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總局嚴厲批評的四部抗日神劇,要我說還不止這麼多!

2020-12-12 牛叔說娛樂

抗日神劇的市場在幾年前很是火熱,這也就暴露出一個問題,劇情太過誇張,廣電總局曾嚴厲批評的四部抗日神劇你看了幾部?

第一部《孤島飛鷹》

《孤島飛鷹》是武漢青雨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由錢雁秋執導,張子健梁冠華曲柵柵苑冉等主演的諜戰劇。

該劇是燕雙鷹系列第四部,講述了以燕雙鷹為首的獵鷹暗殺隊保衛太平天國寶藏的故事。

在電視劇《孤島飛鷹》中,張子健再次詮釋的燕雙鷹,則是烈烈雄火中的真硬漢,延續英雄本色。

演員張子健憑藉成熟的演技,贏得了良好的觀眾緣,塑造的正面角色,更是煥發時代精神的英雄形象。《孤島飛鷹》的題材好,且製作用心,同時具有創新精神。

但是唯一遺憾的就是渲染得太過了,那一句「我賭你的搶裡沒有子彈」更是成為熱談,以至於被廣電批評。

總會有人拿槍指著他的頭,每次他都會說:我最煩別人用槍指著我的頭。拿槍指著我頭的人都會死。

作為為觀眾的你,一定會想,如果那支槍的扳機扣動了,他還能有任何還手之力嗎?他的動作能快過子彈?

反正就一句話,帥就完了,其他什麼的都是浮雲。

第二部《箭在弦上》

《箭在弦上》是由東陽華海時代影業出品發行,又名《箭俠》。由九年編劇、餘明生執導,靳東蔣欣領銜主演的的一部現代抗戰革命題材電視劇。講述了承德民眾以他們的方式,不屈不撓地和日寇周旋,演繹出一系列愛恨情仇,國讎家恨交織的故事。

《箭在弦上》自開播伊始便以其「冷兵器」結合抗戰為特色的獨特設置而備受關注,劇中人物無論是形象還是角色定位均帶給觀眾眼前一亮的感覺。

這部劇的選材確實不錯,那時候的中國民眾也確實如此,以冷兵器都熱兵器,但是還是那句話,誇張過頭了。

一人一弓完虐日本人一個滿配編隊,一些細節上的特效更是過分,完全是脫離了實際,自然被批評。

第三部《向著炮火前進》

《向著炮火前進》由海潤影視有限公司出品,林建中執導,吳奇隆甘婷婷張少華王新等人主演抗戰電視劇。

該劇講述了草莽英雄雷子楓因對政治失望而隱居山林,卻在八路軍特派員上官於飛的開導下,放下黨派成見,與劉建功帶領的八路隊伍聯合抗日的故事。

《向著炮火前進》該以超強偶像陣容、跌宕起伏的情節、有血有肉的「不完美」英雄設定,吸引了眾多觀眾。

全劇大結局一反最初劇情的輕鬆、戲謔風格,以一個個英雄的悲壯隕落為鋪墊,襯託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最後雷子楓帶領倖存的八路軍接下獨立三團戰旗,加入共產黨的隊伍,走出「炮火」的陰霾迎來「勝利」的曙光。

也是同樣的問題,一輛摩託車愣是開成一輛坦克的感覺,又是飛又是加特林,再說當時的社會原因,吳奇隆的髮型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題材雖好可是脫離現實,被批評也是理所當然,這類抗日神劇必然是要被嘲諷的。

第四部《利箭行動》

《利箭行動》講述了一個小城鎮中,李劍率領八路軍利箭特戰隊七名成員依靠各自的絕技周旋於日軍、偽軍、軍統特工之中的故事 。

《利箭行動》不是簡單的諜戰劇,劇中對於戰爭、打鬥的任何一個畫面都非常講究,表現極其精彩。

特別是利箭小分隊在行動時,每人都身懷絕技,飛刀、易容、千裡耳。在諜戰中能看到各種特工技能不禁讓人叫絕。

《利箭行動》在「動作」方面加磅,在文戲方面卻追求不高。以劇中靈魂人物李劍為例,當他混進鳳城皇協軍45旅時,同時接到了親人被日軍屠戮的消息,這時于震的表演一如局外人。

