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管理區的村民看到記者到來,紛紛前來投訴耕地被強行徵用,一位老奶奶不禁潸然落淚
名村民因"犯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被判徒刑
三江管理區被徵用的耕地上已建起幢幢高樓
「我們的田全都沒有了,又沒有工作,往後幾十年怎麼過活啊!」昨日下午,開平市長沙鎮三江管區一村長這樣對記者說。記者調查了解到,在開平市長沙鎮三江管理區(以前的三江村),3000多畝農田被開平市政府全部高價賣給開發商建設商品房,而村民拿到的卻只有每畝七八千元的補償。
更加令人震驚的是,去年4月,因為抗議把農耕地發展為房地產項目,2000多名村民曾經奮起護耕地,「結果幾十個村民被打傷,8人被抓,5名村民還被判了刑」。
淚灑村舍
村民憤然投訴無地可耕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開平市長沙鎮三江管區,位於325國道旁的這條村落在幾十幢商品房面前顯得那麼矮小、破落。當記者向正在村口聊天的兩位村民亮明身份後,他們馬上向村長報告。知道記者是來採訪耕地被強行徵用的事件後,村長馬上一聲吆喝,一時間,數十村民紛紛來到記者面前,幾名70多歲的老奶奶大聲地用本地方言在記者面前訴說自己的辛酸,甚至悽然淚下。
村長告訴記者,村民們這幾年過得非常苦,「耕地已經全部被強行徵用去建設商品房了,上面根本不管我們的死活。今天聽到市委書記『趙六斤』要被撤職之後,所有村民都非常高興。」
「像『趙六斤』這樣的官,拉去槍斃也不過分!」一村民說。
「我想平反!太冤了!」村民胡立能告訴記者,他因為抗議強佔耕地的行為,被判有期徒刑3年緩期執行。
「你們可以看看,我們村子旁邊的那些高樓,全部都是徵用我們的耕地建起來的,市領導滿意了,而我們卻更窮了!」村長告訴記者,緊接著,他便向記者講述了2700多畝耕地是如何變成房地產項目的過程。
偷梁換柱
徵地建學校卻變商品房
村長告訴記者,三江管區原有農田3000多畝,如果加上圍堤、河渠,有4000多畝,另有魚塘達1000多畝,現有人口2600多人。早在1988年至2002年,當時的村委會將農田賣了2000多畝,分到農戶的錢只有每人5000元。「之前那些地究竟是怎麼賣的,到現在為止我們都不知道,我們只拿到了補償的徵地款,當時的價格是1.6萬元/畝,再後來就看到建起了一棟棟的廠房和商品房!」
村長談到,到了2003年,政府又將村委會位於創業圍的651.61畝土地全部徵用,稱是建開平譚氏中學,但到2004年又改變成建牛仔時裝城,而且只能以低價格補償,1.6萬元一畝地!」在開大隊會議時,大家都不同意,認為這個價格太低了,於是政府又將價錢提到了2.5萬元/畝。「這個價錢也是很低,我們聽說一些私人老闆向村裡買地都需要好幾萬甚至上十萬元一畝!」村長說,當時村民們還是不肯賣,可是當時的開平市國土局局長告訴他們「如果不賣的人可以不去領錢,但是地是徵定了!」
「村民們沒有辦法,只好妥協,但是自始至終,我們沒有點過頭,沒有籤過字!只是被逼無奈才把地以這麼低價賣了出去!我們想到政府是要建設學校,就當吃點虧算了,然而這樣一來,我們的耕地就全部被徵完了!」村長告訴記者,說是1.6萬元一畝地,然而分到村民手上的卻只有7000多元。「要交一部份給生產隊,還要交一部份給大隊,剩下的才是村民的。」
令村民們沒有想到的是,在政府徵地成功之後,並不是像之前承諾的那樣「建中學」,而是變成了一個個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我們一開始也不知道,後來天天聽到他們在打地基鑽得很深,像要起很高的樓,於是一些村民就跑過去問工人,才知道是建設商品房。」村長非常憤怒地說,「他們這是玩偷梁換柱的把戲,早知道市裡這麼不講信用,用建學校的幌子來欺騙我們的話,我們死也不會去領這些徵地款!」
曾經抗爭
