒細胞缺乏,發熱,惡性惡病質。對患者未進行全面排查和治療,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直到不可收拾的局面才採取搶救措施,導致患者死亡。事後,原告曾找醫院主治醫生曾某詢問死亡原因,遭到主治醫生一口拒絕,且態度極度蠻橫、甚至叫囂不滿可以幹架。被告醫方作為一家國家大型醫院,對事前、事後處理極度不負責、敷衍了事的態度,令患者家屬極度憤怒和不滿。因醫患雙方就賠償事宜協商未果,引發本案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