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稱帝後殺光所有功臣,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逼死自己的皇后

2020-12-18 百家號

本文由【蜉蝣歷史】獨家原創發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喜歡的請點擊關注,防止迷路哦。

朱元璋稱帝後殺光所有功臣,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逼死自己的皇后

至正十五年(公元一三五五年)朱元璋帶領大軍渡江作戰的時候,家屬都留在和州。和州是後方基地,馬大腳親率將士鎮守,照管家眷,使軍隊作戰無後顧之憂。這是小編今天所講故事的背景。

當時戰爭形勢犬牙交錯,朱元璋在江南作戰,和州孤立江北,兩地的交通被元兵割斷達七八個月之久。馬氏內外忙碌,和將士共同度過了難關。後來到了集慶,她又帶領婦女給士兵縫補衣衫,做鞋子,幹了不少後勤工作。陳友諒率領六十萬大軍攻打朱元璋,兵臨應天城下,人心惶惶,馬氏把吳王宮中的金銀財寶都拿了出來,獎給有功將士,幫助朱元璋鼓舞士氣。她還經常勸丈夫告誡士兵,不要搶掠燒殺,才能籠絡天下百姓的心。

乎定天下以後,她當了皇后,仍然不忘學習,每天都要人教她讀書。她對丈夫非常了解,知道朱元璋能幹,但是主觀武斷,而且脾氣很大,容易發火,容易受人挑撥。有好多事情,朱元璋不冷靜,又不了解情況就要處罰部下,經馬皇后勸阻,再深入了解時,果然與事實不符。這樣糾正了不少錯誤,救活了許多好人。馬皇后對丈夫這個毛病很不放心。朱元璋稱帝以後,常在宮裡的西樓上處理政事,她常常在外面探聽,如果聽說丈夫發怒,便等到朱元璋回宮的時候詢問他:「今天為什麼事你發那麼大的火兒?」她不怕朱元璋不高興,重重地說他:「你都有五個兒子了,積點德吧!動不動就殺人,難免有冤枉。活人性命,子孫才有福氣,國家也才能長治久安。」

為了不冤枉別人,馬皇后看見丈夫怒責宮人的時候,自己也假裝生氣,叫人扭送宮正司(管理宮中人役的機構)治罪。朱元璋不明白,認為自己就可以懲罰,何必要送宮正司呢?皇后便乘機對他說:「當帝王的不要以喜怒、好惡來懲治或獎賞別人。你發火的時候,就容易出偏差,處罰不當。送宮正司便能斟酌情況,公平處理。」正因為有馬皇后苦口婆心的規勸,朱元璋才少做了許多莽撞的蠢事。

江南大財主沈秀,請求出錢犒賞三軍,朱元璋大怒,認為一個老百姓要慰勞皇上的軍隊是收買軍心,是居心險惡,圖謀不軌的行為,非殺了不可。還是經馬皇后解勸,才留了沈秀一條性命。李希顏是朱元璋幾個孩子的老師,教孩子十分嚴格。他不管龍子龍孫那一套,誰不好好學就加以訓斥,甚至還要體罰。有個小王子仗著爸爸是皇上,調皮搗蛋。李老師氣急了,在頭上敲了他幾下,他便哭著到父親跟前去告狀。朱元璋一聽就火了,臉拉得老長。馬皇后見事情不好,忙說:「你幹啥呀?老師教書管孩子,是自古以來的規矩,你生什麼氣。」一句話提醒了朱元璋,於是他撫摸著小王子的頭說:「好啦好啦!以後可得聽老師的話。」

宋濂是個很有學問的人,幫朱元璋平定天下,算是有功之臣,也曾經當過諸王子的師傅。洪武十三年,丞相(相當於總理)胡惟庸犯罪被殺,宋濂的孫子宋慎也被牽連進去。因此,朱元璋逮捕了宋濂,定成了死罪。馬皇后知道這件事之後,對丈夫說:「鄉下人給侄男子弟請個老師很不容易,所以老百姓對先生都十分敬重,一向很有禮貌,善始善終。我們帝王家就更應該這樣。何況宋先生早已告老還鄉,隔得那麼遠,孫子的事情爺爺並不一定知道。你不能殺他。」朱元璋不聽勸,堅持要殺。

