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修陵墓不移開孫權墓:留其為自己看門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朱元璋修陵墓不移開孫權墓:留其為自己看門

2015-04-02 10:25:34來源:現代快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2015年04月02日 10:25 來源:現代快報 

參與互動

(

)

  明孝陵原是開善寺寶公塔的舊址。開善寺始建於南朝梁武帝時,系梁武帝為寶志和尚所建。傳說,這個寶志,就是人們熟知的濟公和尚的原型,他一生多在南京度過,七歲時出家當了和尚,成年後常常赤足行於街市,並且預言多有應驗,因此深得梁武帝的賞識。

  獨龍阜確實是個難得的好地方,這裡陽光充足,和風冉冉,生機勃勃。再者,山勢平緩,地基堅實,易於施工,可長期保持建築物的乾燥,可謂「永垂千古」。明初,為了營造朱元璋的孝陵,寶公塔被遷往紫金山東麓。據傳,在遷移寶公塔的時候,寶志和尚的真身竟然端坐於對合的兩隻缸內,「指爪繞身數匝」,士兵們無法搬動。無奈之下朱元璋只好親往賠禮,並當場許以金棺銀槨厚葬,另建靈谷寺,並贈莊園360頃供奉香火。

  明孝陵建造歷時長達32年,先後調用軍工10萬,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陵內植松10萬株,養鹿千頭,陵前還專設孝陵衛,派5000士兵守衛。修陵期間,和朱元璋共同開創大明王朝的一些開國元勳,如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岐陽王李文忠等相繼逝去,朱元璋統統「賜葬」他們於「鐘山之陰」,即今紫金山北麓蔣王廟一帶,令他們永世拱衛自己。朱元璋本人則與馬娘娘、兩個貴妃以及被迫「殉葬」的宮女一百多人,獨佔鐘山南坡,終享「陰福」。

  稍加留心您就會發現,與中國許多皇陵的布局截然不同,明孝陵自大金門始,然後是四方城,轉個彎才是石象路,又折彎,是文武官員石雕像,再次折彎方進入墓區,摒去歷代皇陵的對稱規制,究竟原因何在呢?旅遊者每每到訪此地,常常會聽到導遊向大家講述一個美麗的故事:建陵時,主持工程的中軍都督府僉事李新曾經進言,將位於孝陵南邊正對孝陵大門小山(梅花山)上的孫權墓移開,可朱元璋卻不準奏,他大度地說,「孫權也是一條好漢,留著給我看門吧」。

  箇中奧秘究竟怎樣?較為普遍的說法有「風水」說、「北鬥星座」說等,「北鬥星座」之說一度似乎還佔了上風。然而,上述論點卻遭到一位地質專家的質疑。原來,這梅花山一帶巖石堅硬,地質學上稱之為礫巖、長石石英砂巖等,以當時的經濟實力、施工工具和手段實在難以開鑿,唯一選擇只有繞道。

  近年,有專家通過嚴密論證和考察後得出結論,至今還埋葬在紫金山南麓梅花山下的東吳大帝孫權,和安臥在紫金山茅峰南坡近90年的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竟然來自於同一個家族。換句話說,孫權和孫中山本是一家人。

