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我們『『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

2020-09-15 85後的兼職奶爸

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中,我總能發現有那麼一兩個人特別受周圍人的歡迎,表面上他們言談舉止與常人無異,但為人處世讓人覺得特別舒服,這類人普遍有著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在很多場合都比較耀眼。這樣的人很值得我們欽佩和學習,當然,為人父母,肯定也希望孩子能夠做個『『知世故而不世故, 歷圓滑而彌天真』』的人。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以說是絕大部分家庭裡的長輩對下一代的最高期盼,但『『欲做事先做人』』,本末不可倒置。我們為人父母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由於各方面原因在外受欺負,不受歡迎,被孤立,擔心他不能與人很好地相處。的確,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是那個人群中最閃亮的星呢?作為一個孩子的父親,我和大多數父母一樣,對孩子也有著同樣的擔心。但是孩子終將離開我們,走向社會,獨立生存。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因此,想要培養孩子成長為什麼樣的人,首先我們自己就需要做什麼樣的人。所以,具備以下幾種品質,是必不可少的。

1.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個樂於助人的人很重要,所謂『『助人者人自助』』。平日裡多與人為善,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凡事勿以善小而不為,積極主動地去幫助他人,在你身陷囹圄時,他人也會對你伸予援助之手,何樂而不為呢。


2.人無禮則不生。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禮貌禮節是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基本素養的。對人對事更要常以禮相待。逢人要打招呼,受到幫助要及時道謝,給他人帶來不便時要道歉等等,最基礎的禮貌素養是一個人行走於世界的根本條件,有『『禮』』行走天下,無『『禮』』寸步難行。


3.謙虛使人進步。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們往往和「自己」相處最多,打交道最多,但是往往悟不透「自己」。走上坡路時,往往把自己估計過高,認為一切都能唾手可得,甚至把運氣和機遇,也看作自己身價的一部分而喜不自勝。 走下坡路時,又往往妄自菲薄,把自己估計過低,把困難和不利看作是自己的無能,而實際上是被怯懦的心態掩埋了自己鮮活的生命。 悟透自己,就是正確認識自己。既知道自己的優勢,也知道自己的不足。 人一旦有了自知之明,就沒有什麼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


4.得饒人處且饒人。

自出洞來無敵手,得饒人處且饒人。要寬容、體諒別人,儘量寬恕別人,做事不要做絕,須留有餘地。所謂『『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皆為此意。如果我們在被人得罪,誤會時常懷恨在心,對自己也是一種傷害,學著放過自己內心的同時,也學著放過他人,不要在他人落難時給予落井下石,於人於己沒有一點好處。相反,我們如果能做到以德報怨,難道不是最好的反擊嗎?


5.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個人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夠將事情做好。要學會與他人合作,善於他人合作。懂得團結的力量,一個人的能力再出眾,沒有他人的幫助也難成大事,與人合作更要善於彼此分享,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才是最大的進步。


優良的品質並不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大都是經過後天的薰陶與培養而慢慢地形成。我們欣賞受歡迎的人,也希望自己被歡迎,但是並不代表要學會圓滑世故,真誠待人方能被人真誠待之,願我們『『知世故而不世故, 歷圓滑而彌天真』』。


