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兆言 | 能飲一杯無

2021-02-23 中華讀書報
丁帆兄組織專欄,讓一幫文化人寫喝酒。錦繡文字接二連三出現。閱讀進入了新時代,在過去,這類文章未必看到,現在有了這群那群,還有朋友圈,想不看都不行。因為不能喝,覺得與我無關,沒想到突然接到丁帆電話,說好多人都寫了,你也來一篇。

不由地想起多年前,與王朔一起出遊,在酒桌上被審問,說你又不抽菸又不喝酒,除了寫字,還會什麼。記不清當時怎麼回答,仿佛考試一樣,一個看似簡單,明擺著是送分的題,還真就回答不出來。

首先是不服氣,譬如抽菸,其實一直都是抽的,自從開始寫作,煙是案頭必備。開始寫要抽,寫順了要抽,寫不下去也要抽。然而幾十年過去,抽菸也就是個形式,或者說是個儀式,標準的裝腔作勢。我從來都不知道煙的好壞,抽菸只跟寫作有關,曾經和餘華爭論,他平時抽菸,聊天尤其厲害,真正寫作反而不抽了,理由是面前放著乾乾淨淨的電腦,兩手都要在鍵盤上折騰,怎麼能再抽菸呢。我覺得餘華荒唐,他也覺得我荒唐,爭論時蘇童恰巧在一旁,冷笑說你們兩個都不對,都他媽荒唐,都有毛病。

喝酒也是如此,至今仍然不知道酒好壞,只知道茅臺貴,貴自然就是好酒。要說喝酒的歷史,肯定不比同輩晚,自懂事起,父親就好喝酒,他的所謂好,只要有可能,吃飯前必須咪上幾口。酒量並不大,就是喜歡喝。小時候經常去為父親買酒,酒要憑票供應,很多年輕人不喝酒,捨不得喝,都把酒票送給父親,我們家住母親單位宿舍,年輕人多。

記不清自己什麼時候開始喝酒,印象中,為父親買過各式各樣的酒,南京人喝憑票供應的洋河或雙溝,票不夠,會買些不要票的劣質白酒回來湊數,喝了上頭,上頭就上頭吧。除了白酒,還有一種「仿紹酒」,價格很便宜。我對酒的最初印象,不是好酒壞酒,是有沒有酒,能不能喝。世道太亂,沒酒喝,稍稍好一點,安生一些,喝酒機會就來了。父親被打倒挨批鬥,寫檢查進牛棚,日子過得好好壞壞,與有沒有酒喝,還能不能喝緊密相連。小酌酒巡銷永夜,大開口笑送殘年,印象中,父親最快樂的喝酒,是與一起打右派的難兄難弟對斟,不問啥酒,更不需要什麼菜。

從小看父親喝酒,有個錯誤認識,以為人都會喝酒。沒有不喝酒的,關鍵是有沒有酒喝,能不能喝到。高中畢業,我當過四年鉗工,與工人師傅朝夕相處,喝酒的印象幾乎沒有。那年頭根本沒條件喝酒,都是窮人,偶爾聚餐,連大塊吃肉都談不上。同事結婚,雙方條件都艱苦,端上來一盤魚,大家知道底細,都不忍心下筷。新郎走過來,用筷子將魚拆散,笑著說魚還有,每桌都有。

直到上大學,酒在我印象中,都還是奢侈品,不喝酒是人生常態,有酒喝,基本上屬於小康。粉碎「四人幫」,改革開了放,生活好起來,喝酒才開始變得尋常。酒的品種也多了,不用再憑票供應,不說動不動喝酒,經常喝也是事實。找到名目便聚餐,用父親的話說,無非是幫年輕人在一起瞎喝。我第一次喝醉酒,就是一邊吃冰棒,一邊喝。三個人一會工夫,分完了一瓶白酒。回宿舍開一瓶繼續,喝到一半還去上課。記得是董健老師講當代文學,說高曉聲和方之的小說,兩位作家都是父親的朋友,我覺得他們的小說有啥好說的,上了一節課就逃跑,還是原來三個人,再回到宿舍喝,喝了,又到操場上去打排球,打著打著,睡著了,醉了,不省人事。

