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的早點,都在碗裡套個塑膠袋,熱湯澆在裡面,不怕有毒嗎?

2020-12-12 小喬的美食美客

對於經常在外面吃早點的人來說,會經常看到這樣一個情景,別管是盛湯還是盛稀飯,早點攤的老闆看似很衛生地將一個塑膠袋套在碗裡,然後一勺熱湯便澆在了碗裡,是不是很熟悉的場景?對此,有些人認為不乾淨、有毒,而有些人卻認為沒什麼大驚小怪的,感覺很正常,這個做法衛不衛生呢?街頭的早點,都在碗裡套個塑膠袋,熱湯澆在裡面,不怕有毒嗎?

首先,別管是什麼塑膠袋,它的主要成分都是聚乙烯,即使是外包裝標註的「食品專用」的塑膠袋,它本身也是一種塑料製品。塑料本身的特性就是怕熱,遇到高溫就會釋放出有毒的物質,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可能有些朋友會說,外賣的那種專用的快餐盒,本身也是塑料的,它就沒有毒。這個快餐盒確實要好一些,但是用滾燙的熱湯去燙塑料,終歸還是不讓人放心,只能說它更方便一些罷了。

其實要隨便問一個吃早點的人,問他用塑膠袋安全不安全,可能在他心裡也是有些反感情緒的,但是沒辦法,早點攤的老闆就是這樣用的。現在的早點攤,一般都是夫妻攤位,客人多的時候根本沒時間去洗碗,而用的塑膠袋價格又很便宜,操作又快又方便,所以他們當然樂意用。如果塑膠袋的整體質量不錯,那還可以,就怕用的是劣質的塑膠袋。

為什麼明知道塑膠袋不好,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不反對?除了上面說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我們常說的「眼不見為淨」,塑膠袋即使是經受了高溫,釋放出一些有毒物質,但是我們的肉眼又看不到,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一種慣性,只要當時肚子吃不壞,以後也就慢慢習慣了。這些塑膠袋除了盛稀飯或者各種熱湯之外,也被用來盛油條或者包子之類的早點,總之就是習慣了,至於是否真的安全,很多人也就不去考慮了。

塑膠袋之所以能夠流行開來,當然還和人的惰性有很大關係。有些人從心裡也是覺著用塑膠袋來盛早點肯定是不衛生、不健康,當然可以在吃早點的時候自帶餐具,自己帶的餐具肯定要衛生得多,但是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自帶餐具呢?說白了還是惰性的原因,不用自帶餐具,吃完了塑膠袋還能隨便一扔了之,還是因為自己太懶了?這個也說不得別人。

當然,下面這種說法就比較有意思了。最近幾年流行一個關於吃方便麵的段子,大意是有人說吃方便麵不健康,然後旁邊吃方便麵的人就會回敬一句,「我都混到吃方便麵的地步了,還跟我講健康?」,換在這裡也可以勉強回敬一句,「我過得又不是一種精緻的生活,我都混到在大街上吃早點了,還在乎啥塑膠袋啊?」。當然,玩笑歸玩笑,如果因為條件限制,沒辦法真的要在大街上吃早點,為了健康,還是要自帶餐具,遠離塑膠袋吧