相關焦點

  • 王凱:喜歡宋運輝的「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
    從這個層面說,《大江大河2》無論對人性還是對官場、職場、社會的洞察,都複雜和精彩了許多,一句看似閒聊的臺詞,一個不起眼的傳真機,都埋著伏筆藏著深意,這也就難怪觀眾不捨得快進,更無暇看膩膩歪歪的愛情戲,一心一意當宋運輝的「事業粉」了。4日,宋運輝的扮演者王凱接受採訪時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他喜歡的,也正是宋運輝這份「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
  • 徐靜蕾: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身處燈紅酒綠的娛樂圈,卻能與之保持距離,真實坦蕩、懶於計較,成熟獨立。錢鍾書、梁啓超、金嶽霖等等,他們並不是不諳世事的知識分子,相反他們深刻地洞悉人性,了解世人的世故與圓滑,卻能始終以自己的標準處世,兼具成熟與天真,極具智慧又極其純粹。因此,真正的成熟應該是獨特個性的形成,是真實自我的發現,是精神上的結果與豐收。
  • 為什麼觀眾愛看「宋運輝」 王凱: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
    楚天都市報記者 張聰2020年豆瓣評分最高的國劇,其創造者之一,是我們武漢人。從「放」到「收」,抓細節演人物成長對,就是王凱主演的《大江大河2》——豆瓣9.3分,雙臺收視率自2020年12月25日以來齊齊破2。
  • 王凱談演宋運輝,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
    由王凱、楊爍、董子健主演《大江大河2》播出過半口碑不墜,已成為這兩年來國劇最高分作品,劇中的「改革先鋒」宋運輝也成為時代奮鬥者的代表人物。對劇迷來說,第二部中最令人回味的就是劇中暗潮湧動的人物關係,宋運輝與路司長的「不打不相識」,是格局與視野不同所引發的交鋒,宋運輝與馬廠長等人的矛盾,則代表了新老思潮的對抗。一部《大江大河2》,把國家變革引發的形形色色的時代衝突,融會到劇中人物的戲劇衝突中去書寫,讓這部獻禮作品更容易引人共鳴。
  • 影視|《大江大河2》成長與蛻變 王凱: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
    近日,《大江大河 2》男主角王凱接受媒體微信採訪,直言,如果說第一部自己扮演的宋運輝如何用知識改變命運,那第二部講述的是宋運輝如何不辜負這個時代吧。 第二部面臨考驗和挑戰更多了 " 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 " 《大江大河 2》延續了第一部的主演班底,王凱、楊爍、董子健依然是劇中的三劍客,延續了第一部角色的同時,也有不同的成長和變化。
  • 世間最富哲理的一句話: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最成熟的天真!
    和善良的人相處,內心會時常感受溫暖,這種善的本性,不僅讓自己在物慾紛繁裡不沉淪,也常讓自己在生活裡得到奉獻與助人的樂趣。都說江湖險惡,卻偏偏不能相忘於紅塵;都說世事荒誕,卻還會不顧流言談笑風生。人,可以有故事,但不能太世故圓滑;可以知曉人情世故,但不能被世故捆綁。世故圓滑的人,看似通曉世事,玩弄人際關係於股掌之間 。
  • 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高校長又說:「部裡定的規矩呆板得很,照先生的學歷,至多只能當專任講師,教授待遇呈報上去一定要駁下來的。我相信辛楣的保薦不會錯,所以破格聘先生為副教授……」方鴻漸又羞又恨,頓時氣概全無。一個燙手問題就這樣被完美解決。《圍城》裡,這般的人性刻畫比比皆是。可見作者錢鍾書是個「極通世故」的人。
  • 風起長林之蕭庭生:知世故而不世故,大丈夫應當如此
    往大了講,那就是修身、立德、治國、平天下;往小了說,那就是知世故而不世故。不管從什麼方面而言,蕭庭生的這種精神,真正體現了一個大丈夫的風範。今天,娛評君就來和大家聊聊蕭庭生這個人物。忠心耿耿的蕭庭生知世故而不世故的蕭庭生且不說蕭庭生從小就被梅長蘇教導
  • 《靈能百分百》師匠—靈幻新隆: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最可貴的成熟
    《靈能百分百》師匠--靈幻新隆師匠是《靈能》中最不平凡的普通人,但也是全劇中小編認為最有魅力的男性,和mob彼此理解但境遇不同。初期他是欺詐師,頭腦聰明口才靈活,按摩格鬥種菜ps各種技能點滿,小氣摳門又自大,活生生一個搞笑角色。
  • 人,知世故而不世故,保持一份執著,一份真誠,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你要墮落,神仙也救不了,你要成長,絕處也能逢生,請忘掉所有那些「不可能」的藉口,去堅持那一個「可能」的理由,人生,就是一場與自己的較量,讓快樂打敗憂鬱,讓勤奮戰勝懶惰,告訴自己:絕處逢生才能笑傲江湖!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人,其實不需要太多的東西,只要健康地活著,真誠地愛著,也不失為一種富有。對生命而言,接納才是最好的溫柔,不論是接納一個人的出現,還是接納一個人的從此不見。
  • 你說我情商低,我就笑笑不說話,知世故而不世故的處女座
    導語:你說我情商低,我就笑笑不說話,知世故而不世故的處女座十個人裡面最少有八個,說處女座的人不會說話。這是他們留給別人的普遍的形象。說真的這對他們的傷害真的很大,因為他們費了那麼大的勁兒,最後還是沒有在你那裡得到一句好點的評價。
  • 願你一直如少年,穿越世故抵達天真!
    願你一直如少年,穿越世故抵達天真! 願你像顆種子 勇敢地突破你自己 將嫩綠的幼芽伸出地面,指向天空
  • 八月你好:願你生活不擁擠,笑容不刻意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最在意的,偏偏就是那個追逐了很久的結果。 但是你知道嗎? 生命中其實有很多這樣的時刻,你付出了不一定就有回報,你努力了很久可能還是會和期待的結果失之交臂。 人生是一場長跑,願你別太在意一時的得失。
  • 為了那一刻天真,我願傾盡所有世故交換
    4 不安感 |用一生世故換天真 凡是太陽,逼使他們提早成熟,懂得世故。 許多魔羯以此被迫從小就變成了小大人,需要照料自己甚至照顧別人,這樣的小孩自然不容易顯現赤子天真、調皮、可愛的一面,也因此許多魔羯,即使小時候長得很漂亮,但卻容易被大人忽視。而已經習慣不太討人喜歡的他們,卻也從小就知道這個世界有兩套遊戲,一個是兒童的世界,獎賞是由大人決定,另一套是大人的世界,獎品要自己賺。
  • 那些情商高的孩子,都讀過這部名著,讓孩子知世故而不世故
    他可以讀到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面目可憎,有的可親可敬,有的多愁善感,有的樂觀豁達,各人性格不同,處事方式也各異;可以理解他人,同時做真實的自己;可以不圓滑,但必須懂世故。我們不只是在讀《紅樓夢》,我們在閱讀自己的一生。讀《紅樓夢》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共讀。家長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讀紅樓,必要時給孩子提供另一個視角進行啟發,然後,你會驚訝於孩子的共情能力。