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高溫蒸煮塑膠袋捂出「有毒」玉米(組圖)

2020-12-18 網易新聞
小心

  

  高溫蒸煮塑膠袋

  捂出「有毒」玉米

  很多商販均這樣賣玉米 玉米在塑膠袋的「保護」下保溫

  新聞背景

  從2008年1月1日起,食品包裝開始實行市場準入制,所有食品用塑料包裝袋必須標註「食品用」字樣,以及由國家質檢總局統一頒發的食品安全許可標誌「QS」和編號,沒有該標誌的塑膠袋不能隨便裝食品了。但在此規定頒發1年多後,在長春街頭卻隨處可見蒸煮玉米的商販,使用無任何標誌的塑膠袋來接觸玉米。

  「新煮的苞米,又黏又甜了!」每年到了玉米收穫的季節,長春市的大街小巷就會出現不少賣熟玉米的小攤,有些商販為了保溫和防塵,便在鍋內放入一個塑膠袋來裝玉米。望著裝在袋中的玉米,有些市民不禁提出疑問:塑膠袋不宜裝高溫、含油食物,否則會產生有害物質。那麼裝入塑膠袋中的玉米,在高溫蒸煮後是否可以食用?帶著這些疑問,記者進行了調查。

  現場踏查

  賣煮玉米的商販隨處可見

  玉米是東北的特產農作物之一,一直深受群眾的喜愛。每當到了玉米收穫的季節,在長春市各街頭、小巷、早市、夜市賣煮玉米的商販比比皆是。

  「新煮的苞米,2個3元嘍!」走在西安大路64路(人民廣場)公交車站點附近的人行道上,叫賣熟玉米的商販隨處可見。一個小推車,上面放著一個爐子,燒紅的炭火上有一個鐵鍋,鐵鍋內放著水和玉米,然後有一個大塑膠袋扣在鍋內。當有人掏錢購買玉米的時候,商販就打開塑膠袋取出玉米,然後再拿一個小塑膠袋裝上交給購買者。

  煮玉米兩次接觸塑料製品

  在整個購買與銷售的過程中,玉米有兩次和塑料製品接觸的機會。第一次是在蒸煮時,商販用塑膠袋將玉米扣上;二是在銷售時,商販用塑膠袋裝上玉米賣給購買者。

  昨日,記者隨機在一商販處買了1穗玉米,商販接過記者手中的錢,非常熟練地掀開了鍋內和玉米一起蒸煮的大塑膠袋,在記者選了1穗玉米後,商販在1隻手上反套著1個小塑膠袋,將記者選定的玉米拿起,另一隻手拎起套玉米的塑膠袋拉口,隨後將玉米遞給了記者。在記者接過玉米後,商販又將鍋內的大塑膠袋袋口紮緊,剛才解開塑膠袋後散發的蒸氣,在袋口被紮起的時候也消失了,玉米又一次被扣在了大塑膠袋內。

  專家解讀

  遇高溫會產生有害物質

  記者從有關部門一工作人員處了解到,市場上人們普遍使用的塑膠袋其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由於聚氯乙烯的性能差,加工成薄膜時必須加入大量的增塑劑和穩定劑,而這些添加物大多是有毒有害的。

  當燙熱的食物放進塑膠袋中時,塑料中的有毒成分就會很快揮發出來,從而對食物造成汙染,成為危害人體健康的「隱形殺手」。

  該工作人員還表示,為了減少對群眾身體的傷害,國家質檢總局早在2007年便下發《關於開展食品用塑膠袋包裝容器工具等製品生產許可證無證查處工作的公告》,公告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所有食品用塑料包裝袋必需標註「QS」和編號,沒有該標誌的塑膠袋不能隨便裝食品。

  群眾食用應謹慎小心

  在高溫下用塑膠袋蒸煮玉米,並用沒有任何標誌的塑膠袋進行包裹,是否會對群眾的身體產生傷害?就此事,記者採訪了吉林省塑料研究院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門春江。

