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申子仲
戀愛引發家變!父親被人抬上車拉走失聯14年,河北小夥辭職離京尋父:失聯4個月後警方才立案。河北小夥韓瑞鐵心尋父的新聞,於10月21日經媒體發布,引發輿論爆棚。10月22日,韓瑞向東方今報記者發送了較為清晰的家庭照片,希望能有更多的知情人提供幫助,最好能提供給警方更有價值的線索。並再一次表明了自己身為人子「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的決絕態度。
「請不要對我哥哥太多苛責」
韓瑞家住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房寨鎮韓莊村,2006年,其哥哥17歲的韓豹在外打工時與邯鄲市女孩芳芳結識相戀,遭到女方家長張付興、陳秀英的反對,韓豹與芳芳迫於壓力離家出走。當年10月,張陳夫婦到韓家討要女兒,10月19日晚,張陳夫婦約來數人,以暴力強制手段將韓瑞的父親韓文堂抬上麵包車拉走,韓文堂自此人間蒸發14年無有音訊。
14年來,韓家人為此倍受煎熬,今年8月,遠在北京工作的韓瑞為此辭職歸鄉,再次踏上尋父之路。
東方今報10月21日關於河北小夥韓瑞報料尋父的新聞,引發了社會關切和輿論熱議。
絕大多數網友在評論中,對韓瑞的家變表示了關切同情,並普遍認為韓文堂兇多吉少恐遭不測,且「整個事非常蹊蹺」。
也有個別網友指責韓瑞的哥哥韓豹,認為韓豹身為韓家長子且事由他起,更應該挺身而出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
「請不要對我哥哥太多苛責」,韓瑞特意致電東方今報記者,他認為自己的母親和哥哥為此事也是殫精竭慮以至身心俱乏。韓瑞說,哥哥韓豹事發後便通過當地警方將芳芳安全送歸其家庭,對於父親的遭遇哥哥也是始料未及。事發後,韓豹便不再與芳芳有任何聯繫,「我哥很長一段日子精神萎靡情緒低落,好幾年的時間常常借酒消愁,整個像換了一個人,好不容易才從心理陰影中走了出來」。2011年,韓豹組建了自己的家庭,現育有一兒一女。因為「家裡條件並不寬裕,哥哥為了生計常年在工地打工,生活也非常不易。但對於尋找我父親下落這事兒,我們是『兄弟同心』的。」
律師說法
針對此事,不少法律界人士表達了看法。
網上有律師發文稱本案存在以下法律問題:一是「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公安機關以沒超過24小時為由不予立案時存在不妥之處的,且即使當時不立案,也應當製作筆錄,由報案人籤字,如果認為不構成犯罪不予立案,也要經審批,並送達相關文書。警方在案發4個月後立案,遠遠超過了立案的時間」;
二是「雙方達成協議,一次性補償張香景4萬元人民幣」。條件是「張香景不再追究陳秀英及其家人的法律責任」。即使是被害人家屬與犯罪嫌疑人達成賠償協議,也不影響國家司法機關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雙方達成賠償協議,只是法院對被告人量刑時酌情考慮的因素;
其三,「無論是主犯還是從犯,均是犯罪行為的參與者,只有把所有人員全部歸案,才能查清事實,因此,應當對所有人員採取性質強制措施。根據目前報導來看,陳秀英等人如果非法拘禁韓文堂超過24小時,或者在非法拘禁過程中有毆打、侮辱虐待行為的,可能構成非法拘禁罪。如果因為非法拘禁行為導致韓堂文死亡的,就要以非法拘禁罪處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是在非法拘禁後,又對韓堂文毆打導致其死亡的,應當以非法拘禁罪與故意傷害罪或者故意殺人罪數罪併罰。」
河南春屹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少春律師分析認為,從法律角度來講,在2006年事發時,接受害人家屬報警後,當地警方未及時出警,存在行政不作為等違規行為,後因警方已以「非法拘禁」刑事立案,那麼家屬就有權知悉刑案的最終審理結果;如家屬認為該案存在疑點,可向當地司法機關反映,要求本案重新審理,或依法追責。
韓瑞找到較為清晰老照片
畢竟已經逝去十四個春秋,父親韓文堂在家裡留下的痕跡也漸漸時光稀釋。韓瑞此前向記者提供的照片,經過歲月侵蝕已經模糊不堪。
為了尋求父親留下的印跡,韓瑞把家裡翻了個底朝天,最終找到一張較為清晰的照片。
韓瑞找到的老照片
「我媽回憶說,這大概是1986年左右拍的相片」,韓瑞解釋說,照片上兩邊一男一女分別是自己的叔叔和姑姑。中間是自己的母親張香景和父親韓文堂,拍這張照片時,父親應該是二十八九歲,母親則是二十歲左右的光景。
他希望能夠通過老照片,喚醒更多人的記憶,幫助他提供更有價值的線索。
在新聞相關評論區裡,不少人認為14年前的那場突發事,過程並不複雜,警方只要用心盡力動真格,查明真相從而找到韓文堂的確切下落也並非難事。
事發時,韓家住在類似這樣的農居院落
現在一切努力和付出,只為尋求真相和結果。韓瑞希望和懇請當地警方能切實儘快深入調查此案,他再次表明自己的態度說,時間太久了,他和家人其實早已經做好了韓文堂遭遇最壞結果的心理準備,他們甚至可以不計較當事人造成嚴重後果的某些過失,「其他的人和事,可以既往不咎。但必須還原真相,給我們一個交代,『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否則我們一家人,這一輩子,也會寢食難安。」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猛獁新聞】創作,在猛獁新聞和今日頭條獨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爆料、維權、尋找、求助,請撥打東方今報新聞熱線16603712315、(0371)65830000,歡迎您隨時向我們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