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學沒上,他曾花2000買了一勺鹽,靠賣液體肥皂賺得200億財富

2021-01-15 和訊網

一位農民,沒讀過一天書,因為兒子得了「僅能活10年」的壞病,他被迫創業給兒子治病還債。開始創業的時候他已經50歲了。

靠著一口大缸,一口大鐵鍋,帶著從親戚朋友處湊來的2000塊錢,他開起了自己的液體皂小作坊。

晚上生產皂、白天騎著自行車能走街串巷吆喝賣貨。

做生意,難免吃虧,最大的一次,他花2000塊錢從一位老師傅那裡買了一個秘方,竟是1勺鹽。

自那後,他決心抓創新、抓技術,鼓勵兒子加緊研發,在失敗了100多次後,終於研發出了 901 特效去油靈,一款曾在後來的18年裡難有人超越的拳頭產品。

36年過去,他的公司從賣皂起家,如今已經發展成為集化工、物流、農業等物流、農業、科技城、投資五大事業板塊的中國五百強企業。作為掌門人,他也成為身家200億的富豪。

他就是,傳化集團創始人徐傳化。

1 為救兒命下海

1935年,徐傳化出生在浙江蕭山一個普通農家,因為家裡窮,他沒有上過一天學,大字不識一個,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一塊「白石頭」。

後來夜宵來村裡掃盲,徐傳化第一個報上了名,他認真好學,一個字一個字的學,一段時間下來,他愣是脫了盲。

儘管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好學、敢想敢幹。蕭山本地有一句土話,叫敢喝「頭口水」,大概意思是敢於嘗試新事物、新變化,徐傳化就是這種個性,他是村裡事事衝在前頭的人。

村裡辦起合作社,大傢伙都不願意參加,徐傳化第一個報名;大家都種糧食,只有徐傳化家種草藥,物以稀為貴,草藥總能賣個好價錢,得益於靈活的頭腦,徐傳化家的小日子一直過的不錯。

大家看他賺錢,也紛紛學他中草藥。徐傳化覺得,扎堆了,就未必賺錢了,他轉而去種苗木,兩年下來,賺了10萬塊,徐傳化成了村裡的萬元戶,而且第一個蓋起了四層小別墅。

好日子沒過不久,1985年,徐傳化的兒子徐冠巨患上了溶血性貧血症,醫生診斷,如果休養的好的話,能活十年。

為給兒子治病,家裡多年攢下的積蓄被花了個精光,還籤下了2萬多債務。禍不單行,徐傳化所在的磷肥廠倒閉了,他也因此提前下崗了。

家底已經掏了空,既得掙錢給兒子治病,又得還債。正愁眉不展之時,一個老朋友給他支招,「現下時興辦廠,不如你也開一個液體肥皂廠,正好我小舅子是液體肥皂的師傅,懂配方」。

說幹就幹,徐傳化只能放手一試了。他從親戚朋友處湊了2000塊錢,開起了液體肥皂廠。這個時候,他已經50歲了。

2 花2000元買一勺鹽

說是一個工廠,實際上是一個家庭小作坊,這個作坊的設備只有一口大缸、一口大鐵鍋。大缸用來作攪拌缸,鐵鍋用來做反應釜。徐傳化請來了行家洪師傅做指導。

晚上做皂、白天徐傳化騎著自行車走街串巷去賣皂,生意很快有了起色,每天能賣10多桶,一天下來能賣100多塊錢。

第二年,徐家液體皂就拿下了600多個供銷社網點,年銷售額30多萬,淨利潤3萬多,不僅還完了之前的欠債,還有了一點積蓄。

徐傳化父子決定擴大生產。但一個問題橫亙在了他們面前,廠子的技術嚴重依賴洪師傅,只要他不在,徐傳化就開不了工。兒子徐冠巨其實跟在洪師傅身邊早就學會了流程,但每次下手做出來的液體皂還是又清又稀,完全用不了。

核心訣竅掌握在洪師傅手裡。只見他每次打開一個小包,將一勺白色的顆粒狀物體放進去,皂就神奇的變粘稠了。不管徐傳化父子怎麼想洪師傅請教,他都不肯說。

徐傳化乾脆決定,要不我掏錢買下你的秘方如何?洪師傅同意了,對方出價5000元,徐傳化好不容易砍價砍到了2000塊錢,才買下了這個秘方。

但拿到秘方的那一刻,徐傳化父子二人傻眼了,這2000元錢竟然買了一勺鹽!