其實這四部劇已經算是好的了,抗日神劇太多了,在早期,抗日神劇非常受歡迎,張子健的一系列比這過分的還多。

反正我也不懂為啥,就看著很爽,不尊重歷史也好,離譜也好,觀眾就是愛看,雖然現在沒熱度了,但是那個年代沒幾個人不知道的。

廣電總局的批評確實是應該的,我們作為國民不能只求一時的快感,更要有責任擔當,你認為呢?

相關焦點

  • 廣電總局下令禁播抗日神劇獲網友贊
    所有抗日劇將重新審查,戲說劇也禁播網友:再不管抗日劇都成「封神演義」了  近來,抗日劇的「神幻」情節被央視一再炮轟,廣電總局終於看不下去了,近日發布規範抗日劇的規定,被業界稱為「22條軍令」。  神劇太多,總局看不下去了  今年以來,對抗日劇的爭議聲音達到峰值,「徒手撕鬼子」「鞭抽火車」等情節頻現,網友聲討也引發央視關注,《新聞1+1》節目中也狠批了抗日劇——「比著看誰俗、爭著看誰二」。
  • 傳廣電總局出新規重審抗日劇 抗日傳奇劇將禁播
    《火線三兄弟》劇照5月15日,據悉,新組建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正在內部整合、制定三定方案,有望6月底出臺。有權威人士透露,關於規範衛視黃金檔電視劇播出的通知將下發,其中特別規定:所有抗日劇都需重新審查,抗日傳奇劇、戲說劇等將禁止播出。記者多方調查得知,5月份,唯有《裂變》一部抗戰劇過審,而6月即將播出的《火線三兄弟》、《戰雷》、《上陣父子兵》很可能胎死腹中。
  • 「抗日神劇」還能有多雷
    手撕鬼子、手榴彈打飛機、彈弓射穿鬼子……日前播出的《一起打鬼子》更是出現「褲襠掏雷」的情節,網友吐槽抗日神劇真是「奇葩無底線」。
  • 傳廣電總局禁播抗日傳奇劇:現實題材劇本必須佔衛視播出比例的50%
    5月15日,有權威人士透露,新組建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正在制定方案,要求重新審查所有抗日劇,並規定禁止播出抗日傳奇劇、戲說劇等,現實題材劇本必須佔各地衛視播出比例的50%。已經過審的抗日劇將被轉至非黃金檔。另有消息稱,不少衛視已聞風而動,對黃金檔播出節目做出了調整。
  • 臺灣人看完大陸的「抗日神劇」後:感慨萬千
    張方遠:我在臺灣看「抗日神劇」  最近,大陸廣電總局要對「抗日神劇」開鍘,宣示對抗戰劇嚴格把關、寧缺毋濫,過度娛樂化不得發證。  文章說:「近年大陸『抗日劇』有越來越誇張的態勢,不忍卒睹」,「網上流傳的抗日劇橋段,有些對白荒誕不經,令人發噱,如『我爺爺9歲時被日本人殘忍地殺害了!』、『八年抗戰開始了』等,這些可笑的對白,放在抗日劇中,實在過於離譜」。
  • 抗日雷劇或遭禁播 廣電總局將限制過度娛樂化
    抗日雷劇或遭禁播 廣電總局將限制過度娛樂化 2013年05月16日08:00 來源:解放網-新聞晨報
  • 抗日神劇在日本竟然有「真愛粉」?!還專門寫了本百科全書!
    ——《抗日神劇大百科》作者巖田宇伯「網紅神書」《抗日神劇大百科》收錄21部中國抗日神劇還記得前段時間一本《抗日神劇大百科》火爆網絡嗎?這部「網紅神書」收錄了21部中國抗日神劇,合計678集、30180分鐘,附帶劇集簡介、演員採訪、梳理複雜的故事梗概、圖解龐大的人物關係,以及對某些拍攝畫面的神吐槽,還把它們統稱為「意想不到的反日愛國喜劇」,乍一眼看去,仿佛就是把抗日神劇都當作了搞笑片看。
  • 抗日神劇雷人臺詞遭吐槽:八年抗戰開始了,我爺爺九歲就被鬼子殺了