  這正是,星轉鬥移,滄海桑田。誰是誰的守門人,真不好定義了。谷萬中

相關焦點

  • 萬曆皇帝不足20歲修陵墓,有何訴求在其中?
    古人看重生,也看重死,將大把大把的銀子花在修建陵墓上的人不在少數,尤其是古代的帝王,甚至不惜動用國庫的銀子為自己修建「長眠之處」。當然,也有許多帝王,在其生前就開始著手修建陵墓,單說明朝皇帝,朱元璋、朱棣、朱厚熜(嘉靖皇帝)、朱翊鈞(萬曆皇帝),這其中就屬萬曆皇帝最瘋狂,在其不到20歲已經著手修建陵墓了。這麼早就開始為自己後事做準備,萬曆皇帝這是想「死」嗎?還是有別的打算?
  • 朱元璋的陵墓為何600多年都沒人敢挖?
    又因為一系列的時代巧合,幾乎沒有官方政府對朱元璋的陵墓動手,因此可以說明孝陵是600年風雨飄搖絲毫不動。朱元璋,我國古代最後一位漢人太祖,驅除了韃虜,恢復了中華。洗淨了南宋被滅之恥,在遊牧環伺的時代裡,朱元璋開創的明帝國一直在守護中原地大地。
  • 他沒做一天皇帝,陵墓卻修得比朱元璋的還大,建了整整43年才完工
    舉報   古代的皇帝,作為封建社會中最高的一層,幾乎什麼配置都是頂尖的,揮霍錙銖如同泥沙,而死後陵墓
  • 慈禧在自己陵墓支起100口大黑鍋,修出了大清「斷子絕孫」墓
    講究要埋在風水寶地,最好陵墓頂上能長出林芝等祥瑞,那更是祖宗保佑了,預示王朝興盛,子孫滿堂。但是,慈禧給自己修陵墓,卻反其道而行之,修出了「斷子絕孫」墓。在慈禧掌權後,就開始尋找自己下葬的地點,風水寶地。經過風水師們的測量,最終在清東陵普陀裕找到了這塊風水寶地。於是在1873年2月22日破土動工,開始修建陵墓。
  • 皇帝在修自己的陵墓時,最怕碰到一樣東西,一旦遇到,陵墓就廢了
    掌控天下之後秦始皇一心想要長生不老,派了許多江湖術士尋找不死藥,不過,秦始皇還有一手準備,就是著手修建自己的帝王陵。找到藥自然最好,如果找不到,那麼自己的身後事還是要辦的,而且不能草率!一般來說,帝王會提前數十年啟動修建陵墓之事。而秦始皇則是我國歷史上最早開始大規模修建陵墓的皇帝。工程啟動於公元前248年,直到公元前208年才完工,足足耗費了39年!這期間不知道累死了多少無辜百姓,花費了多少土木錢財。幸運的是,秦始皇陵的修建過程中並沒有發現「石母」,為什麼這麼說呢?
  • 將軍冒死替朱元璋擋9箭,朱元璋為報恩,在抄家時給他留了個孫子
    將軍冒死替朱元璋擋9箭,朱元璋為報恩,在抄家時給他留了個孫子 從至正十二年(1352年),朱元璋投奔了農民領袖郭子興起,到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於南京稱帝,朱元璋徵伐了16年,歷經險惡,其中也遇過貴人相助,在鄱陽湖之戰中還有名大將曾替朱元璋擋了9箭,這才留著條命,建立起了大明朝。
  • 此人打時天下勇冠三軍,統一後聽說打仗就裝病,朱元璋卻留他一命
    1370年朱元璋對當年追隨自己建功立業的文人、武將論功行賞。具有世襲罔替特權的開國功臣一共34人,但其中有14位被朱元璋殺掉。同時,朱元璋還屢興大案,誅殺成千上萬的名臣宿將,甚至傳說徐達、劉伯溫也是為朱元璋暗害而死。但在諸多功臣之中,有一位「懦夫」卻成功地保住了性命,他便是大明開國功臣——廣德侯華高。華高本是水賊,在巢湖起義軍領袖廖永忠手下做事。
  •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僅一個月就去世了,那他的陵墓是怎麼修的呢?
    萬曆四十八年七月,明神宗萬曆皇帝走完了他的一生,他那個最不喜歡的長子朱常洛終於轉正,成為了皇帝。朱常洛自從出生就不被自己的皇帝父親喜歡,甚至被立為皇太子之後還差點被廢掉,甚至是丟掉性命。最終在大臣們的擁護下,他還是坐穩看了皇位,在他的父親死後,繼位成了明朝的第十四位皇帝。
  • 明朝有十六位皇帝,為何北京只有十三座陵墓?還有三位葬在何處?
    首先來說朱元璋,他在南京去世之後,便葬入了位於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的「孝陵」中,陪葬得有朱元璋的皇后馬氏。明孝陵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其形制參照了唐宋兩代的陵墓建造而成,當然了,在此基礎上也進行了一些改進。據記載,明孝陵佔地長達22.5公裡,圍牆內享殿巍峨,樓閣極其壯麗;此外,南朝七十所寺廟有一半以上被圈入到皇陵的範圍之內。
  • 盤點中國帝王陵墓:哪個皇帝陵墓最大?