那次醉酒大出洋相,我的好友餘斌是南京大學中文系酒鬼之一,寫過文章專門記錄了我的狼狽,說他久經沙場,見過喝醉酒的也不計其數,唯有我的這次不堪,轟轟烈烈,足以當作笑柄。當時吐得一塌糊塗,幾個人也架不住,找了輛自行車來,怎麼都安頓不好,坐不住,躺不了,渾身骨頭散了架,嘴裡還在胡說八道。據說那小操場因此汙染好幾天,也沒人打掃,一開窗酒味沖天,連忙再關上。我睡上鋪,人醉了,會變得很沉重,弄上去也不容易。好不容易弄上去,又居高臨下地吐了,噴得到處都是。

這次大醉只是開頭,這以後,又醉過無數次。終於明白,自己其實與酒沒緣,別人越喝越能喝,水平可以慢慢練出來,我是走下坡路,越喝越不能喝,越喝越怕喝,醉一次,水平便相應降個檔次。弄到最後,喝什麼都會醉,白的紅的黃的,一碰就醉,剛喝就醉。不明白為什麼,反正酒量差到丟人,只要喝一瓶啤酒,就吐,一旦吐,沒完沒了,旁邊必須有個人侍候。顯然是老天爺在懲罰人,喝醉酒,害自己也罷了,關鍵還影響別人,讓別人跟著受累。

這也是不願意喝酒的原因,一喝醉,必定拖累和麻煩別人,好事立刻變壞事。丁帆關照隨便寫些喝酒趣聞,想了想,無趣多於有趣,不高興勝過高興,都是痛苦記憶,都是不堪回首。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我總是在羨慕別人,看別人揚眉吐氣,而自己卻沒辦法喝高興,通常都是在極其清醒的狀態下,不明不白先醉了。還有一次,王幹來做客,我沒喝幾口就忍不住要吐,我太太因此責怪,王幹很冤枉,說我還沒讓他喝呢,這是怎麼回事,他自己喝的,也沒喝多少,言下之義,頗有點訛人的意思。說起來算是請人喝酒,你這樣表演,還讓不讓別人喝呢?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想到白居易同志的熱情招呼,無限嚮往,難免神傷。不能喝酒無疑是人生的一種遺憾,不能喝酒的人,註定都是無趣,都應該打入另冊。酒是古明鏡,輾開小人心,醉見異舉止,醉聞異聲音,都說藝高人膽大,誰願意無趣,誰願意不入流,誰願意脫離人民群眾。可惜像我這樣,沒上戰場先繳槍,聽到炮聲已投降,一碰輒醉,一吐則沒完沒了,想想都尷尬,對不起自己,更對不起別人。

禪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風舞鷓鴣,既然與酒無緣,還是省了這份心最好。省心也就收心,收了心便認命,好事壞事都是天註定,人生哪能沒有遺憾,不能喝就不喝吧。

▶點擊閱讀:《丁帆 | 酒事江湖 別樣人生》《王彬彬 | 「曾因醉酒鞭名馬」》《肖鷹 | 醉憶今生》《詹福瑞 | 酒灑墳前草》《孟繁華 | 酒罈高誼——看文壇大師們喝酒》《蘇童 | 往事的酒杯》《與董健、張守義、範用的喝酒往事》《那一代北京文人的詩酒過從》《儲福金 | 此生無醉》《王堯 | 喝酒時的漢語半醉半醒》《範小青 | 醉酒的日子》《飲酒孔嘉,維其令儀》《周梅森 | 飲酒趣事》《邱華棟 | 酒之散記》《畢飛宇 | 艱難的酒事》