    其中,「我爺爺九歲的時候就被鬼子殘忍的殺害了」、「同志們,八年抗戰開始了」」,「我就是要用石頭把日本人的飛機打下來」,「閻王讓你五更死,你活不到三更」等令人哭笑不得的臺詞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被瘋狂轉發,引得網友頻頻吐槽。有網友調侃說,這樣的臺詞生物老師、物理老師看了也會吐血;還有網友調侃:就算是學習不好也不用擔心了,因為長大了你可以去當編劇,而且是抗日神劇。
  • 傳抗日劇將被禁播 影視界跟風現象需根治
    新組建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正在內部整合、制定三定方案,有望6月底出臺。有權威人士透露,關於規範衛視黃金檔電視劇播出的通知將下發,其中特別規定:所有抗日劇都需重新審查,抗日傳奇劇、戲說劇等禁止播出。5月份,唯有《裂變》一部抗戰劇過審,而6月即將播出的《火線三兄弟》、《戰雷》、《上陣父子兵》很可能胎死腹中。
  • 6部因主角「光環」太大,被央視叫停的抗日神劇,你看過幾部?
    小編今天想問問小夥伴們小時候看過抗日劇嗎?你還記得劇裡飛簷走壁,刀槍不入的「神話」人物嗎?你還記得劇場中整節打仗只聽得到廣電火花的霹靂聲嗎?你還記得看到劇情的「狗血」想扔手機的衝動嗎?在小編的影響中,小夥伴你會不會曾經因為在抗日劇情中有自己仰慕的「打不死,殺鬼子,一腔熱血」的人物而追起了這部電視劇。可是有些電視劇儘管有實力派的演員支撐整部劇,可依然被「央視」叫停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電視劇排行榜:還記得那些年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抗日神劇嗎?
    近年來大家被所謂的抗日「神劇」雷的不輕,但也有一些非常優秀的抗日電視劇。有些以國共之爭為主的優秀電視劇,也有抗日的劇情,但考慮到抗日劇情並不是主線,這裡就不介紹了。今天小七就整理了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抗日電視劇。
  • 我買了一本日本人寫的《抗日神劇大百科》,書裡可不光是搞笑吐槽
    前不久,一本被民間翻譯為《抗日神劇大百科》的「網紅神書」橫空出世。這本書是日本人寫的,收錄了21部中國抗日電視劇,還把它們統稱為「意想不到的反日愛國喜劇」,乍一眼看去,仿佛就是把抗日神劇都當作了搞笑片看。
  • 抗日神劇專業戶今何在?于震轉戰網大,王新軍獲秦海璐相助當導演
    文\娛鋪子抗日神劇專業戶今何在?國產抗日神劇四大名人,于震、王新軍、王挺以及張子健,這幾位承包了國內大大小小上百部抗日神劇,以各位的代表作為例,于震的《利箭縱橫》、王新軍的《抗日奇俠》、王挺的《穿越火線》以及張子健的《飛虎隊》,作品家喻戶曉。
  • 這21部「抗日神劇」被日本人當成中文教材,太丟人!
    在「抗戰神劇」中,我們曾經付出的重大傷亡、曾經遭遇的深重苦難似乎不存在了:我們的英雄仿佛上天入地、刀槍不入、無所不能,日本軍人卻弱智白痴、呆頭呆腦、不堪一擊。近日,一本題為《抗日神劇讀本:出乎意料的反日·愛國喜劇》的書在日本發行,並成為焦點。書裡匯總了21部抗日神劇,包括大量對某些拍攝畫面的神吐槽。網友感嘆:中國人拍攝抗日劇應更認真對待!
  • 日本人居然出了一本研究抗日神劇的書,「像看90年代的AV」