數十人受傷5人被判刑
在知道村裡僅剩的500畝耕地也被用來建設商品房,而村民又被政府欺騙之後,2006年4月25日,三江村2000多名村民迅速自發組織起來抗議,把325國道圍得水洩不通,並在幾日內先後前往當時取得了「土地開發經營權」的開平市開屏海倫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位於三江大道的工地現場,抗議把農耕地發展為房地產項目,要求政府補償。「村民們知道之後都非常憤怒,大家都想向開平市政府討個公道!還我們農田!」村長告訴記者,當時他們還做了很多的標語、橫幅等向開平市政府示威。
然而,令村民們想不到的是,正當他們要前往市政府時,突然被幾百人攔住了去路。「很多村民和這些人起了衝突,一些80多歲的老人都被硬生生地推倒在地上,還有幾十名村民被打傷,大家被打散了,打怕了,只好忍著痛回去!」村長告訴記者,後來,當時比較活躍的5名村民被抓走,包括村民胡立能。
胡立能告訴記者,「我想平反!太冤了!全村人都知道我不識字,但是在我的刑事判決書上說我噴標語,這實在太冤了!」
記者在「廣東省開平市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2006)開刑初字第470號」上看到,5名村民因為參與抗議「農耕地被發展為房地產項目」而被判刑,其中有四名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而最重的是胡立能,因「犯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
「在這一年多時間裡,我天天提心弔膽,生怕自己做錯什麼事,就會被抓進去坐三年牢!」胡立能告訴記者。
強烈希望
政府幫助解決生存問題
「一直以來,我們都想把那些被徵了但是還沒有真正開發的耕地拿回來種稻穀,但是我們跟開發商商量過多次,他們都不同意!」村長告訴記者,現在全村的耕地都沒有了,村民們只能夠靠平時打點零工賺點生活費,或是讓子女出去打工寄錢回來。
「下半輩子村民都沒有辦法活了,一些年輕人在外面找不到工作,在家裡又無地可耕,只能夠去做一些苦工,可是那哪裡養得活自己?更不要談養活家裡人!」村長長嘆一聲說,現在村裡的情況是越來越衰落了。
在採訪過程中,幾位年齡上了70多的老奶奶一直在記者面前痛極而泣,紛紛說「我們是農民,但是農民卻沒有土地可以耕了,政府不幫我們,這叫我們怎麼活?」而村長則一直說,「我代表全村2000多村民向上面投訴,希望政府能夠幫我們解決生存的問題!」
眾村民所得徵地補償不到市場價格十分之一
徵地補償款被大幅壓低
「土地不僅被非法變賣了,而且價格也不足正常市場價的十分之一。」昨天,記者在開平十多條村採訪時,幾乎所有被徵地的農民都向記者反映同樣一個問題。據記者調查,到目前為止,該市從農民手中徵地後補償的價格最高每畝僅為26000元,而最低則為每畝4600元。
很多村民告訴記者,在徵地的時候,他們雖然知道地價過低,但是不少村民因為不了解行情,而輕易在同意書上簽了名。三江村一名村民告訴記者,之前村委會將很多地都低價賣出去了,村民根本不知道。「我們當時了解到,徵地的價格只有16000元/畝,可是據我從一些被徵地的工地負責人那裡了解到,他們老闆從政府那裡拿到地的價格是20多萬元/畝。如果這是市場價的話,我們賣出的價格就連市場價的十分之一還不到。」
新美村一名村民告訴記者,他家原本有5.4畝地,當時被徵用只剩下3分地。地價是16000元/畝,然而,在這1.6萬元中,只有45%是他能拿到的款項,剩餘的要交給生產隊和大隊。「本來土地是由村民承包經營的,也不收任何稅,可是賣出去村民只能拿到4000多元/畝,比起現在的市場價根本就是天壤之別。」該村民告訴記者,本來地價就夠低了,然而這麼低的地價還要分三級,實在讓人心寒。新快報記者 王華平 實習生 李國輝 周達標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