這件事,讓徐傳化很受刺激,他意識到,只有科學、只有技術才是核心生產力,於是他讓兒子徐冠巨學習化學知識,多讀化學書。漸漸的,徐冠巨有了學習成果,自己配出了不少液體皂的的配方。

3 失敗1000多次終成化工大王

有一次,徐傳化去客戶那送貨,正好碰見幾個女工人在洗布,上面全是油汙,即便費好大的力氣也很難洗乾淨。

徐傳化心裡琢磨,我要是生產出一種能洗布的洗滌劑賣給紡織廠,那肯定供不應求、大賺一筆。他帶著一塊油漬布,回到了家後,跟兒子商量讓他開始研發出一款洗滌產品。

兒子一頭扎進了實驗室,這次研發並不順利,他每天泡在實驗室裡,累計失敗了1000多次,最終發明了 901 特效去油靈 ,這是國內第一款紡織助劑。這款產品後來還獲得了北京國際發明與專利展覽會金獎。

有老化工人感慨不已,沒想到這東西竟是被一個讀高中的後生給搞了出來。

901 特效去油靈成了徐家液體皂廠的拳頭產品,訂單一個接一個的到來,徐傳化父子忙得不可開交。

1995年,徐家業務越做越大,產品已經不限於液體皂了,而延展到日用化學品、造紙化學品、塑料化學品等領域。那個小作坊,轉眼之間,已經變成了化工集團。

集團化業務不斷擴張,徐傳化看著兒子越來越能獨當一面,他放心的把一些核心業務交給兒子來打理。徐傳化也很努力,他每天專心鋪在工作上,沒想到,他的病竟然奇蹟般地好了!

2004年,傳化集團的年銷售額已達10億,是年,傳化股份(002010)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第二年,傳化集團收購了新安股份(600596)後,成為旗下擁有2家上市公司的化工集團。

此後,徐傳化父子帶領傳化集團開始了多元化擴張之路,在聚焦化工主業之外,傳化集團開始進軍農業、物流、科技城、投資等領域。農業方面,傳化孵化出了專注樹苗培育和花卉生產的傳化生物;物流方面,徐冠巨在家鄉蕭山建設了物流基地。

2016年的新財富500富人榜上,徐傳化父子憑藉464億元的財富成為蕭山首富。在最新的2018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上,徐傳化家族憑藉198.7億元財富,登上榜單前100名。

