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手術治療出現腦出血併發症致病人死亡,賠償約150萬元

2020-08-29 天津垚眾律師事務所

【摘要】患者高某右側聽力障礙11年就診於被告醫院,診斷為聽神經瘤行手術治療,治療後出現了腦出血。在長達1年多的住院過程中,患者始終未醒來。2019年6月25日法院經審理認為,術後出現右小腦血腫、腦疝主要與醫方手術有關,應為手術併發症(但並非完全不可避免)。根據醫方醫療過錯情況,應認定被告對患者損害後果承擔80%的賠償責任,賠償合計1495574元。

【關鍵詞】醫療糾紛,醫療過錯,賠償責任,手術治療,腦血腫,併發症

一.基本案情

患者高某右側聽力障礙11年,右側面部疼痛7月,於2016年7月25日入醫方住院治療,診斷為右側CPA區佔位、聽神經瘤?於2016年7月28日行枕下乙狀竇後入路右側橋腦小腦角佔位切除術。2016年7月29日行開顱血腫切除術+後顱窩減壓術。2016年8月10日行腦室-腹腔分流術。術後患者意識障礙、呼吸功能障礙,於2017年8月4日辦理出院。出院診斷為:右側聽神經瘤術後、腦積水、小腦陳舊性腦梗塞、肺部感染。患者出院後死亡。

二.醫方觀點

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本案已經司法鑑定,我方基本認可鑑定意見,但認為鑑定意見認定的我方責任比例過高,請求法院參照鑑定意見作出判定。針對原告各項訴訟請求,我方認為原告主張的誤工費及護理費存在重合之處,原告主張被扶養人生活費缺乏事實依據,原告主張的營養費、精神損害撫慰金過高。

三.患方觀點

患者高某,男,54歲,2016年7月25日就診於被告醫院。影像學意見:確定符合聽神經瘤症狀表現。後於7月28日上午10時30分由該科張某某主任實施手術,當日下午2時30分結束,手術時長4小時。但術後患者一直處於昏迷狀態,8小時後患者出現了腦出血症狀。

當日凌晨4時30分(即術後14小時)該院又再次給患者實施第2次手術,於上午8時結束,時長約3個半小時。患者家屬對1天內實施兩次手術深感疑惑和害怕,多次詢問醫護人員情況,但他們均未明確答覆。經家屬私下打聽詢問,得知是手術失敗。

然而,第二次手術依然未成功,且對患者造成的傷害更大,特別是術後一直處於昏迷狀態,相繼出現腦積水等症狀。對此,被告始終未給出任何解釋。8月10日因患者顱腦出現積血等原因,被告又相繼做了引流等手術。第三次手術後,患者就一直被安排在醫院的重症監護室,3個月後轉入普通病房。

四.醫療過錯分析

醫方對右側聽力障礙11年,右側面部疼痛7月病人收入院進一步治療,醫方無過錯;經MRI證實右側橋小腦角佔位、聽神經瘤?行手術切除具有適應症,符合診療規範。醫方術前有風險告知,籤署知情同意書無過錯。但告知內容不夠全面,是否有替代治療方案及各自利弊關係等告知不夠詳細,應認為存在不足。

在護理記錄中記載1:30測患者體溫39.4℃伴寒戰,心率上升至170次/分,報告醫生後遵醫囑給予藥物對症處置,繼續觀察。此時未見病人意識、瞳孔/反射的檢查情況記載(0:00雙側瞳孔直徑約1.5mm,對光反射均遲鈍),直到1:50醫生緊急搶救。上述情況不排除醫方觀察處置位置欠及時,不利於術後並發血腫的早一點發現/處置,應認為醫方注意義務不到位,存在缺陷。


橋小腦角佔位手術風險較高,術後出現小腦出血、腦疝,應為手術併發症,應與手術過程具有一定的關聯性,不排除醫方的注意義務不到位,應存在缺陷。醫方在第二次的血腫清除的過程中(2016年7月29日行開顱血腫切除術+後顱窩減壓術)術中記載「見畸形血管團」,但切除後未送檢病理,現無法給予認定,應認為醫方存在不足。

五.鑑定意見

患者右橋小腦佔位(經病理證實為聽神經瘤),此處腫瘤手術風險較高,其前內側面為橋腦及延髓,後內面為小腦半球,下面為舌咽、迷走、副神經並有小腦後下動脈分支伴行。醫方診斷明確,具有手術適應症,術前有風險告知及患方知情籤字,術後出現右小腦血腫、腦疝主要與醫方手術有關,應為手術併發症(但並非完全不可避免)。根據現有的病歷資料與醫方上述醫療過錯情況,綜合分析認為,醫方的責任程度建議為主要責任。