馬皇后心裡十分難過,在和丈夫同桌吃飯的時候,不吃肉,不喝酒,也不說話。朱元璋見她反常,便問,你是不是身體不舒適了?」皇后回答說:「不是。宋先生快要死了,我們沒有按照待老師的禮節對待他,我只能為他祈禱、修福。」朱元璋被皇后的情緒感動了,心裡也有點不好受,放下筷子沒有再吃下去,第二天便赦了宋濂的死罪。

俗話說「好人壽短,壞人命長」。洪武十五年(公元一三八二年)的秋天,這位賢德的大腳皇后得了重病,朝廷內外都十分憂慮,為她尋求良醫。但是她深知丈夫的缺點,什麼藥都不吃。朱元璋焦急地問她原因,她說:「如果吃了藥救不了我的命,你會治醫生死罪的。」不管明太祖怎樣勸說,她一點藥也沒沾唇。寧願自己病死,也不叫丈夫枉殺一人,多好的心腸啊,就這樣,病很快惡了,臨終時朱元璋俯身輕聲地問她:「你有什麼話要說嗎?」馬皇后語言艱難地對他說:「希望你改改脾氣,求賢納諫,對待功臣善始善終;把子孫教育好,使天下臣民各安其所。」說完就咽了氣,死時才五十一歲。

馬皇后的死使滿朝文武大臣為之哀悼。朱元璋哭得也很傷心,從此不再立後。但是不久他卻把妻子臨終的規勸忘得一乾二淨。晚年更加喜怒無常,屢興大獄,肆意殺戮功臣,再也沒有能夠勸戒他的人了。

小編覺得,「每個成功的後面都有一個女人」,這句話說的沒有錯,朱元璋能夠取得成功,和馬皇后有很大的關係,馬皇后可以說是明朝的頭號功臣,馬皇后對朱元璋所起到的作用,可以說意義非凡。馬皇后對朱元璋的弱點、長處都了如指掌,也正因如此,朱元璋用自己的強勢逼死了幫助自己建立豐功偉業馬皇后,如果馬皇后沒有英年早逝的話,朱元璋也不會濫殺功臣吧。