相關焦點

  • 街頭的早餐,都在碗裡套一個塑膠袋,熱湯澆在裡面不怕有毒嗎?
    如果是酸辣粉、面線等等帶湯的早餐,就會用塑膠袋裝了,然後放進小碗裡。然而,對塑膠袋稍微熟悉一點的朋友就知道,甭管什麼塑膠袋,即便它上面標註了「食品專用」塑膠袋,它的主要成分都是聚乙烯。這種物質的特性就是怕熱,一旦遇到高溫就會釋放出有毒物質。
  • 吃早點時,老闆在碗上套個「塑膠袋」,熱湯直接裝,不怕有毒嗎?
    近些年來,大到機關食堂,小到路邊的早點攤上,都開始流行起一股「塑膠袋」風潮。不管是滾湯熱滷,還是剛出鍋的蔥花餅,老闆們都喜歡在碗盤上,套上一層「塑膠袋」,以用來將食物與碗隔開。其實這樣做也不無道理,食物中往往都帶著油漬,如果要清洗的話,就意味著要多出一個人工。
  • 吃早餐碗,就像一套「塑膠袋」,熱湯直接裝上,不怕有毒嗎?
    近年來,從食堂到路邊的早餐攤上,流行「塑膠袋」。不管是滾湯熱滷水還是新鮮的蔥餅,主人都喜歡在碗上放一層「塑膠袋」把食物和碗分開。事實上這樣做是合理的,食物經常被油汙染,如果你想清理他,那就意味著要付出更多的勞動。
  • 塑膠袋遇熱會分解出有毒物質 小心毒從口入
    在晉中市市城區街頭的一些早點攤、燒烤攤、可提供外賣的飯店,由於碗筷不可能及時消毒,於是經常可以看到人們就餐時老闆會在碗上套一個超薄的塑膠袋來盛裝餛飩、豆腐腦、熱粥、麻辣燙、燒烤等食品。這看起來似乎衛生一些,可以切斷疾病的傳播途徑,但卻忽視了一些不合格的塑料製品對人體的危害。在市城區錦綸路一家早餐店裡,一位客人要求將餛飩帶走。
  • 塑膠袋裝早點靠譜不?專家:長期使用易慢性中毒
    每天早晨,在農貿市場門口或路邊的早點攤子上,上班族們總是匆匆地用塑膠袋裝著剛出鍋的油條、熱氣騰騰的潵湯等食物,即使坐在早點鋪子裡,店老闆盛稀飯盛潵湯用的碗上還會專門套上一個塑膠袋子。  早點鋪子將塑膠袋套在碗上的確是解決了洗碗之苦,顧客們也已經習慣地認為用塑膠袋會幹淨一些,漸漸的這都成為一種習慣,殊不知,這些塑膠袋與早點或熱湯等熟食接觸,裡面的有毒成分就會滲出,汙染食物,對人體造成危害。
  • 食品級塑膠袋遇高溫高也會析出有害物質 慎用塑膠袋盛裝食物
    文/圖 記者 馬燦  用塑膠袋套碗裝熱食物對人體有害嗎?近日,有讀者向本報記者報料稱,他家小區樓下的早餐檔直接用塑膠袋套碗盛食物再賣給食客,懷疑此舉會汙染食物。他發現,檔主為了省去洗碗的環節,就將塑膠袋套在碗裡,然後直接將煮好的食物和熱湯倒進去。等客人吃完後,檔主將塑膠袋翻轉拎起來,連同剩下的食物一起丟掉,再拿出另一個塑膠袋套在同一個碗裡,循環使用。  劉先生稱,白色的塑膠袋非常薄,上邊並沒有QS標誌或食品專用的標誌。
  • 街邊攤都把塑膠袋套在碗上,放滾燙的食物真的沒問題?你敢吃嗎
    這個時候就是一種為了便利人們生活的東西——塑膠袋登場的時候了。我們每天都會經歷這樣的場景,點單買了包子、茶葉蛋或者油條、雞蛋餅之類的早點,店家就會將我們點的東西裝進塑膠袋裡,通常這些東西都是剛出爐非常燙的,要是是質量不是很好非常薄的塑膠袋,很有可能就會被熱熱的食物燙出洞來。
  • 街邊賣早餐的,都在碗上套個塑膠袋,盛的都是滾燙熱飯,有毒嗎?
    ,上面都套了一個塑膠袋,到我這直接換了個新袋,熱氣騰騰的飯就端上來了,原來倒沒感覺什麼?現在不禁一想,塑膠袋經過高溫一燙,難道這東西沒毒素嗎?只要您在外面吃過早餐, 那麼90%應該會碰到過此事,尤其是在路邊攤或者早市,商家這樣做,無非就是圖省事,免去了刷碗的工序,如果挨個洗一遍,耽誤事不說,還要增加額外的成本,而一分錢一個的塑膠袋就解決了大麻煩。
  • 街頭早點攤塑膠袋多數「超薄」 或對身體有害(組圖)
    專家表示,塑膠袋熔化後的高分子材料即使不被人體吸收,也難以排洩,對人的肝腎有極大破壞作用。而帶著早點匆匆而去的上班族,最有可能成為受害者。  新京報訊 6月1日是「限塑令」實行4周年的日子。對於塑膠袋,人們更多關注其帶來的資源浪費、環境汙染問題,容易忽略其背後的食用安全。記者走訪多家街頭早點攤,發現用來盛裝油條、油餅、包子等油性早點食品的塑膠袋大多沒有任何標誌,疑似「超薄」。
  • 劣質塑膠袋泛濫小吃攤 白色汙染在嘴邊
    「袋套碗」,在地攤上很流行。     張剛 攝   「碗上套個塑膠袋,這個小吃攤乾淨!」很多市民在吃路邊攤時,往往這麼認為。可是這些看起來白生生的塑膠袋真的乾淨嗎?平日裡市場買菜用的塑膠袋是否衛生?
