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英國中餐外賣受歡迎 含鹽過量應健康提示

2021-01-12 中國僑網
英媒:英國中餐外賣受歡迎 含鹽過量應健康提示

  中國僑網3月14日電 據BBC中文網報導,英國一個叫「減鹽行動」(Action on Salt)的健康公益組織最近在分析了150多份中餐菜餚之後發現,其含鹽量普遍偏高,有些菜或是主食,一份的鹽含量就高達一個成年人一天所需的鹽攝取量。

  在即時餐中高鹽、高糖、不健康是普遍現象,其中包括中餐,印度餐、西餐等。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推薦量,成年人每天攝入的鹽量不要超過6克,也就是一茶匙的量(one teaspoon)。如果是高血壓或是糖尿病人,則應該再減,即每天控制在3克左右。

  各類菜品含鹽量高低不等

  中餐和中餐外賣是許多英國人喜歡的菜餚之一,可能沒有多少人沒吃過中餐或點過中餐外賣。根據「減鹽行動」組織的數據,中餐的豆鼓牛炒牛肉或雞肉(beef/chicken in black bean sauce)中的含鹽量較高。

  在外賣中,炒飯和炒麵中含鹽量最高,最高可以達到11.5克,幾乎接近世衛組織推薦量的一倍。

  「減鹽行動」組織的負責人格萊格說,中餐外賣中的含鹽量驚人,而且人們不可能只吃一份外賣,很可能會同時點幾個不同的菜,再加點醬油及其它調料,那麼攝入的鹽量可想而知。

  含鹽量較低的是蝦片和素春卷,平均一份含鹽量在0.8到1.4克之間。

  而從超市中所購買的中餐即時餐含鹽量不等,其中排骨和香酥鴨的含鹽量相對較低,但是炒飯和炒麵類的含鹽量較高。

  此外,中餐蘸醬(dipping sauces)中的鹽量,以醬油為醬汁的調料當然最鹹,然而那些甜酸汁中,例如甜辣椒醬以及梅子醬(sweet chilli sauce and plum sauce)中其實也含有大量的鹽。

  中餐外賣含鹽高不代表中餐不健康

  精通中國飲食的英國烹飪作家扶霞(Fuchsia Dunlop)接受BBC採訪時提醒人們,這一現象主要是指超市和外賣中的一些中餐。

  扶霞解釋說,在英國生產的中餐即時餐主要是由西方人針對西方人的口味而生產的。她認為吃中餐加醬油並不是平時中國人在家就餐的習慣。因為人們在家裡吃中餐時,如果炒菜中本身已經有鹽的話,就不會再加醬油和吃蛋炒飯(高鹽)了。

  扶霞說,中餐並不是像有關報導標題中描繪的那樣,就是高鹽,不健康。她說,即時餐並不能真正代表中餐文化和飲食。

  外賣中的每份菜很少低於2克鹽

  其實,即時餐中高鹽、高糖、不健康是普遍現象,其中包括中餐,印度餐、西餐等。

  讓食品生產商改變產品的含鹽量才是關鍵。這也正是近年來英格蘭公共衛生署(PHE)一直所倡導和努力的。

  高鹽的危害

  為什麼高鹽飲食對人體健康有害呢?高鹽可以引起人體血壓升高,因此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據統計,英國四分之一以上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壓。我們每天所吃的麵包、糕點、奶酪、餅乾、薯片等食品中也有鹽。