如今的徐傳化更多的將集團事務交給兒子打理,他自己全心鋪在藝術團上,自編、自演、一年要公益演出200多場,他又發揮起了愛學習的精神頭兒,從60歲起學會了二胡等6、7樣樂器,現在儘管84歲高齡了,但徐老還經常去農村公益演出,這種精神實在令人敬佩!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他一天學沒上曾花2000買了一勺鹽靠賣液體肥皂賺得200億財富
    一位農民,沒讀過一天書,因為兒子得了「僅能活10年」的壞病,他被迫創業給兒子治病還債。開始創業的時候他已經50歲了。靠著一口大缸,一口大鐵鍋,帶著從親戚朋友處湊來的2000塊錢,他開起了自己的液體皂小作坊。晚上生產皂、白天騎著自行車能走街串巷吆喝賣貨。
  • 2000塊買了勺鹽,他創造肥皂集團經歷了什麼?
    1986年徐傳化創辦起了生產液體肥皂的家庭作坊(傳化集團的前身),發展後傳化集團已是橫跨一、二、三產的中國500強企業。徐傳化註冊了蕭山第一個「私營」企業,但實際上,創業之前,徐傳化獨到的眼光和敢為人先的精神已展露無疑。
  • 因兒子患病被迫創業,他曾花2000塊買勺鹽,後靠肥皂年賺330億
    這位企業家名叫徐傳化,是如今傳化集團創始人,他的創業經歷堪稱是跌宕起伏。徐傳化生於1935年,農民出身的他開始起步非常晚,但是在開始創業之前,他展現過獨特的商業天賦。那時候農民們缺少讀書的概念,所以農民出身的徐傳化小時候並沒有讀書,但卻讀過掃盲夜校,也第一個報名參加農村合作社,率先種樹苗賺到10萬。
  • 2000元起家,靠賣液體肥皂年締造百億帝國,如今身家超66億美元
    萬向集團的創始人魯冠球大家應該都知道,他蟬聯的多年的杭州首富。但是在2017年的時候,有一位低調的人物以身家66億美元的財富擊敗了61億美元身家的魯冠球,他就是傳化集團的創始人徐傳化。徐傳化出生於杭州蕭山,長大之後就一直在一家化肥廠工作。
  • 我國的新首善:一年捐30億!曾為了治療兒子,他靠「撿肥皂」發家
    小編在這裡要說的是,中國的一位新首善,一年捐出了30億,當初為了還債,他靠「撿肥皂」發家。我要說的人就是徐傳化,他於1935年出生,浙江蕭山人,傳化集團名字的由來。1986年創辦起了生產液體肥皂的家庭作坊(傳化集團的前身),靠一口大缸和一隻鐵鍋開始創業。短短25年間,這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已突破兩百億。
  • 李嘉誠曾靠抄地發家,今卻被各地抵制,難怪他會跑去英國
    李嘉誠賣南城都匯狂賺78億,靠「炒地」致富的李嘉誠,被各地政府制裁 李嘉誠「炒地」早就是商界公開的秘密了,在低價的時候買入地皮,放置幾年然後高價賣出,不用花一分錢就能夠獲得上億的利潤。17年的時候他將旗下公司擁有的山頂道兩幅宅地以16億的價格賣出,活活捂了20年的時間。
  • 如何選擇公筷公勺,聽他的沒錯
    自己推銷自己卸貨  用12款工藝筷賺得第一桶金  鄭承烈是典型的浙商。幼年貧困的家庭,讓他迫不得已走上創業的道路。靠借來的2萬塊錢,租廠房、買設備,他在全省最偏遠的小縣城慶元起步,做起了筷子「小作坊」。
  • 他初中畢業,賣域名賺了1億美元,靠女人獲取了百億身家
    蔡文勝高中沒畢業就輟學了,輟學之後就在福建老家做起了服裝生意,那時候電商還不發達,蔡文勝就靠個人網站推廣自己的產品,成為了中國第一代站長,在那個時代很多人創業都是從個人站長起家,丁磊,張朝陽都是這樣的,蔡文勝也靠個人網站成功推銷了自己的服裝,能維持得了自己的生活。
  • 他花2億買了家飯店,大堂內掛著一幅畫,讓他大笑:飯店等於白撿
    故事有趣,現實也不逞多讓,曾有一位企業家買了家飯店,卻因為裡面的一幅畫,讓飯店等於白撿。杭州華僑飯店,1959年開業,在現在看來,五層樓的它十分陳舊毫不起眼,但在當年那可是整個杭州規模最大的建築。在建成之初,內部需要一些裝飾,經理便邀請浙江美院的兩位大畫家為飯店創作了兩幅作品。
  • 別人投資房地產,她卻買了200多個「地洞」,今每年躺賺幾十億
    而恆大集團的許家印、萬達集團的王健林則曾牢牢把握住房地產領域的機會,隨著近幾年房價的攀升,許家印、王健林也賺得不少財富,且都曾成為過中國首富。其實,在時代迅速發展的今天,商機近乎無處不在。每一領域的精英人士大都是曾站在時代的風口,及時把握住商機的人,而那些晚人一步踏入的人,或許只有一點「湯」可以分,甚至「一無所獲」。
  • 「座駕」3億!上海首富花百億深坑建酒店,帶「國寶」上了春晚!
