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關注】考研、考公還是找銀行、國企工作?2021應屆畢業生該如何選擇?

2021-03-05 北京華圖
今年七月份,又有一大批同學將要畢業,作為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應屆畢業生,不少小夥伴對未來感到迷茫,到底是選擇

考研?

考公?

考銀行?

還是去國企、私企上班?

為了幫大家走好這一步,小編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各項選擇的利弊以及時間節點等,幫助大家有效的備考、準備,別再玩啦,快來康康~

想考研的小夥伴首先要想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要考研,為什麼考研,能不能堅持下來,不要盲目跟風,大家可以先去網上搜一下#考研到底有多辛苦#,反正小編看著看著就哭了,

你永遠不知道結果會怎麼樣,但是就像一個在黑屋子裡洗衣服的人,誰都不知道洗的幹不乾淨,可只要你一遍遍洗,仔仔細細地洗,打開燈那一刻你就會發現你的衣服賊乾淨,很多人往往就是過程中沒能堅持下來,所以,想考研的小夥伴一定要想好再考,既然決定了,就務必要堅持下來!那些沒有毅力和自制力差的小夥伴,小編只能說認清形勢,放棄掙扎

2021年1月了解考研階段,可以向學長學姐、或者各大機構和、網頁了解考研相關內容。

2021年1月-3月,這段時間大家可關注2021考研出分;34所院校分數線;確定考研目標,定院校、定專業,可以確定自己的目標院校及專業方向,全面了解所報專業的信息。這段期間英語和數學是一個需要持續學習的科目,同時如果有要跨專業的考生,這段時間也需要開始收集專業課的參考書,並開始進行基礎的學習。

2021年9月初-中旬,查看招生簡章,考研大綱,進行查漏補缺。

2021年9月底,網上預報名,針對在校本科生,預報名信息有效。

2021年10月初,網上正式報名

2021年11月左右,現場確認報名,拍照

2021年12月21日-12月23日,考研初試,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前一周登陸研招網,下載列印準考證。

2022年2月,考研初試查詢

2022年3月中旬,國家線公布,確認是否具備複試資格

2022年3-4月,考研複試,具體以報考院校公布時間為準。

2022年3月中下旬,調劑,

2022年4月考研複試成績查詢

2022年5月調檔及政審

2022年7月發放錄取通知書。

(上滑查看更多)

公務員可謂大家眼中的「鐵飯碗」,工資雖然不是最高的,但是很穩定,不犯大錯,基本能待一輩子;雙休不加班,逢年過節福利較好。但門檻也是最高的,考試難度大,競爭比高,基礎不好很難通過考試。

編制:

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

考試時間及條件:

國考一年舉行一次,每年 10 月份左右招錄。國考一般早於省考, 相對來說參考人數也會多些,基本考試時間安排在12月份,次年的三月份進行面試。

省考就不定時間了,省考具體看各省自己安排,一般舉行聯考的省份筆試時間在4月份,面試時間為6月或者7月。但每年都會有。基本條件是18 周歲以上、35 周歲以下;大專起;具備履職資格條件等等,具體見《職位表》。

考試內容:行測+申論,國考難度最大。

福利待遇:公務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公務員實行國家統一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工資制度。公務員工資水平基本處於當地中等水平,但平時福利待遇較好,公積金社保等福利就高於其他行業。

國考上岸就是中央序列的公務員,聽起來就是高大上的感覺,國家中央的人!

(省考)地方的公務員考試是指:

反正呢,除了中央序列的公務員,其他公務員都是省考和各地方自己組織的地方序列的公務員了

國考招錄包含的機構:

1中央黨群機關(包括.中央辦公廳、中組部、中宣部、對外聯絡部,共青團中央,最高法,最高檢,工商聯,婦聯,文聯,紅十字會等...)

