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的「拆解」一篇文獻?

2020-12-10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社科學術圈,ID:shkxqu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一般來講,好的期刊論文有較多的創意。雖然讀起來比較累,但收穫較多而深入,因此比較值得花心思去分析。一篇期刊論文,主要分成四個部分。

1.Abstract

說明這篇論文的主要貢獻、方法特色與主要內容。最慢碩士二學期必須要學會只看Abstract 和Introduction便可以判斷出這篇論文的重點和你的研究又沒有直接關聯,從而決定要不要把它讀完。假如你有能力每三十篇論文只根據摘要和簡介便能節選出其中最密切相關的五篇論文,你就比別人的效率高五倍以上。以後不管是做事或做學術研究,都比別人有能力從更廣泛的文獻中挑出最值得參考的資料。

2.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的功能是介紹問題的背景和起源,交代前人在這個題目上已經有過的主要貢獻,說清楚前人留下來的未解決問題,以及在這個背景下這篇論文想解決的問題和他的重要性。對初學的學生而言,從這裡可以了解以前研究的概況。通常我會建議初學的學生,對你的題目不熟時,先把跟你題目可能相關的論文收集個30~40篇,每篇都只讀Abstract和Introduction,而不要讀Main Body,只在必要時稍微參考以下後面的Illustrative example和Conclusion,直到你能回答下面這三個問題:

(2A)在這個領域內最常被引述的方法有哪些?

(2B)這些方法可以分為哪些主要的派別?

(2C)每個角色派別的主要特色(含優缺點)是什麼?

問題是,你怎麼去找這最初的30~40篇論文?有一種期刊論文叫做review paper, 專門在一個題目下面整理所有相關的論文,並且作簡單的回顧。你可以在搜尋Compendex時在key words中加一個review而篩選出這類論文。然後從相關的數篇review paper開始,從中根據title和Abstract找出你認為跟你研究題目較相關的30~40篇論文。

通常,只要你反覆讀過該領域內30~40篇論文的Abstract和Introduction,你就應該可以從Introduction的評論中回答(2A)和(2B)這兩個問題。尤其要記得,當你閱讀的目的是要回答(2A)和(2B)這兩個問題時,你一定要先挑那些Introdution寫的比較有觀念的論文念(很多論文的Introduction寫得像流水帳,沒有觀念,這種論文剛開始時不要去讀它)。假如你讀過30~40篇論文的Abstract和Introdution之後,還是回答不了(2C),先做下述工作。

你先根據(2A)的答案,把這領域內最常被引用的論文找齊,再把它們根據(2B)答案分成派別,每個派別按日期先後次序排好。然後,你每次只重新讀一派別的Abstract和Introduction,照日期先後讀,讀的時候只企圖回答這一個問題:這一派的倡議與主要訴求是什麼?這樣,你逐派逐派地把每一派的Abstract和Introduction給讀完,總結出這一派主要的訴求、方法特色和優點(每一篇論文都回說出自己的優點,仔細閱讀就不會漏掉)。

其次,你再把這些論文拿出來,但是只讀Introduction,認真回答下述問題:每篇論文對其它派別有什麼批評?然後你把讀到的重點逐一記錄到各派別的缺點欄內。

通過以上程序,你就應該可以掌握到(2A)、(2B)和(2C)三個問題的答案。這時,你對該領域內主要方法、文獻之間的關係算是相當熟稔了,但是你還是只仔細讀完Abstract和Introdution而已,內文則只是泛泛讀過。

這時候,你已經掌握到這個領域主要的論文,你可以用這些論文測試看看你用來搜尋著領域論文的keywords到底掐不恰當,並且用修正過的keywords在搜尋一次論文,把這領域的主要文獻補齊,也把原來30~40篇論文中後來發現關係較遠的論文給篩選掉,只保留大概20篇左右確定跟你關係較近的文章。如果有把握,可以甚至刪除一兩個你不想用的派別(要有充分的理由),只保留兩、三個派別(也要有充分的理由)繼續做完以下的工作。

然後你應該利用(2C)的答案,在進一步回答一個問題(2D):這個領域內大家認為重要的關鍵問題有哪些?有哪些特性是大家重視的優點?有哪些特性是大家在意的確點?這些優點於缺點通常在哪些應用場合會比較被重視?在哪些應用場合時比較不會被重視?然後,你就可以整理出這個領域(研究題目)主要的應用場合,以及這些應用場合上該注意的事項。