  門春江說,目前長春市場上的塑料製品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聚乙烯為主製成的塑膠袋(PE塑膠袋),一種是以聚氯乙烯為主的塑膠袋(PVC塑膠袋)。一般情況下,PE塑膠袋的熔化點是在150℃左右,熔化的物質不會對人的身體產生的毒害。但是如果使用PVC塑膠袋,當食物溫度達到60℃以上,PVC塑膠袋就會釋放出有害物質。這是因為使用聚氯乙烯製造的塑膠袋,為了降低成本,會在其中添加滑石粉、碳酸鈣等物質,任意更改塑膠袋的顏色和透明度,而這些是人體所不需要的物質。

  門春江對記者表示,普通群眾沒有辨別這兩類塑膠袋的能力,因此最好的辦法是查看和食物接觸的塑膠袋是否有「QS」標誌,儘量不要使用和接觸無標誌的塑膠袋,更不要食用用此類塑膠袋包裝的食品,謹防給身體帶來傷害。

  原因調查

  使用塑膠袋

  有四大原因

  記者在市內的大街小巷走訪時發現,不管是上了年紀的老人還是在街邊玩耍的孩子,以及身著華麗衣衫的俊男靚女,都曾在街上購買過煮玉米。記者注意到,這些市民都在用商販給的小塑膠袋裹住玉米食用。經過走訪記者發現,在上下班的高峰期間,有不少市民都在路上買上1穗玉米食用。

  為何要使用塑膠袋呢?記者以購買者的身份詢問了幾名賣煮玉米的商販。其中1名女商販說,入秋后街面的風比較大,灰塵也多,用塑膠袋主要是為了防塵;另外,塑膠袋還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再有,因為塑膠袋價格便宜,使用周期比較長,可以說是物美價廉;還有就是塑膠袋是透明的,購買者可以直接看見正在鍋內蒸煮的玉米。