2中央國家機關(包括.外交部、發改委,國稅總局,教育部,科技部,財政部,工信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國土部,人社部等...各國務院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

3劃重點!中央國家行政機關派駐機構、垂直管理系統所屬機構(各地的國家稅務局、海關...)、國務院系統參公管理事業單位,國考招錄的部門80%都是此類部門。

省考招錄包含的機構:

除國考之外的省市縣級所有機關,包括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人大、政協、民主黨派、群眾團體、檢察院、法院等機關等~

考試難度 :

(總體上)國考>省考

國考行測分省級和市級,省級以上單位135題,市級130題。難度省級多五個資料分析,市級65的行測大概值省級61左右。

省考行測一般省份120個題,大部分參加聯考,國考的行測考65省考能做73左右。難度相對國考簡單很多,特別是數學資料分析邏輯推理,二者不在一個層次。言語理解差異不大。

申論國考省部級3個小時,材料字數一般為8000字左右,各省公務員考試為兩個半小時。一般申論材料字數一般為6500字左右。

答題內容國考省部級考察總體綜合管理能力。省考涉及具體執行能力多,申論偏簡單,但每個地方評卷標準不同。

分數線

國考省級105分以上,行測必須過60。市級55以上,縣級或者西部地區50分以上就可以,別小看分數線,很多人都過不了。(這不是進面分數線,相當於高考的本科資格線)。

省考筆試分數線一般低於國考。

面試

國考省級以上招錄比例一般在1:5,意味著如果一個人的崗位要刷掉四個人,競爭程度更激烈,省級以下1比3進面試。

省考面試招錄比例一般在1:3。
工資待遇的差別,主要取決於四個方面:地域差別、行業差別、職務差別、層級差別。

大部分情況下:發達地區省考部門待遇優於國考部門 欠發達地區國考部門待遇優於省考部門

考試地點:

國考考生可以自由選擇考區,省考考生需在招考省份考試。

考生資格限制:

1 國考沒有一般沒有戶口限制,但是省考有些崗位有明確的本地戶口限制。

2國考大部分省級以上崗位對學歷(很多崗位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和政治身份(是否黨員團員或者群眾),還有工作年限上面比省考崗位要高。

國企雖依託於政府,但同時也和企業進行市場競爭,福利待遇還是不錯的,但通常存在體制臃腫的現象,晉升比較困難。

編制:國營企業,或國家控股的企業,不屬於編制內。

考試時間及條件:國企有我們熟知的國家電網、三大通信運營商等。國網基本是招應屆生,好單位一般要求碩士,比如能源研究院、技術學院等。招聘專業也有所限制。

考試內容:行測+綜合素質測評+專業知識

福利待遇:國企工資待遇處於中上,比一般私企待遇要好很多,福利保障完善,即有法定福利又有補充福利,例如補充養老、補充醫療、醫療意外險、交通補貼、體檢、生日和節假日福利等。

所謂金三銀四,金九銀十,說的是招聘的兩大黃金時段——春招、秋招。想通過校招進入國企,春招就要把握住了。

1、國家能源

國家動力,能源為先。作為處於國家壟斷地位的國家能源,薪資待遇很誘人哦,據小夥伴反饋,到手工資1w+,而且沒什麼加班情況。

春招時間:4月-5月

考試內容:行測為主

2、運營商

中國三大通信巨頭,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甚至還有三大巨頭合力出資成立的中國鐵塔,不過中國鐵塔的招聘更多偏向於技術型人才,這跟它主營的業務:大型通信設備建設有關。

春招時間:2月-5月

考試內容:運營商春招為各省份自行招聘,考試內容不同

3、石油石化

說是石油石化,還包括一個中國海油,三大石油化工集團,一個長城以北,主開採,一個長城以南,主銷售,還有一個在海上,開展進出口。所以外語專業是剛需人才。

春招時間:3月-4月

考試內容:行測+時政+思想素質

4、中國郵政

郵政的口碑評價兩極分化,但是要是找到了待遇好的郵政單位,待遇妥妥的,分房啥的也不是不行的~

春招時間:2月-4月

考試內容:行測為主

銀行收入在各行業來說是比較高的,一般處於當地工資中上遊,晉升速度較快,五年當行長的例子也很多。更重要的是,銀行門檻較低,機會多,相對公務員、事業單位來說,考試難度要小很多。可以作為就業的一個不錯選擇。

