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行書《歸去來並序》神韻俱足,筆法精妙,神氣十足

2020-12-16 騰訊網

趙孟頫(1254 —1322),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 ,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

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其父趙與訔曾任南宋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

趙孟頫累官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名滿天下。至治二年(1322年)卒,年六十九,贈江浙中書省平章政事、魏國公,諡文敏,故稱「趙文敏」。

著有《松雪齋文集》等。 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

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歸去來並序》趙孟頫,此帖現藏於上海博物館,以行書為主,間以草法,雄健飄逸,神韻俱足,筆法精妙,神氣十足。

歸去來辭並序

作者:陶淵明 字 元亮 號 五柳先生世稱靖節先生文學載體:散文

創作年代:兩晉時期

講述了陶淵明因生活所迫而做官,後遵循本心,棄官回家的事跡

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餘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餘貧苦,遂見用於小邑。於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裡,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餘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

正文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徵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相關焦點

  • 她人美字妙,小楷精到,有鍾繇神韻,行書灑脫飄逸,有大王的妍美
    在當今書壇,雖然女性書法家也是異軍突起,迅速撐起了半邊天,但是似乎出現了一種斷層現象,年輕 的女性書法家卻青黃不接,其實這也是一種比較淺顯的認識,只不過是我們的視線受到了限制而已,其實優秀的年輕的女性書法家也不少,而她卻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她人美字妙,字如其人,小楷無比精到,有鍾繇神韻
  • 元代趙孟頫44歲行書歸去來辭卷
    元代趙孟頫行書歸去來辭卷,縱25.9釐米;橫139.4釐米,上海博物館藏。
  • 行書用筆之「六變」
    不同的字體有不同的用筆方法,行書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成熟,但如果用楷書的筆法寫行書,就會貽笑大方。當年,康有為曾笑話「京朝名士以書負盛名者」,稱其行書「與正書無異,不解使轉頓挫」。可見,掌握正確的用筆方法,對於寫好行書非常重要。雖然不同書法家的行書面目各異,如王羲之行書有王羲之的風格,米芾行書有米芾的風格,趙孟頫行書有趙孟頫的風格,不一而足,但基本筆法的運用和變化卻大同小異。
  • 行書筆法解析
    結體和筆法的規律。下面先來研究行書筆法的主要特點: 1.改變楷法 行書則要改變這些楷書的筆法,儘量採用簡潔筆法。
  • 行書筆法及結構標準教程,值得收藏!
    行書是楷書的快寫,是楷書的流動。經過對幾組楷書與行書個字的分析,發現楷書與行書書寫時,點畫的寫法,用筆需遵循的準則,如中鋒,鋪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鋒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書書寫時比較舒展,流動。南宋姜夔《續書譜·行書》曰:「嘗夷考魏、晉行書,自有一體,與草書不同。大率變真,以便於揮運而已。草出於章,『行出於真,雖曰行書,各有定體,縱復晉代諸賢,亦苦不相遠。』《蘭亭序》及右軍諸帖第一,謝安石、大令諸帖次之,顏、柳、蘇、米,亦後世之可觀者。大要以筆老為貴,少有失誤,亦可輝映。所貴乎稼纖間出,血脈相連,筋骨老健,風神灑落,姿態備具,真有真之態度,行有行之態度,草有草之態度。
  • 學行書筆法,這些經典名帖必不可少!
    談到學行書,許多人都只重視具體步驟和方法。其實在學行書前有個問題一定要弄清楚。那就是學習行書認識和態度方面的問題。
  • 趙孟頫精心用意之作!《松雪墨跡行書三段卷》
    ▲免費領取《550講趙孟頫楷書行書教程》單字精講+筆畫結構精講,關注書法易微信公眾號後輸入:趙體分享1期:免費領取《550講趙孟頫楷書行書教程》單字精講+筆畫結構精講趙孟頫《行書三段卷》,紙本,行書,首段縱31.1cm,橫101.5cm,二段縱31.1cm,橫100.2cm。三段縱29.9cm,橫103cm。此卷由趙氏三件行書作品合裝而成。
  • 楷書練到什麼程度才能學行書?
