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皇帝,為什麼劉秀會給人一種從不殺功臣的錯覺?

2020-12-11 騰訊網

劉秀也殺功臣,而且剛當上皇帝就開始布局殺功臣了。劉秀一生,至少殺死過真定王劉楊、劉讓兄弟,彭寵、龐萌、劉揚、鄧奉、韓歆、蔣橫、歐陽歙、李軼……等十幾或幾十個功臣。

相較於劉邦殺功臣喜歡拿呂后來頂鍋,劉秀殺害功臣卻是他自己一手策劃的,劉秀的大小老婆都沒能力為他頂鍋。

真定王劉楊之死:「謀未發而誅」,恩情太重,無以為報,先殺為敬

真定王劉楊是劉秀的大老婆郭聖通的舅舅,他第一個兒子劉疆的舅老爺。

劉秀娶郭聖通是在他人生最艱難的時候。她的嫁妝是劉楊的十萬大軍和河北兵權。

為了得到真定王劉楊的十萬大軍,剛娶了陰麗華幾個月的劉秀又娶了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劉秀和真定王劉楊達成了政治聯姻,才有了劉楊反叛王朗,並助劉秀在一年內不僅打敗了王朗,還打敗了更始帝,進而稱帝。

時間線是這樣的:

公元23年6月,劉玄設計殺了劉秀的哥哥劉縯,解除了劉秀的兵權。為了避免劉玄進一步的猜忌,劉秀故意不給他哥服喪。同月,劉秀娶了陰麗華。同年,劉秀被派去河北,僅上谷、漁陽支持他,劉秀被王朗打得滿地跑。

公元24年6月,劉楊被說服,同意和劉秀聯盟。劉秀娶了郭聖通,意外有了事業根基。不僅滅了王郎政權,還反了更始政權。

公元25年6月,劉秀稱帝,建年號建武。封郭聖通、陰麗華為貴人。

為什麼說劉秀剛登上帝位就開始算計怎麼殺死真定王劉楊?

1、劉秀稱帝時,郭聖通已為他生下長子劉疆,可劉秀卻選擇同時立郭聖通和陰麗華為貴人,甚至傳出他個人想立陰麗華為後的傳言。

2、劉秀稱帝後,劉楊依然被封為真定王,不升不降,原地踏步;郭聖通的弟弟郭況被封為黃門侍郎;可被劉秀從南陽接來的陰麗華兄長陰識卻一步登天直接被封為陰鄉侯——陰麗華的娘家在建武政權的爵位始終高於郭聖通娘家。

3、同樣是公元25年,流傳出劉楊偽造讖文:「赤九之後,癭楊為主。」以及劉楊勾結綿曼縣的賊寇的傳言。公元26年春,劉秀就派兵攻打真定王劉楊。而劉楊的反應卻非常奇怪,一個據說要造反的王爺,在面對朝廷軍隊的時候,選擇閉城門不出。

劉楊不應戰,劉秀就派耿純等人以慰勞使者的名義去見劉楊,密令耿純將劉楊殺死。

更加奇怪的是,在朝廷派兵徵討真定王的時候,真定王劉楊居然帶著自己的親弟弟和輕兵,就前往和朝廷使者耿純見面了,而且輕而易舉就被殺死。

劉楊造反,是史官寫的。在《後漢書》中,寫劉秀一開始是派將軍召他入京;而在《資治通鑑》中則寫劉秀是派兵徵討劉楊。不管是哪種,劉楊的反應都非常奇怪。

試想,一個想謀反的人,會拒絕兩兵交戰?會在去見敵人的使者,不僅只帶著輕兵出行還讓輕兵等在門外面?

我更懷疑,劉楊並不真的想謀反,可能對劉秀表達過不滿,想得到更多的福利。偏偏劉秀是真心要殺掉劉楊的。也許是劉秀不想要一個對他恩重如山的人活著,無論那個人是否挾恩求報。

從當時的局勢來看,劉秀幾乎不可能不立郭聖通為後,無論從出身、資歷、子嗣、對政權的作用和對朝臣的價值等各個方面上來說,立郭聖通為皇后,是劉秀鞏固政權的唯一選擇。可劉秀偏偏選擇噁心一把河北集團後,再立郭聖通為後。

假設,劉秀稱帝後,馬上立有子的郭聖通為皇后,並且不刻意讓陰麗華的娘家壓郭聖通娘家一籌,或者給劉楊更多封賞,作為政治聯姻的既得利益者,劉楊還會不滿嗎?

