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聚海滄·情牽兩岸」:閩南文化走進廈門海滄村居巡演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戲聚海滄·情牽兩岸」閩南文化進村居巡演活動,28日晚在廈門海滄舉辦。 鄭偉明 攝

中新網廈門9月29日電 (楊伏山 熊東帆)28日晚,廈門海滄東孚街道鳳山書院前人頭攢動。「戲聚海滄·情牽兩岸」閩南文化進村居巡演活動正在這裡歡樂進行,包括居住生活在海滄的臺胞在內,兩岸民眾逾千人一同陶醉在歌仔戲、答嘴鼓、歌舞、陣頭等充滿濃鬱鄉土氣息的閩南藝術氛圍裡,其樂融融。

作為2018年海峽兩岸樂活節配套活動之一,「戲聚海滄·情牽兩岸」閩南文化進村居巡演活動將舉辦四場,分別走進四個村居,由兩岸同胞自編自導自演的文藝節目,將為民眾帶來正能量、接地氣的視聽盛宴。

投壺遊戲吸引力超強。 鄭偉明 攝

當晚的巡演活動由海滄區政協辦、海滄區委宣傳部、海滄區委文明辦、海滄區委臺辦、海滄區社科聯、東孚街道聯袂主辦、海滄區閩南文化研究會、鳳山社區共同承辦,是其中的第二場。

在活動現場,兩岸民眾在「慶中秋·迎國慶」閩南文化進社區系列活動遊園中參與遊戲互動,寓教於樂。想了解廈門的特色文化?閩南民俗文化如何得以傳承發揚?瞧瞧講解《廈門文化》《閩南民俗文化》的展板,就可瞭然於心。

活動現場,主辦方還根據展板內容,製作了300道題目,做成彩條掛在繩子上進行知識競猜,回答正確者都可得到一份小獎品,吸引不少現場觀眾參與,開心不已。

歡樂博餅。 楊伏山 攝

作為本場活動的重頭戲,「戲聚海滄·情牽兩岸」文藝匯演將歌仔戲、答嘴鼓、閩南童謠等閩南文化再度搬上舞臺。海滄區閩南文化研究會戲曲組的戲迷們現場演繹歌仔戲經典選段《玉帶紫袍》、折子戲《三家福》《李怨改嫁》、歌仔戲曲牌聯唱《小調、七字調、雜碎》,引起全場歡呼。閩南陣頭「官將首」、答嘴鼓《掃黑除惡得民心》、閩南童謠《燒肉粽》等形式多樣的閩南風俗表演也同樣精彩紛呈。

在《三家福》中扮演蘇義先生的郭加煌,當晚演出後被現場不少觀眾團團圍住,許多老人都直誇他是塊唱戲的料,「扮相好,咬字清晰,唱腔特別有韻味,一個戲迷能唱到這樣,不容易」。

作為居住在海滄的一位資深戲迷,郭加煌很感謝海滄區為戲迷們提供了這麼好的展示與交流平臺,特別是海滄區閩南文化研究會今年成立戲曲組,讓在閩南的兩岸廣大戲迷有了一個圓夢的舞臺。(完)