    行書宜當楷書寫,其位置聚散始不失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行書無非就是將楷書寫的快一點,寫的連一點嘛,其實大謬矣!楷書有楷法,草書有草法,篆隸有篆隸之法,行書有行書之法。只不過楷書的筆法與行書的筆法中有著許多的共通之處而已。再深入去想,楷書練的是什麼?行書又練的是什麼?
  • 楷書到什麼程度才能練行書?
    當然,楷書的筆法與行書的筆法中有著許多的共通之處,二者的學習是相互交叉的。我們可以回到最根本的問題——楷書練的是什麼?行書練的又是什麼?當我們真正想明白楷書和行書的側重點了,就能夠理解啟功先生的話了。其實就是楷書沒有但是需要的東西行書有;行書沒有但是需要的東西楷書有。
  • 放大10倍筆法精妙!
    但是要問我國書法界名氣最大的書法家是誰,那當然是書聖王羲之,他的代表作《蘭亭序》那可是千年無人超越,因此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那麼王羲之的《蘭亭序》到底有多美呢?當我們看到上面的這幅書法作品以後大家是不是體會到了王羲之精妙的筆法呢?
  • 他撰寫的《洛神賦》,精妙空靈,是行書的典範
    他的這種臨習摹寫,並非僅求形似,而是通過臨寫「二王」,求其用筆之法,求其風格神韻,以煉造自己的風格。經過長期的薈萃眾長融會貫通,終於形成了以「二王」為風範而又有自己鮮明特點的趙體,行書《洛神賦》就是這種高度成熟的重要標誌。《洛神賦》之結體行中兼楷,結體嚴謹,端正勻稱,字形略扁,字勢優美瀟灑,清俊遒媚而內含風骨。其書法雖然出入「二王」之間,但是已然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 行書書法:行書基本筆法
    一、側筆法  行書的側點多是有斷有續,運筆以方便流暢為原則,強調相互呼應和態勢。 二、橫筆法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每年花開時節,我邀約朋友來家共賞。賞花只讓識花人。三、豎筆法  行書豎畫接近楷書懸針、垂露法,但它按運行去向,出現帶鉤和曲鉤或化成點的姿態,造成顧盼之勢。
  • 罕見美女書法家周慧珺,行書絕妙古詩作品欣賞,筆法精妙姿態秀美
    其中筆法是書法表現方式中特有的屬性,所以筆法是書法的核心。另外,從書法表現方式的對象來說,就是與書寫性結合的審美意蘊和情感。沒有這兩個方面,書法就失去了靈魂。網友用戶8396092289448評價道:我的個人觀點是:周慧珺是當代最優秀的書法家(僅指行書或行草書),沒有之一。2. 周的書法(最擅長行書、行草書)耐看!
  • 鋼筆行書筆法(收藏備用)
    鋼筆行書筆法司馬彥、司馬東 著第一章 行書概述第一節 行書的形成與發展行書是介於真、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其它如李邕的《雲麾碑》、歐陽詢的《千字文》等,都堪稱行書的上乘之作。宋代的蘇黃米蔡四大家,都是行書大家。蘇東坡《黃州寒食詩》《赤壁賦》,黃庭堅的《松風閣詩》,米芾的《蜀素帖》,蔡襄的《自書詩卷》,都各具特色,是劃時代的作品。元代的趙孟頫,運筆如飛,清新秀麗,其《洛神賦》行書長卷,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 王羲之的《蘭亭序》筆法精湛,董其昌曾說:此帖章法古今第一!
    說到王羲之,大家就會想到他是一位書法大師,他的書法作品被歷代書法家臨摹研究,尤其是他所寫《蘭亭序》,筆法精湛,被後人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是行書的典範之作。那麼《蘭亭序》究竟有什麼魅力,讓後人對此帖推崇備至呢?
  • 行書的筆法指的 是什麼?不知道吧?
    一、 筆法。筆法指執筆和用筆,寫行書的人一般都練習過楷書,所以執筆和用筆都有了基 礎。但是,行書的筆法比楷書耍豐富得多。但總的原則是堅持以中鋒用筆為主。二、 墨法。中國畫家講究「筆墨」二字,書家也講究這兩個字。
  • 行書豎畫的長化、曲化筆法要領
    【兩山堂說書】行書豎畫的長化、曲化筆法要領——以王鐸行書為例…………………………——與楷書筆畫比較,行書具有橫的短化點化、豎的長化曲化、撇的直化反弧化、捺的點化、 點的一落即帶、折的圓轉化、鉤的引帶化等筆法特點。
  • 中國楷書四大家之趙松雪,精品行書春聯欣賞,筆墨生動,勁健秀逸
    另外,用墨的技巧還與筆法的提按輕重,紙質的優劣密切相關。一幅書法作品的墨色變化,會增強作品的韻律美。當然,墨法的運用貴在自然,切不可盲目為追求某種墨法效果而墮入俗境。中國楷書四大家之趙松雪精品行書楹聯欣賞:
  • 第十四期「黃鐘大呂」行書網絡班招生啟事
    第十四期「黃鐘大呂」行書網絡班招生啟事主講人:黃文新、呂英儒授課內容:行書系統課程(包含聖教序、蘭亭序、米芾書法、趙孟頫書法、等二王書風),含筆法、字法、章法、風格、臨摹、創作。
  • 大唐第一行書——陸柬之《文賦》!
    此帖筆法直逼大王,深得晉人韻味。元代書法家揭溪斯曾評論此帖說:「右陸柬之之行書《文賦》一卷,唐人法書結體遒勁有晉人風格者,惟見此卷耳。雖若隋僧智永,猶恨嫵媚太多、齊整太過也。獨於此卷為之三嘆。」元趙孟頫評價更高,曰:「唐初善書者稱歐虞褚薛,以書法論之,豈在四子下耶。然世罕有其跡,故知之者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