  本組稿件 記者 崔顏鋒/文 王振東/攝

本文來源:東亞經貿新聞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塑膠袋遇熱會分解出有毒物質 小心毒從口入
    在晉中市市城區街頭的一些早點攤、燒烤攤、可提供外賣的飯店,由於碗筷不可能及時消毒,於是經常可以看到人們就餐時老闆會在碗上套一個超薄的塑膠袋來盛裝餛飩、豆腐腦、熱粥、麻辣燙、燒烤等食品。這看起來似乎衛生一些,可以切斷疾病的傳播途徑,但卻忽視了一些不合格的塑料製品對人體的危害。在市城區錦綸路一家早餐店裡,一位客人要求將餛飩帶走。
  • 塑膠袋直接裝熱食安全嗎?
    包子饅頭雞蛋餅,玉米粽子小米粥?不管怎麼選,不變的永遠是包、裝、袋!早點鋪、小吃店常常用塑膠袋直接裝著吃。塑膠袋上的油墨都糊到早點上了。有些老闆習慣把塑膠袋放在高溫蒸鍋旁,甚至在熱水中蒸煮,這樣會不會釋放有害物質?為了搞清楚這些疑問,江蘇南京市玄武區市場監管局進行了抽檢。4月11日,食品用塑膠袋檢測情況新鮮出爐。
  • 塑膠袋直接裝熱包子安全嗎?你的疑問有答案了!
    上面的紅色油墨居然掉色了   連玉米也被染紅了   1 批次油墨掉色嚴重   有食品安全風險   工作人員在高溫高油情況下,對【塑膠袋是否有毒有害
  • 塑膠袋安全問題不容樂觀!
    塑膠袋已經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說少了塑膠袋我們寸步難行,早點熱包子、熱燒餅都是用塑膠袋裝的、平時超市購物也都是使用塑膠袋的,越來越多的塑膠袋也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白色汙染,除了白色汙染之外,最重要的是塑膠袋使用的安全問題。有些商家常常把塑膠袋放在高溫蒸鍋附近,甚至把塑膠袋直接放入熱水中蒸煮,這樣不會釋放有害物質嗎?這樣真的安全嗎?
  • 食品級塑膠袋遇高溫高也會析出有害物質 慎用塑膠袋盛裝食物
    為此,羊城晚報記者購買了幾款不同級別的塑膠袋送到廣州每周一檢食品藥品安全研究所進行測試,結果顯示,不僅不合格的塑膠袋盛裝食物會帶來危害,食品級的塑膠袋遇到高溫、高油仍會析出有害物質。權威專家建議,少用或慎用塑膠袋盛裝食物。  碗套塑膠袋省去洗碗程序  近日,記者接到讀者劉先生的報料稱,他家小區樓下,一家小店售賣的早餐生意非常火爆。
  • 塑膠袋放「燙食」有毒
    很多人喜歡將各種熟食製品尤其是炒菜、燒烤、油炸食物,直接用食品塑膠袋盛放,帶回家中直接加熱後食用。殊不知,塑膠袋中含有增塑劑,會危害人體健康,尤其影響生殖功能。  燙食會使塑膠袋中所含的有毒物質增塑劑溶出,危害人體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快餐食品已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城鄉居民,為了圖方便,喜歡將各種熟食製品尤其是炒菜、燒烤、油炸食物,直接用食品塑膠袋盛放,帶回家中直接加熱後食用。這樣做似乎既便捷又衛生。
  • 街頭的早點,都在碗裡套個塑膠袋,熱湯澆在裡面,不怕有毒嗎?
    對於經常在外面吃早點的人來說,會經常看到這樣一個情景,別管是盛湯還是盛稀飯,早點攤的老闆看似很衛生地將一個塑膠袋套在碗裡,然後一勺熱湯便澆在了碗裡,是不是很熟悉的場景?對此,有些人認為不乾淨、有毒,而有些人卻認為沒什麼大驚小怪的,感覺很正常,這個做法衛不衛生呢?
  • 用塑膠袋打包滾燙飯菜,有毒嗎?只要不超過這個溫度,還可以將就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塑膠袋,尤其是早餐店,黃金時間有限,老闆為了節約時間,會在碗上套個塑膠袋,一個顧客吃完,把塑膠袋一扔,換一個新的就好,即使來買早餐的也一樣,為了方便,老闆會直接會用塑膠袋給顧客裝食物,但有沒有人想過,用塑膠袋來盛滾燙的飯菜,會不會有毒呢?
  • 有玉米香味的塑膠袋你見過嗎?全生物降解塑膠袋,帶你混個臉熟
    近日 請跟隨我們的記者一起走進工廠 探訪全生物降解塑膠袋生產的秘密吧 「玉米」做成塑膠袋 聞起來有點香哦 走進位於金鹿工業園區的中科天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塑料生產車間內,和普通的車間不同
  • 無良廠家猛賺黑心錢 再生膠袋裝食物小心吃出癌