  英格蘭公共健康說,現在的一條麵包中所含的鹽已經比過去少了40%。

  當然,PHE營養專家艾利森博士說,還可以進一步降低食品中鹽的含量,因為許多食品中的含鹽量仍然過高,仍大有減鹽的潛力。

【責任編輯:陸春豔】

相關焦點

  • 英研究:英國中餐外賣最受歡迎 也應警惕含鹽過量
    中新網3月14日電 據英國媒體13日報導,中餐和中餐外賣是許多英國人喜歡的菜餚之一,不過近日英國一個名為「減鹽行動」的健康公益組織在分析了150多份中餐菜餚之後發現,其含鹽量普遍偏高。該現象主要是指超市和外賣中的一些中餐,同時高鹽、高糖、不健康現象在印度餐、西餐等中也存在。
  • 英媒講述:在美受歡迎的外賣中餐以及背後的故事
    參考消息網12月25日報導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23日刊登了題為《華裔攝影師鏡頭裡的中餐館和懷揣「美國夢」的中國勞工》的文章,文章摘編如下:「沒有比外賣中餐更加美國化的食物。」朱潔琳的攝影作品集《謝謝,請享用》正在全美巡迴展出,她將鏡頭對準了媒體鮮有關注的一個群體:美國中餐館裡的中國移民。她說這個攝影項目源自她心中的一個疑問:為什麼外賣中餐在美國如此受歡迎,但大家對在中餐館的打工者幾乎一無所知?幾乎每一部美國電視劇裡,都會出現主角們在吃中餐外賣的場景。
  • 英公益組織抱怨中餐太鹹 BBC:西方人自己做的
    參考消息網3月18日報導 英媒稱,中餐和中餐外賣是許多英國人喜歡的菜餚之一,可能沒有多少英國人沒吃過中餐或點過中餐外賣。但最近,英國一個叫「減鹽行動」的健康公益組織在分析了150多份中餐菜餚之後發現其含鹽量普遍偏高,有些菜或主食的一份的鹽含量就高達一個成年人一天所需的鹽攝取量。
  • 中國大媽憑藉兩道菜鎖定全英外賣冠軍,連米其林餐廳大廚都被圈粉
    英國人不擅長烹飪,可以說是舉世聞名的,如果說世界上最難吃的食物在哪裡的話,大部分應該都會選擇是在英國,所以英國的餐廳外賣的銷售都是非常火爆的。據了解英國人每年光花費在外賣上的錢就高達60億英鎊,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但你們或許不會知道?
  • BBC:英國人偏愛辣系中國菜 普遍認為中餐更健康
    中新網5月12日電 英國廣播公司(BBC)美食頻道近日刊文稱,中國菜自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開始在英國流行,到現在已經成為英國主要的民族美食之一。但是,英國人對於「傳統」中式餐廳的品味卻一直處於變化之中。  文章稱,中式和印式餐廳在英國均屬最受歡迎之列,但是這兩類餐廳在經濟衰退時期遭到的打擊也最大。
  • 英國中餐業招工難 老外經營「洋中餐」搶生意
    中新網6月6日電 據《英國僑報》報導,據數據統計,在英國約有6千間中餐館,1.4萬間中餐外賣店,中餐業僱工佔華人勞動人口近一半,華人餐飲業每年為英國政府帶來15億英鎊的稅收。儘管中國傳統菜餚,地方菜等餐館在英國開始遍地開花,同時中餐也成為了較為受到熱捧的外來菜,市場的歡迎的大背景下卻是中餐館面臨招工難的問題。
  • 英國美食作家扶霞·鄧洛普:想讓更多人了解中餐
    中新網11月22日電 近日,英國《英中時報》刊登文章,專訪了英國廚師兼美食作家扶霞·鄧洛普接觸中餐、愛上中餐、傳播中華飲食文化的故事。英國美食作者扶霞·鄧洛普(扶霞社交媒體)文章摘編如下:扶霞·鄧洛普是一位英國美食作家,曾成都的高級烹飪學院接受廚師培訓。
  • 英國炸魚薯條店成中國「網紅」 英媒:有望在成都開店
    參考消息網6月30日報導英媒稱,英國的經典食物炸魚和薯條受中國遊客青睞。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6月26日報導,英格蘭北約克郡的一家炸魚薯條店由於大受中國遊客歡迎而成為網紅。據報導,炸魚和薯條堪稱是英國的「國菜」。許多中國人早在國內時就通過課本以及其他途徑有所耳聞。人們在英國倫敦街頭食用炸魚和薯條。(新華社)在英國,炸魚和薯條店比比皆是,許多餐廳和酒吧都有出售。炸魚薯條也是英國一道很受歡迎的外賣食物,因為它美味價廉。
  • 93歲英女王也愛點外賣?英媒曝她最愛吃炸魚薯條
    圖源:鏡報海外網9月2日電 炸魚薯條被視為是英國的「國民小吃」,深受英國民眾喜愛,就連93歲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也不除外。英媒日前爆料稱,雖然王室有專職廚師負責女王的飲食,但她偶爾也會點炸魚薯條外賣「解饞」。據《每日郵報》2日報導,王室消息人士透露,英國女王可謂是炸魚薯條的忠實粉絲,她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度假時會點炸魚薯條吃,並且讓工作人員幫她去餐廳拿。消息人士稱,女王總是點同一家店的外賣。
  • 義大利外賣排行榜,華人社區餐館排第四,哪五種中餐點擊最高