六.律師意見

醫患雙方對於患者的診療經過無異議。因患者死亡後未行屍體解剖,無法確定病理死亡原因。根據現有的病歷資料分析其臨床死亡原因符合右側橋小腦角佔位聽神經瘤術後並發右側小腦血腫、腦疝;手術清除血腫後因嚴重的併發症(呼吸功能障礙等)臨床死亡。

原告認為,在長達1年多的住院過程中,患者始終未醒來。期間,患者一直靠呼吸機和藥物多巴胺等消極維持生命體徵,直至2017年8月4日,患者離世。1年多來,原告多次找被告給出合理解釋,但被告始終不能給出正面答覆。

根據鑑定意見,被告在對患者診療過程中存在告知欠全面、術後處置欠及時、麻醉後隨訪不到位等過錯,上述過錯與患者的死亡後果之間存在因果關係。考慮到患者手術難度及術後併發症等因素,參考鑑定意見,應認定被告對患者損害後果承擔80%的賠償責任。

七.法院判決

2019年6月25日法院判決,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被告x醫學中心賠償原告醫療費161095元、住院夥食補助費30000元、喪葬費40639元、死亡賠償金1087840元、誤工費39000元、護理費39000元、營養費6000元、交通費12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80000元,合計1495574元。

八.小結

原告認為,患者入院時僅是聽力下降,各項體徵狀態良好,即便診斷為聽神經瘤,該病也僅是一般的普通病症。入院前被告作為三級甲等醫院對該病的診治勝券在握信心十足的表態,也是贏得患者及家屬信任的要件。但被告未盡到必要的診斷注意義務,術前評估不足、診斷不清、方案不明、針對性不強,導致患者未能得到正確的手術治療,構成醫療過錯,造成患者的損害後果。

【參考資料】1.醫療糾紛:行膽囊切除術中操作不慎致心臟破裂,造成患者八級傷殘。2.醫療糾紛:行壺腹部腫瘤切除術,未能採取規範止血方法致患者死亡。3.醫療糾紛:直腸癌根治手術中吻合縫合處理不當,導致患者吻合口瘻。4.醫療糾紛:回盲部腫瘤引起穿孔未及時手術,導致一級甲等醫療事故。