恰恰正是劉秀刻意打壓以郭聖通為代表的陪他東徵西走的河北集團,抬舉以陰麗華為代表的南陽集團,才導致真定王劉楊心生間隙。

劉楊和劉讓兄弟死後,多地爆出內亂,明明是為了彌補自己殺害功臣導致的後果,劉秀卻對外宣稱,他很同情劉楊陰謀未爆發就被誅殺了,所以封劉楊的兒子為真定王。「謀未發而誅」就是一句很矛盾的話,既然劉楊沒有真實謀反,那憑什麼就把他殺了呢?

計殺劉楊後,整個真定都被劉秀嚇破膽。真定王一脈也從有從龍之功、貢獻出整個河北、一年內就協助劉秀登基稱帝的真定王,變成了擁有謀逆罪名、只因皇帝憐憫才得以保存的真定王。

劉秀娶郭聖通這一場政治聯姻,真定王劉楊和郭氏家族可謂血虧。

劉秀的陰險之處在於,砍你手腳,再給你幾顆糖。殺死劉楊、劉讓兄弟後,他先是封劉楊的兒子為真定王,做出一副明君的樣子,後又在第二年,即公元26年春,冊封郭聖通為皇后,劉疆為太子,郭況封綿蠻侯,安撫了河北集團和讀書人的嘴。

龐萌之死:帝王嘴裡的社稷之臣,連得到一份詔書的資格都沒有

劉秀殺害功臣,非常喜歡噁心一把對方或者潑髒水後把對方弄死的。

例如龐萌。在劉秀稱帝初期,他是非常信任和寵愛龐萌的,曾經說過龐萌是「可以將國家的命脈寄託於他」的君子。

可是這份信任,卻在公元29年變味了。細品劉秀當時的騷操作,真的非常耐人尋味:

公元29年,劉秀任命龐萌和蓋延一起攻打董憲。按道理來講,既然是派2個人去攻打,那麼詔書要麼頒發給地位/官職高的那一位,要麼2個都收到詔書。可是劉秀卻只把詔書頒給蓋延,龐萌完全沒分?!

龐萌受辱後,以蓋延誹謗自己為由,把蓋延打敗後,投入董憲的叛變隊伍,自稱東平王。龐萌叛變後,劉秀馬上翻臉,給手下的將領們寫信:「我曾經把龐萌當做社稷之臣(強調自己昔日對龐萌的好)」,在信中直接下令要將龐萌滅族!

龐萌OS:劉秀啊劉秀,比起強調你內心一直把龐萌當做社稷之臣,不如解釋一下,為什麼不給你的社稷之臣頒發詔書,難道你的社稷之臣連一份詔書的資格都沒有?

總之,就這樣,劉秀嘴裡的社稷之臣,因為一份不公正的詔書而被劉秀誅殺了。

如果多看幾個劉秀殺功臣的故事,會發現他其實是一個非常無情的人,對一個沒有利用價值的人,無論是老婆、兒子、朋友、親戚,他都可以砍對方幾刀且同時讓對方身敗名裂。

彭寵之死:付出未有回報,還籠罩在恐懼之中

同樣讓人意難平的還有彭寵。

彭寵家學淵源,他的父親彭宏在漢哀帝時任漁陽太守,因為不肯依附王莽,被王莽殺害。他自己在更始政權中也擔任了漁陽太守。在劉秀對抗王朗政權時,僅上谷耿況、漁陽彭寵支持劉秀,即彭寵是劉秀在河北的第一批支持者。

彭寵不僅出兵,而且出錢、出糧,他是劉秀攻打天下時,公認的「糧袋子」和「錢袋子」;而且彭寵還有舉薦賢才的功勞,他為劉秀輸送的人才中,有六七名成為了東漢初期的名將,其中吳漢、王梁、蓋延位居雲臺二十八將。

因此,彭寵被譽為是劉邦時的蕭何。可惜,劉秀稱帝後,彭寵昔日的部下吳漢被封大司馬、王梁被封大司空,位列三公,蓋延則被封了虎牙將軍,只有他原地踏步,依然是漁陽太守。

漁陽太守就漁陽太守吧,可劉秀還派了個幽州牧朱浮來管制他,朱浮和彭寵不合,多次暗示加明示劉秀:彭寵心懷怨懟,終將會叛變。劉秀聽說後,置之不理,或許在劉秀心中,彭寵根本不值一提。