    他歷時12年之久,花上百億在深坑內建國際酒店,創造了全球人工海拔最低五星級酒店世界紀錄。他不喜歡坐汽車就花3億買了個「空中座駕」,不喜歡出名卻因累計捐贈數10億成「中國首善」而被曝光…他就是世茂集團董事長許榮茂。
  • 再花260億?李嘉誠「死盯」英國,曾在英虧百億,海外巨虧1400億
    就好比當年李嘉誠甩賣自己在內陸的房地產資產,靠此套現一大筆錢投資海外的這一舉動,也讓不少富豪因此「跟風」,紛紛學習李嘉誠投資英國等地。李嘉誠的財富累積和他過人的商業眼光是分不開的,曾經還被人們稱為房地產行業的「標杆」,因為在多年時間中李嘉誠多次在房地產行業實現了「高拋低吸」的操作,輕鬆的讓自己的財富翻倍。
  • 趙本山後悔花2億買私人飛機,打五折都沒人要,停機費一晚要2萬
    最近的一場直播中,球球在和媽媽的連線中,自曝家中價值2億的私人飛機賣不出去。更是直言打5折都沒人要,因為現在沒有人願意花一大筆錢買一個私人飛機。"他老後悔了,要我肯定不買。"吐槽起自己的老爸來,球球第一點都不口下留情。
  • 1把豆角3勺鹽,教你自製酸豆角,4天就變酸,學會再也不用買了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1把豆角3勺鹽,教你自製酸豆角,4天就變酸,學會再也不用買了。酸豆角是很常見的開胃小菜,平時訂外賣或者去小飯館吃飯,我都會讓老闆給我來兩勺酸豆角。吃飯的時候有酸豆角作陪,會感覺胃口大開,能多吃兩碗。酸豆角很多人都吃過,但是卻很少人會做,想吃都是去外面買著吃。
  • 晶片市場投資難:利潤和賣肥皂差不多
    當時他得到同行的回答是——「這不是VC該投的。」理由是,在上一個周期裡,投資晶片的人基本沒掙到錢。而美國制裁中興事件讓晶片、半導體行業的發展現狀再次突現到大眾眼前,據來自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7年國內集成電路進口價值為2601億美元,是我國第一大進口商品。
  • 靠賣菸草賺200億 晚年卻住在天台匿名捐款 去世才知他捐了幾十億
    何英傑去世後,香港亞洲電視臺才報導了他生平的慈善事跡,一生總共捐了幾十億。在電視報導之後,很多人才知道有這麼一位偉大的慈善家。何英傑經常匿名捐款,每年他都會定期向香港東華三院捐款。1991年,華東發生了一場大水災,何英傑當時就直接捐了1億。1億在當時是什麼概念?那個時候,劉永好兄弟身家幾個億就被評為了大陸首富。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時,李嘉誠、王永慶等超級富豪也才捐了1個億。
  • 曾在香港帶水貨,今擁有216處房產,花3.2億在淘寶上買了兩架飛機
    這兩三年來,房地產又再一次大漲,有人測算過在這一輪房地產大漲中,王衛這些房產的價值上漲了20多億元,比順豐公司一年賺的錢還多。王衛本來一直是中國的隱形富豪,他之前一直不願把順豐上市,不過在去年還是在多方力量的推動下,最終成功上市。順豐借殼上市之後,王衛的身家一度接近了2000億人民幣,成為了國內前五的富豪。
  • 她曾嫁老闆,後靠賣玻璃資產700億超越前夫!現財富竟縮水300億!
    有一個人也坐上過首富寶座,她曾嫁給自己老闆,後和丈夫離婚,靠自己賺了615億,並成功超越前夫。這個人就是周群飛,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她是怎麼做到的吧。初中輟學打工維持生計1970年,周群飛出生在湖南湘鄉的一個小山村。
  • 一塊肥皂做到全球第五,外資世界500強都為他代工 | 品途案例
    不僅如此,他還推出「高檔產品大眾化」的戰略,將價格定在同檔次國外產品一半的水平上。莊啟傳賭對了。在那個廣告稀缺的年代,企業所花的每一分錢都能獲得超值的回報,再加上便宜實惠的價格,納愛斯香皂很快就成為熱銷品。1992年,納愛斯公司成立後,莊啟傳將目光投向了洗衣皂。長期以來,中國老百姓一直使用黃肥皂洗衣服,這種肥皂外觀粗糙、質地幹硬、味道難聞,俗稱「臭肥皂」。
  • 福建「商業教父」:靠賣衛生巾賺得百億身家,企業市值超700億
    近段時間,「散裝衛生巾」話題在社交媒體上引起廣泛關注與討論。目前,市場競爭者主要包括恆安國際(七度空間、安爾樂)、景興健護(ABC)、重慶百亞(自由點)等國內製造商,以尤妮佳(蘇菲)、金佰利(高潔絲)、寶潔(護舒寶)、花王(樂而雅)為代表的跨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