    盤點中國帝王陵墓:哪個皇帝陵墓最大?歷代的帝王陵墓都按照家族血緣關係,集中在一個地區。陵區佔地非常驚人,時至今日便成了坐地收費的旅遊區。不過,按照老說法,這些帝王陵都是不能隨意靠近的,到底去還是不去,您可得仔細掂量掂量……秦始皇陵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秦始皇陵位於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縣城以東的驪山腳下,修築時間長達38年,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宏偉,創歷代封建統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在陵墓的周圍環繞著那些著名的陶俑。
  • 他沒當過一天皇帝,陵墓卻比朱元璋的孝陵還大,建了40年才竣工
    朱佑杬之孫明世宗繼位後推尊為"興獻帝",廟號睿宗。他的帝陵稱之為顯陵,比明太祖朱元璋的帝陵還大氣,顯陵興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迄於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歷經40年完工,坐落於湖北鍾祥市城東北地區7.5公裡的純德山頂。 顯陵是嘉靖階段"大禮議"的產物,因為其獨特的時代背景,在整體規劃布局和工程建築技巧上與別的君王陵墓對比,有其與眾不同之處。
  • 朱元璋在和州這樣樹威
    朱元璋參加郭子興的起義隊伍,領兵抗敵,團結將士,樣樣做得出色。在和州打敗元軍後,郭子興立即升任他為統率和州兵馬的總兵官。朱元璋身負重任,不僅要自己做得好,而且注重加強將士們的紀律和軍風,強調任何人不得違反。令行禁止,在軍中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朱元璋隊伍中的將士基本上都是原來郭子興的部下,這些人原本沒經過嚴格的訓練,紀律很差,匪氣十足。
  • 大臣穿破了衣服也不換,朱元璋直誇是清官,劉伯溫卻說此人留不得呀!
    大臣穿破了衣服也不換,朱元璋直誇是清官,劉伯溫卻說「此人留不得呀! 一般說來,自己的大臣穿著舊衣服生活節儉,作為皇帝應該是比較高興的。只不過題目中所說的這個人也就是張昶,事實上是有很大問題的,因為劉伯溫識破了他的居心,所以最終勸朱元璋殺了他。
  • 秦始皇死後,為秦始皇修建陵墓的幾十萬工匠都去了哪裡了?
    我們現在看不到其真實的情況,卻能從出土的兵馬俑想像秦始皇陵的雄偉和壯觀。 秦始皇陵從秦王嬴政當上秦王的那一年開始修,也就是公元前246年,一直修到了前208,也就是胡亥登基的第二年,其中耗費人力七十多萬,那麼這些人最後都去哪了?是被殺了陪葬了嗎?
  • 看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後如何對待昔日的恩人
    恐怕劉家和汪家都不會想到,他們此時的一時善心,居然會為自己的子孫後代帶來兩百多年的鐵飯碗。但是改葬這種事,一般都被認為不太吉利。果然此時有人勸朱元璋不要改葬,理由是生怕會「洩山川靈氣」。於是老朱借坡下驢,只是下令「增土以培其封」,改葬的事情就此作罷。其實要是說這塊地有什麼靈氣,是什麼龍穴,只怕朱元璋自己都不敢相信。
  • 朱元璋無力埋葬家人,鄰居劉繼祖贈給墳地,後來朱元璋怎麼報答?
    朱元璋在鄰居汪大娘的指點下,去了皇覺寺出家為僧。朱元璋在皇覺寺的日子也不好過,不光要做很多的活,還要受到年長和尚的欺負。後來皇覺寺也沒有吃的了,養不起這麼多的和尚了,方丈就讓和尚都出去討飯吧,做個雲遊僧,到處化緣。
  • 朱元璋稱帝後殺光所有功臣,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逼死自己的皇后
    朱元璋稱帝後殺光所有功臣,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逼死自己的皇后至正十五年(公元一三五五年)朱元璋帶領大軍渡江作戰的時候,家屬都留在和州。和州是後方基地,馬大腳親率將士鎮守,照管家眷,使軍隊作戰無後顧之憂。這是小編今天所講故事的背景。
  • 倒黴皇帝宋理宗,死後被做成酒杯,百年後朱元璋的做法令人稱讚
    但他也是一位倒黴的皇帝,在去世後不久,屍體被盜墓者從陵墓中拖出,倒懸於陵前樹林中,且其頭顱也被殘忍割下,並製作成酒器送給了元朝權貴。在把玩了百年時間後,最後被得知此事的明太祖找回,以帝王禮重新下葬。堂堂的一位皇帝,在死後竟然遭到如此「侮辱」,是誰做出了如此這般的惡劣行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