相關焦點

  • 玉壺買春,能飲一杯無?
    其實,春酒最初指的是一種釀造方法。《詩經·豳風》裡寫「八月剝棗,十月獲稻。他自己赤足躺著松樹下,拎著一壺私釀「萬家春」乘興而飲,回家時醉眼望見江邊的新梅。隨飲隨行,欲狂欲仙,自在天真。叄因為春酒釀法俗成,所以後來人們也會以「春」字來代指其他酒類。晚唐司空圖曾有一首飄然絕逸的《典雅》。玉壺買春,賞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雲初晴,幽鳥相逐。
  • 今晚,能飲一杯無?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首20字的小詩,是如此的詩情畫意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句詩情畫意的詩句,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問劉十九》全詩一共20個字,語淺卻情深,言短卻味長。俞陛雲先生在《詩境淺說續編一》中說:「尋常之事,人人意中所有,而筆不能達者,得生花江管寫之,便成絕唱,此等詩是也。
  • 蘇泊爾保溫泡飲杯,一杯泡萬物,泡飲有「鈦」度
    大雪的節氣剛剛過去,寒風吹過,你是否握緊了手中的保溫杯,普通的保溫杯略顯平凡,你需要一款有"態度"的保溫杯襯託你的氣質,健康暢飲暖心過冬。蘇泊爾保溫泡飲杯KC43FY10覆鈦工藝安全泡飲,郊區遊玩害怕找不到飲品店那就自己攜帶,無論你是想要來一杯香醇咖啡、清香綠茶,還是想要酸爽的檸檬水,蘇泊爾保溫泡飲杯KC43FY10都能滿足你,外出車載帶的走的愜意,留得住的茶氣。
  • 飲一杯酒以敬鄉愁
    冬天沐浴在朝陽下的小村莊此刻我想飲一杯酒來敬鄉愁。因為這濃鬱的鄉愁讓我知道了我對故鄉是那麼的的留戀,曾經我怨她山高路險,曾經我嘲笑她車馬難行,曾經我也鄙視過她貧困潦倒。是的大山中的夜晚總是能看到群星閃耀,銀河璀璨。此時山中的村莊裡也不過是亮著幾處淡淡的燈光。我想飲盡這杯酒忘卻這鄉愁,卻發現舉杯消愁愁更愁。鄉愁剪不斷理還亂,它讓你時刻知道你不是離群的大雁而是帶線的紙鳶,無論你走得多遠是千裡還是萬裡你都能感受得到它。看到一輪明月高懸,你會立刻想起: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在他鄉看到老鄉你會想起:.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 白居易: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論誘惑的生成,你可有劉十九?
    三、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其實,這短短的二十個字,既是一首小詩,也更像是一張便條。為什麼這麼說?  如果是一張便條,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  其一,他倆關係相當鐵,所以才能召之即來;  其二,他倆離的並不遠,所以才能一會就到。
  •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15首最富有生活情趣的詩詞,令人陶醉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1、問劉十九唐 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2、白蓮池泛舟唐 白居易白藕新花照水開,紅窗小舫信風回。誰教一片江南興,逐我殷勤萬裡來。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8、吳興雜詩清 阮元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
  • 慢慢聽雪落下的聲音——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和幾位朋友聊起南北方的差異來:水土、飲食、習慣、人文,在一眾南方妹子環環相扣的「攻擊」下,我已然是落了下風。機智如我:「我們冬天有雪,你們有嗎?」這麼一問,嘰嘰喳喳的人群瞬間安靜了,敗局成功扭轉。是呀,縱有千好萬好又怎麼抵得過冬日有雪呢?
  •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今日小雪
    能驅逐這份寒意的大約是生起一爐火,南方沒有暖氣,小時候每到小雪節氣,父親總要把暖爐找出來,重新把一節節馬口鋁皮煙管在房子中央豎起來,在室內曲折而行,再直走往上,通於房間外的長廊。下面的火或用炭或用煤,不間斷地生著,房間裡便漸漸溫暖起來,據說這樣的設計與近代的火牆相似。藏了一年再拿出來的還有上學用的烤火箱,類似北方的腳爐。
  • 你喝的不是冰飲,而是一杯夏天
