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最常見的爭吵,便是婆媳之爭。很多男性都曾經因為自己的妻子與母親水火不容,而被弄得疲疲奔命,兩頭受氣,苦不堪言。那麼我們該如何巧妙的處理婆媳之間的相互爭鬥,使家庭變得和睦呢?有心者可參考下列案例。
案例一:
有一戶四口之家:婆婆、兒子、兒媳和小孫子。婆媳之間的關係就像正負電,只要她們碰到一起就擦出仇恨的火花,總是沒完沒了的爭吵。
一天,婆媳兩人又大吵起來。恰在這時,兒子回來了。婆媳兩一起衝到他面前哭哭啼啼的告狀,兒子坐在那裡一言不發。當他們各自回到自己的房間後,他對媳婦說:「好了,別哭了,這次我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
「你能有什麼辦法解決啊?」媳婦,生氣地問。
她故作神秘的放低聲音說:「我左思右想,只有一個辦法。這就是找個機會把老太太害死,這樣你們就永遠不會沒完沒了的吵了。我看只有這個辦法才能讓我們夫妻和睦。」
媳婦一聽,禁不不住背脊發涼,眼睛瞪得像兩隻電燈泡,她問丈夫:「如果被人發現了,可怎麼辦?」
兒子點點頭說道:「哎呀,這倒也是!眼下你和她的關係非常緊張,如果現在就把她弄死,別人定肯定要懷疑我們,尤其是首先會懷疑到你的頭上。若要做到人不知鬼不覺,就必須得演一齣戲。」
於是,兒子要求媳婦:第一,明天一大早,去向媽道歉;第二,從明天開始,對媽要熱情熱誠相待,每次見面都要面帶微笑,主動打招呼;第三,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和媽爭吵,也不對媽冷嘲熱諷。媳婦對此表示同意。
兩個月後,兒子對媳婦說要給媽吃毒藥了。媳婦一聽,哭了起來,跪在丈夫面前哀求道:「」別,別給媽吃毒藥,媽不能死,我知道錯了。他是個好人。」
兒子聽了這話,便把妻子扶了起來,臉上露出了笑容。他這才告訴她,他的謀害計劃只是處於不得已而使用的一小計,目的是想改變妻子對媽媽的態度。他斷定只要她對媽媽好,媽媽肯定也會對她好。
案例二:
有一家子四口人:婆婆、兒子、兒媳和孫女。婆婆和媳婦總是三天一吵,二天一鬧。弄得兒子左右為難,每天辛辛苦苦下班回來,兩人都不給他好臉色。有時兒子乾脆就不回家了,在公司睡覺。
有一天,兒子剛好回到家門口,聽見婆媳兩人又在大吵大鬧,兒子只能在門外徘徊,正打算回去。聽見媽媽罵媳婦道:「像你這麼厲害的媳婦,也就我們家才能容忍你,換作別家早就叫你掃地出門了。」聽到這話後,兒子靈機一動,走進來了,這時兩人都哭哭啼啼的走到他面前告狀,兒子一言不發地坐在那裡。
直到兒媳回到自己的房內,兒子問媳婦道:你恨媽嗎?我不恨她,但她總是挑我的毛病,沒完沒了的跟我爭吵,媳婦回答說。
兒子說:「我有一個辦法,讓她以後不再與你爭吵,但我需要你的配合。從明天起,我們就假裝離婚,你只要搬到我上班的附近那裡去住就可以了,我下班後都會過去看你。其他的事情我來辦。」
第二天,兒媳按照丈夫說的,當著婆婆的面拿上行李出去了。這時婆婆有些著急,問媳婦去哪裡?媳婦沒有回答。
十多天過去了,媳婦依然沒有回來,媽媽急了問兒子。你的媳婦去哪裡去了?怎麼這麼久都沒回來呢?這時,兒子拿著他叫別人幫辦的假離婚證放到媽媽面前。說道:「就你們吵架的第二天我們就離婚了,女兒歸我,他每個月付500塊錢的生活費。這樣也好,免得你們天天爭吵,走就走吧。」媽嗎聽兒子這樣一說,兒裡很不是滋味!深深的感受到事情的嚴重性。
就這樣兩個月過去了,每當孫女哭鬧,走在街上人們對他的議論,她終於意識到是自己把兒媳罵跑的,這時她背負著沉重心理負擔。忍不住叫兒子把媳婦接回來,自己要親自向兒媳道歉。兒子見火候已到,並叫媳婦回來,從此,婆媳關係融洽,再也沒有爭吵的事情發生。
婆媳之間難以相處,婆說婆有理,媳說媳有理做兒子的既要做個好兒子,又要照顧好丈夫。這真是太難為男人了。而故事中的這兩個兒子,略施小計就將婆媳之間化幹戈為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