    導語:義大利外賣排行榜,華人社區餐館排第四,其中五種中餐點擊率最高,讓我們看看這這份排行榜上都有誰,有沒有我們熟悉的菜品。中國的小夥伴對外賣早已習以為常,在這方面,大吃貨國在全球一直處於領先地位。這兩年,網絡送餐也逐漸在義大利流行起來,先讓我們看看在披薩和意面的故鄉,最受歡迎應的外賣是什麼。1、披薩。披薩是義大利人的心頭肉。
  • 疫情宅家,德國人外賣單上最受歡迎中餐是這麼做的……
    受新冠疫情影響,自3月底,德國餐館就不提供堂食,街上行人少了,外賣電動車卻多了起來。中餐是頗受歡迎的外賣選項。只是這種「中餐」未必是中國人想吃的中餐。(網絡圖片)兩百年時間,大多數德國人還是沒有真正理解中餐。一些德國菜譜網站推薦中餐的思路比較簡化,借鑑中餐「碗芡」的方法:把原材料用中國炒鍋炒好,調好一碗料汁一股腦澆上去。有件事讓人印象深刻,德國總理默克爾2014年訪華時,日程之一是到四川一家餐館學中餐廚藝。
  • 老外愛上中餐廳,中餐出海是個好生意嗎?
    在不同的飲食文化中,「下水「的地位有巨大差異,有些文化中,動物以外的所有奇觀都在應拋棄的廢物之列;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下水「則可能是比肉類更有價值是食品。或許不是最好,但中餐絕對是「下水「美食文化中的佼佼者之一。比如北京滷煮。
  • 英媒:過量攝入甜味劑易患糖尿病
    參考消息網9月18日報導英媒稱,科學家發現,攝入大量的甜味劑——常用於低糖飲料、早餐穀物等食品——會改變機體對糖的反應方式。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9月14日報導,對健康人來說,機體在餐後會自然地放慢血液吸收糖分的速度。
  • 英媒:中國的大學戀愛課越來越受歡迎
    英國天空電視臺網站12月25日文章,原題:學習愛情的課:戀愛課程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  在上海大學的一間教室裡,超過100名學生正在全神貫注地聆聽。老師正在播放一段視頻。視頻中,一名年輕男子涉水幫助女朋友經過一座獨木橋。李晨(音)問道:「如果他是你的男朋友,你會怎麼想?」他指著前排的一個女生:「你看上去像是有男朋友的人。
  • 英媒:《每日郵報》成英國銷量第一的報紙
    參考消息網6月21日報導 英媒稱,在連續42年佔據英國最暢銷報紙的寶座後,《太陽報》終於被《每日郵報》奪去了殊榮。據英國《衛報》網站6月19日報導,自1978年以來,《太陽報》一直是英國最受歡迎的報紙。
  • 「中國那些事兒」被川菜迷住的英國美食作家:我想讓更多的人了解中餐
    英國《衛報》曾報導稱,隨著中國文化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以及像鄧扶霞這樣的美食作家對中餐的深入介紹,英國的中餐界正在經歷一場變革。從《魚翅與花椒》到新版《川菜食譜》上個月,鄧扶霞全新修訂的《川菜食譜》在英國出版,又在英國乃至美國的美食界掀起了一場川菜熱。
  • 駐英國使館對留英學子的新學期愛心提示
    新學年馬上開始了,在經過艱難抉擇和克服重重困難後,大家終於即將走進/重返英國校園,既充滿憧憬,又心懷忐忑地開啟疫情非常時期的「特殊」留學生活。為幫助大家在英快樂生活、平安留學、學有所成,駐英國大使館特此愛心提示:一、做好疫情防護。中英國情不同,防疫理念和措施均有差異。
  • 店鋪外頻發暴力搶劫事件 英國中餐外賣經營難
    中新網4月23日電 據《星島日報》歐洲版報導,近期,英國中餐外賣店經營困難,除了受到人手不足的困擾外,店鋪經常遇到的暴力事件也影響生意。在剛過去的周末,至少有2間中餐外賣遇到暴力事件。一名男子進入了一輛貨車的後備箱,警方指,司機當時正在送貨到外賣店,行兇者在車中襲擊了司機,並搶走了部分現金。疑似劫匪往米度域治市中心逃去。柴郡警方呼籲,如有目擊事件經過或知情的人士,請與警方聯繫,提供線索。探長理察說,「發生在送貨員身上的事真夠嚇人 我們希望儘快將暴力搶劫者繩之於法。」
  • 英媒稱河南是PM2.5重災區 專家稱應理性看待
    新華社發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一篇報導引發網友「圍觀」專家表示:報導引用美國研究性數據,應理性看待首席記者 路紅 實習生 馬玲玲核心提示昨日,PM2.5再次成為熱門話題——一篇最新文章指出,世界衛生組織表示PM2.5超過10微克/立方米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 英國男點中餐外賣,竟嘗不出味道,2天後高燒40度送進ICU
    據《鏡報》8月29日報導,英國一名男子感染冠狀病毒之前味覺喪失,而後過了幾天,他就因病情加重,被送往了重症監護室。幸運的是,如今他已康復出院。來自英國塔梅塞德的保羅·馬特斯告訴記者,4月初的一個周六晚上,他感覺到自己似乎有點不對勁,因為他點了一份中餐外賣,吃的時候卻嘗不出味道。「當時我根本嘗不出中餐外賣的味道了,不過,那個時候味覺下降並沒有被列為新冠肺炎患者表現出的症狀之一。」兩天後,他的身體果然出現了嚴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