因為劉秀不僅沒給彭寵加官進爵,在接見彭寵時的也等閒視之,聽說彭寵心有怨氣也不聞不問,甚至在朱浮多次說彭寵壞話後,要把彭寵調到洛陽去當太守。彭寵連漁陽太守都當不成了。

劉秀對彭寵的態度越嚴厲,彭寵就越害怕。一再受辱之後,彭寵在家人的支持下最終還是叛變了。在長達三四年的對抗後,最終彭寵夫婦被家奴殺害,滿門宗族被滅。

雖說歷史沒有假設,但劉秀對河北集團真的非常無情。彭寵作為曾經第一個站出來支持他,並在後續作戰中出錢出梁的功臣,哪怕劉秀認為身居後勤的彭寵不堪大用,但看在最艱難的時候給予他最堅定的支持的情分上,劉秀如果能稍微安撫一下彭寵,也不至於爆發一場三四年的戰爭,彭寵也不至於落得個滿門滅族的下場。

為什麼劉秀明明殺功臣了,卻很多人以為他不殺功臣?

1、這和劉秀非常擅長個人形象管理有關。

例如計殺真定王時,他把劉楊、劉讓殺死後,又宣布不追究真定王族的謀反之罪,,立郭聖通為後,郭氏外戚封侯等,大肆宣傳自己的仁善之心。給受害者家族超出預期的補償,一旦受害者家族不鬧了,其他的人遲早也偃旗息鼓。

2、劉秀的帝王心術極其厲害

譬如河北集團和南陽集團。他立郭聖通為皇后之前,先把抬高以陰麗華的哥哥陰識為代表的南陽集團的人的政治地位,再把河北集團的最大勢力真定王搞死,並讓真定王一脈背上反賊的名聲,避免挾恩求報的事情發生。

在建武政權中,陰氏外戚的政治地位始終高於郭氏。但他在廢黜郭聖通之後,又大肆封賞郭氏外戚,始終保持朝廷中有2股勢力互相制衡。

3、君權神授的思想下,劉秀殺害的功臣的事跡被弱化了

一說到劉邦殺害的功臣,蕭何、韓信等人的事跡如數家珍。但被劉秀殺害了的功臣,卻在史書中刻意弱化,儒家思想的沉澱,君權神授的思想之下,儒學更強調君王的厲害,弱化會對君王產生不良影響的人物逐漸成為歷史趨勢。在唐朝,甚至發生史書要根據帝王的心意來撰寫的時期。