    想要緩解夏日的炎熱,除了開空調這個方法以外,其實一杯冰飲也能幫助降溫的。 想要在辦公室喝上一杯新鮮果汁應該比較困難吧?小編告訴你並不是喔,只要你擁有一臺能夠隨時隨地都能夠榨汁的機器就可以了,下面這款產品或許能幫助你! 這是一款呆萌可愛的榨汁杯,外形看起來跟一個普通的水杯沒什麼差別,但其實功能強大。
  •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十首意境極美的古詩詞,你不能錯過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蘇軾夜飲東坡醒復醉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此詩描寫詩人在一個風雪飄飛的傍晚邀請朋友前來喝酒,共敘衷腸的情景。詩以如敘家常的語氣,樸素親切的語言,通過寫對把酒共飲的渴望,體現了朋友間誠懇親密的關係。全詩簡練含蓄,輕鬆灑脫,而詩句之間,意脈相通,一氣貫之。
  • 真有人千杯不醉嗎?看看「一飲千鍾未停手」的古人
    古之飲酒所讚嘆的「酒中豪氣」莫過於:千杯過手未曾歇,萬盞入喉更索飲。這雖是誇張的說法,但也盡顯酒客們豪邁和灑脫的飲酒之狀。在古人的詩文中,此類的描述更是數不勝數,而且鑑於不同的場合和不同身份的酒客,這樣的大飲「千杯萬盞」也有不同的風格。
  • 葉兆言:短篇小說創作要考慮「一枚硬幣的正反面」
    葉兆言:說有就有那麼一點,說沒有也可以。聽父輩的朋友說過一對雙胞姐妹的故事,說她們永遠能夠一致對外,姐妹倆的想法經常一樣,可是最可怕的並不是能共同對外,而是本該最親近的兩個同胞姐妹,竟然一直處於令人難以置信的敵對當中。羊城晚報:您如何從生活中發現和積累短篇小說的素材?葉兆言:只能說是無意,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 秋寒酒暖,淺酌酒一杯,共飲秋滋味
    」的愁緒滿懷但是秋天也是一個思念的季節是範仲淹筆下「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思念家鄉的韻味秋天也是一個令人豪邁的季節有著陸遊筆下「憑高,此興悠哉」的壯志豪情;蕭瑟涼風四起,立覺物候冷清秋天也是更能將時令與心情融合的季節
  • 人能有多少煩憂?平生多磨難,暫飲一杯酒,喝起來吧
    而且隨著童年時的純真歡樂慢慢消散,青年時的意氣風發也逐漸退縮,人們內心能感受到的溫暖其實是越來越少的。人心的寒冷不止在冬天能感受到,哪怕是在七月的酷暑,內心的悽寒也時常隨著生活中的種種困頓而襲來。在這種時候,人們最需要的往往只是一杯酒;在這種時候,最能發揮「暖身」「暖心」作用往往也只是一杯酒。
  • ...學飲杯的經驗總結,這些高性價比水杯可以有,6個月-6歲學飲杯推薦
    寶寶從喝奶到喝水是發育的一大步,這個時候爸爸媽媽一定不能拖了後腿,從奶瓶到水杯,這中間離不開學飲杯的過渡,那麼現在市面上的學飲杯有很多,價格也從幾十到幾百不等,學飲杯作為寶寶從奶瓶到水杯的一種過渡,正確挑選是非常重要的。鴨嘴杯和吸管杯都屬於學飲杯,都是寶寶學喝水階段向敞口杯過渡用的。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孩子使用水杯?
  •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小雪節氣的古詩詞,你最喜歡哪句
    一、小雪的節氣特點: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大致含義就是:到「小雪」節氣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此時由於「地寒未甚」故雪下的次數少,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
  • 飲一杯清茶,做一個簡單的人
    清飲一杯茶, 這需要多複雜呢? 燒開一壺水, 洗淨三杯兩盞, 泡透一小撮茶葉, 吹揚熱煙, 淺淺品味。
  • 愛得利學飲杯系列和奶瓶憑啥能獲得國際設計大獎評委會青睞?
    近日,愛得利Tritan寶寶學飲杯系列獲得2020年澳大利亞國際優秀設計獎金獎!與此同時,愛得利Tritan奶瓶也斬獲了2020年澳大利亞國際優秀設計獎!他們到底有什麼奇妙之處,能夠獲得評委會如此青睞呢?
  • 「來杯米飲」推健康新式飲品,低熱量高營養「飲」爆街頭
    在沒有米飲之前,人們鍾愛的一直是茶飲、果飲,但隨著這幾年市場風向的變動,特別是後疫情時代人們對健康的渴望,讓「養生」一詞再度成為人們口口相傳的爆詞,由此,一場場與健康共贏的飲品品牌之戰漸漸拉開序幕。當然這其中最亮眼,也最受矚目的就是以「健康米飲」為主流的時尚品牌「來杯米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