    這兩年我國大量引進日本影視動漫作品,秉承著禮尚往來、知己知彼的美好願景,日本也熱烈關注起我大天朝的佳作。互相學習是好事,不過日本人似乎有點跑偏——他們為抗日神劇出了一本書。本著日本人一貫的嚴謹精神,該書匯總了21部,678集,總時長30180分鐘的抗日神劇……咳咳,總感覺日本人的嚴謹用錯了地方。作者梳理了抗日神劇的主要劇情和人物關係,對劇中的神劇情和神畫面進行了和風吐槽。手撕鬼子、單手掏心、褲襠藏雷一個不少。
  • 抗日神劇「本神」導演抗日大戲,《河山》能否走出神劇怪圈?
    果不其然,看過三集以後,無論是演員的演技,還是劇本故事,都可以說精彩。演員方面不需要多贅言,都是演技派,說一句他們演技好,感覺這樣的評價很輕浮,總而言之一句話,每一個人物都有血有肉有個性,鮮活有層次。秦海璐大家都比較熟悉,國內演技派的女演員,不用多贅言。喜歡看抗日劇的觀眾對王新軍估計不會陌生,王新軍演過巨多的抗日大戲,而且很多戲都被觀眾評價為抗日神劇。很多評論認為抗日戰爭打死鬼子最多的戰場是橫店影視城,還有就是打死鬼子最多的戰鬥英雄有兩位,一位是于震,另一位就是王新軍。
  • 抗日劇的一個日本姓氏,讓日本這個家族非常尷尬,說:請不要用了
    抗日劇的一個日本姓氏,讓日本這個家族非常尷尬,說:請不要用了中國的抗日神劇一個接一個,曾經形成了一個現象級的情況,那就是在劇中,解放軍軍人每一個都有超凡的能力,能800裡開外槍殺敵人,能預知抗日的時間,能手撕敵人,中槍不死不倒等,但是現在廣電總局已經嚴令禁止出現這種情況
  • 那些被吐槽的抗日神劇,真有網友們說的那麼誇張嗎?來看看再評價
    那些被吐槽的抗日神劇,真有網友們說的那麼誇張嗎?來看看再評價雖然民族傷痛需要銘記,但是藝術過度把事實誇大,讓不了解實情的人產生誤解,可能會激化矛盾。日本侵華是事實,我們當然要記住那些慘痛的教訓,前提是要把事實弄清楚,讓我們的後代知道當年的實情,才能了解原因,從而吸取教訓。電視劇導演美化民族英雄,是正確的做法,但是過度就不好。英雄也是人,值得我們去敬仰,但前提是我們要了解這個英雄真正經歷的事情後,才會產生情感。像那些過度誇大的抗戰神劇,不僅有辱英雄的形象,而且把觀眾當傻子。
  • 廣電總局為配合宣傳期再髮禁令 古裝劇、偶像劇不得播出!
    廣電總局最新發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關於下發2017年重要宣傳期第二批推薦播出參考劇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此次是為了配合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慶祝建軍90周年這一重要宣傳期,總共遴選出17部參考劇目。 《通知》要求,全國省級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行政管理部門要確保重點劇目如期播出。
  • 抗日神劇「進化史」:從血和淚,到髮膠偶像劇
    《抗日奇俠》劇照不過在當時,抗日神劇一詞還沒有被廣泛應用,當時還真有不少觀眾,確實喜歡《抗日奇俠》這樣概念新穎的電視劇,碰巧那一年的網絡流行語裡是「雷人」,2010年的春晚上,馮鞏在小品金牌監製,陳浩民版《西遊記》、《封神榜》都出自他手下,他在TVB有這樣一個標籤:「劉仕裕不一定要拍神怪劇,神怪劇卻一定選擇劉仕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