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胖胖
婆媳關係,是婚後生活中一種比較特殊的人際關係,尤其是中國式的婆媳關係,更是難以處理。
在古代,婆媳關係就是一種上下級的關係,對於婆婆的話,兒媳要絕對的服從,這也造就了古代社會,兒媳雖然在婆婆面前受盡委屈,也只能百般忍受。
現代社會,思想的解放,雖然婆媳關係不再像之前那樣是上下級關係,但是又出現了「新」的問題,那就是兒媳也想過上自己的「好」日子,這對於從苦日子熬過來的婆婆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矛盾也就因此爆發。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中國式的婆媳關係為什麼難相處?
歸根結底,都是有原因的,只有找到原因,對症下藥,「婆媳關係」之間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而這4個原因你必須知道,很現實!
01
婆媳之間觀念不同,出現分歧很難接納彼此。
婆系之間觀念不同,是婆媳之間在婚後將會面臨的首要問題,畢竟兩人在不同的年代出生,相差幾十年的時間,觀念不同也在所難免。
大部分的婆婆觀念都比較傳統,對於兒子和兒媳的一些行為會看不慣,但是她們又下意識地不會去埋怨自己的兒子,只會認為這是兒媳的錯,久而久之就會看不慣兒媳,難免會說上幾句。
作為婆婆,應該學會與時俱進,不要太多幹涉小夫妻之間的事情;
作為兒媳,對婆婆學會理解和尊重,體諒一下她們的想法,儘量不要與婆婆發生正面衝突。
婆媳之間,只有彼此學會了相互尊重和理解,給對方獨立的空間,很快就會發現,原來婆媳之間沒有那麼「合不來」。
02
婆媳之間界限不清,是婆媳矛盾的最大根源。
在中國很大一部分女人,她們的「安全感」不在於老公,而在於對兒子的掌控,很多女人可以和老公的希望不好,但是她們可以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娶了媳婦忘了娘」,正是作為母親在兒子結婚後,害怕失去「安全感」的擔憂。
而妻子,在進入一個陌生的家庭之後,她的「安全感」來源就在於自己的老公,因為只有老公在這個新家,是自己唯一的依靠。
就這樣,越沒有「安全感」,就越想得到,也就越容易出現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婆媳之間界限不清。
作為婆婆,你要知道兒子結婚之後,就是一個獨立的新家庭,她和自己的媳婦有自己的生活。
作為兒戲,你要體諒一個母親的難處,人都有老的哪一天,相信你也不想在老的哪一天,失去安全感吧。
另外,還有一個界限不清就是「原生家庭」與「新生家庭」之間界限不清。
作為婆婆,你要清晰地認識到:兒子結婚以後,就是跟兒媳是一家人,自己不能太多地幹涉,怎麼生活是他們小夫妻之間的事;
作為兒媳,你要認識到:結婚之後,你和老公才是一家人,相對於老公,你的父母是一個「外人」。
只有婆媳都清楚地分清這個界限,那麼很多矛盾就可以避免。
03
小夫妻不夠自立,造成婆媳之間矛盾。
很多小夫妻在結婚以後,卻並沒有自立的能力,很多時候都需要爸媽的幫助,甚至在生孩子之後還需要爸媽幫著帶。
因為血緣關係的存在,爸媽也是能幫就幫,但是你要記住:幫你們是情分,不幫你們是本分。爸媽就你們養育成人,就已經盡了自己的責任。
但是,很多矛盾就出現在這裡,很多婆媳矛盾就是:兒媳既想接受公婆的幫助,卻又嫌棄公婆管得太多。
試想一下,如果是你自己花了錢,別人又不讓你管,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情,你會做嗎?
對於這種問題,其實也很好解決,只要做到這兩點,就可以了。
①經濟上獨立,不要依賴自己的公公婆婆。
②打心裡認識到:婆婆能幫帶孩子是好事,不能幫就自己和老公帶。不要把婆婆帶孩子當成是義務,更不應該把婆婆帶孩子是理所應當。
04
婆媳之間出現矛盾,歸根結底還是有一個「不作為」的男人。
婆婆和兒媳原本是兩條平行線上行走的兩個人,因為愛著同一個男人,走進了一家門,成為了一家人。
很多婆媳之間的矛盾,都是因為這個男人。如果這個男人「不作為」,任由自己老媽和媳婦的關係自行發展,最終的結果肯定是越鬧矛盾越深。
其實聰明的男人都會「有所作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兩頭瞞,兩頭都說好話」,只要婆媳之間心中沒有了芥蒂,矛盾自然也就沒有了。
--END--
今日話題:
你平時都是如何處理婆媳關係的?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