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文
10月9日下午,雷軍通過微博宣布小米集團副總裁、CFO林世偉到崗。隨後常程轉發微博,並寫道「歡迎林總加入小米」。
這時候作為小米副總裁的常程,應該已經知道了來自北京市海澱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發布的有關聯想集團與前員工常程的勞動仲裁結果。
仲裁結果是,聯想勝!「常程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並且要求常程於本裁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聯想移動通信進出口(武漢)有限公司違反競業限制義務違約金525.2821萬元和競業限制補償金7.2萬餘元(稅前)。」
對於這一結果,常程委託的律師事務所發布聲明稱,「裁決書依法未生效」。理由是,常程已經委託律所提起訴訟。
引起業內關注的是,小米集團包括雷軍並沒有就這一結果作出任何回應。
此前,聯想就此事提起仲裁時,小米方面應該也是有準備的,並且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回應,稱「沒有競業條款,競業補償沒拿」,且常程方面一直否認該協議上的籤名為其本人籤署。
常程也表示,自己並沒有拿聯想的競業補償,因此其應該不受競業協議的約束。
實際上,在當時聯想提起訴訟登上熱搜之後,輿論一度是向常程傾斜的,認為「聯想沒有給付常程競業補償,所以沒有權利起訴常程」。
按照律師的分析,確實也是如此,假若常程離職之後,聯想拒絕給常程競業補償超過3個月,常程就有權利申請解除競業協議的限制。
現在看來,常程確實是「撒謊」了。
第一,經第三方機構鑑定,仲裁委員會指認,常程於2017年7月24日在《聯想限制性協議》上的籤名為其本人籤署。
第二,自2017年限制性協議籤署之日起,在常程離職前24個月內,聯想確實向常程支付了競業限制的股權對價、競業限制經濟補償。
也就是說,常程在籤署競業協議的情況下,欺騙了雷軍,成功跳槽小米。
常程入職小米一度被看作是雷軍「納才」的佳話。
在入職小米前,常程經常通過微博懟對手,而懟的最多的就是小米。「聯想手機性價比已經全面超越小米……」、「顫抖吧,小米」這些一度被業界「傳頌」的話語,都是出自常程的個人微博。他當時微博認證是「聯想集團副總裁「。
2019年的最後一天(12月31日),常程在微博發表感謝信,宣布自聯想集團離職。
「19年成長在聯想,感悟、感謝、感恩」、「Everything you love is very likely to be lost but in the end, love will return in a different WAY」,彼時,常程在感謝信中回憶與聯想的點滴,溫情脈脈。
聯想中國區也向外界回應稱,常程系因個人及家庭原因離職,並稱「公司感謝他的巨大付出,他仍將作為聯想移動的顧問繼續為聯想移動業務作出貢獻。」
殊不知,僅僅過了不到兩天,2020年1月2日上午,雷軍通過微博高調宣布,原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移動業務負責人常程已經加入小米,擔任小米集團副總裁,負責手機產品規劃。常程隨後轉發微博,並寫道:「官宣,2020的第一天為夢想而努力,激動激動激動」。當時常程的微博認證還是「聯想集團副總裁 」。
這引起了聯想的不滿,明確表示「公司將在法律框架內尋求問題的妥善解決」。
在業界看來,假若當時常程服個軟,憑藉雷軍的「臉面」也能把事情擺平。沒想到常程堅決不認輸,結果是不僅自己給自己挖了個坑,把雷軍也帶坑裡了。
有律師指出,考慮到小米與聯想之間的競爭關係,聯想還有權針對小米及常程同時提起侵犯商業秘密相關的訴訟。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雷軍似乎已經「放棄」了常程。一個佐證是,今年8月份,雷軍已經晉升了4位高管成為小米聯合創始人,最早被引進的高管盧偉冰就是其中之一,而資歷與盧偉冰相當的常程卻沒有進入「圈子」。
現實的問題是,除了與聯想的糾葛給小米及雷軍惹來了麻煩,還有就是常程的表現不及預期。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常程被小米高估了」。
假若失去了雷軍的支持,等待常程的會是什麼呢?
【我是鄭重,江湖人稱光頭幫主,一位做了20年財經記者的投資者。寫文章只是因為愛好,所有提示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炒股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