最後在你真正開始念論文的main body之前,你應該要先根據(2A)和(2C)的答案,把各派別內的論文整理在同一個檔案夾內,並找時間先後次序排好。然後依照這些派別與你的研究方向的關係遠近,一個派別一個派別地逐一把各個派別一次念完一派的main body。

3.Main body

在你第一次由系統地年某一派別的論文main body時,你需要懂:

(3A)這篇論文的主要假設是什麼(在什麼條件下它是有效的),並且評估一下這些假設在現實條件下有多容易(多難)成立。越難成立的假設,越不好用,參考價值也越低。

(3B)在這些假設下,這篇論文主要有什麼好處。

(3C)這些好處主要表現在哪些公式的哪些項目的簡化上。

至於整篇論文詳細的推導過程,你不需要看懂。除了三、五個關鍵的公式(最後在應用上要使用的公式,你可以從這裡評估出這個方法使用上的方便程度或計算效率,以及在非理想情境下這些公式使用起來的可靠度或穩定性)之外,其它公式都看不懂也沒關係,公式之間的恆等推導過程可以完全略過去。假如你要看公式,重點是看公式推導過程中引入的假設條件,而不是恆等式的轉換。

但是,在你開始根據前述問題年論文之前,你應該先把這派別所有的論文都拿出來,逐篇粗略地瀏覽過去(不要勉強自己每篇獲每行都弄到懂,而是輕鬆地讀,能懂就懂,不懂就不懂),從中挑出容易念懂得papers,以及經常被引述的論文。然後把這些論文照時間順序先後依次念完。記得:你念的時候回答(3A)、(3B)、(3C)三個問題就好,不要念得太細。

這樣念完以後,你應該把這一派別的主要發展過程,主要假設,主要理論依據以及主要的成果做一個完整的整理。其次你還要根據(2D)的答案以及這一派別的主要假設,進一步回答下一個問題:(3D)這一派別主要的缺點有哪些。

最後根據(3A)、(3B)、(3C)的答案綜合整理出:這一派最適合什麼時候使用,最不適合什麼場合使用。

記住:回答完這些問題時,你還是不應該知道恆等式是怎麼推導出來的!

當你是生手的時候,你要評估一個方法的優缺點是,往往必須要參考它的Examples。但是,要記得:老練的論文寫作高手會故意只present成功的案例二遮掩失敗的案例。所以,simulation example and/or experiment很棒不一定表示這方法真的很好。你必須要回到這個方法的基本假設上去,以及他在應用時所使用的主要方法(resultant equations)去,憑自己的思考能力,並且參考(2C)和(2D)的答案,自己問問看,預測一下這個方法應該會用在哪些條件下(應用場合)表現優異,又會在哪些條件下(應用場合)出狀況?根據猜測在檢驗一次simulation examples and/or experiments,看它的長處與短處是不是確實在這些examples中充分被檢驗,且充分表現出來。

那麼,你什麼時候才需要弄懂一篇論文所有的恆等式推導過程,或者把整篇論文仔細讀完?Never!你只需要把確定會用到的部分給完全搞懂就好,不確定會不會用到的部分,只需要了解它的主要點子就夠了。

碩士生和大學生最主要的差別:大學生讀什麼都必須要從頭讀到尾都懂,碩士生只需要懂他用得著的部分就好了!大學生因為面對的知識是有固定的範圍,所以他那樣念。碩士生面對的知識是沒有範圍,因此他只需要懂他所需要的細膩度就夠了。碩士生必須學會選擇性的閱讀,而且必須鍛鍊出他選擇是的準確度以及選擇的速度,不要浪費時間在學用不著的細節知識!多吸收「點子」比較重要,而不是細部的知識。