編制:行員編制。

考試時間及條件:銀行校園招聘每年兩次大型招聘,9-11月秋招、3-5月春招;銀行社會招聘時間不固定。

考試內容:商業銀行一般考行測+綜合知識+英語+性格測試。央行根據專業進行考試區分。

福利待遇:六險一金+住房補貼(約1000餘/月)+交通補貼(約500~2000)+餐補(約300~1000)+防暑降溫補助+過節費(幾千不等)+通訊補助(約100~500)+企業年金+體檢+帶薪休假。

拿工商銀行來說,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年薪在10萬-20萬以上,股份制銀行待遇就更高了,但壓力也會更大。

優勢所在:招聘門檻低、崗位多、人數多,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度招聘人數在10W+左右,機會還是蠻大的;另一個優勢就在於賺錢多,年薪10萬簡直不在話下。

目前銀行春招已經開啟,像華夏銀行、招商銀行已經發布春季校園招聘公告,所以想考銀行的小夥伴們抓緊時間準備啦,早準備,上岸機會才更大,尤其是即將畢業的同學們,看完小編以上的分享,希望大家能早對未來做好規劃,不管你的選擇是什麼,不要後悔,衝就完事兒啦,上天是不會辜負努力的人的,加油!

錯過了銀行秋招

春招還有30000+的崗位在等著你!

