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包力 通訊員 杜秋實/文 林凱 金思棋 吳璇/圖
若干年以後
老師們也一定會記得這個下午
這個看似普普通通,卻註定會
珍藏在記憶裡的一個下午
一個滿懷敬意並寫滿感動
點燃我們心中教育燭火的下午
12月22日溫馨的冬至節後,光明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區教育局黨組成員,教育局副局長嚴亮同志走進馬山頭學校,為在座的馬山頭學校和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小學(光明)全體教職工們帶來了題為「一本讀不完讀不夠的大書——我看於漪老師」黨課。
他用深情款款的語言娓娓道來,帶我們走進了被譽為「人民教育家」於漪老師的人生,看於漪老師的一路崢嶸、一縷芳華、一種大愛。
本次活動由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小學(光明)黨務幹事杜秋實主持,他簡要介紹了嚴局長的履歷,並感謝了副局長嚴亮的蒞臨、感謝了馬山頭學校的大力支持、感謝了在座教師們懷揣的教育熱忱。
譜一曲歲月之歌 奏一首教育華章
副局長嚴亮帶著我們穿越時光,追憶了於漪先生的人生歷程。於漪出生在江蘇,畢業於復旦大學教育系,是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名譽校長。迄今為止已經92歲高齡,她把人生所有的腳印都刻在了教育之路上。
2019年9月27日,在於漪91歲高齡時,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了她「人民教育家」的榮譽稱號,這是對她一生教育跋涉的最高褒獎。
副局長嚴亮播放了於漪在今年9月5日講話視頻,視頻中一位耄耋老人在臺前侃侃而談,慷慨激昂,盡顯大家風範。
人是要有點氣象的。教育質量,說到底就是人的質量、教師的質量、學生的質量。從事教育事業的人,必須要有點氣象。
——於漪
於漪先生的字字箴言鼓舞著無數的教育工作者,這位躬耕在教育領域幾十年如一日的前輩把無數歲月獻給了她最愛的事業。
櫛風沐雨深耕教研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
於老師在執教時精益求精,努力鑽研,為了改掉課堂口語和口頭禪的習慣,於漪把每一句詳案都寫出來,用規範的語言改掉口語,再把它口語化。
同時,於漪老師還提出了「三次備課」的方法,第一次備課不看任何參考,獨立剖析解讀。第二次看著參考進行修改,第三次在上完課後的教學反思修改,三次備課的做法非常具體,為我們教師平日的備課提供了指導、明晰了方向。
嚴亮還向教師們介紹了於漪老師受挫的故事。於漪老師也有過迷茫的時候,也有過被否定的時候,但是並沒有改變她對教育的熱愛和堅守。
我把它當作藝術品來教課的。
上課的質量影響到孩子們生命的質量。
——於漪
在被國家授予特級教師的十年內,於老師上了近2000節公開課,這意味著她已經把公開課常態化。
嚴亮為教師們展示於漪先生的書籍
當教師們聽到這裡的時候,都被震撼住了,2000多節公開課,對於教師們來說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字啊!
到底是什麼在支撐著於漪老師的所作所為呢?到底該如何才能像於漪老師一樣,對教育飽有著如此的熱愛和赤忱呢?老師們不禁陷入了沉思。
鵬城三邀功不唐捐 肩鴻任鉅砥礪前行
副局長嚴亮為我們回憶起了他和於漪先生結緣的故事,在一次赴上海的學習中聆聽完於漪老師的講座後,他在三年內三次邀請於漪老師到深圳講學,他鍥而不捨,堅持不懈的精神,感動了於漪老師,促成了於漪老師唯一一次深圳講學。
於漪先生滿腔的教育熱情,把她大愛和大德分享給了身處鵬城的教育工作者,她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把教育的種子播撒異鄉。
副局長嚴亮還為教師們介紹了於漪老師在語文教學和基礎教育中作出的貢獻,於漪先生堅定地認為,語文課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並一直在教學中踐行這一理念,此內容在2001年寫進了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當中。
他深情地講道,「與時間賽跑,已經成為了她的生命姿態。」年已耄耋的於漪老師仍在堅持不斷的工作中,出版文集、發表教育著作、培養一批有一批的新教師。於老師用實際踐行著她的紅燭精神——忠誠、堅毅、仁愛、擔當。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所謂合格,就是不負祖國的期望、人民的囑託。
教育是永恆的事業。
——於漪
副局長嚴亮在講座的最後,勉勵教師們向於漪先生學習。
1.學習她的理想追求和行為準則——「智如泉湧,行可以為表儀者,人師者。」
2.學習她一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教的信仰自覺。
3.學習她生命不息、進步不止的奮鬥精神。
4.學習她敏於回應時代的挑戰的獨立思考精神。
5.學習她「一身正氣」的偉大人格。
馬山頭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薛森強同志認真總結了嚴亮副局長的黨課。他以自身經歷為引,延展了於漪先生的教育內涵,他談到,於漪老師教育思想極具思想性、前瞻性和重學性,這對她一生致力於教育事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希望教師們能跟隨於漪老師學習,認認真真做好教師。
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小學(光明)黨支部書記、校長祖松梅同志在總結中講到,於漪老師是一首歌,一首用人格魅力寫就的生命的讚歌,於漪老師一本書,一本值得年輕教師一生去品讀的關於教育的百科全書。於漪老師也是一個故事,一個值得每一位教育人去誦讀、宣講的教育故事。
講座結束後,兩校教師代表鄢雨老師為副局長嚴亮獻上鮮花一捧,表達了教師們誠摯的謝意。
最後,嚴亮與兩校行政教師合影留念。
兩個小時的黨課讓老師們受益匪淺,副局長嚴亮生動的黨課拉近了教師們和於漪先生的距離,讓大家深切的感受到於漪這位大先生的人生歷程和教育精神。
於漪先生的精神如蒼天之松柏,給大地塗抹了盎然的綠意;於漪先生的精神如永不熄滅之火炬,照亮了無數教育人傳承的路途;於漪先生的精神如天空之流雲,是我們永遠追尋的目標。先生之風,令人高山景行!