【作者聲明】本文為真實司法裁判案例,僅供以案釋法之學習交流。若有侵權之處煩請告知刪除。文中隱去當事人名稱、屬地信息。插圖無版權糾紛。

相關焦點

  • 醫療糾紛:手術治療出現腦出血併發症致病人死亡,賠償約150萬元
    【摘要】患者高某右側聽力障礙11年就診於被告醫院,診斷為聽神經瘤行手術治療,治療後出現了腦出血。在長達1年多的住院過程中,患者始終未醒來。2019年6月25日法院經審理認為,術後出現右小腦血腫、腦疝主要與醫方手術有關,應為手術併發症(但並非完全不可避免)。
  • 醫療糾紛:一例因化療毒副作用致病人死亡,醫院承擔賠償責任案例
    4日予以氯化鉀糾正電解質紊亂,促進食慾,繼續免疫扶正治療。10日繼續護胃止嘔、免疫護正等對症處理,按時複查血常規,如有不適,隨時告知。15日考慮化療後出現粒缺導致發熱,予以粒細胞刺激因子升白細胞,頭孢美唑預防感染,退熱,補液等對症處理。
  • 醫療糾紛:一例因化療毒副作用致病人死亡,醫院承擔賠償責任案例
    患者多次向醫生反映發燒、腹痛等不適,被告未予以足夠重視、不積極治療。對患者未進行全面排查和治療,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直到不可收拾的局面才採取搶救措施,導致患者死亡。事後,原告曾找醫院主治醫生曾某詢問死亡原因,遭到主治醫生一口拒絕,且態度極度蠻橫、甚至叫囂不滿可以幹架。
  • 醫療糾紛:外請專家手術導致患者死亡,醫院退還會診費並賠償損失
    【摘要】趙某某於6年前無明顯原因及誘因突感頭痛,至x市中心人民醫院住院治療。家屬同意由外請專家為趙某某進行手術,支出會診費1.1萬元。術後腦內血腫,後患者死亡。法院經審理認為,病程記錄載明系外請專家x腦科醫院林某某非主刀手術,而是指導李某某主刀實施手術,被告應將此1.1萬元會診費返還給原告。
  • 醫療糾紛:行癲癇病灶切除致顱內感染併發症,醫院賠償220餘萬元
    【摘要】原告關某某因癲癇至被告x醫院就診,先後行多次手術治療,其中在行二次手術後患者出現嚴重顱內感染。2019年6月27日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為原告第二次行「左側顳葉癲癇病灶切除術」,此次手術時間長達4小時,且屬於二次開顱,法院認定被告在圍手術期未預防使用抗菌素存在過錯。該過錯與原告術後發生顱內感染致認知功能降低的損害後果存在因果關係,被告應承擔70%賠償責任,合計2209173元。
  • 醫療糾紛:腫瘤放療中存在過錯致病人死亡,醫方承擔60%賠償責任
    患者國某某在被告處接受以門診形式進行放射治療。放射結束後患者國某某放射區域出現紅腫、水泡、潰爛、疼痛不止,並伴有咳嗽及呼吸不暢的症狀,導致患者不幸去世。二〇一九年五月二十二日法院經審理認為,x市中心醫院在對患者國某某的放射治療過程中存在患者所呈現的皮膚放射性損傷程度難以用常規放療併發症解釋的矛盾性的醫療過錯,認定被告承擔60%的賠償責任,賠償合計為567307.52元。
  • 醫療糾紛:外傷造成脾臟破裂大出血,醫院錯失手術時機致病人死亡
    胡某某因腹痛被送往被告醫院,經影像科診斷報告顯示為脾臟破裂,需要手術治療,手術後胡某某死亡。二〇二〇年六月十二日法院經審理認為,一旦發現脾臟破裂出血量大時,須急診手術治療。該病人的診療過程中,醫方延誤手術時機。同時,患方隱瞞受傷病史有過錯,要自負部分責任,但不能承擔全部責任。關於原告的損失被告承擔的問題,根據本案具體情況,考慮患者的病情,參考鑑定意見,酌定為40%,346243元。
  • 醫療糾紛:對腫瘤手術時出現的胰瘻處置不當,致患者病情惡化死亡
    【關鍵詞】醫療糾紛,醫療過錯,賠償責任,病情惡化,胰瘻醫療糾紛:依法行醫、依法維權一.引言對腫瘤手術時出現的胰瘻處置不當,致患者病情惡化死亡,本文通過一司法裁判案例對此加以說明 。手術過程中及術後,被告未盡到高度注意義務,也沒有在診療活動中盡到與當前醫療水平相應的診療義務,對術後出現的胰瘻等既沒有及時檢查,發現後也沒有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致使於某元的病情惡化,並於2017年9月21日多器官衰竭死亡。
  • 醫療糾紛:急性壞死性胰腺炎治療後休剋死亡,醫院賠償94餘萬元
    【關鍵詞】醫療糾紛,胰腺炎,賠償責任,專業水平,休克 理由如下:根據規範關於急性胰腺炎治療,生長抑素僅僅是作為非手術治療中的一般治療的其中一種,而非必須使用或不可缺少的藥物。目前國內三甲醫院在對重症胰腺炎治療中,生長抑素僅作為可選擇性用藥。
  • 醫療糾紛:乳腺癌腦轉移行伽馬刀治療,致雙目失明及腦疝最終死亡
    【摘要】陳某某因乳腺癌手術後,因顱內枕部左側發現乳腺癌腦轉移瘤,行伽瑪刀放射治療,放療後不久,陳某某便出現身體不適直至雙目失明,訴訟中患者死亡。2019年5月6日法院經審理認為,醫方未告知該轉移灶還可開顱手術切除,也未請神經外科會診,故在治療方式的選擇上未盡到告知義務。
  • 醫療糾紛:闌尾炎致感染性中毒性休剋死亡,醫方賠償患方111萬