【2021銀行春招小白入門指導班】

考情考務&網申指導&金融備考

數資|會計|英語|經濟|言語|判斷

1月4日-1月18日,每晚19;00

趕快掃碼二維碼 0元看直播

【2021銀行春招備考】

一本通&歷年考題&預測試卷

領券僅需19元,限量100套

立即掃碼領取專屬優惠券

趕快加群和大家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又到每年畢業季,選擇考研、考公還是工作?其實因人而異
    又是一年畢業季,畢業生們又要開始考慮去向問題。考研結果已經出來了,上岸的同學已經可以享受他們的假期,為新階段的學習做準備了。而大部分畢業生要面對考公、工作還是二戰考研的選擇。其實沒有哪個選擇是最好的,但人云亦云、一味盲從定是最危險的,各位同學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同學們是適合準備考研、考公還是直接投入工作吧。
  • 考公還是考研?如何選擇?
    對於剛上大四的同學來說,現在最關注的莫過於畢業找工作了機會很多,如何抓住,還是要細細打算。考研時間已定,來不及準備了??繼續深造還是抓住近兩年的擴招機會工作呢?今天小編給你講講公職類考試,是否值得你報考~國考、省考、教師招聘、事業單位、三支一扶、選調生......考試成為了考生們進入體制內的一個重要途徑!
  • 應屆畢業生的選擇,國內考研02
    上一章羊羊講的是關於應屆畢業生如何選擇國企和私企,並且詳細的說明了國企,私企的分類,優勢與劣勢。這一章羊羊講的是若一位應屆畢業生準備畢業了,很迷茫,沒有什麼能拿的出手的能力。而隨著就業壓力和就業門檻逐漸上升,知名企業對研究生的需求加大,而在這種就業環境給予的壓力下,可以考慮讀研這一條路,本章講的是國內讀研。
  • 考公務員、考銀行還是進國企?2021應屆畢業生該如何選擇?
    進國企?還是進銀行?為了幫大家走好這一步,圖圖整理了各項選擇的利弊以及時間節點等,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企 國企雖依託於政府,但同時也和企業進行市場競爭,福利待遇還是不錯的,但晉升比較困難。 編制:國營企業,或國家控股的企業,不屬於編制內。 考試時間及條件:國企有我們熟知的國家電網、三大通信運營商等。
  • 工作推薦!國企招165人、應屆可報
    2021年各企業招聘公告陸續發布中,2021年各大銀行、電信、移動已經發布了招聘公告,目前中石化也發布了2021年招聘公告,招聘崗位傾向應屆畢業生,符合報考條件的小夥伴注意了,小編整理了招聘信息匯總,供各位小夥伴參考。
  • 冬季雙選會3000多名畢業生到場 2021屆畢業生找工作更傾向於「求穩」
    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有874萬人,而明年畢業生人數預計還會更多。受疫情影響,2020屆高校畢業生還沒從「最難就業季」中緩過神來,2021屆高校畢業生又加入求職大軍了,他們會如何找工作?11月21日,廣西大學舉行2021屆畢業生冬季雙選會,340多家用人單位到場招聘,提供了2.1萬多個就業崗位,吸引了3000多名畢業生到場應聘。
  • 高校畢業生「躲就業」「緩就業」增多?專家建議:找工作需克服...
    因為疫情,2020屆畢業生經歷了史上最困難的就業季;而2021屆畢業生又將面臨艱難時刻。如何迎難而上,破解困局?本報從今天起推出「關注2021屆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系列報導」,聚焦當下畢業生的就業心態、求職環境、成功案例等。希望每名畢業生找到一些可借鑑的經驗和信息,最終成功就業。
  • 2021屆高校畢業生909萬,寫些關乎你畢業找工作的事
    12月1日在京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會議中透露出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將達909萬人,同比去年將會增加35萬人,也是我國應屆畢業生人數首破900萬大關。一.都想要好工作卻不知「僧多粥少」無論是國企還是機關單位再或者類似阿里、騰訊、華為這些科技公司是每個人所期望的,但是這些提供的崗位並不在多數,就業市場多數的崗位還是由小微企業提供,而這些工作崗位中還有很多人不喜歡的銷售崗位,所以剩下喜歡的崗位就沒有多少了。
  • 應屆畢業生找工作需要專業對口嗎?
    2021屆畢業生的秋招已然正式拉開了帷幕,剛剛開學的應屆畢業生們就已經摩拳擦掌,準備要一試身手了。在每年的校園招聘中,學生們關注最多的問題之一,就是找工作要找專業對口的嗎?首先,我想說句不太中聽的話,就是很多畢業生即便找了專業對口的工作,卻發現所學的專業知識其實也並沒有什麼用處,一切還是得從頭學起。
  • 對於畢業季的畢業生,是先找工作還是先找房子?該如何選擇?
    又是一年的畢業季,選擇出來工作的應屆畢業生都陸陸續續開始投遞簡歷找工作了,我有一個朋友前兩天還在問我,哪個找工作的APP好一些啊?我要去大城市裡面了是先租房還是先找工作啊?其實對於這些第一次踏入陌生城市的學生來說,對哪裡都充滿好奇,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對於畢業季的畢業生,是先找工作還是先找房子?該如何選擇呢?