心得體會
於漪老師就是一首歌,一首用她的人格和魅力寫就的生命的讚歌,一首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的奉獻之歌;於漪老師就是一本書,一本又大又重、用她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寫成的無字之書,一本值得年輕教師一生去品讀的關於教育的百科全書;於漪老師也是一個故事,一個值得每一個教育人去誦讀、去宣講、去傳承的最好聽的教育故事。
副局長嚴亮是一位學者型的局長,用他讀過的一本本好書啟迪和指引教師們成長;嚴亮副局長是一位研究型的局長,他對於漪老師的研究細緻入微,也點化我們在做教育的同時首先要明晰前進的方向;副局長嚴亮更是一位智慧型的局長,他如一粒種子,傳播教育家的思想,也讓教育智慧在光明教育的大地上生根、發芽,把我們前行的路照亮!
——校長祖松梅
2020年12月22日,註定是一個在我教室生涯中又點燃了一盞明燈的日子。通過嚴亮同志的黨課,我學習了「人民教育家」於漪老師的事跡。她「站上講臺就是生命在歌唱」「教文育人」「德智融合」,被譽為「育人是一代師表,教改是一面旗幟」。於老師開設公開課近2000節、培養三代特級教師、著述數百萬字……
如今已90歲高齡,依然以奮鬥姿態站在教育改革和教師培養最前沿,踐行著「讓生命與使命同行」的錚錚誓言。我輩又豈能渾渾噩噩,虛耗時日。自今日起,就應奮起揚鞭,努力鑽研,以於老師為榜樣,努力向於老師學習。
——教學處主任洪仲謹
感謝嚴亮局長百忙之中來為我們講授黨課,嚴亮局長帶來的黨課讓我深受洗禮,做為新教師,我時常思考如何能夠提高自己教學,今天嚴亮局長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學習的典範———於漪老師。
於漪老師的使命意識和教育家的氣質讓我不禁動容,她用生命踐行著「教文育人」的信仰,於漪老師十幾年如一日的愛學習,勤反思的精神是我們青年教師最應當學習的地方。「一把尺子量別人的優點,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善於總結自己的不足,且用於漪老師的這句話勉勵自己。
——語文教師賈柳
副局長嚴亮的黨課別開生面,與我們分享了人民教育家於漪老師的故事。嚴副局長的敘述與解說,讓我不禁為於漪老師的生平而感慨,為於漪老師的愛情而動容,更是為於漪老師的教育精神感到敬佩。
於漪老師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尚能不輟學業,堅定前行,用她一生的歲月譜寫教育的篇章。我們青年教師就要像於漪老師說的那樣,傾心教育事業,擔當教育責任,創造輝煌,做有信仰、能研究、敢創新的教育工作者,恩澤莘莘學子,無愧於這個偉大的時代。
——體育教師李佳叢
今天下午十分幸運聆聽嚴局長的講座,嚴局帶我們回顧了於漪老師偉大的教育歷程,從一位平凡的中學教師到如今的「人民教育家」,於漪老師詮釋了一位偉大教育者的風範,正如她的愛人評價她,「你哪裡是在上課?你是用生命在歌唱」。
於漪老師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榜樣,聽聞於漪老師的事跡,更加堅定了我投身教育事業的信心和決心,她讓我看到了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是能夠用自己的課堂去感染學生,點亮學生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細心研讀於漪老師的著作,用她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學,不僅成為孩子們知識的引領者,更成為他們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英語教師徐熒
下午副局長嚴亮給我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黨課,震撼著我們的心靈,洗滌了我們的靈魂。
副局長嚴亮給我們講述了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於漪老師的故事,於漪老師從最初走上三尺講臺的遭受質疑,到如今成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一路走來,不論是多麼艱辛,但她從來沒有放棄過她的教育事業,嚴格要求自己,心中時刻裝著她的學生,這種紅燭精神,也是我今後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需要擁有和傳承下去的。
在以後教學中時刻備著兩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別人的長處,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
——數學教師顏倩倩
今天有幸聆聽副局長嚴亮的講座,讓我對人民教育家於漪老師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印象最深的是於漪老師對黨的崇高信仰和追求,她一直實踐著「胸中有書,眼中有人」的教育理念,將學生培養成國家的人才。
於漪老師是基礎教育界裡程碑式的人物,在我們的教學日常中,也應當學習於漪老師的教育情懷,不僅教文育人,更要樹魂立根。今後我將鑽研課堂,用「三次備課」的要求去指導自身的教學,多反思,尋找自己有待改進的地方,爭取在每一次的課堂上都能有所創新、有所進步,期待未來能夠像於漪老師一樣用教育點亮學生的人生!
——語文教師鄢雨
很榮幸今天聽嚴局上黨課,嚴局給我們分享了於漪老師的先進事跡。在認真聽完於漪老師的事跡後,我發現這位耄耋之年的老教師身上有著太多太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於漪老師的這句話讓我謹記在心,「上課的質量影響學生生命的質量」。我願以於漪老師為榜樣,向於漪老師學習。讓於漪老師偉大的人格魅力時時激勵著我,鞭策著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斷努力,不斷反省,不斷前行。
——音樂教師吳彩菁
審讀:孫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