相關焦點

  • 兩岸民眾齊聚海滄鳳山書院 共演閩南文化喜樂匯
    「戲聚海滄·情牽兩岸」閩南文化進村居巡演活動在這裡舉行,包括生活在海滄的臺胞在內的兩岸民眾上千人齊聚一場,共同欣賞了歌仔戲、答嘴鼓、歌舞、陣頭等鄉土味濃厚的閩南藝術。  作為2018年海峽兩岸樂活節配套活動,「戲聚海滄情牽兩岸」閩南文化進村居巡演活動將舉辦四場,走進四個村居,由兩岸同胞自編自導自演豐富多彩的、獨具閩南特色的文藝節目,為市民群眾帶來正能量、接地氣的視聽盛宴。
  • 廈門海滄舉辦中秋佳節閩南風俗體驗活動
    2018年09月22日 14:42:53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9月22日電 (楊伏山 林藝萍)21日晚,廈門海滄區舉辦「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歌詠中秋寄鄉愁戲聚海滄慶團圓」,逾千名民眾共趣歡樂遊園、共賞中秋晚會
  • 海滄模式 閩南鄉土文化浸潤農村校園 促兩岸美育互動
    海滄區教育局局長陸曉紅說,海滄要為學生尤其是農村孩子開設「有感情和有溫度」的藝術教育。  「有感情和有溫度」的藝術教育植根於閩南鄉土文化。歌仔戲是深受臺灣和閩南地區民眾喜愛的藝術形式,海滄東孚中心小學就為孩子們成立了歌仔戲團。
  • 兩岸媒體代表參觀廈門海滄慈濟宮
    慈濟宮富有閩南特色的建築(你好臺灣網 何姝寰 攝)兩岸媒體代表認真聆聽工作人員介紹慈濟宮(你好臺灣網 何姝寰 攝)  你好臺灣網12月20日廈門消息(記者 何姝寰)參加「臺灣電臺加盟閩南話廣播協作網」活動的兩岸媒體一行,在19日上午來到了廈門海滄慈濟宮進行參訪。
  • 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節「雲端」開幕
    3月27日上午,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節(以下簡稱「慈濟文化節」)在「雲端」拉開帷幕。當日,慈濟文化節組委會精心製作的開幕專題片通過微信公眾號「今日海滄」、新浪微博「海滄發布」以及臺灣、海外網絡媒體等平臺發布。專題片中,海滄區相關負責人宣布本屆慈濟文化節正式開幕。
  • 海峽兩岸人文學論壇在海滄舉行
    (本版圖/本報記者 張奇輝 攝)  本報訊(記者 張珺 通訊員 張韌)作為與2019海峽兩岸(廈門)樂活節同期舉行的國臺辦對臺重點交流項目,第二屆海峽兩岸人文學論壇日前在廈門海滄舉行。本屆論壇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國社會科學院指導,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臺港澳研究中心、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管委會共同主辦,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廈門市石室書院)承辦。
  • 「樂活 」展文化自信 促兩岸交融 2020海峽兩岸(廈門海滄)樂活節...
    ,從兩岸年度漢字評選到詩聯大賽,從斯巴達勇士賽到海滄半程馬拉松……今年,海峽兩岸樂活節以「齊心防抗疫情 共享美好生活」為主題,38個分項活動輪番登場,精彩「樂活」持續近兩個月。昨日下午,2020海峽兩岸(廈門海滄)樂活節閉幕式暨廈門市石室禪院慈善會成立二十周年慶典活動在海滄石室禪院舉行。  《滄江文庫》首發  昨日下午,《滄江文庫》首發儀式在樂活節閉幕式上舉行。由海滄區組織編撰的《滄江文庫》第一輯相關書目,由鷺江出版社和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含《周起元傳疏輯補》、《菽園詩集》、《嘯虹生詩鈔》、《銘記海滄》(海滄楹聯碑刻上、下冊)。
  • 廈門海滄:海峽兩岸青年的創業樂園
    原標題:廈門海滄:海峽兩岸青年的創業樂園   來自臺北的「80後」設計師林士偉、蒼沛夫婦最近格外開心:「大陸政府說話算數,三月底青創基地兌現創業補貼啦。原以為來大陸『築巢』創業是一次冒險,沒想到廈門成為了我們的福地,海滄就是我們的創業樂園!」
  • 樂活海滄 悠享濱海休閒新浪漫
    人文底蘊深厚、山海環繞的海滄,擁有無法代替的人文優勢與自然稟賦,近幾年,海滄更是緊跟廈門「全域旅遊」發展戰略,積極深化旅遊與產業的融合,「旅遊+」產品受追捧、精彩紛呈的節目推動遊客人氣高漲。  親子休閒遊、濱海生態遊、文化民俗遊……主題豐富的品質旅遊產品全面綻放海滄魅力。海滄誠邀各地遊客,相聚在這片充滿詩意與活力的土地上,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起享受自然好風光、閩南好風情。
  • 廈門海滄:尊崇禮遇志願者 傳遞文明新風
    深耕一線志願服務推動文明實踐邁向深入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放眼海滄,區、街道、村居三級各類志願者隊伍超過365支,全區志願者註冊人數5.79萬,佔常住人口比例近14%。形成了多行業、多領域、全民參與的志願服務機制,他們依託自身專長或是興趣,深耕志願服務一線,成為海滄基層文明實踐的中堅力量。在4日晚的嘉年華活動上,記者見到了四彩環保服務隊的志願者們,他們不僅精心準備了垃圾分類遊戲,還請來海滄閩南童玩非遺傳承人陳倉山,現場教孩子們如何將廢物製作成玩具,吸引了眾多孩子前來體驗。
  • 兩岸特色廟會下月開市 臺灣七大著名夜市亮相海滄