4、當代人看愛情小說太多,讀史書經典的太少

現在的影視劇作品也好,小說作品也好,萬事都可以用「愛情」來解釋,非常侮辱觀眾智商,也誤導了一部分吃瓜民眾。

————————

我是紅顏日記,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文章原創,轉載請告知,約稿請私聊

相關焦點

  • 劉秀不殺功臣也沒出問題,那麼朱元璋為什麼不學他,反而學劉邦?
    東漢的劉秀並沒有像先輩學習,反而開闢了一條新路,對功臣沒有動分毫,還和有功之臣共享榮華富貴。然而,有了這麼多案例,可是朱元璋為什麼不學習劉秀,反而學了劉邦呢?很多人拿劉邦和朱元璋做對比,其實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這兩位的經歷非常相似。兩人的出身其實都不好,一個比一個窮的,劉邦還好一些,混了個小官做做,但沒有好到哪裡。
  • 光武帝劉秀,被戲曲抹黑的皇帝,說他濫殺功臣,其實跟朱元璋有關
    提到東漢的建立者,光武帝劉秀,很多人對其評價是個非常完美的皇帝。但是有趣的是,京劇和河北梆子、秦腔等地方戲中很多曲目,卻特別熱衷抹黑他,從《草橋關》、《斬姚期》到後面的《打金磚》和馬連良先生子弟改編的《漢宮驚魂》都把光武帝劉秀塑造成一位貪戀美色,昏聵誤國的昏君形象。
  • 古代唯一沒有缺點的皇帝,不殺一位開國功臣,臨終遺言讓人淚崩
    古代唯一沒有缺點的皇帝,不殺一位開國功臣,臨終遺言讓人淚崩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缺點,更別說身為九五之尊的皇帝了,作為帝王,他們的錯誤很少有人敢於指出來,從夏朝開始算,中國一共歷經了20個朝代,而這些朝代的開國皇帝,往往沒少幹一件事情,那就是殺功臣,越王勾踐消滅吳國後殺文種
  • 歐陽歙之死:光武帝劉秀唯一的一次殺功臣,其背後的意義不言而喻
    在我們的印象中,「千古一帝」的劉秀自開國後似乎沒有殺過開國功臣,這是由於劉秀的人格魅力所在,其實,劉秀也殺過一個功臣,他就是當時的大司徒(也就是丞相)歐陽歙,罪名是「度田不實」,從罪名上來看,丈量土地不準,罪不容誅,但是劉秀殺他卻有更深一層的含義。
  • 劉秀是歷史上存在感最低的開國皇帝,卻是最完美的一個皇帝
    歡迎來到百家號滿滿種田,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漢光武帝劉秀。說到歷史上出名的帝王,大抵都會說出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還有劉邦、朱元璋、成吉思汗等;這些帝王確實是了不起的開國帝王。但是,有一位總是被人所忽略,更多的人認為他是一位中興之主,他以懷柔治天下,卻為人低調,他,就是光武帝劉秀。
  • 「共患難易,同富貴難」,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為什麼不殺手下功臣?
    不過,劉秀與他的兄弟,倒是既做到了共患難,又做到了同富貴。打下天下後,劉秀手下的功臣們,終身富貴,而且,富貴爵祿還延續到了他們的後人。劉秀是怎麼做到的呢?於是,從耿純開始,功臣們陸續被剝奪大權,享受爵祿。這些功臣所得封邑最大也不過一個大縣。榮華富貴沒問題,要造反就沒什麼條件了。當然,在權力得到制約的情況下,仍有不少人可以任職立功。比如:王霸,就在上谷任職二十多年,與匈奴、烏桓交戰數十次。
  • 劉秀勸降朱鮪,朱鮪:我殺你哥,不敢降!劉秀:舉大事者不忌小怨
    公元25年6月,30歲的劉秀稱帝,成為東漢開國皇帝。當時,天下共主是坐鎮長安的更始帝劉玄。劉秀想統一天下,必須過劉玄這一關。朱鮪(wěi)是劉玄麾下「左大司馬」(左翼部隊最高指揮官),負責守衛中原要地洛陽,對抗劉秀部隊。
  •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能夠開創聞名於世的「光武中興」?
    而馬援去洛陽見劉秀時,劉秀並沒有升堂坐殿,只是便衣便服,連帽子都沒帶,他獨自一人坐在洛陽宮宣德殿的廊廡下面,讓一個宦官引導著馬援去見他。劉秀笑著對馬援說:「貴客敢往來於兩個皇帝之間,見多識廣。今天有幸見到貴客,真是深感榮幸。」馬援見劉秀說話如此謙虛,說道:「當今之世,不但皇帝選擇賢臣,而且臣下也會選擇賢君。」
  • 東漢的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為什麼有個外號叫「銅馬帝」?
    由於各種原因,東漢的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在網上有個外號叫「位面之子」,而劉秀生前也有一個外號——銅馬帝。現在很多人大概明白「位面之子」的意思,那麼劉秀為什麼有個外號叫「銅馬帝」呢?
  • 劉秀在南陽郡乘勢起兵,妙用三十六計成為東漢開國皇帝
    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即漢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今湖北棗陽)人,出生於陳留郡濟陽縣濟陽宮。中國東漢王朝的建立者,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
  • 光武中興,劉秀不是「位面之子」,幸運的背後是堅韌和努力