    經營食品雜貨的蘇女士買了紅色塑膠袋,「我準備用來裝花生米、清補涼,紅色看上去好看」。另一位陳女士是經營熟食的,她特意選擇了白色塑膠袋,「看上去讓人放心些」。店員在一旁不發一言,後來才對記者說:「我們只管做生意,不管他們買回去做什麼,總不至於吃死人吧。」  據記者後來了解到,回收有毒再生膜生產塑膠袋的廠家一般設在城郊或珠三角,如白雲區、江門、開平等地。
  • 街頭的早餐,都在碗裡套一個塑膠袋,熱湯澆在裡面不怕有毒嗎?
    然而,對塑膠袋稍微熟悉一點的朋友就知道,甭管什麼塑膠袋,即便它上面標註了「食品專用」塑膠袋,它的主要成分都是聚乙烯。這種物質的特性就是怕熱,一旦遇到高溫就會釋放出有毒物質。一些早餐店會用快餐盒來裝食物,其實那種快餐盒也是一樣的,不能說沒有毒,只能說比塑膠袋稍微好一點,把剛做好的熱氣騰騰的食物放在裡面,終歸是會產生有毒物質。
  • 剛滿月的寶寶「捂」出病,只因奶奶怕孫子冷!醫生:小心捂出毛病
    導讀:剛滿月的寶寶「捂」出病,只因奶奶怕孫子冷!醫生:小心捂出毛病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剛滿月的寶寶「捂」出病,只因奶奶怕孫子冷!醫生:小心捂出毛病!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高溫蒸煮包裝袋都選用鋁箔袋?
    生活中,我們買一些可以直接回家煮的食物,包裝袋上都寫著某某鋁箔袋,某某蒸煮鋁箔袋,那麼為什麼都採用鋁箔袋做蒸煮袋呢?高溫蒸煮袋的挑選上,最先原材料便是鋁箔原材料,那麼鋁箔袋為何能夠運用於高溫蒸煮呢,換句話說鋁箔袋運用於高溫蒸煮有什麼優點?
  • 吃早餐碗,就像一套「塑膠袋」,熱湯直接裝上,不怕有毒嗎?
    那麼塑膠袋裝滿熱食物後真的有毒嗎?首先,我們需要明白,生產塑膠袋材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從專業角度看,聚乙烯確實存在「帶毒單體乙烯」降水的風險,但「食品級聚乙烯」降水的可能性極低。
  • 高溫天氣小心汽車內的隱形殺手 香水「有毒」
    高溫天氣裡有車一族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近日,記者走訪消防部門了解到,高溫天氣在汽車密閉的空間內,「隱形殺手」還真不少。比如一些市民習慣在車內擺放塑料質地的裝飾品,或者車載香水以及喝過的瓶裝飲料,這些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 吃早點時,老闆在碗上套個「塑膠袋」,熱湯直接裝,不怕有毒嗎?
    近些年來,大到機關食堂,小到路邊的早點攤上,都開始流行起一股「塑膠袋」風潮。不管是滾湯熱滷,還是剛出鍋的蔥花餅,老闆們都喜歡在碗盤上,套上一層「塑膠袋」,以用來將食物與碗隔開。其實這樣做也不無道理,食物中往往都帶著油漬,如果要清洗的話,就意味著要多出一個人工。
  • 「三無」塑膠袋當食品袋用 小心致癌「食品袋」
    記者了解到,一般大號的塑膠袋2元左右80個、中號的1元70個,而適合早餐攤點裝混沌、饅頭、包子用的小號塑膠袋,5角錢40個。攤主告訴記者說,這個農貿市場所有賣熟食、早點的攤位都會來這要貨。  早上8時正是市民購買早點高峰,該農貿市場一賣早點攤位,攤主忙得不亦樂乎,熱乎乎的包子一出籠便裝在無任何標識的塑膠袋中,炸得香脆的油條一出鍋,也是照裝在塑膠袋裡。
  • 塑膠袋直接裝熱包子、熱玉米安全嗎?市場監管部門抽檢揭秘真相!
    裝包子、煎餅、煮玉米等直接入口熱食的塑膠袋幹不乾淨、安不安全?印字塑膠袋的油墨有沒有問題?能不能連塑膠袋一起放進微波爐加熱食物呢?南京市玄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轄區4家食品經營店的5批次食品用塑膠袋進行了抽檢。
  • 一次性塑膠袋的危害是什麼?塑膠袋廠家為您分析
    因此特別提醒大家,如果用塑膠袋作食物包裝材料,使用時要特別小心,儘量不要用其來盛裝熱飯菜等食物。8、在農貿市場上,攤主往往用很厚的黑色塑膠袋盛裝宰殺的禽魚等食品。這種塑膠袋是經過多次回收再加工得產品,內含多種有毒的溶解劑及其他有毒物,很容易摻入到剛宰殺的動物體內,對人體也會造成相應的損害。
  • 懷疑丈夫有外遇 女子用塑膠袋捂死兩兒女再自殺
    夜半用塑膠袋捂死兒女  到凌晨1時許,周紹秀等與其一家合住一套房的陳某離家上夜班後,就開始動手殺人。她先摸黑到廚房拿了一個塑膠袋,然後抱起熟睡的小兒子莊某霖到客廳,用塑膠袋捂住小兒子的嘴,將其捂死在自己的懷裡。  之後,周紹秀把小兒子的屍體放回床上,蓋好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