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樹屋的時光,這裡關於情感的故事,本文約1300字,閱讀時常5分鐘。
人們都說嫁人豪門深似海,深的其實不只是夫妻之間的感情,深得,更多的是婆媳之間的關係。也早有人說「萬年媳婦熬成婆」,說的不只是角色的轉換,更多表現了當媳婦的不容易。
女人步入婚姻,遇到的首要難題就是婆媳關係,處理不好,會破壞婚姻,影響家庭幸福。這並非危言聳聽,據離婚大數據統計了中國離婚的六大原因,「婆媳不和」居然排在第四位。
婆媳關係已經成為很多家庭的頭等難題。朋友小張結婚前和男友甜甜蜜蜜,結婚時大家都以為她嫁給了愛情。但是沒想到老公每月的工資不是交給她,而是上交了婆婆,甚至她老公的生活費也是她婆婆「限量發放」。
不僅如此,就連吃什麼小張都沒有決定的權利,三餐如果回家吃就只能將就一口,婆婆更是把「不愛吃就不要回來吃」的話說在了明面兒上……
多少婚姻矛盾都出自婆婆手裡。放眼生活,婆媳矛盾千奇百怪,無處不在。甚至還有蠻橫的婆婆說:「我就這樣,要不然你和我兒子離婚。」
難道婆婆和媳婦天生就是敵人嗎?婆媳關係就這麼難處麼?
有人說,婆媳矛盾是中國的特色,歸根結底,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在中國傳統家庭觀念裡,相較婆媳關係,大家好像更重視上一輩和下一輩的關係。以前的婆媳關係爭執點多是「生兒子」和「守孝道」。
現在的婆媳矛盾又加了一點——「經濟/財產問題」。同事靚靚和我們吐槽了這樣一件事:兩人結婚時也沒買新房,直接把男方有的房子布置了一下,同事也沒有要求在房本上加上自己的名字,她想「畢竟這房子是男方的」。
近來,婆婆卻提出讓靚靚全款給自己兒子換一輛40萬的新車,同事心想「本來我有這打算,但是經婆婆這麼一說,好像特別計較你的我的似的,本來想換車的心也變得不願意換車了。」面對愛著同一個男人而「爭風吃醋」的婆媳,常常因為觀念差異和溝通不當引發很多問題。
其實,婆媳矛盾的根本在於男人。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婆媳關係看似是婆媳的二元關係,但本質是婆媳和兒子的三角關係,其核心是兒子,而非婆媳。所以如果婆媳矛盾越來越多,家庭關係越來越糟糕,其背後一定有一個不作為的丈夫。
聰明的男人,在婚姻中的立場是非常明確的。他們清楚在家庭關係中夫妻關係是第一重要的,其次才是母子關係、婆媳關係。只有夫妻和諧了,母子關係才會更緊密,婆媳關係才會更融洽。
當年梁朝偉和劉嘉玲的愛情不被大眾看好,當年劉嘉玲因為綁架和裸照門事件鬧得名聲大損,緋聞不斷,這樣的劉嘉玲,梁母怎麼會喜歡呢?就是這樣,梁朝偉依舊當眾許下愛的諾言,說如果她退出娛樂圈,也會陪她走到底。
就是這份堅持與信任,幫助劉嘉玲渡過難關。並給了她女主的地位。正是這種堅定,讓母親漸漸無話可說。反之,劉嘉玲為了報答這份愛,對婆婆非常好。面對不喜歡自己的婆婆,她願意花10萬包下一間餐廳為婆婆慶生,討其歡心。日久見人心,婆婆也慢慢感受到劉嘉玲對兒子的好,接受了這位曾經不討喜的媳婦。
沒有不孝順的兒媳,只有不懂事的兒子,聰明的男人在母親面前附和,但不說妻子的不好;在妻子面前調和,並袒露母親的不易。清官難斷家務事,婆媳關係的處理需要每個家庭成員的努力,忍讓不是出路,鬧僵更不是良策。所以「在兩個因男人而結盟」的家庭裡,男人的態度才是最核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