    作為海峽論壇的分會場,兩岸特色廟會將於6月13日在海滄市民文化廣場開市,這也是兩岸特色廟會首次走出廈門本島。  今年的兩岸特色廟會從島內移到島外,海滄區將以「兩岸一家親·共建新家園」為主題,在海滄灣為市民呈上兩岸知名美食。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海峽論壇的兩岸特色廟會,臺灣的七大知名夜市將同時亮相海滄灣。
  • 兩岸特色廟會6月開市 臺灣七大著名夜市亮相海滄
    昨日,導報記者從海滄區了解到,第六屆海峽論壇將於6月14日開始舉辦,為期一周,主會場在廈門,在全省各地設有分會場。作為海峽論壇的分會場,兩岸特色廟會將於6月13日在海滄市民文化廣場開市,這也是兩岸特色廟會首次走出廈門本島。  今年的兩岸特色廟會從島內移到島外,海滄區將以「兩岸一家親·共建新家園」為主題,在海滄灣為市民呈上兩岸知名美食。
  • 一路暢享傲人顏值跑者盛讚海滄半馬 2020建發廈門(海滄)國際半程...
    獲獎選手在賽後採訪中均大力點讚風光旖旎的海滄半馬賽道。吳向東表示,從五年前自己報名到海滄參賽,到今年受邀來比賽,明顯感受到賽事更加完善,且海滄的賽道也越發靚麗。「我前天就來海滄了,沿著海滄湖、海滄大道訓練時路遇很多跑者,這裡的跑步氛圍非常好。」吳向東還提到,在比賽過程中也體驗到了海滄人民的熱情,特別是沿線有很多穿著閩南文化傳統服飾的助威團,這很廈門。
  • 樂活海滄 海量福利送不停
    動感歡樂的海滄人們對此深信不疑。  海滄,不僅是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斯巴達勇士賽(廈門海滄站)、天竺山徒步大會、海峽兩岸樂活節等健康活動的舉辦地,也是擁有「山、海、湖、島、城」的迷人海港,匯聚養生溫泉、健康美食的樂活福地,再加上保生慈濟「醫神」的庇佑……或許,正因如此,海滄人更懂養生,更愛運動,樂活自在。
  • 海峽兩岸(海滄)百名書法家喜送春聯到萬家活動啟動 將亮相央視網絡...
    21日下午的海滄區文化中心廣場,2018年海峽兩岸(海滄)百名書法家喜送春聯到萬家活動暨新時代新風採「歡樂海滄年」啟動儀式在這裡舉行。  簡短的舞蹈、器樂、聲樂表演後,100張「福」字送到100名社會各界代表手中。來自兩岸的百名書法家,身著統一的紅色唐裝,一字排開,為市民義務書寫春聯,送上獨特的新春賀禮。  「用十九大精神凝心聚力,以新時代思想邁向新徵程。」
  • 「憶故鄉」海峽兩岸書畫展在廈門海滄中醫藥文化館開幕
    「憶故鄉」海峽兩岸書畫展在海滄中醫藥文化館開幕   同根同源,同祖同宗,臺海兩岸一家親。故鄉,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永遠的鄉愁。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以下簡稱「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同步推出的配套活動「憶故鄉」海峽兩岸書畫展在海滄中醫藥文化館開幕。
  • 廈門海滄:精品迭出,影視產業駛入快車道
    作為閩臺文化的基因庫、海絲文化的橋頭堡,廈門海滄正搭乘金雞唱響鷺島的東風,一路駛入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以節促產,持續發展。近年來,隨著一部部「廈門出品」的影視精品在海滄出爐,一間間影視專業人才工作室在海滄落地,一個個影視產業項目在海滄成長,海滄的影視基因正源源不斷釋放出魅力因子。
  • 體驗童玩觀看民俗 兩岸青少年夏令營傳承閩南文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林岑通訊員尤琦)日前,由海滄區臺辦、區文聯、區教育局指導,海滄東孚街道主辦的「文化交融·和諧脈動」海峽兩岸青少年閩南文化探索夏令營正式開營。
  • 廈門海滄今秋全區開設閩南語課 被贊「有擔當」
    各校(園)也可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支持和鼓勵老師以廈門及閩南地區特別是本地民間曲藝、風俗、宗教、藝術、文學、建築、名勝古蹟等內容,研發閩南文化校本課程。  陸曉紅是土生土長的廈門人,不少人稱讚她的閩南語能跟對臺廣播的標準音媲美。她去社區開展工作,用閩南語讀報、講政策駕輕就熟,曾經讓海滄一名村委會主任驚嘆:「你的閩南腔是中山路的!」言下之意是羨慕她說的是地地道道的廈門腔。  在她看來,閩南語是「古代漢語的活化石」,會說一口地道的閩南語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然而,現在會說閩南語的孩子越來越少了,讓人無法不擔憂。
  • 為海滄傳揚耕讀文化建言
    本報廈門電 (記者李林寶)2016海峽兩岸(廈門)國學院長論壇,22日在此間舉行,來自兩岸名校的國學大家受邀齊聚海滄,為海滄經濟發展和耕讀文化傳揚建言獻策。由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管委會主辦,北大國學研究院、人大國學院、武大國學院等協辦的本屆論壇,邀請了中國社科院、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人民大學、廈門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和臺灣大學、臺灣奉元書院、臺灣海洋大學等兩岸名校的國學院院長和知名國學研究專家,圍繞「耕讀在兩岸,文明共承傳」主題,展開6場主題論壇研討,深入把脈、解讀海滄耕讀文化,為海滄耕讀文化的進一步傳揚提出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