相關焦點

  • 如何高效拆解公文寫作範文?
    那麼,作為新手小白,想要快速上手,就要從學會高效拆解公文寫作範文,積累公文框架開始。其實,當時小贏剛開始從事公文寫作的時候,就是從學習範文開始的。接下來,就和大家一起梳理下,高效拆解公文寫作範文的步驟和注意事項。
  • 如何拆解一篇人物稿文章
    因為我本身喜歡看人物傳記,再加上有些想學習公眾號十點讀書如何寫人物稿。所以最近開始著手拆解人物稿。今天就借著藍藍的東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拆解一篇文物稿的。拆解人:豆小姐說拆解文章《你若覺命運不公,就看看李廣的一生》文章平臺:十點讀書作者:卜一文章類型:人物文章連結:https
  • 如何高效閱讀PDF外文文獻,這一篇文章全搞定!
    對於很多初學者而言,閱讀外文文獻時非常痛苦的。句型複雜、生詞多以及讀者本身對外文文獻的排斥感,都是造成閱讀障礙的主要因素。當然,如果你學會以下小編分享的一些技巧,可能並不覺得閱讀那麼難熬。首先:建議選擇一個專業的PDF閱讀器(例如:福昕閱讀器)來完成對比閱讀,做筆記的工作,這樣後面整理、引用、復讀文獻都會節約很多時間。
  • 如何高效快速掌握論文研究方向和文獻?
    剛開始接觸論文的同學往往都有種不知從何下手的感覺,總感覺沒辦法完整地把一篇論文從頭到尾認真看一遍,即使看完一遍之後,也總會立馬忘記,而對於那些馬上要著手畢業論文寫作的同學來說,他們要短時間內看大量的文獻,一方面要求通過文獻閱讀能掌握足夠的文章寫作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大量文獻的積累,
  • 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高效刷文獻!
    處於碩博士階段,每天除了緊張的實驗操作,就是各種刷文獻,尤其是與專業直接相關的高質量的論文、文獻都是英文的,無形中耗費了人更多時間與心血。那麼應該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高效刷文獻呢?對於英文專業詞彙,還是要靠日常的積累,平時找幾篇專業領域高質量的文獻進行精讀,吃準每一個詞語,每一句話的表述方式,並進行針對性模仿練習,久而久之,就基本可以掌握了。那如何讀懂一篇英文論文?
  • 寫好SCI論文,如何高效地閱讀文獻?
    引言: 上期內容劉教授為大家講述了如何做好文獻筆記,以提高大家的學習效率具體內容請大家關注「投必得學術」公眾號,在「投必得雲課堂」一欄回看,也可以直接掃描文末二維碼,查看往期課程。本期視頻導語: 本節內容劉教授將為大家講述如何高效地閱讀文獻。
  • 研究生如何高效地閱讀文獻,並總結成讀書報告?
    搞科研離不開文獻閱讀,然而前人積累的文章太多太雜亂,如何去高效的閱讀文獻,並且系統性地整合成自己的東西呢?一、選擇性閱讀文獻文獻那麼多,並不是所有文獻都值得去閱讀,在開始閱讀文獻的第一步,我們應該學會篩選可讀文獻。
  • 如何高效讀文獻?博士師兄分享經驗
    做研究,少不了要讀文獻。可是對許多初學者來說,讀文獻是件痛苦的事兒。一些學術小白們,剛接觸文獻閱讀,就匆匆忙忙地在 CNKI 中用關鍵詞搜索出一堆論文,一通下載之後,就打開第一篇,從頭到尾一字一句地讀起來。讀完一篇,放到一邊,再讀另外一篇。
  • 如何使用簡易工具,高效提升閱讀英文文獻的效率?
    其次,在大量閱讀中,不自知地提升了對英語文獻的親近感,熟悉英語的論文思維,包括詞法、句法及篇章常用套路,也為以後的paper做積累和準備。而關於如何高效地閱讀文獻,如何從海量的文獻中解脫出來,小編在此總結了幾條經驗,與大家交流學習。01、知雲文獻翻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高效閱讀英文文獻必備技巧
    其中,一個讀文獻的嚴重誤區就是:從頭讀到尾恨不得嚼透每個單詞,讀完後束之高閣讓記憶隨風飄散。本文總結讀英文文獻的高效方法,希望對各位科研同仁,尤其是初涉科研的同學們有些許幫助。 摘要Abstract 部分也會提供給我們一篇文章的主要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接下來我們需要跳到 結論Conclusions 部分,如果一篇文章的結論部分和你的課題高度相關,那麼這篇文章你可以繼續讀下去,反之從時間和效率的角度考量則需要略過。