相關焦點

  • 朱元璋稱帝後,她為何敢當面叫他「朱重八」,朱元璋還笑臉相迎?
    朱元璋一生傳奇,在稱帝後,為了給皇孫朱允炆即位鋪清道路,曾大肆殺戮功臣,使得朝中大臣見了他都是膽戰心驚,唯恐說錯了話被殺頭甚至牽連九族。但是,在朱元璋的一生當中,唯獨不敢對一個人濫用皇帝權威,她就是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明朝開國皇后——馬秀英。
  • 功臣的夫人對皇后說:我家不如你家!朱元璋知道後派人將她殺了
    提到明朝的開國功臣,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中山王徐達。徐達「持重有謀,功高不伐」並且「破虜平蠻,出將入相」,是明初開國功臣中功高不矜的存在,他是朱元璋的老鄉,在朱元璋回鄉招募兵員的時候就報名參加了起義軍,然後和朱元璋並肩作戰,並最終成為朱元璋身邊最得力的大將軍。
  • 朱元璋要殺外甥,見馬皇后穿了一件破衣服,朱元璋:不殺了
    殺了胡惟庸之後,朱元璋並沒有就此罷手,而是以此為藉口,大肆誅殺功臣宿將,被牽連的人多達一萬。一時間朝廷內外風聲鶴唳,人人自危,很多大臣早晨上朝前,甚至都與家人交代好後事,那心情真是「上朝如上墳」一樣沉重。
  • 朱元璋設宴功臣,吃青菜豆腐平安,吃燕窩兔肉都被殺,這是為何?
    歷來每個朝代的更替,新任君王坐擁天下,在實施新的治國政策之前,總會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對待與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們,不同的君主面對朝政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古來有宋朝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也有劉邦殘殺功臣韓信、樊噲。
  • 朱元璋能夠稱帝,離不開此人幫助,但此人的後代卻被朱元璋殺害
    哈嘍大家好,現在湧現了很多草根明星,在歷史上能夠稱得上草根皇帝的非朱元璋莫屬,朱元璋的出身是放不到桌面的,小的時候為了生存給地主放牛,後在寺廟中當和尚,最終餓的沒辦法當了一段時間乞丐。最終連親人去世的安葬費都拿不出來。
  • 朱元璋稱帝後殺了多少功臣?夷三族是常事,這2人最不該殺
    朱元璋小時候給地主家放牛,後來義軍四起他連放牛娃都做不成,不得已進了寺廟當了和尚,不過連這「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差事都管不了他的溫飽,最後逼得他參了軍,他的人生才算有了起色。他從放牛娃到乞丐再到和尚最後當兵,這幾個時期的身份轉變不難看出當時的農民生活有多困苦。
  • 朱元璋要殺大臣,大臣卻趴在地上吃屎,朱元璋立馬說:饒他一命
    朱元璋出身於草莽,小時候受了很多苦,青年時代也受到了很多無情的打擊,朱元璋也深知百姓的嫉妒,在做了皇帝之後,一直致力於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同時由於他年輕時候吃過太多的苦,所以對於兒子們也非常寵愛,想給他們最好的生活,朱元璋非常痛恨那些不好的官員,一輩子殺了無數的官員。
  • 當上皇帝後的朱元璋,為何殺盡昔日部下?連教書先生也不放過
    可在那個交通不方便的年代,回去蓋個印再回來,過年就要在京師過了,於是便攜帶蓋好印的空白書冊,就因為這件小事,被朱元璋知道後大為震怒,嚴懲所有空印官員,屠殺數百名官員,其中不乏好多陪他打下江山的功臣。然後是胡惟庸案,李善長和宰相胡惟庸聯手,一起排除異己,安插羽翼。
  • 朱元璋稱帝後,當初拒絕他借地葬父母的財主,最終下場如何了?
    朱元璋稱帝後,當初拒絕他借地葬父母的財主,最終下場如何了?,那麼當朱元璋稱帝後,當年拒絕他的財主下場如何了?這個無情的地主名為劉德,當初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為了躲避債務,來到了濠州鍾離縣,而就在流浪躲債的途中,朱元璋出生了,因此為了能讓他健康的成長,他的父親朱五四來到了這個名叫劉德的財主家做長工,而劉財主也是看在朱五四老實的份上,給了他幾畝地讓他耕種。
  • 劉秀不殺功臣也沒出問題,那麼朱元璋為什麼不學他,反而學劉邦?
    然而等到打下了江山這些功臣突然發現,自己以往信任和崇拜的大哥變了,稍有不慎,就會翻臉了。西漢的劉邦選擇了趕盡殺絕,對這些老兄弟下了死手。東漢的劉秀並沒有像先輩學習,反而開闢了一條新路,對功臣沒有動分毫,還和有功之臣共享榮華富貴。然而,有了這麼多案例,可是朱元璋為什麼不學習劉秀,反而學了劉邦呢?