    【關鍵詞】醫療糾紛,急性闌尾炎,賠償責任,手術, 感染性休克,毒素吸收入血,致心肌損傷,終致感染性中毒性休克而死亡。六.醫療過錯分析患者在x市x人民醫院就診,系急性闌尾炎,予抗炎輸液治療,症狀無明顯改善,並出現畏寒,後收住入院,經搶救無效死亡。
  • 醫療糾紛:一例因主動脈夾層破裂死亡,導致醫院承擔賠償責任案例
    ,國內外手術死亡率高達10—25%,且深低溫停循環對於患者凝學功能具有嚴重的不良影響,加之患者術前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立即進行手術治療,可導致患者術後死亡率增加,併發症增多,各種不良事件增多。但被告醫院卻未及時給予手術治療,也未進行任何有效對症治療,延誤了患者的救治時機,直接導致患者死亡,被告醫院在診療過程中存在嚴重過錯,應對患者死亡承擔全部賠償責任。綜上,請人民法院依法保護原告合法權益,支持原告訴訟請求。
  • 醫療糾紛:手術中切開刀斷裂患者死亡,醫院未證實產品合格須擔責
    2:30分左右,患者出現血壓再次下降,並出現嘔血、便血症狀,給予輸血、補液抗休克對症治療,7:00患者出現呼之不應、表情淡漠情形。原告對被告的診斷結果及治療方案未提異議,認為造成原告死亡的根本原因是手術中使用的刀頭存在質量問題。原告對被告提供的產品包裝、合格證明等書面資料不予認可,也不同意進行司法鑑定。此外,被告稱其已將手術過程中斷裂的刀頭作為醫療廢棄物處理,未予保留。
  • 醫療糾紛:羊水栓塞被認定為一級甲等醫療事故,醫方賠償60餘萬元
    法院酌定被告對原告的損失承擔50%的賠償責任,賠償共計627926元。 【關鍵詞】醫療糾紛,賠償責任,羊水栓塞,一級甲等,醫療事故 直至凌晨4點左右,因胎兒宮內缺氧,值班醫生要求家屬籤字並立即手術。大約2小時左右,新生兒出生,。醫生要求家屬將新生兒轉院至x市x醫院新生兒科。1月6日上午10點,醫生告知家屬產婦出現DIC羊水栓塞,生命垂危,並於1月14日治療無效死亡。
  • 醫療糾紛:一例因藥物過敏患者死亡,致醫院賠償90餘萬元的案例
    治療當天詹某突然出現呼吸困難、搶救無效死亡。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三十日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醫院未行鑑別診斷,未考慮患者存在藥物過敏致喉頭水腫的可能性,未能及時停用相關藥物。未能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在患者出現喉阻塞三度、四度時,未及時行氣管切開或環甲膜穿刺,存在過錯。應承擔85%的賠償責任,賠償923796.2元。
  • 知名企業家赴「最牛醫院」手術後腦死亡,昏迷前大呼被騙!醫院回應
    博鰲超級醫院在回應中稱,在手術後,他們和患者家屬溝通了10多次,患者家屬先後提出1億元、5000萬元、2600萬元,直至目前2100萬元的賠償要求,並且拒絕通過正常醫療鑑定和法律程序解決。博鰲超級醫院稱,希望依法依規處置,也願意協助患者家屬積極引入第三方醫療糾紛鑑定權威機構(如醫學會的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和醫調委等)就本次醫療糾紛的性質和可能承擔的責任進行鑑定。知名企業家李大紅手術後腦死亡69歲的李大紅,是湖北知名企業家、金龍泉啤酒創始人,人稱「啤酒大王」。
  • 化療引併發症患者死亡 醫院無過錯自願補償
    同年1月17日,主治醫師檢查後診斷黃玉患滋養細胞腫瘤,建議化療,並將病情、診療計劃,以及治療過程可能發生的毒性反應可致死亡的醫療風險詳盡告知患者,患者表示理解和同意。後醫生對黃玉使用5-FU化療。1月31日,經黃玉家屬同意,將黃玉轉入腫瘤科住院。2月1日,主治醫師查體後認為,患者診斷侵蝕性葡萄胎術後化療明確,予5-FU單藥治療後出現骨髓抑制、嚴重黏膜腸道反應。
  • 醫療糾紛:骨折手術後醫源性細菌感染,致八級傷殘賠償140餘萬元
    被告x中心醫院賠償原告醫療損害造成的各項損失共計1456834元。【關鍵詞】醫療糾紛,開放性骨折,內固定手術,醫源性細菌感染,八級傷殘一.原告訴求原告於2016年1月6日因左側脛骨開放性骨折急診入住被告醫院,被告對原告行左側脛腓骨清創鋼板內固定手術,術後採用石膏外固定。手術後幾日即出現切口上端近膝關節處疼痛,體溫升高達39.8度,患處明顯紅腫,手術切口上端有膿性分泌物,左側脛骨中段鋼板內固定的釘孔處有骨質損壞。
  • 醫療糾紛:直腸癌根治手術中吻合縫合處理不當,導致患者吻合口瘻
    2019年4月2日法院經審理認為,x總醫院的過錯與張某某再次手術行剖腹探查,迴腸末端雙腔遺瘻術及腸造瘻還納術的損害後果存在因果關係;x總醫院的過錯責任程度為70%,合計133,288.64元。【關鍵詞】醫療糾紛,直腸癌,吻合口瘻,併發症,九級傷殘
  • 手術延遲致子宮破裂胎兒死亡醫院賠償七萬
    手術延遲致子宮破裂胎兒死亡醫院賠償七萬 2013-02-16 16:45:43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