    劉秀幼時便聰敏好學,「勤於稼穡」,忠厚本分,而他的兄長劉縯則從小豪俠,交友廣泛,所以劉縯在世時,劉秀緊跟兄長身側,只是偶露鋒芒,如果不是劉縯被猜忌他的更始皇帝劉玄所殺,劉秀也不會被推到歷史的前臺。但抓住機遇的總是有準備的人,如果劉秀沒有在跟隨兄長的日子裡悉心學習,逐漸成長為可以統領一方的領袖,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人前來投奔,甘心效命呢?
  • 光武帝劉秀號稱完美皇帝,但為何歷史存在感不高呢?
    劉秀是東漢開國皇帝,在歷史上作為帝王堪稱完美,人們很難看到他的緋聞,他象所有開國皇帝一樣具有雄才大略,特別是他在善待功臣問題上,被世人廣為稱道。劉秀是不是完美皇帝姑且不談,但是劉秀的歷史地位不僅僅要看其自身的歷史功績,更重要的還要依託於他所開創的王朝。從這個角度上看,劉秀的地位低於秦皇漢武和唐宗宋祖是很正常的。東漢實際上是中國自秦以後第三個大一統王朝。劉秀是西漢皇室的旁支別系,與西漢嫡系的關係疏遠。因此西漢與東漢並不是兩個具有密切歷史聯繫的王朝。當然劉秀出於籠絡人心的目的,自稱傳承了西漢王朝的血統也是可以理解的。
  • 縣令殺了公主的人,皇帝:斬首!縣令:說句話再殺!皇帝:重賞!
    劉秀當上皇帝後,他深知民眾的生活已經被戰亂搞的一團糟,於是就採取養民政策,大力倡導農耕,才使國家經濟慢慢恢復過來。劉秀稱得上史上一代開明的皇帝。因為他抓住了國家建設的本質,不僅搞建設,而且還推行以法治國,使得東漢初年很公平。但執法對老百姓說起來很容易,如果要對一些王公大臣甚至皇室成員,有時執法人員就很難辦。
  • 將軍在外打仗,得知兄長被冤殺後,對仇人說:殺得好
    我們都知道,東漢光武帝劉秀常被人稱為最完美的皇帝。他能文能武,勤政愛民,憑藉一己之力重建漢室江山。他家庭和睦,還從不濫殺功臣,真的可以稱得上是難得的好皇帝。今天,小編就要講講關於他的一個故事。面對自己的兄長被殺,他竟然對仇人說:殺得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光武帝劉秀的原配髮妻——光烈皇后陰麗華
    光烈皇后陰麗華,是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的原配,第二任皇后,漢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家族是南陽當地豪門,生於漢元始五年(5年)。 西漢末年,王莽代漢建立新朝,於新始建國元年十二月(公曆是9年1月),正式立國。
  • 中國古代唯一沒有汙點的皇帝,史學家都找不出他的缺點,名字耳熟
    不過若說是歷史上沒有汙點的皇帝,可能許多人都會愣住:有沒有汙點的皇帝嗎?秦始皇,雖然是千古一帝,但是修長城、興戰事,把老百姓搞得民不聊生;漢武帝雖然武功蓋世,但是打匈奴也把漢帝國的財產打光了。後面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倒是體貼百姓,他對老百姓那是沒得說的,千古第一好皇帝。可是他對官員就比較殘忍了,沒事就搞一下「大案」,弄得自己在歷史上的名聲很臭。
  • 「名人百科」牛背上的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
    賈復以此為恥,回軍的時候,經過潁川,對左右的人說:「我和寇恂同樣都是將帥,而我卻被他所陷害,這次見到寇恂,我一定要親手殺了他!」寇恂知道賈復的打算,不想同他見面。寇恂姐姐的兒子谷崇說:「我是一名武將,能夠佩帶寶劍在旁邊侍候。一旦有突然事變,足可以抵擋。」寇恂說:「不能這麼做,從前藺相如不畏秦王而受屈於廉頗的原因,那是為了國家啊。」
  • 為何光武帝劉秀很少被提及,現在大部分歷史書基本都沒有他呢?
    西漢有四個皇帝有廟號,大家能記住的估計只有太祖劉邦,世宗(武帝)劉徹吧,但去看看史書,對西漢皇帝評價最高的卻是太宗劉恆和中宗劉詢,特別是中宗劉詢基本可以稱為漢朝最牛皇帝,開疆拓土中興漢室但記住的人卻不多,跟劉秀是一個情況。
  •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上),出身西漢皇室卻效力反王,還曾險些被殺
    但是也或許是上天給了劉秀一個機會,一個能夠翻身的機會,西漢發展到後半段,朝廷已經可以說是十分的腐朽了,尤其是到了漢成帝時期,整個西漢朝堂甚至出現了外戚幹政的情況,這儼然就是要上演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時期的慘劇。
  • 劉秀是東漢開國皇帝,為何仍以漢為國號,有四個原因導致
    王莽在篡位的重要過程中,第一個公開起兵反對王莽的就是劉氏皇族安眾侯劉崇鼓動一批劉氏宗親,聚集了數百人起兵攻打宛城,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起到了類似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起義的效果,開始不斷有人反對王莽,而且都是以劉氏宗親為首,為什麼劉氏皇族要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王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