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淄博走出特色立法新路徑
從信息化數據運用到開門立法問計於民,從服務發展大局到提質增效理念落實……近年來,淄博市人大常委會把為人民立法貫穿立法工作全過程,堅持立法主體的人民性,不斷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走出了一條「淄博特色」的地方立法新路徑。
「法言法語」接地氣兒
年終歲尾,煙花爆竹再次成為社會熱議話題。
2020年11月23日,淄博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次會議表決通過《淄博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規定(草案表決稿)》(以下簡稱《規定》),規定區縣城市建成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城市建成區範圍由區縣人民政府劃定。除此之外,還有12類場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4大類時間內全域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舉辦焰火晚會以及其他焰火燃放活動。
目前《規定》已報省人大常委會待批,批准後將於2021年5月1日實施。這也意味著,未來,就禁放煙花爆竹而言,立法推進的淄博將使其轄區在禁燃煙花爆竹方面有法可依。
「把老百姓關心的事當作心上事,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對禁放煙花爆竹工作,作出有針對性的制度設計,並設定相應的行政處罰,這在淄博為首次。」淄博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國橋表示,這也是淄博市人大常委會緊緊抓住為人民立法這個關鍵,創造性開展立法工作以來的又一重要成果。
而家住張店區遠景花園社區的市民發現,過去小區公共區域內堆放雜物的現象正逐漸消失。作為市級文明社區,《淄博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施行以來,保持公共區域的潔淨成為許多市民心裡的一道文明「硬槓槓」。「條例不斷讓大家有這個意識,為咱們的文明社區、文明城市出一份力。」市民季女士笑著告訴記者。
「法言法語」需要接「地氣」,群眾感受到的新變化,折射出立法工作的新成效。2020年,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淄博再獲「全國文明城市」的稱號。
善用信息化「開門」創新
如何讓立法更加接「地氣」?淄博市人大常委會給出了8個字:科學立項,問計於民。
綜合運用網站、報紙、微信、手機App等信息化手段和12345熱線大數據信息,廣泛徵集人民群眾對立法的建議,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期盼的立法建議,優先納入年度立法計劃,重點推進。
2020年3月30日上午,淄博市人大常委會以信息化推進依法履職能力現代化系統正式運行,「一平臺六系統」之一的「高質量立法信息化系統」也正式「履職」。以物業管理條例為例,市人大常委會於第一次審議物業管理條例草案後,法工委通過淄博人大網、淄博人大微信公眾號和市級主要媒體,面向社會公開徵求修改意見,同時通過「高質量立法信息化系統」定向徵集市有關部門、區縣人大常委會、立法智囊團隊、基層立法聯絡點的修改意見,共徵得修改意見416條,為立法廣度與深度提供重要信息保障。
讓立法職能在系統中「安營紮寨」,立法智囊團隊的智力支持不能忽視。
2019年12月,淄博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市人大常委立法顧問、立法專家、立法諮詢和機關立法專業人才聘請和管理辦法》。緊接著,2020年1月上旬選聘53名立法智囊團隊成員,包括從事過地方立法業務工作的立法顧問、理論功底深厚的立法專家、具有相關行業領域實踐經驗的立法諮詢和熟悉人大工作的機關立法專業人才,構建起了全方位、多層次的立法智力支持體系。
「立法需要廣泛徵求市民的意見,也需要專業力量的加持。」作為立法智囊團隊成員,山東博港律師事務所主任喬秀旺說,無論是新制定、修訂還是廢止,立法智囊團都會通過淄博人大App信息化系統提供意見,「信息化履職,讓為人民立法更專業、客觀。」
與時俱進立法為民
立法,要立一件成一件。由少變多,再由多變少,簡單的數量增減背後,是提質增效立法理念的轉變。
那究竟什麼是「成一件」?最關鍵的,就是要解決問題。地方立法解決的就是「最後一公裡」的問題。儘管一些問題看上去細枝末節,但往往這些問題就決定了法律能不能在地方真正落地。
2019年3月,淄博市人大常委會在全省率先組織開展了對全市57件現行地方性法規的全面清理工作,對與上位法牴觸或者不符合放管服要求的地方性法規納入年度立法計劃進行修改。目前已廢止地方性法規13件,集中修正節約能源條例等9件法規,將分期分批按計劃修改其他法規。
既突出地方特色,又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不簡單重複上位法。一旦發現重複了、不合適了,一個字:刪!
法規修改過程中,淄博按照《關於深化制度創新加快流程再造的指導意見》要求,全面取消市級層面設定的行政許可,對備案、登記、註冊、目錄、年檢、監製、認定、認證等變相審批行為集中清理整治。對增加民眾負擔、不適應發展現狀的法規,及時廢止。如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條例中的「異地營運」認定標準,與交通部規章規定不一致,造成管理者和相對人在規則適用上的困擾,也不符合淄博市組群式城市的分布特點,及時予以廢止;將存在市級設定許可事項的文物保護管理辦法、戶外廣告設置和建築物外立面保持整潔管理條例安排到第一批進行打包修改。
對淄博市人大常委會來說,開展地方立法工作的出發點是為了人民。以人民為中心,核心就是立法體現人民利益、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立法智慧歸根結底是服務改革發展大局。
從中國改革(2019)年會全國唯一「特別案例獎」再出發,落腳為民、利民的各項地方性法規,淄博市人大常委會把改革發展與保障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有機統一起來,不斷讓法治,成為淄博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
(全媒體記者沙紅翠 通訊員巨榮俊 畢慶雲 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