  • 用塑膠袋打包滾燙飯菜,有毒嗎?只要不超過這個溫度,還可以將就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塑膠袋,尤其是早餐店,黃金時間有限,老闆為了節約時間,會在碗上套個塑膠袋,一個顧客吃完,把塑膠袋一扔,換一個新的就好,即使來買早餐的也一樣,為了方便,老闆會直接會用塑膠袋給顧客裝食物,但有沒有人想過,用塑膠袋來盛滾燙的飯菜,會不會有毒呢?
  • 街邊早餐攤,在碗上套上塑膠袋,盛的全部滾燙熱食,這樣安全嗎?
    街邊早餐攤,都在碗上套上塑膠袋,盛的全部滾燙熱食,這樣沒有毒嗎?現在大家每天都早起趕出勤,一天上班來回出行花個1小時多是很正常的,而這時候為了節約時間,不少人已經不在家吃早餐了而在外面隨便找個早餐店,幾塊錢的事情就倔強,稀飯油條雞蛋,或者胡辣湯、豆腐腦,要不然就三明治牛奶,或者麵條腸粉,反正選擇還是不少的。而不少早餐店都是擺攤的。
  • 塑膠袋、刷碗手套、透明包...套上奢侈品的外衣身價立馬翻了1000倍!
    這隻塑膠袋可不是單賣的,得搭配新款錢包或手包購買,所以你們看到的裡面糖果色包包,其實是跟外麵塑料袋一套的。不少潮人都為它打Call,不得不說還是很適合凹造型的。裡裡外外色彩有所呼應,拍照才更好看哦!在裡面放本好看時髦的畫冊,格調吸睛度全部都有。香奈兒也出了不少PVC材質的包包,雖然材質很平常,但海豹君滿眼看到的還是高檔華麗又奢侈。半透明的馬卡龍色系更有夏天的清涼感,適合小仙女們。
  • 小心高溫蒸煮塑膠袋捂出「有毒」玉米(組圖)
    但在此規定頒發1年多後,在長春街頭卻隨處可見蒸煮玉米的商販,使用無任何標誌的塑膠袋來接觸玉米。  「新煮的苞米,又黏又甜了!」每年到了玉米收穫的季節,長春市的大街小巷就會出現不少賣熟玉米的小攤,有些商販為了保溫和防塵,便在鍋內放入一個塑膠袋來裝玉米。望著裝在袋中的玉米,有些市民不禁提出疑問:塑膠袋不宜裝高溫、含油食物,否則會產生有害物質。
  • 少用塑膠袋裝熱饅頭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塑膠袋打包食物,比如熱氣騰騰的饅頭,或是帶有熱湯的外賣。然而近日,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項針對美國五大食品商的調查顯示,62%的外賣包裝被檢測出含有多氟烷基(PFAS),80%的熱食和沙拉包裝也含有該物質,可能導致肝臟損傷、免疫系統損傷和癌症。
  • 早點的塑膠袋遇熱後油瞬間熔化危害大
    記者調查  白色汙染多,街頭難覓合格食品袋  昨天活動中,在談到自己製造的「白色汙染」時,大夥似乎都將目光集中到了農貿市場、路邊攤的超薄塑膠袋上。  記者在現場做了一個關於「日常使用塑膠袋」的小調查,結果顯示,在場50多名居民中超過30位居民已經有使用布袋或固定塑膠袋買菜購物的習慣,但大夥並沒有意識去區分使用一般塑膠袋和專門盛放食品塑膠袋,特別是街頭早點攤、小吃攤上常用的那種薄薄的塑膠袋,很多居民都沒有注意到。「袋子是賣家提供的,也由不得我選擇,圖方便也只好用他們的。」
  • 海口部分市民愛用塑膠袋裝熱食 肝臟腎臟或受損害
    常年在海口跑業務的陳先生表示,因為自己是一個單身漢,根本就不會在出租房裡面煮食物吃,常年都是在外就餐,每個月領到手的工資不算高,早餐和中午經常就是吃路邊的粉湯等。「這些路邊攤位使用的碗,看起來很不乾淨,你要是不套一個塑膠袋,你敢吃嗎?我寧願吃塑膠袋,也不願意用不乾淨的碗。」  「寧願吃塑膠袋,也不吃不乾淨的碗。」
  • 蘋果套塑膠袋有毒嗎?蘋果為什麼要用塑膠袋包著?
    目前蘋果開始大量上市,與往年不同,這些紅彤彤的蘋果都是穿著「塑料衣」的,這引起了張店市民孟女士的質疑:穿著塑料衣的蘋果會不會是催熟的或是早產果,食用後會不會對身體健康有影響?  孟女士告訴記者,現在市面上賣的這種嘎拉蘋果,往年都是8月底左右才會上市,今年卻提前了半個多月,而且,跟往年還有不同的是,今年的蘋果都是穿「塑料衣」上市銷售的,「周末家裡來了幾個朋友,就買了一些蘋果招待他們,可蘋果看起來紅彤彤的,吃起來卻是酸澀的。」孟女士說,她懷疑這些套袋的蘋果是催熟的,擔心吃了對健康有害。
  • 街頭特色早點麵茶,一大碗7元錢,很多人都不知道該怎麼吃
    地道街頭特色早點麵茶,一大碗7元錢,很多人都不知道該怎麼吃,早點對於每個人都是不陌生的,每日晨起都會到街面上看看有沒有什麼好吃的早餐,平時作為眾人皆愛的豆漿油條,就幾乎是在每個地方都能看到的。最近在街頭碰見一種特色的早點就很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