  • 冤殺恩師、逼死親子、苛待功臣的漢景帝,為何被後世尊為仁君
    漢文帝自知有愧,便默許了他的行為。 雖然這件事是吳國太子失禮在先,但劉啟直接殺人的方式著實有些殘暴,而且這件事也直接導致了西漢當時實力最強的吳國的不滿,為日後吳楚七國叛亂的爆發埋下了禍根。
  • 同樣是皇帝,為什麼劉秀會給人一種從不殺功臣的錯覺?
    劉秀也殺功臣,而且剛當上皇帝就開始布局殺功臣了。劉秀一生,至少殺死過真定王劉楊、劉讓兄弟,彭寵、龐萌、劉揚、鄧奉、韓歆、蔣橫、歐陽歙、李軼……等十幾或幾十個功臣。 相較於劉邦殺功臣喜歡拿呂后來頂鍋,劉秀殺害功臣卻是他自己一手策劃的,劉秀的大小老婆都沒能力為他頂鍋。
  • 朱元璋當皇帝後對他的哥哥怎麼樣?
    在所有人期盼著好日子的時候天災又來臨了,因為種種原因朱元璋的父母雙雙餓死,更可怕的是家中連給父母下葬的土地都沒有。朱元璋去求劉德給自己一塊下葬的土地和一塊草蓆,日後便是為劉德做牛做馬都行,但劉德無情的拒絕了朱元璋,也不知道日後劉德在得知朱元璋登基的消息後是作何感想。
  • 朱元璋路遇明王,明王求他將來不要殺自己的兒子,可是和尚食言了
    也有很多人在得到貴人幫助後成就了一番事業,可到頭來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恩將仇報殺害了恩人。遙想當年,項羽因為欣賞劉邦的豪氣,將劉邦引上了反秦道路,可最後呢,劉邦殺害了項羽這位大恩人、大貴人,自己做了皇帝。在14世紀,又有一位天之驕子在窮困潦倒時得到貴人指點,後來成就了千秋帝業,然而在最後這位千古一帝卻背棄了當年答應貴人的誓言,殺害了他的兒子。那麼他是誰呢?
  • 朱元璋無力埋葬家人,鄰居劉繼祖贈給墳地,後來朱元璋怎麼報答?
    朱元璋是大明的開國皇帝,也是我一直很喜歡的一位皇帝,我覺得大家不要只看到朱元璋怎麼的殺功臣,很多時候他也是迫不得已,自古以來皇帝都是疑心病太重。而從一無所有,到創立大明王朝這樣大的基業,朱元璋自然知道創業的艱辛,也想讓朱家王朝長久,所以才會殺掉一些居功自傲的功臣。
  • 朱元璋內心很自卑:決不允許他人嘲笑皇后腳大
    高啟被腰斬後不久,楊基也很快因事被朱元璋罰去做苦力,一代名家,竟然被折磨死於工地上。過了幾年,徐賁被下獄死;張羽被貶嶺南,半路突被召回,他自知難免一死,遂投江自盡。蘇州文人姚潤、王謨不肯出仕。朱元璋的態度很明確:我叫你來,你敢不來,我就殺掉。這些不肯應召的人都被斬首抄家。  貴溪儒士夏伯啟叔侄斬斷手指,立誓不作官,被逮到京師。
  • 讀懂朱元璋的大腳馬皇后,就明白了
    從古至今,對於一個男人而言,能娶到一個好女人回家,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中國自古就有旺夫一說,一個旺夫的女人,到底有著什麼特徵呢? 朱元璋得天下與坐穩天下,馬秀英皇后功不可沒,她是朱元璋的得力內助,從她的身上,能歸納出三個特徵。
  • 大明第一功臣說的這句話,換誰當皇帝都得殺,何況是朱元璋
    年少時讀書有智謀,元末朱元璋攻克滁州後,李善長投奔朱元璋,從此一直效力軍中,算是資格最老的功臣之一了。李善長其人善於調護諸將,因才用人,朱元璋任太平興國大元帥時,李善長為元帥府都事。朱元璋任江南行中書省平章時,李善長為參議,軍機進退,賞罰章程,多由他裁決。後來,樞密院改為大都督府,李善長兼領大都督府司馬,升任行省參知政事。
  • 大腳馬皇后:我爺們的鍋我不背!
    有一回馬皇后去坐船遊湖,老百姓們就都瞧見了,馬皇后站在船頭之上要跟老百姓打招呼,這個時候突然颳了一陣大風,就把她的裙角刮起來了,馬皇后一瞧,壞了,這雙大腳露出來了。大夥看完都樂了,打這兒起流傳了一句俗語叫露馬腳,說的就是她。坊間對馬皇后的評價其實有很多,就有一種說法,說她是陰狠毒辣,跟呂后、武則天相提並論。那麼她到底做了什麼呢?
  • 朱元璋借地安葬父母,地主一口拒絕,朱元璋稱帝後他是什麼下場?
    朱元璋是白手起家的一位帝王,經歷上比那些順利登上皇位的人來說要豐富太多,早年家人都在一場瘟疫上死去了。此後便開始了自己的飄零之路,只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朱元璋沒有向命運妥協,直到最後坐上權利的頂峰。話說當時他沒有土地安葬父母,地主不願伸出援手,後來朱元璋是怎麼處置這位地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