  • 如何10分鐘讀完一篇英文文獻
    作為留學生,每堂課之前老師都會給出好幾篇文獻讓我們去讀。預習一堂課可能大概至少需要讀3-5篇。那麼數學題來了:假設一篇論文20頁,每堂課前需要閱讀3篇論文,一周有四堂課,那麼我們每周需要閱讀多少頁文獻?
  • 剛讀研究生的科研小白,如何高效閱讀文獻?
    對於剛剛結束科研的研究生而言,閱讀文獻是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很多同學早早的就已經開始找來專業相關的期刊文獻,做文獻翻譯,讀文獻的內容。閱讀實用的文獻知識,對於以後論文的發表是,甚至是畢業都有很大的關係。高效閱讀文獻第一步,首先需要找到專業相關的文獻。
  • 如何寫出一篇優秀的文獻綜述?|《自然》專訪
    《自然》採訪了一些寫作老手和新手,了解他們如何讓自己的綜述不同凡響。文獻綜述是科學家的重要資源,既展示了一個領域的歷史背景,又對其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了意見。撰寫文獻綜述可以為自己的研究提供靈感,還能練習寫作。但是,很少有科學家接受過如何撰寫綜述的培訓,也沒學過什麼才是優秀的綜述。
  • 如何查找文獻和引用文獻
    如何觀察現象,又如何批判地思考,乃至提出好問題,需要我們日積月累的訓練。在學術論文中,有一個重要部分叫文獻綜述(Literature Review)。當我們有了問題,卻仍感無從下手,這時,不妨去讀一讀別人寫的文章找到一些靈感。但論文千千萬萬,我們如何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並高效的管理它們?
  • 如何通過拆解好文章,寫出一篇好文章
    ②目的我覺得我拆解好文章的目的就是為了寫文章,那麼拆解文章我主要分析兩點:1.這篇文章優點是什麼,我可以學習什麼2.我的缺點是什麼,如果這篇文章我來寫的話,我的差距在哪裡2.拆解①6個方面拆解除了拆解五個方面:標題、結構、內容、優點、缺點以外,我主要還會思考的就是我的差距是什麼,這篇文章最能讓我學習到的點是哪些②根據自身情況來調整拆解的重點同時,我還會根據目前我自身的問題來重點拆解。
  • 如何閱讀一篇英文文獻?
    對於大四寫畢業論文的學生以及研究生來說,查閱大量的英文文獻是非常有必要的。曾經我也不愛看英文文獻,看不懂,看不進去,直到後來寫畢業論文,10分鐘看完一篇,一宿查閱完四五十篇英文文獻並且撰寫緒論引用文獻,慢慢地掌握了閱讀英文文獻的方法。為什麼看不進去英文文獻?剛上研究生的時候,導師的要求是每周至少精讀一篇英文文獻。
  • 怎麼寫文獻綜述?
    所以這裡U鹽君嘔心瀝血總結了一份【傻瓜式的文獻綜述寫作方式】,學會了之後事半功倍,再也不用毫無頭緒地看論文啦!但是為了更好地理解這篇文章,請在這之前閱讀我們前一期英文論文的閱讀方法:如何10分鐘讀完一篇英文文獻 或者研究生們剛開始看英文文獻是怎麼看的?​
  • 如何快捷高效地翻譯外文文獻?
    這裡推薦一款超級好用的文獻翻譯工具——Quicker+沙拉查詞。Quicker有很多實用的功能,這裡主要介紹文獻下載,翻譯的使用,其他請大家自行探索。打開Quicker,點擊我們安裝好的文獻下載工具注意:一定是先複製DOI號到剪貼板,再點擊文獻下載原理其實與石頭之前的文章一致——如何免費下載文獻
  • 文獻該怎麼看?用什麼軟體翻譯最高效?
    提起文獻閱讀,似乎總是件讓人頭疼的事,尤其是英文版,閱讀前還要先翻譯…如何高效地翻譯文獻資料?哪款翻譯工具適合翻譯文獻?文獻怎麼看?這大概已成為每個論文狗發自內心的拷問了。所以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如何高效地檢索翻譯並閱讀文獻。Step1:有針對性地篩選查找現在獲取文獻資料的途徑很多,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會抱著一種先下載下來再說的心態,最後往往變成下載得不少,但依舊茫然。究竟怎樣才能找到合適的呢?
  • 碩博人|如何高效查找文獻、緊跟最新論文?
    微信、QQ裡躺著幾十個實驗組分群,本是為了能實時追蹤前沿文獻、學術資訊,及時抓住好時機發一篇好文章,結果每天盯著滿屏的小紅點消息,根本不想點開。 打開十幾個網站搜索,一篇一篇地翻文獻,不是見過很多次的,就是成果很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