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地想起多年前,與王朔一起出遊,在酒桌上被審問,說你又不抽菸又不喝酒,除了寫字,還會什麼。記不清當時怎麼回答,仿佛考試一樣,一個看似簡單,明擺著是送分的題,還真就回答不出來。
首先是不服氣,譬如抽菸,其實一直都是抽的,自從開始寫作,煙是案頭必備。開始寫要抽,寫順了要抽,寫不下去也要抽。然而幾十年過去,抽菸也就是個形式,或者說是個儀式,標準的裝腔作勢。我從來都不知道煙的好壞,抽菸只跟寫作有關,曾經和餘華爭論,他平時抽菸,聊天尤其厲害,真正寫作反而不抽了,理由是面前放著乾乾淨淨的電腦,兩手都要在鍵盤上折騰,怎麼能再抽菸呢。我覺得餘華荒唐,他也覺得我荒唐,爭論時蘇童恰巧在一旁,冷笑說你們兩個都不對,都他媽荒唐,都有毛病。
喝酒也是如此,至今仍然不知道酒好壞,只知道茅臺貴,貴自然就是好酒。要說喝酒的歷史,肯定不比同輩晚,自懂事起,父親就好喝酒,他的所謂好,只要有可能,吃飯前必須咪上幾口。酒量並不大,就是喜歡喝。小時候經常去為父親買酒,酒要憑票供應,很多年輕人不喝酒,捨不得喝,都把酒票送給父親,我們家住母親單位宿舍,年輕人多。
記不清自己什麼時候開始喝酒,印象中,為父親買過各式各樣的酒,南京人喝憑票供應的洋河或雙溝,票不夠,會買些不要票的劣質白酒回來湊數,喝了上頭,上頭就上頭吧。除了白酒,還有一種「仿紹酒」,價格很便宜。我對酒的最初印象,不是好酒壞酒,是有沒有酒,能不能喝。世道太亂,沒酒喝,稍稍好一點,安生一些,喝酒機會就來了。父親被打倒挨批鬥,寫檢查進牛棚,日子過得好好壞壞,與有沒有酒喝,還能不能喝緊密相連。小酌酒巡銷永夜,大開口笑送殘年,印象中,父親最快樂的喝酒,是與一起打右派的難兄難弟對斟,不問啥酒,更不需要什麼菜。
從小看父親喝酒,有個錯誤認識,以為人都會喝酒。沒有不喝酒的,關鍵是有沒有酒喝,能不能喝到。高中畢業,我當過四年鉗工,與工人師傅朝夕相處,喝酒的印象幾乎沒有。那年頭根本沒條件喝酒,都是窮人,偶爾聚餐,連大塊吃肉都談不上。同事結婚,雙方條件都艱苦,端上來一盤魚,大家知道底細,都不忍心下筷。新郎走過來,用筷子將魚拆散,笑著說魚還有,每桌都有。
直到上大學,酒在我印象中,都還是奢侈品,不喝酒是人生常態,有酒喝,基本上屬於小康。粉碎「四人幫」,改革開了放,生活好起來,喝酒才開始變得尋常。酒的品種也多了,不用再憑票供應,不說動不動喝酒,經常喝也是事實。找到名目便聚餐,用父親的話說,無非是幫年輕人在一起瞎喝。我第一次喝醉酒,就是一邊吃冰棒,一邊喝。三個人一會工夫,分完了一瓶白酒。回宿舍開一瓶繼續,喝到一半還去上課。記得是董健老師講當代文學,說高曉聲和方之的小說,兩位作家都是父親的朋友,我覺得他們的小說有啥好說的,上了一節課就逃跑,還是原來三個人,再回到宿舍喝,喝了,又到操場上去打排球,打著打著,睡著了,醉了,不省人事。
那次醉酒大出洋相,我的好友餘斌是南京大學中文系酒鬼之一,寫過文章專門記錄了我的狼狽,說他久經沙場,見過喝醉酒的也不計其數,唯有我的這次不堪,轟轟烈烈,足以當作笑柄。當時吐得一塌糊塗,幾個人也架不住,找了輛自行車來,怎麼都安頓不好,坐不住,躺不了,渾身骨頭散了架,嘴裡還在胡說八道。據說那小操場因此汙染好幾天,也沒人打掃,一開窗酒味沖天,連忙再關上。我睡上鋪,人醉了,會變得很沉重,弄上去也不容易。好不容易弄上去,又居高臨下地吐了,噴得到處都是。
這次大醉只是開頭,這以後,又醉過無數次。終於明白,自己其實與酒沒緣,別人越喝越能喝,水平可以慢慢練出來,我是走下坡路,越喝越不能喝,越喝越怕喝,醉一次,水平便相應降個檔次。弄到最後,喝什麼都會醉,白的紅的黃的,一碰就醉,剛喝就醉。不明白為什麼,反正酒量差到丟人,只要喝一瓶啤酒,就吐,一旦吐,沒完沒了,旁邊必須有個人侍候。顯然是老天爺在懲罰人,喝醉酒,害自己也罷了,關鍵還影響別人,讓別人跟著受累。
這也是不願意喝酒的原因,一喝醉,必定拖累和麻煩別人,好事立刻變壞事。丁帆關照隨便寫些喝酒趣聞,想了想,無趣多於有趣,不高興勝過高興,都是痛苦記憶,都是不堪回首。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我總是在羨慕別人,看別人揚眉吐氣,而自己卻沒辦法喝高興,通常都是在極其清醒的狀態下,不明不白先醉了。還有一次,王幹來做客,我沒喝幾口就忍不住要吐,我太太因此責怪,王幹很冤枉,說我還沒讓他喝呢,這是怎麼回事,他自己喝的,也沒喝多少,言下之義,頗有點訛人的意思。說起來算是請人喝酒,你這樣表演,還讓不讓別人喝呢?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想到白居易同志的熱情招呼,無限嚮往,難免神傷。不能喝酒無疑是人生的一種遺憾,不能喝酒的人,註定都是無趣,都應該打入另冊。酒是古明鏡,輾開小人心,醉見異舉止,醉聞異聲音,都說藝高人膽大,誰願意無趣,誰願意不入流,誰願意脫離人民群眾。可惜像我這樣,沒上戰場先繳槍,聽到炮聲已投降,一碰輒醉,一吐則沒完沒了,想想都尷尬,對不起自己,更對不起別人。
禪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風舞鷓鴣,既然與酒無緣,還是省了這份心最好。省心也就收心,收了心便認命,好事壞事都是天註定,人生哪能沒有遺憾,不能喝就不喝吧。
▶點擊閱讀:《丁帆 | 酒事江湖 別樣人生》《王彬彬 | 「曾因醉酒鞭名馬」》《肖鷹 | 醉憶今生》《詹福瑞 | 酒灑墳前草》《孟繁華 | 酒罈高誼——看文壇大師們喝酒》《蘇童 | 往事的酒杯》《與董健、張守義、範用的喝酒往事》《那一代北京文人的詩酒過從》《儲福金 | 此生無醉》《王堯 | 喝酒時的漢語半醉半醒》《範小青 | 醉酒的日子》《飲酒孔嘉,維其令儀》《周梅森 | 飲酒趣事》《邱華棟 | 酒之散記》《畢飛宇 | 艱難的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