  • 公務員上岸後,籤了其他公司的三方協議該如何處理
    國考到現在很多單位面試完後遲遲不通知沒有任何消息,而很多應屆畢業生早已離校,這個時間節點上,沒有工作,沒有最終著落。這種狀態非常尷尬,很多人為了以防萬一,往往籤約了一些企業、銀行、國企等單位作為保底,甚至也有考事業單位的。但是雖有籤約這些機關單位企業,很多人內心依然惦記著公務員的崗位,沒有最後通知時我們是不死心的。
  • 疫情過後,應屆畢業生是找工作還是創業
    關於大學生畢業後找工作還是創業,一直都是熱門話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很多學生發現人才市場也在悄然發生變化。最近很多同學都在諮詢這個問題,分享一些建議給大家。無論是選擇創業還是找工作,都沒有明確的對錯之分,但對於決定要創業的小韭菜們,可能更加需要思考幾個問題。1. 對疫情過後的市場變化風向,是否有正向的認知。
  • 六七成畢業生選擇考研 「躲就業」「緩就業」者趨多
    因為疫情,2020屆畢業生經歷了史上最困難的就業季;而2021屆畢業生又將面臨艱難時刻。如何迎難而上,破解困局?本報從今天起推出「關注2021屆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專欄」,報導當下畢業生的就業心態、求職環境、成功案例等。希望每名畢業生找到一些可借鑑的經驗和信息,最終成功就業。
  • 2021年應屆畢業生人數突破900萬?別怕,還有這些「鐵飯碗」供你選擇
    據統計,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面臨的就業形勢嚴峻複雜。大部分畢業生更傾向於有編制的事業單位和公務員,但每年上千人爭奪一個崗位,競爭非常激烈,對於自身條件不夠優秀的同學來說,只能是陪考。除了有編制的「鐵飯碗」,國企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6月畢業的大學生:考研、公務員、銀行、國企怎麼選?
    馬上要過年了,過年後大四的學生們就要開始實習、找工作或者考研了,那麼,到底是考研還是考工作呢?6月份畢業前,有哪些比較好的就業機會呢?快來看中公金融人小編的解析吧。建議:有志從政的人、有權利慾望的人、真心想改變國計民生狀況的人、想要一個穩定工作的人都可以選擇考公務員,公務員這個工作,如果心境淡泊,沒有野心,不失為不錯的選擇,能夠保證安定的生活和充足的個人時間;如果想要升職,則要有長期奮鬥(至少15年)的決心和高明的人際頭腦,否則不容易出頭。
  • 2021應屆畢業生:找工作趕早不趕晚,學姐3個求職錦囊請收好
    5月份聽說他考研失利,頗為擔心,就立即聯繫,問了問找工作的進展。沒想到,他一身輕鬆地說,雖然早就決定考研,但去年秋招,他提前就安排了時間準備,才剛開學就拿到offer,籤了三方就業協議,完了繼續準備考研。
  • 考研和考公,該如何選擇?學長:可兼得
    考研和考公是我們應屆畢業生的兩條不同方向的選擇,前段時間有很多同學在評論下方問我一些關於考公和考研怎麼選擇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今天一併在這裡進行分享。關於考公和考研,很多同學詢問的是國考和考研如何選擇,因為一般來說國考時間在每年的11月,而考研時間在12月,可以說兩者之間只有短短的一個月,所以說就考研和國考之間確實是一個難以兼得的選擇。
  • 2021年高校應屆畢業生,建議重視校招,社招想找好工作比較難
    當在校大學生成為大四學長學姐時,有個問題不得不問題,那就是找工作。現如今2021年高校應屆畢業生就在面臨就業的難題,該如何找到一份好工作?畢竟大學畢業後不可以在學校裡面住了,如果不在畢業前找到工作,會是一個不小的麻煩事,而且對自身職業發展和工作經驗有影響。
  • 考研還是考公?我太難了
    對於大學畢業生而言,可以考公務員,也可以考研,那麼,兩者對比,有什麼區別又該如何選擇呢? 從考試時間上說——衝突 公務員考試與考研時間其實是衝突的。每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俗稱國考),每年舉行一次,當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跨在兩個自然年之間,比如,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是在2020年10月發布招考公告和報名,11月底筆試,面試則安排在2021年初。這個時間點,早於考研初試,不過僅早大約1個月而已。如果要參加國考,同時又準備考研,必須是雙管齊下、兩手準備,確實會分散精力。
  • 九成受訪應屆畢業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njuan.com)對1509名應屆畢業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0.9%的受訪應屆生今年找工作更追求穩定。從單位性質看,受訪應屆生最青睞事業單位(36.7%),然後是大型私企(35.3%)和國企(34.2%)。受訪應屆生認為大學生就業需要面試技巧、職業規劃和招聘信息等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